APP下载

浅谈语文感悟学习

2012-04-02曲现平

成才 2012年5期
关键词:创造性想象文本

■曲现平

浅谈语文感悟学习

■曲现平

感悟学习指主体通过感受、体味、想象、领悟等方式来建构知识的学习,是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感悟学习指的是(语文学习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自己的情感和想象,通过体味、领悟等方式,最终把握事物的本质,提高自我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感悟学习本质上是以人为本,以思为中心,以积累为前提,以对话为手段的整体认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感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尊重人的独特性,建构人的完整性。

如何具体实施语文感悟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1)感知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要使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符。”以前的学习限于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拘泥于课堂,囿于课本,学校的高墙将外面多彩的世界隔绝起来。正是因为这样,语文学习一直在幽暗的低谷中徘徊,所以我们更应该走出课堂,充分感悟生活,“始于课堂、走出课堂、穿入生活”,在生活的大舞台上充分感悟。

在语文感悟学习中,感知生活的途径很多,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社会,多方面地感悟生活。但是学习更多的是间接经验的学习,通过文本感知生活,引导学生走出教材,在课外阅读中思考领悟,这也是感知生活的很重要的一条途径。

(2)激发情感和想象

情感在心理学上是指“由于客体与人的需要发生关联而引起的人的心理的一种起伏波动的状态,也可以说是人对客观现实态度的体验。”积极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动力。马克思说过,激情是人指向着自己的对象努力追求的性能,热情就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指的就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在学习《荷花淀》时,可以先播放轻松的《采莲曲》,悬挂一幅优美的荷花飘香图,在流动的旋律中学生情感被唤醒,与文本产生共鸣,在共鸣中学生就能领悟到文章的旨意。

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方式。“当一个人对某些知识现象产生强烈的欲望与感悟时,容易产生与此相关的想象,其激情越丰富,想象越活跃,思维创造性也越能得到充分发挥。”丰富敏锐的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感悟学习便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悟别人未言之意,对文本“言外之意”的感悟,“味外之味”的把握这才是真正的感悟。通过感悟,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展望自己的未来,形成自己的经验知识,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自我、超越自我,在对话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生活的智慧以及经验的积累。这些都为学生的感悟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在语文感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感悟的初始阶段,教师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一种氛围;在激发学生的深层阶段,教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调动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感悟文本深层内涵和情感内涵以及感悟生活的真谛。最后,教师要以一种评论者的身份出现,让学生自己形成对人生、生命和自我的一种思考,在情感的熏陶中获得自我的创造性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林州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姚远

猜你喜欢

创造性想象文本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快乐的想象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