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荆楚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廉洁文化教育探析

2012-04-01蒋光忠吴劲松黄群俊

关键词:楚文化大学生文化

蒋光忠 吴劲松 黄群俊

(长江大学纪委办公室,湖北荆州434023)

基于荆楚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廉洁文化教育探析

蒋光忠 吴劲松 黄群俊

(长江大学纪委办公室,湖北荆州434023)

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廉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从廉洁文化内涵入手,深入挖掘荆楚文化中的廉洁元素,进一步探索荆楚文化与大学生廉洁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依托荆楚文化,培育廉洁氛围,全面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

廉洁文化;荆楚文化;大学生;廉洁教育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大学生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廉洁品质作为大学生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程度高低将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高校应充分挖掘整合荆楚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发挥优秀荆楚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导、凝聚和规范等功能,这对深入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廉洁文化的内涵

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1]

我们现在所讲的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民本思想等积极因素,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我们要倡导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廉洁文化,使廉洁意识内化为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形成清风正气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廉洁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二、荆楚文化的廉洁元素分析

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2]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角度审视荆楚文化的发展轨迹,挖掘其廉洁元素,为我所用,深化廉洁文化底蕴。

第一,以炎帝、楚庄王为代表的廉政恤民文化。炎帝,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深入高山密林,亲自口尝百药,创建《神农本草经》;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常常告诫自己和臣下:“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这些荆楚君主们的所作所为,充分体现了“不畏艰辛、勇于践行、无私诚信、为民奉献”的勤廉精神。

第二,以屈原、关公为代表的廉洁忠义文化。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馋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当祖国被侵略时,他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关公是中华民族忠义仁勇的精神化身,其“恩信大行、善待士卒”、“护城护民、舍生取义”等事迹而形成的关公文化影响深远。

第三,以吴起、张居正为代表的革新反腐文化。楚人自古以来具有强烈的反对腐朽、倡导清廉文化特质,古代有影响深远的吴起变法、张居正“一条鞭法”,近代有推翻腐败的清王朝统治、结束腐朽落后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辛亥革命。荆楚儿女始终心怀民族独立、国家振兴的崇高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应有贡献。

第四,以老子为代表的廉洁修身文化。老子是楚国人,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精髓是“无为而治”,倡导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修德养性、谦逊友善、大道从俭、关注民生,同时提出了尽以施人、尽以予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清静无为、恬淡俭奢等包含着“廉洁”元素的人生观,开创了我国最早的廉洁文化与思想。

三、荆楚文化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指对大学生群体传播廉洁文化,促使其形成敬廉崇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高校廉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荆楚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要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熏陶、引导、渗透力量,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二者互相依存、互相融合、共同发展。

(一)荆楚文化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不竭源泉

第一,荆楚文化丰富了大学生廉洁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敬廉崇洁意识,自觉养成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是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对荆楚文化的廉洁元素挖掘,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荆楚文化博大精深,完全能够满足大学生廉洁教育内容的需求。另一方面,荆楚文化内容繁多,教育意义深刻,不断充实着廉洁教育内容。荆楚文化中“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与大学生廉洁教育互相融合,不仅可以提供教育对象实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人生目标的有效途径,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实意义。

第二,荆楚文化创新了大学生廉洁教育形式。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三种: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日常教学活动。这些形式主要在校园内营造廉洁氛围,引导大学生培养廉洁理念,弘扬廉洁精神,增强廉洁意识,倡导廉洁道德。荆楚文化具有丰厚的廉洁要素,位于楚地的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看“廉洁”景观,听“廉洁”故事,学习“廉洁”人物。我们可以走出校园,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深入挖掘荆楚文化中的廉洁要素,有创造性地汲取荆楚文化精华,有步骤地改造在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从而切实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荆楚文化改进了大学生廉洁教育方法。与上述教育形式对应,当前高校所采用的廉洁教育主要方法分别是:人本主义教育、行为主义教育、注入式教育。荆楚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名人佚事、历史典故、至理名言等内容,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从正面积极地告诫当代大学生们汲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引导他们思考,从治理国家、自我修养等方面增强廉洁意识,立足当代,举一反三,走正道而不走歪路。这种方法更有利于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增强廉洁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赋予荆楚文化新的时代意义

第一,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利于荆楚文化的保护。荆楚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积累、沉淀、提炼而成的,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文物古迹是不可再生的,若人为地破坏了,就没有办法再现。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荆楚文化,寻求保护荆楚文化的有效途径,一直是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大学生这个群体接受过完备的教育,在开展廉洁教育的过程中,加深对荆楚文化的了解,培养其保护荆楚文化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利于荆楚文化的传承。荆楚文化本身储存着大量的信息,荆楚文化的传承不可能靠一个人一次完成,是全社会不断认识再深化的过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中知识水平最高的群体。他们是社会的精英,有知识有能力,未来最有可能成为“有权人”。他们在全社会可以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广泛宣传荆楚文化的精髓,大力倡导荆楚文化的传承,增强全社会对荆楚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每一位公民参与荆楚文化传承的积极性。同时在开展廉洁教育的过程中,随着对荆楚文化了解的不断深入,大学生们可以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搜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素材,成为荆楚文化传承的实践者。

第三,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利于荆楚文化的创新。荆楚文化底蕴深厚,新时代如何使它重放异彩?这就要充分挖掘其内容,用新时代的理念诠释,注入新时代的要素,使其重新具有新时代的生命力。大学生都是年轻人,他们热情、开放、充满活力。他们思维活跃,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创造性强。在开展廉洁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有计划地进行研究,创造性地解读荆楚文化。

四、依托荆楚文化,全面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

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要充分挖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荆楚文化的廉洁要素,大胆借鉴和吸收荆楚文化的廉洁成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第一,加强荆楚文化研究,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理论基础。高校拥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研究资源,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积极开展荆楚文化研究,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依据、内容结构、特点规律、实施途径等进行研究探讨和可行性论证,深入分析荆楚文化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在联系,形成荆楚特色的廉洁教育理论体系,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立足荆楚文化资源,建立健全大学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在大学生廉洁教育过程中,要立足荆楚文化资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完善荆楚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坚持荆楚文化引导,打造廉洁教育品牌;二是要创新教育机制,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三是要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以引导学生终身学习。

第三,挖掘荆楚文化资源,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校园环境。环境对大学生廉洁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荆楚大地有着良好的廉洁教育环境,高校应该依托这一优势,创造一个廉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性尤为必要。一是挖掘荆楚文化的廉洁元素,发挥文化潜移默化育人功能;二是挖掘荆楚文化的廉洁人物,发挥榜样育人功能;三是挖掘荆楚文化的反腐典故,发挥史学借鉴功能;四是挖掘荆楚文化的精髓,发挥先进文化导向功能。

[1]王进敏.廉洁高效政府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2]百度百科.荆楚文化[EB/OL].http://baike.baidu.com/784952.htm.

G441

A

1673-1395(2012)09-0105-02

2012-07-18

蒋光忠(1962-),男,河南光山人,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石油工程与高等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猜你喜欢

楚文化大学生文化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