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综述
2012-04-02田朔,李平
田 朔,李 平
(山东理工大学 商学院,山东 淄博 255012)
一、引 言
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过程中,技术要素一直贯穿其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内生增长理论等揭示了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的相互促进关系。基于上述理论,国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较多;国内学者的研究则多集中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方面。总体而言,关于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这一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然而,出口贸易作为市场需求的一部分,也是刺激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技术创新:出口贸易给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激烈的竞争舞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1];出口贸易过程中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2-3];贸易双方国家的相关政策也能够解释出口贸易引发的创新效应。因此,本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竞争引致创新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政策法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二、竞争引致创新效应
出口贸易使企业面临着来自世界范围内其他生产者的激烈竞争,国际市场竞争鼓励各国企业追求新的观念和技术,促进各国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一)市场竞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来自国内外的其他生产者的竞争会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生产率的增长,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市场竞争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Grossman[4]建立了一个基于技术创新和贸易竞争优势的动态模型,并以此来分析贸易模式和内生给定的决定性因素R&D之间的关系。具有贸易竞争优势的企业有助于扩大出口,使一国出口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信息,同时促使企业更为关注国际技术研发的动态,节约一部分研究与开发费用,这对进一步的技术创新有巨大的启迪作用。国内学者汪琦[5]实证分析了日美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的互动演变关系,贸易竞争优势的获得对进一步技术创新形成动力和压力机制,并为技术研发提供较好的物质和市场条件。
除了上述市场竞争与创新之间呈现单调线性关系的研究外,倒U型关系的检验同时存在。Sherer[6]的研究表明市场集中度与R&D强度呈现倒U型函数关系;Aghion等人[7]利用 1973-1994年间在伦敦证交所上市的311家企业的数据,发现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间呈倒U形关系,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会增加企业的创新活动;但随着竞争程度的进一步增大,创新活动反而会减少。
(二)影响路径
为了应对出口市场的竞争和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出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8]具体而言,出口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首先,人力资本流动与技术创新相关。出口贸易中,往往是出口国掌握先进的技术,进口国企业为了改进自身技术,通常会提供高薪及优厚的待遇以吸引技术先进国企业的技术人员,促进其技术创新水平。Faggian和Mc cann[9]发现人力资本的流动与高技术创新率存在相关关系。技术先进国家的企业为了保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技术优势,会对各类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以及有效的管理,这对推动技术创新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出口竞争将促进本国的合作创新。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需要相应增加,而很多企业拥有的创新资源不能满足投入的需要,通过实施合作创新,可实现企业与企业、大学或其它各种科研机构之间技术创新资源互补和共享,实现企业技术的进步。Becker和 Dietz[10]指出,研发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体现在:一是通过合作与对企业外部资源的吸收可使企业自身研发新产品和改进原有产品的能力提高;二是在合作过程中,资产、资源和信息的转移将改进企业的内部研发效率。
三、技术溢出效应
以Romer[11]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将技术(知识)传播到别的国家,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从而促进和加快技术创新。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相比,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略显薄弱,但也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出口中学习
Baldwin 和 Wulong Gu[1]认为贸易承担着知识交换、传播的传导机制职责,出口贸易便利了国家间的知识传递,企业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吸收加快了技术创新的进程,即产生了出口中学习效应(learning by exporting)。以出口活动为因、创新绩效为果的出口中学习效应的实证研究始于Salomon,Robert和Shaver[12],后续研究有 Damijan 和 Kosteve(2006)、Liu和Buck(2007)以及Crespi等人(2008),他们均得到出口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出口中学习引起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直接学习和间接改进两条途径实现:
1.直接学习。贸易与增长理论均指出,企业在出口贸易中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效应:首先,出口企业更容易接触到新产品技术或新型设计;其次,在出口市场中可获得国外供货商、技术专家等适用于企业出口商品的技术援助。Hiep和Otha[13]指出企业在开阔的视野中吸收到先进的管理技术,有助于效率的改进。Salomon Robert和 Shaver[12]借助 1990-1997 年西班牙制造业企业的样本数据考察了出口中学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通过在出口贸易中学习国外的技术可以更多地促进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
2.间接改进。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的差异和消费偏好的差异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有所不同。在出口贸易中,国外的消费者会对产品的性能进行反馈,如果国外消费者偏好的产品采用比国内出口商更高的技术时,就会促使国内出口商在其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Evenson 和 Westphal[14]认为国外消费者的高质量、低价格的购买需求是生产者(出口商)效率提高的动力源泉。Keesing和Lall[15]指出,企业通过及时把握国外购买者的需求信息,从而为其新技术运用、质量控制和设计改进等方面提供建议。Malmberg和 Power[16]认为国外客户的特点和需求对出口国企业技术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出口国与进口国客户的距离不同对技术创新带来不同的影响效应。
尽管出口中学习效应已在众多文献中得以证明,但不同条件下的出口中学习效应存在差异性:Greenaway和Yu[17]认为新企业在进入出口市场后创新水平提升远大于较有经验的出口商;Serti和 Tomasi[18]指出,出口中学习效应受企业规模、所在行业、高技术员工所占比例等因素影响,即取决于出口企业的吸收能力;另外,Trofimenko[19]的研究则表明进口国特征(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等)与出口中学习之间存在相关性。
(二)关联效应
不同企业或产业部门之间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经济联系,其中某一部门的技术发生了变化,会影响到与其相联系的其他部门,从而通过“关联效应”带来技术外溢:
1.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溢出。非出口部门得益于模仿出口部门的成熟管理技术、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战略或者是直接利用出口部门提供的基础设施。Feder[20]通过构建两部门模型首次研究了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许和连、栾永玉[21]将Feder两部门模型扩展为国内部门、初级产品出口及工业制成品出口三个部门,分析结果显示出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之间的要素生产率差距存在收敛现象,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缩小了非出口部门与出口部门的要素生产率差异。唐志[22]建立了测量出口外溢性的动态模型,并使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对中国出口生产外溢性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有一定的时滞性。
2.企业关联带来的技术溢出。这种关联效应主要体现在加工贸易中对配套企业的订货要求和技术援助两个方面。通常情况下,加工贸易企业采购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效果就越明显,加工贸易通过配套产业的发展而对当地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大。赵晓晨[23]认为,当本地企业尚不具备配套生产能力或相应的技术水平时,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技术援助带动从事加工贸易的配套供应商,提高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当地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前向关联,获得外商企业在售后服务和营销技巧等方面的示范效应。
四、政策法规影响
除上述影响机制外,相关政策通过影响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质量等方面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本文将从进口国和出口国政策法规两个角度分别进行综述。
(一)进口国政策
贸易伙伴国通过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关税壁垒以及非关税壁垒成为限制出口的主要工具,尽管如此,进口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出口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仍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税壁垒即高额进口税,本国海关通过对本国进口商征收高额进口税,形成对出口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导致学习国外技术机会的减少,会对本国技术创新产生影响。但Larry和Edwin[24]研究表明贸易保护带来的出口成本上升也会对一国的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有利影响:关税影响到出口企业的商品定价决策及其利润,进而会鼓励出口企业创新。
非关税贸易壁垒主要是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当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出口企业的生存构成压力时,出口企业可能会选择创新来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谢娟娟、梁虎诚[25]从理论上分析了TBT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中长期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提出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手段是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比如巫强[26]指出的出口国企业初始产品质量水平、出口企业定价能力等。另外,绿色壁垒也是一种重要的非关税壁垒,它反映了进口国对产品的绿色需求,因此出口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来跨越进口国的绿色壁垒。同时,出口产业的升级还会带动其相关产业群的跟进升级。
(二)出口国政策
上述贸易政策在给出口国企业施加压力的同时,也对出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推动力,即出口贸易的被动创新效应,出口国出台的一些政策同样会对技术创新产生一定影响。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开创以来,国内外学者们主张政府通过积极的政策干预改变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战略性互动所形成的均衡,这将对技术的进步产生重要的意义。
出口退税在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通过对不同出口产品确定不同的出口退税率,对高新技术产品制定较高的出口退税率,鼓励出口企业的产品优化。陈林、朱卫平[27]通过构建一个南北间的静态古诺模型来研究创新激励政策的有效性,结论表明在一定劳动力资源禀赋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环境下,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退税和建立新的补贴政策能有效激励创新产出;但从长远看,国民教育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是决定国家创新产出的根本因素。
新的补贴政策被普遍认同为一种重要的干预政策。政府通过给予从事研发活动的出口企业一定的补贴,既可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会促使这些企业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活动。Collie[28]构建了一个非同质市场的竞争模型,证明创新补贴政策只有在非同质品市场才有效;Haaland和Kind[29]沿着Collie的思路把不同国家的产品视为具有一定替代效应的非同质品,然后企业进行跨国竞争,结果表明出口创新补贴政策能有效激励本国创新。
另外,政府通过出口信贷等金融措施为出口企业创造一种相对有利的环境以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如日本政府针对中小企业信用薄弱而资金不足的情况,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中小企业金融体系、成立为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的机构以及政府认购中小企业为充实自有资本而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等渠道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提供便利。
五、结 语
本文就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行梳理后发现:这一领域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虽较少,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出口贸易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同时,已有研究仍存在某些不足,比如,相关机制的研究往往是分别进行的,研究的视角过于狭窄;另外,关于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方面的经验研究也比较缺乏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出口需求对出口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中国的许多出口企业迫于压力在国际市场上“步履维艰”,出口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针对以上提出的不足,可以对这方面研究进行如下拓展:考察各种影响机制结合起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基于中国等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的角度进行研究、探索出口国和进口国特征对出口中学习等效应的差异影响、纳入国际典型案例分析等,这些将对中国出口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避免或减少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冲击提供借鉴意义和理论指导。
[l]Baldwin J R,Wulong Gu.Trade liberalization:Export-market participation,productivity growth and innovation[J].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4,20(3):372-392.
[2]刘正良,刘厚俊.出口贸易的外溢效应及中国数据检验——基于贸易方式和经济区域视角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12):56-61.
[3]Roberto A,Ricardo L A.Is exporting a source of productivity spillovers?[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8,144(2):723-749.
[4]Grossman G M,Helpman E.Trade,knowledge spillover and growth[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1,(35):517-526.
[5]汪琦.美日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及其对贸易竞争优势演变的结构效应[J].亚太经济,2007(4):62-67.
[6]Sherer F.Size of Firm,oligopoly,and research:A comment[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1965,32(2):256-266.
[7]Aghion P,Bloom Netal.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An inverted U relationship[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20(2):701-728.
[8]Boone J.Competitive pressure:the effects on investments in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s,2000,31(3):549-569.
[9]Faggian A,Mc Cann P.Human capital,hraduate mig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British Region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33):317-333.
[10]Becker W,Dietz J.R&D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firms:evidence for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J].Research Policy,2004,33(2):209-223.
[11]Romer P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71-102.
[12]Salomon R M,Shaver J M.Learning by exporting:New insights from examining firm innov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2005,14(2):431-460.
[13]Hiep N,Otha H.Superiority of exports and the causality between exporting and firm character in Vietnam[Z].Japan:Research Institute for Economics&Business Administration,Kobe University,2009.
[14]Evenson R,Westphal L.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echnology strategy[M].New Haven:Economic Growth Center,Yale University,1994.
[15]Keesing D,Lall S.Marketing manufactured export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learning sequences and public suppor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6]Malmberg A,Power D.On the role of global demand in local innovation process[J].Economics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2005(30):273-290.
[17]Greenaway G,Yu Z.Firm-level interaactions between exporting and productivity:Industry specific evidence[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4,140(3):415-445.
[18]Serti F,Tomasi C.Self-selection and Post-entry Effects of Exports:Evidence from Italian Manufacturing Firms[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8,144(6):660-694.
[19]Trofimenko N.Learning by exporting:Does it matter where one learns?Evidence from Colombian manufacturing plant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8,56(4):871-894.
[20]Feder G.On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2(12):59-73.
[21]许和连,栾永玉.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基于三部门模型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9):103-111.
[22]唐志.我国出口外溢效应的经验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5):765-771.
[23]赵晓晨.利用加工贸易技术扩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研究[J].财贸研究,2006(4):49-56.
[24]Larry Q D,Edwin L L.Protection of trade for innovation:the roles of northern and douthern tariffs[J].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2004,16(14):449-470.
[25]谢娟娟,梁虎诚.TBT影响我国高兴技术产品出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研究,2008(1):34-42.
[26]巫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下出口企业被动创新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0):70-75.
[27]陈林,朱卫平.出口退税和创新补贴政策效应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8(11):74-87.
[28]Collie D R.Prohibiting state aid in an integrated market:Cournot and Bertrand competition with differentiated products[J].Journal of Industry,2002(2):215-231.
[29]Haaland J I,Kind H J.R&D policies,trade and process innov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8(6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