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式理论角度分析译文《少爷》中的误译现象
2012-04-01周口师范学院毛娜娜
周口师范学院 毛娜娜
翻译是一项艰巨的脑力劳动,需要译者付出极大的艰辛和努力,再好的译者也会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失误。本文将从图式理论角度分析译文《少爷》(夏日漱石著,傅羽弘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中的误译现象,旨在探讨减少误译产生的方法,提高译文质量。
一、图式理论
所谓图式, 是指人们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有序的知识体系,是认知的基础。图式是由18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 Kant )首先提出的,20 世纪的格式塔心理学对图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在图式理论已被运用到人工智能、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等领域中。
图式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原则: 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语篇本身都不具有意义, 意义在读者的脑海里, 取决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大脑中图式知识的启动。图式理论还强调两种信息处理方式: 自下而上( bottom-up) 和自上而下( top-down) 。前者是指从字词到句子再到段落、篇章的(从部分到整体的)理解过程;后者是指从篇章、段落到句子再到字词的(从整体到部分的)理解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也是读者利用与内容、主题等相关的背景知识,不断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并不断对预测的正误进行验证的能动过程。这两种信息的处理方式是在同一水平上同时进行的。
二、基于图式理论的误译分析
理解是翻译的基础,读者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翻译译文。樋口晶彦(1998)指出:“根据图式理论,读者以文字信息为线索,激活读者头脑中的适当图式对文章内容进行重新构造,如果文章内容与重新构造的内容相吻合则文章被理解。如果读者没有适当的图式或是激活了错误的图式则文章内容将被错误理解。”图式可以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等。语言图式是指学习者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则是学习者对文章内容、主题、背景等知识的了解程度。其中语言图式又可细分为:单词图式、语法图式等。下面将以图式理论为基础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误译现象,并且证明图式理论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种信息的处理方式是减少误译产生的有效方法。请看以下例文:
原文1 九州へ立つ二日前兄が下宿へ来て金を六百円出してこれを資本にして商買をするなり、学資にして勉強をするなり、どうでも随意に使うがいい、その代りあとは構わないと云った。……二日立って新橋の停車場で分れたぎり兄にはその後一遍も逢わない。(『坊ちゃん』夏目漱石1983)
译文:哥哥要去九州了,临行前两天,来到我的住处,留下600元钱说:“用这个做本钱,是做买卖还是做学费随你便,如果不够的话再吱一声。”两天后我们兄弟在新桥车站一别,从此再未见面。(《少爷》夏日漱石著,傅羽弘译,2009:p15)
根据图式理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种信息处理方式来处理译文。根据“自上而下”的处理方式从文章整体内容可知:文中的“我”与哥哥关系很不好,平均每十天就吵一次架。哥哥对弟弟也没有半点疼爱,父母去世后哥哥竟然不顾无家可归的弟弟变卖了房产去了别处工作。由此我们头脑中就勾勒出了哥哥的形象:一个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人。而文中哥哥的话“用这个做本钱,是做买卖还是做学费随你便,如果不够的话再吱一声。”让人感觉并不符合作者所描写的冷酷无情的哥哥的形象,并且译文让人感觉以后哥哥与“我”之间应该还有联系,但是后文却又写到:“两天后我们兄弟在新桥车站一别,从此再未见面。”所以译文并不符合文脉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再者,从句意来看,原文句中并没有假定的意思,也没有与“吱一声”相对应的日语,预测译文为误译。同时根据“自下而上”的处理方式从字词到句子到篇章来处理译文。根据『広辞苑』(1998)「構わない」有“不介意”、“没关系”之意;也有“不照顾,不管”之意。从译文看译者是按照前者来理解译文的。即:“用这个做本钱,是做买卖还是做学费随你便,如果不够的话(也没关系)再吱一声。这样译文前后就成了顺接、递进的关系。但是根据『広辞苑』(1998),原文后一分句中的「その代り」为转折之意,往往翻译为:“但是、作为交换”等。译文把原文的转折关系译成了顺接关系,所以可以判断译文是错误的译文。这一误译是由于译者头脑中「そのかわり」这一语法图式的缺失和「構う」这一单词图式的不足造成的。同时译者也没有激活相应的内容图式,这也是误译的原因之一。
以下为陈德文的正确译文:
他拿出六百元钱说:“这笔钱用于做买卖的资本也好,当学费去读书也好,随你使用吧。不过以后我不再管你啦。”(《哥儿·草枕》,夏目漱石著,陈德文译,1986)
原文2 いよいよ約束が極まって、もう立つと云う三日前に清を尋ねたら、北向の三畳に風邪を引いて寐ていた。おれの来たのを見て起き直るが早いか、坊っちゃん何時家を御持ちなさいますと聞いた。(『坊ちゃん』夏目漱石1983)译文:报到的时间就要到了,临行前3天,我去阿清婆那里道别,得知她患感冒了,正躺在3张榻榻米的阴面房间里。一见到我便说,你来了我的病就好的快了,接着又问我何时成家的事情。(《少爷》,夏目漱石著,傅羽弘译,2009:p19)
根据图式理论“自上而下”从整体到部分,从整个句意来看译文,很明显译文“一见到我便说,你来了我的病就好的快了”这句话中的重要谓语“说”在原文中根本没有对应内容,并且原文「起き直るが早いか」的「か」在译文中也没有对应的翻译。于是预测译文可能有误。同时根据“自下而上”的处理方式从部分到整体从字词的意思来明确译文是否为误译。
根据『教師と学習者のための日本語文型辞典』(1998:P503),「V-るがはやいか」表示前一动作刚刚完毕,后一动作紧接着开始,可翻译为“刚一……就……;……同时……”。由此我们可知前文「起き直る」与 后文「聞いた(问)」是并列的几乎同时进行的两个动作。根据『広辞苑』(1998),「起き直る」有两种意思:坐起来;恢复到原来的好的健康的状态。我们可以知道能够与“问”这个动作几乎同时发生的动作应该是“坐起来”,而不是状态“病好了”。译者由于「がはやいか」这一语法图式的缺失及 「起き直る」这一单词图式的不足造成了误译的产生。
以下为陈德文的正确译文:
她患感冒,躺在朝北的三铺席房子里。看我来了,一折身坐起来,开口就问:“哥儿,你几时成家呢?”(《哥儿·草枕》,夏目漱石著,陈德文译,1986)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翻译原文,译者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内容等相关图式。但是知识是无限的,无论怎样学习都不能完全掌握,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图式理论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信息的处理方式来处理译文,从而减少误译的产生。这对于译者来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对于译文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