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
2012-04-02安徽省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236000陈鹏飞
安徽省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236000) 陈鹏飞
论地理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
安徽省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236000) 陈鹏飞
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的优质为目的,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导向,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正方案的过程。高质高效是优质教学的基本诉求,表现为高效率、高效果和高效益的“三高”统一,而教学设计的优化则是优质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一、指向策略——制定三维整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知识与技能目标属于结果性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属于程序性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体验性目标,对其它目标的达成起着促进和优化作用。因此,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不能有所偏废或以偏概全,但在具体的每节课中,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教师掌握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出现“正确的废话”。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学习中的行为主体、行为指向、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使教学目标从概念状态转为可观察、可测量和可操作状态。
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依据是学生是不是获得了实际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学行为的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规范化的教学目标应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应陈述为教师在做什么。如:高中地理必修2“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表述为:激发探究农业区位因素的兴趣和动机;形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用综合和动态观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意识和习惯。而不应是“教会学生………”“使学生……”和“培养学生……”等。明确行为指向是指目标陈述要明确具体,可测量、可评价,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语言。如:“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尽管也描述了学生经过学习后的期望,但行为动词“了解、掌握”难以作为明晰标准来衡量学生是否达到目标指向。如果改为“学会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举例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该目标就很明确具体了,也易于观察和测量。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包括时间、行为情境以及所提供的信息等。如:运用水循环示意图,在5分钟内说出海陆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环节,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表现程度是指目标规定学生所达到的最低要求,用以评价学生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在中国地形图上分别找出三条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并指出它们的名称。
二、组合策略——安排基于课标、合理精当的教学内容
充分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科书、学生生活以及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基于课程标准、合理精当的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唯一依据,教科书不再是教学必须依据的“圣经”,但它依然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使教学成为教科书内容持续生成与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对教科书的创造性使用,是指要分析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研究教科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所学内容在整个教科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挖掘教科书的多重价值。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认知风格和教师风格,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替换、调整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执行与传递。如:在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一节中,可以将“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内容调整到“锋与天气”内容之前,这样可以从静态影响到动态影响进行分析,顺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安排教学。高中地理必修2中“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是并无严格顺序关系的五个并列主题,可以将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调整到“城市与城市化”之前进行教学,这样就更凸显了交通区位因素在各种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时,教师也可以用“南水北调”取代“西气东输”进行教学。
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得原本生活化的地理与学生渐行渐远,学生往往会产生疑问:“学习地理究竟有多大用处?”因此,地理教学应突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建立起地理学习的内驱力。如:在进行“锋与天气”教学时,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请学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5·12汶川大地震和2·27智利特大地震的成因。在高中地理必修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和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探究京九铁路对家乡的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来整合教学内容,使学习过程生活化,从而体现出“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通过生活学习地理,为了生活学习地理”的基本理念。
预设表现在课前,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规划、设计和安排。生成表现在教学中,是指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设计,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生成性体现了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潜能,从而使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预设和生成是优质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主动预想生成性的学习材料,根据教学经验和智慧,充分预设学生在教学中的反应、活动和体验,设想提出问题后学生多种可能性的回答,预想对生成性学习材料的筛选、安排、加工和应用。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灵活、动态的教学设计,只有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有真正的生成,才会为生成的多样化、深层次提供广阔的舞台。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往往是不期而至。因此,预设又要具有弹性和开放性,为动态生成“留白”。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美国”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应预想出课堂讨论中的“不同声音”:有的学生可能会问,既然美国是一个种族歧视比较严重的国家,那为什么每年仍然有大量的外国人移居美国?美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中国的几倍,应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负责,可中国的人口总数是美国的4倍多,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也很多啊!教师还应预设出学生可能出现的疑惑:为什么每年1月初是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而我们这里却是隆冬季节,每年7月初是地球离太阳最远的时候,而我们这里却是烈日炎炎?
三、有序策略——设计清晰流畅、逻辑严谨的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时空里为学生所接受的能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操作程序。教学流程并非指单一的线性化的教学路径,它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序地抓住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一个个相对完整的逻辑环,以确保教学的有效互动和动态生成,促进新知的形成与建构。
教学流程中各个环节组成稳定的活动结构和程序就是所谓的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模式的构建都必然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操作程序。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的流程可以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知—练习巩固—布置作业;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流程可以是提出问题—制定方案—探究发现—形成结论—验证结论—展示成果;导学案式教学模式的流程可以是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合作探讨—课内检测反馈—课后拓展延伸。
教学流程的设计要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经济有效为原则,以适合教师教学风格倾向为选择。如:高中地理必修3属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需要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需要以及学生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案例,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并应用地理思想、原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不是教师教案例,而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进行案例教学时,可以设计出以下的教学流程:(1)情境创设─案例呈现;(2)设疑问难—自主探究;(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4)班级交流─成果展示;(5)课堂小结─教师评价;(6)迁移应用—拓展提升。
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设计出清晰流畅、逻辑严谨的教学流程,但教学是开放的,教学过程会在对话与互动中不断生成与变化,可能会出现种种并非事先预设的活动和现象,按部就班的教学程序也许会被打破。因此,教学过程要有序化,但不能程式化,否则就可能会陷入“按图索骥”和“刻舟求剑”的泥潭。
四、优选策略—选择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
地理教学方法种类繁多,既有传统经典的教学方法,也有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新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如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尝试法、发现法、研究法、活动法;以合作交流为主的方法,如小组合作法、竞赛法;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方法,如案例教学法等。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说,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功能、适用范围和条件,不可能用一种或几种所谓“万能”的教学方法去完成不同情境下各种复杂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强化、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保持也需要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这就决定了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选择一两种主导的教学方法,再辅以其它方法来配合,共同发挥它们在教学中的最大效应。
新课程强调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选择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创造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
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学生情况和自身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再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根据目标“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并学会正确演示地球的两种运动方式。”可以选择谈话法和演示法。本节内容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很抽象和概念化的,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但这些现象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学生都有体验,因此可以选择用发现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亲身体验进行问题探究。七年级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还比较少,学习能力尤其是空间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因此教师还应适当使用图示法和讲解法进行教学。各个学校的条件不完全一样,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演示,也可以使用地球仪进行演示。经过优化组合,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应以演示法为主,再辅以谈话法、发现法、图示法等。
五、推进策略—创设开放互动、激活思维的对话情境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和对话。教学对话包括问题、发问、候答、叫答、理答、讨论等因素。通过问题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叫答安排,提高教学实效;理答引导,促进师生再思考。教学对话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生本对话,其目的是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尊重、理解、分享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学会平等相待、求同存异。
问题是对话的核心,对话发端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归属于问题。恰如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那样,把问题的提出比喻成“抛锚”。一旦问题确定了,教学内容和进程也就被确定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演示、观察、阅读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讨论,推进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通过问题促进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学生在展示自己探究成果的同时,可以倾听他人的学习见解。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进行客观的比较和判断,从而克服独立学习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最终形成对知识的完整建构。教学过程能否有效推进,师生、生生能否有效互动,往往取决于问题设计和对话情境创设的质量。
问答和讨论是对话的基本方式。通过问答,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和有效管理课堂教学。通过讨论,可以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空间变化”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进行教学对话:我国新疆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为什么不向新疆进行大规模移民?在高中地理必修3“产业转移”教学时,可以呈现以下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探讨国家在安徽省长江流域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背景,以及对安徽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
在高中地理必修2“城市化”教学设计中,关于“什么是城市化”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然后分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指出该地区从1985年到2000年所发生的重要变化。(2)再结合学校所在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的变化情况,给城市化下个定义。学生自主读图和合作探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加入小组讨论,进行学法指导,并接受学生的提问。小组学习结束后,进行班级交流也就是成果展示,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这也是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