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堂教学设问技巧

2012-04-02周金荣

成才 2012年6期
关键词:重难点改革开放情境

■周金荣

历史课堂教学设问技巧

■周金荣

课堂设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教学艺术。很多时候,一节课是否精彩、是否高效,与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必须提高课堂设问的艺术,提高教学效果。

一、集中注意,激发兴趣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保证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是保障学习的前提。课堂设问时,运用一些新颖的材料,或创造新奇的情境,使得学生在好奇心理的支配下,唤醒心智,很快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定向和集中在特定的学习内容上,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冷战”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美国是当时世界头号强国,如果你是当时美国的总统,很想称霸全球,但苏联的政治、军事实力又能与你抗衡,你会怎么办?”顿时,学生积极性高涨,兴趣盎然,积极讨论交流,自然把焦点集中到“冷战”政策上,思考它的内涵,考虑它出台的理由,很快达成了学习目标。

二、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设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扩大思维的广度,提高思维层次,激励学生主动求知,启迪学生心智。比如在学习“改革开放的成就”时,我首先以“深圳速度”、“浦东巨变”为例,设置了两个问题:①深圳和浦东为什么会从相对落后发展为繁华都市?②说明了什么?接着又以“生活用品的变化”为据,设置了三个问题:①20世纪50~70年代购物要“票”,为什么?②现在为何购物不要“票”?③说明了什么?因为设问有深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下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有效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力,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层次与品质,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反馈评价,调控教学

课堂教学中,通过设问与答问,一是可以了解到所设问题的深浅,二是可以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教与学的双方以此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弥补课堂预设的不足,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设问的有效性。比如学习“改革开放”这一子目内容时,为了检验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深圳的“一夜崛起”,上海浦东的发展,从政策层面来讲,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以此来检验学生是否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四、梳理环节,达成目标

课堂教学中,设问能有效地梳理“课堂导入”、“知识过渡”、“重难点突破”、“课堂小结”等教学环节,从而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1)课堂导入。创设情境性强的问题导入新课,能很快地将学生的思维聚集到课堂上,这是一节课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良好开端。在学习“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一课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问题:互联网上有首歌谣,西北有个邓稼先,别名叫做“爆成功”;东北有个王进喜,别名叫做“铁脊梁”;中部有个袁隆平,别名叫做“吃得饱”,大家知道他们吗?自然而然进入到新课,学生在迫切想了解这几位“大家”的心态中完成了本课的学习,而这种“迫切的心态”是学生持续、深入学习与探究的不竭动力。

(2)知识过渡。教学过程中,上一子目内容与下一子目教学内容的衔接几乎每节课都会出现,而衔接得是否合理、到位是决定一节课是否流畅、能否很好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设置一个能够承上启下的问题,往往能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在学习“置身于市场经济”一课时,学习了“看不见的手”,教师可设问:我们有了“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经济,为何还要“看得见的手”?自然过渡到“看得见的手”这一子目内容的教学,在对“两只手”的对比学习中,学生豁然开朗,感觉到“原来如此”。

(3)重难点突破。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是每节课老师们必须思考的,而设置有意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能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学习“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课时,“改革开放”就是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怎么做呢?教师可针对“改革开放”的出台、实施、成就等设置一系列有意义的问题,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中国发展进入到历史的新时期依据是什么?被誉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改革举措是什么?歌曲“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体现的开放举措是什么?香港、澳门得以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将重难点知识问题化,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策略。

(4)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以简洁的问题呈现,能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认知印象,有利于学生整体上掌握一节课的所学知识。学习“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一课时,将本课内容整理为“三个事件、两个时期、一个结论”。小结时,教师可设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三个事件,哪两个时期,得出了什么结论?这样,学生很清晰地知道本节课所学及所要求掌握的内容。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中学生是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创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要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也就是说,设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让设问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引领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创设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武汉市洪山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重难点改革开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护患情境会话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