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2012-04-01董莉莉赵文斌王华伟

关键词:任课老师学习态度就业指导

董莉莉 赵文斌 王华伟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董莉莉 赵文斌 王华伟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教学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课程形式的调查反映部分学生对于这一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课堂上参与、互动程度的调查反映了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存在课程气氛沉闷,大学生学习态度不太积极的实际情况;任课老师的上课评价调查反映出任课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授课效果总体上不令人满意,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

为了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培养人才的效率,1995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199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订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大纲为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指导依据。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教学大纲的施行细化了就业服务的内容,增强了就业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07年国家颁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相对于1997年颁布的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和教学大纲,2007年课程教学要求增加了职业生涯辅导的相关内容,教学理念更为先进,指导工作更加全面细致,保障措施坚实有力。随后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从加强领导、列入教学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落实经费保障五个方面,为实施职业规划教学做了充分的制度保障。

历年来教育部各项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政策的相继出台反映出我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趋势,国家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指导,从宏观政策支持到微观课程建设的深刻转型。[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教学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现状调查,目的在于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授课情况,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研究工具是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华东师范大学陈丽(2008)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情况调查问卷”设置问卷。[2]问卷主要从课程形式、学生学习态度、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需求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象的选择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秦皇岛地区五所高校共发放调查问卷628份,回收625份,其中有效问卷606份,无效问卷19份,问卷有效率97%。

二、数据统计分析

(一)课程形式调查

本研究首先对秦皇岛地区各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式进行了调查。在606份有效问卷中,必修课的选择频数是388次,占总调查人数的64%,选修课的选择频数是123次,占总调查人数的20.3%,系列讲座的选择频数是9次,占总调查人数的1.5%,企业名人、专家大讲堂的选择频数是86次,占总人数的14.2%。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系列讲座或者企业名人、专家大讲堂的学生同时也选择了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两种形式中的一种。这一统计结果说明目前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形式以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为主,以系列讲座和企业名人、专家大讲堂为辅的课程形式。

对于开设必修课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必要性调查中,选择必要的学生总人数达到了82.3%,这说明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欢迎与重视。同时10.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6.9%的学生认为不必要,这一数据也反映了部分学生对于这一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课程学习态度和课堂上参与、互动程度的调查

在关于课程学习态度的调查中,5.8%的学生认为同学们的学习态度非常积极,35.8%的学生认为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比较积极,45.2%的学生认为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一般,13.2%的学生认为同学们对于课程的学习态度不积极。在关于课堂上参与、互动程度的调查中,3.6%的学生选择非常好,26.7%的学生选择比较好,48.1%的学生选择一般,21.6%的学生选择不好。

(三)对任课教师的上课评价调查

在关于对该课程任课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态度的满意度调查中,17.7%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43.7%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30.5%的学生选择还可以,8.1%的学生选择不满意。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任课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态度大体上还是比较认可的。在对课程任课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授课效果的调查中,2%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5%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25.2%的学生选择还可以,67.8%的学生选择不满意。

高校中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任课老师主要来自于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或者高校专职辅导员。他们虽然具有和大学生沟通交流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职业生涯规划任课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授课效果总体上不令人满意,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感兴趣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调查

本研究列举了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调查走访、个别咨询、课外实习、专家讲座、心理测评、团体活动、角色扮演十项备选教学形式。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感兴趣的五项教学形式分别是:课外实习、调查走访、小组讨论、团体活动、心理测评。

本研究列举了职业素养训练、提供招聘信息、就业心理调试、职业规划理论讲解、提供就业政策咨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个人发展成功案例分析、引导自我深入探索、求职面试技巧指导九项备选教学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五项教学内容分别是:职业素养训练、引导自我深入探索、就业招聘信息、求职面试技巧指导、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

(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问题调查

调查题目是“你觉得目前你个人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有哪些问题想与人交流?”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想与人交流。一是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方面的问题。大学生经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虽然已经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书写职业规划设计书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但是在如何书写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书这一问题上存在疑问。二是关于认识自我的问题。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掌握了“认识自我”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开始着手去探索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人格等个人特质。但是对自我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大学生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感到困惑时,迫切需要周围人的指导与建议。

三、结论

经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教学,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与方法,但是在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战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应该根据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有针对性地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形式,以求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就业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1]马艳芬.从边缘到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演进历程及重要转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

[2]陈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基于G大学案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 u a n l h@y a n g t z e u.e d u.c n

book=403,ebook=403

G 712

A

1673-1395(2012)09-0150-02

2012-07-26

董莉莉(1980-),女,河北平山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就业指导研究。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学习态度就业指导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与任课老师的沟通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的素质结构与养成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