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频发的思考
2012-04-02唐根华
尤 敏,唐根华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对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频发的思考
尤 敏,唐根华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近年来,大学生中自杀率高的问题已愈益为全社会所高度关注。该文从多方面剖析了此现象的主要诱因,并就如何来努力消除这一点提出有关的见解,以期达到促进社会不断和谐和安宁之目的。
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
一 造成目前大学生自杀现象频发的主要诱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人们,凡事皆有因,或一因多果,或多果多因,而绝不存在无因无果之事,同样目前大学生中的自杀现象频发问题亦是如此。纵观近年来大学生中频发的自杀现象,究其诱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因素:
(一)自身因素
1.承受挫折能力差。一般而言,所谓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以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承受能力[1]。大学生作为社会阶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般而言其是在家长的庇佑、学校的保护和社会的宽容下一路走来,人生之路较为平坦。但由于其生活范围主要局限于家庭和学校,很少与社会接触,因而大学生中普遍的实践能力较差,阅历浅,经验不足,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自杀”即是大学生个体受到挫折时表现出来的最为极端的一种行为反应。
2.性格严重缺陷。有研究显示,自杀者中性格内向和较内向者占95.2%,孤僻者占52.4%[2]。这一类性格严重缺陷的人常生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中,很少与外界交流。久而久之,他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即便是陷入困境,也会选择独自承受而非寻求外界帮助,一旦超过一定负荷,就容易走上轻生的道路。
3.人际关系不和谐。曾有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各方面日趋成熟的时期。这一阶段,大学生内心积聚的丰富情感和思想需要向周围人倾诉,从而化解烦恼和压力。因此搞好人际交往尤其重要,处理得当,则左右逢源,身心舒畅,否则,便感觉处处遭难,身心俱疲,最终易于在精神和心理上形成双重压力,在找不到合适方法时,自杀则往往成为他们选择的自以为是最好的排泄方式。
4.学习成绩太差而自觉愧对家人。大学的学习模式与高中那种老师的日日督导和家长的时时叮嘱完全不同,它主要是依靠大学生个人自主学习。由此也造成有些大学生过起了无拘无束、自由懒散的生活,那种“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现象不乏其人,等到科目挂起红灯,有的甚至影响到毕业时,才有所顿悟,但为时已晚,内心无法排解面对父母的愧疚感,于是以自杀来了却内疚的折磨。2009年2月25日北京某大学大四男生张某就因此而选择跳楼自杀,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
(二)高校因素
1.德育课缺乏应有的针对性。研究发现,自杀的人缺乏对生存的重要信仰和自身价值的认识。当他们遇到较大的压力时,往往会放弃解决问题的努力与尝试,选择轻生[3]。现在高校的思想品德课在“做人”教育上往往强调的是一些一般性品德教育,而针对大学生的具体人生实际来组织教学尚做得欠缺,尤其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有关生命价值观意义上的教育乏力。久而久之,便造成有的大学生单纯的以为生命权为自己所有,去留归自己支配,而完全忽略了父母对我们生命的先天孕育和社会的后天培养,不明白生命的价值观在于实现自我、报答父母和回馈社会。由此发展下去,当遇到了所谓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时,就会感觉“走投无路”,对自我的生存价值以自杀的方式予以全面否定。
2.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欠完善。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科目少之又少,且多数作为选修课,并没有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其次,在师资的配备上,以兼职者居多,缺少具有专业素质的老师,且教学模式呆板,效果不佳。再次,不少高校的心理咨询室虽然每天“挂牌营业”,但由于工作不到位或是无有效作为而显得“门庭冷落”。由此种种因素最终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面上看来似乎很受重视,但实际上效果一般,其结果便是导致某些自杀之类的事件频频发生。
3.学生工作部门缺乏防患于未然的敏感性。根据对某省会城市三所综合医院100例自杀未遂连续样本及其家庭进行面对面晤谈,结果发现:自杀未遂者44%在自杀前一个月内明确向旁人表达自杀意见,50%在自杀当日与人发生争吵,48%在自杀前给别人以明确的自杀消息[4],这一切说明:自杀未遂者在自杀行为发生前均有一定的征兆和线索,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及时得到周围人的关注或者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类自杀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由此也反映出我们的学生工作部门在此方面尚存有差距。应当看到现在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其工作重点往往只放在处理学生的日常事务上,很少或几乎不会过问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他们的思想动态、情绪反应等细枝末节,以至于某自杀事件发生后,才有高校负责人不无内疚的发出“似乎有那么点蛛丝马迹,但是没有在意”等愧疚之语。
(三)家庭因素
1.教育方式不当。据社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的研究:中国有70%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其中30%是过分保护,30%是过分监督,10%是严厉惩罚、传统的打骂式。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给年大学生的身心造成很大伤害,尤其是过度的溺爱式教育,更容易导致大学生抗打击能力差,依赖性强,总是想依靠父母“独挡一面”,自己则坐享“福利”,躲避“灾难”。正因为如此,一旦碰到困难或者受挫时,便不懂得怎样去积极应对,唯有采取自杀的消极方式来规避人生的挫折。事实也正是如此。某专家曾对近年来36例大学生典型案例的调研中发现,仅因家庭溺爱或亲子关系恶化而自杀的便有16例,约占44%[4]。
2.父母感情不和。不少大学生自杀案例表明,父母感情不和是导致其走向自杀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因为家庭不和往往就会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而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内心渐增孤独感和凄凉感,较之其他家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面对挫折时,缺失了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支持,一旦超过自身负荷便觉无所适从,无所留恋,于是以自杀来了却人生的痛苦。迪尔凯姆曾在研究自杀中发现:自杀与家庭的融合程度成反比关系,即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越是密切,其成员个人就越不会有自杀的念头或举动[6]。
3.单亲家庭。这类大学生缺少来自父母的共同关爱,且较早承担了照顾家庭的重任,较之一般大学生来说,生活压力较大,在遇到困难时,更容易产生悲观绝望的念头。2010年5月29日湖南某大学大四法律专业学生龚某跳湘江自杀,其原因就是小时候父母便离异了。由于长期的缺乏父母应有之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因而使他对人生感到绝望。加之学习成绩一直不好,难以完成学业,最后只有以自杀来了结人生。
4.家庭绝对贫困。应当承认,家庭的绝对贫困,往往使得这一部分大学生要时常为自己的学费,衣食住行发愁,而且在同来自富裕家庭的同学相处时,捉襟见肘,囊中羞涩所带来的卑微,更是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深深刺疼大学生的强烈的自尊心。在别无他策情况下,有时贫穷所带来的现状会诱使他们产生自杀的心理以摆脱身心的困顿。广东一大学英语系女生,就是因为家庭贫困,感到难以生存下去,最后以自杀了之。
(四)社会因素
1.新闻媒体的负面宣传过多。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社会大众的神经,广大媒体凭借其敏锐的“嗅觉”捕捉到这一商机,于是有关自杀的负面曾一时充斥了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尤其是内容上均是大块的描写自杀的前奏及原因,且极尽渲染之词,夺人眼球,而对自杀反思的报道则寥寥几句,甚至没有,特别是对名人自杀的报道,更是“来势汹汹”。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自杀的倾向,产生了所谓的“涟漪效应”。
2.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目前国家公布的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为75%,即使是按照这个标准,也意味着尚有25%的的大学生工作无着落。特别是国家推出大学扩招政策之后,就业岗位的增加无法与扩招的学生量相当,从而出现了“就业寒流”,加之前年遭遇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导致大量工作岗位流失。因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毕业后的出路困扰着很多大学生。2009年12月29日湖南某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大三学生在男生宿舍内自杀身亡。据死者同学反映,其死因就因为班上同学都找到工作了,唯独他尚未找到,因此产生了轻生念头[7]。
二 克服目前大学生自杀现象频发的应对之策
由上所述,可见造成目前大学生中自杀现象频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非哪一方面所致。因此,要努力清除或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务必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可说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仅从高校教育角度而言,其主要有五:
1.应把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列入高校德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方面,学校的思想道德课在给学生讲授“做人”的一般基本道德知识的同时,应突出有关生命伦理、生命价值和生命安全的教育,或是邀请有关人士来校作报告,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懂得生命、珍爱生命之重要。还可以通过如编写相关教材资料,或是通过举办各种座谈会、讲座、大学生论坛等形式。
2.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首先,应分阶段的设置心理学的必修课程,如心理卫生、人格心理学、交往心理学等,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要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其中。其次,在全体大学生中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如交流会,创办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报刊杂志、网站等,同时要突出重点,加强对大学生个体的细致入微的心理辅导[8]。再次,要建设一支更具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的从事心理学的师资队伍,以使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专业化和常态化,进而使大学生保持一个良好心态,不至于因心理问题处理不当而导致走向自杀绝路。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切实加强同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这是因为通过此项工作,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大学生的家庭情况,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也可以将大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形成学校与家庭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共同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工作。
4.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宿舍、班级、院级和校级四级预警系统。以及时发现自杀苗头,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因为从高校内部学生管理而言,要避免学生自杀现象,非常需要舍友、同学、辅导员、校方负责人等通力合作,以期能够“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进而避免有关悲剧的发生。
5.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尽可能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百万大学生及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教育方针的持久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首先,转变大学生“畸形”的就业观,要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自身及家庭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位,适当降低期望值。第二,高校应不断加强就业指导,及时提供政策指导、信息服务和方法咨询等,减少就业的迷茫和困惑。第三,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真正做到深入实践、勇于创新、善于协作。第四,积极响应“村官”、“三支一扶”、“征兵入伍”等政策,避免就业洪流的冲击。第五,学校要引领创业教育和培训,同时政府要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来带动就业。
6.学校宣传部门要加大有关面对人生,勇于抗争方面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直面困难、锐意进取的勇气。例如有关当代大学生榜样洪战辉克服困难而坚持背妹妹上学读书。还有关残奥会运动员的身残志坚而勇夺金牌的事迹。曾高位截肢,并被誉为“板凳妈妈”的湖南省湘潭市社会福利院收养员许月华37年如一日先后收养130多名社会“弃儿”或残障儿童等典型人物的宣传,就不但大大有助于高校校园文明风尚的不断进步,而且也会无形中起到一种对当代大学生心灵上的震撼性教育作用,至少可以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志,而不至于因一时的困难挫折便对人生悲观绝望,甚至于因此产生轻生念头。
[1]王英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2]周春明,徐 萍.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大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耿步建.大学生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翟 进,张 曙.个案社会工作[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王太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的各要素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1999(8).
G647
A
1674-5884(2012)05-0080-03
2012-03-20
尤 敏(1986-),女,安徽灵璧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研究。
(责任编校 莫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