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城市化规律角度雏析中外城市复兴特征差异

2012-04-01黄健文

城市观察 2012年5期
关键词:空心化城市化人口

◎ 黄健文 徐 莹

“城市复兴”(Urban Renaissance)是在城市更新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提出的相应概念,从概念涉及的文献资料查阅中可以知道,二十世纪末以来在英国、欧洲大陆乃至于北美,先后都发生着一场城市革命——这场社会运动的核心是将“城市复兴”的理论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城市复兴”已从一个单纯概念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理论思潮,是欧洲城市建设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1]而在中国的城市更新实践中,虽然还处于向西方学习的探索与起步阶段,并有一些借鉴国外城市复兴的更新案例。但是,中国的城市复兴案例却又产生了一些自身独有的特点,与西方经验有所区别。所以,本文尝试从城市化规律的角度出发,对中外城市复兴历程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索,以期从差异中找寻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城市复兴概述及其一般策略评价

(一)城市复兴概述

一般认为,在19世纪至21世纪期间,西方国家由于经济转型经历了从城市快速发展到城市衰败,再到城市复兴的过程。城市复兴最基本的宗旨是对城市进行社会、经济和文化上的更新,将一个由于衰败成为整个社会负担的城市转变成为社会的一种资产。[2]

从城市化角度看,西方城市的形成发展具有由空间的绝对聚集发展到空间的绝对扩散的规律。而城市复兴正是在城市化发展到空间扩散的过程时,人们所采取的对应策略。[3]

(二)城市复兴的一般策略及其原因评价

罗伯特(P.Robert)与塞克斯(H.Sykes)在他们的著作《城市改造》(Urban Regeneration - A Handbook)一书中指出,城市复兴的策略在战略层面上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在商业、工业资产或者住宅方面进行新的投资来引导城市复兴;二是通过土地开发来进行引导,而这个战略则涉及相关的法律和财政方面的问题。[4]

城市复兴概念在近年西方国家的政府相关文献中频频出现,其主要的目的是改善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究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城市发展水平达到一定水平时,人们发觉城市的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如交通拥挤堵塞、污染严重、缺少足够的公共和绿化空间,并由此导致城市中心人口的外迁。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空间分布的特点加速促使人口的迁移。对此,政府不得不采取调整城市中心的产业结构、改善环境、在城市中心新建公共设施等措施,以吸引人口重新返回城市中心。

而城市复兴与城市更新的概念相比,更加强调的是采取政府和私营机构合作来振兴城市,这种合作不仅仅局限在资金方面,在发展战略、目标和实施形式等的合作都将达成共识。城市复兴强调社会公平与公正,复兴过程的重点在于社会的包容性、财富的创造、犯罪的防范,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以及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5]

二、城市化规律及城市空心化、逆城市化

(一)城市化规律概述

城市化发展规律具有从集聚到扩散的过程特点,纵观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城市基本都经历了空间的扩散,从郊区化发展并导致中心区空心化这一逆城市化的现象。尽管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起步时间、发展速度和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总体而言,世界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均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规律,就是呈“初始”、“加速”和“终极”三个不同阶段的特征。在“初始”阶段,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比重较大,农业人口占有绝对优势,这一时刻农业生产率较低,农产品的剩余量较少。现代工业则刚刚起步,规模较小,发展中受到资金和技术的制约,城市对农村人口的“拉力”也还不太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较为缓慢,表现在城市化进程上,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城市化水平才能够从百分之几上升到百分之二三十。在“加速”阶段,随着现代工业基础的逐步建立,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工业规模和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市的就业岗位增多,拉力增大。在“终极”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百分之六七十之后,发展速度又转向缓慢。同时,全社会的人口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阶段。[6]这也就是1979年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M.Northam)所提出的有关城市化规律的“S型”发展曲线。[7]

(二)逆城市化、城市空心化的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1.逆城市化、城市空心化的现象和概念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主要的城市人口开始出现由闹市区逐渐向郊区和卫星城镇以及农村转移的新趋势,称之为“逆城市化”。[8]

“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贝里(Berry,B.J.L.)于1976年提出,城市化包含了人口向更大的和更稠密的聚落居民点不断集中,逆城市化表现出相反方向的运动,人口由向大城市和大都市圈的集中转为向小的都市地区和越出都市地区向非都市地区移动。[9]很多大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白天,城市中人流很多;但在晚上,城市中心人流稀少,这就是“城市空心化”现象。城市空心化的出现源起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重视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致使城市适合居住的配套功能不断下降,城市居民逐渐厌恶生活环境恶化的城市化地区,居住目标转移到环境更为舒适的郊区或小城市。“城市空心化”现象造成了浪费城市中心现有资源,使中心区逐步走向衰败的危害,城市用地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郊区用地却不断被低效率的建设方式覆盖蔓延。

逆城市化与城市空心化现象的出现是非常密切的,一般由郊区化开始,然后随着产业的外迁,以及郊区的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的兴建,从而导致城市中心功能很大部分被取代,随之城市中心的使用率和需要程度降低,逆城市化的现象就相应出现了。

2.逆城市化、城市空心化的影响因素

关于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本质,归纳起来,西方学者一般认为诱发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生产力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生产力布局因素的变化。

一方面,以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如新的高科技工业对生产区位的要求与过去传统的工业生产区位要求不同,开始向城市外扩散。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人口增多,产生较大的级差地租,出现了城市地价上涨等问题,城市人口承受不起高涨的地价,从而开始向远离市区的郊区扩散,形成城市人口郊区化。由于存在城市环境对工业发展的制约、工业高度密集、结构老化等发展瓶颈,使工厂在城市区聚集的生产利润不断降低。因此,一些工厂重新在郊区或农村建立新厂,吸引劳动力由城市转向郊区或农村,形成城市人口外流的逆城市化。这也是经济高度聚集后,产生了规模不经济的效应,而出现的产业空间扩散。[10]

(2)高度发达的交通、电讯事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逆城市化的形成。高速公路、电子通讯,这些高技术交通和通讯手段的使用,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使得城乡人口白天聚集于城市,晚上分散于乡村成为可能。同时,如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拥有高度发展的高速公路网和私人小汽车,使得生活的空间扩散成为可能。

(3)国家的政策促进了逆城市化。一些国家为了全面开发国土资源,克服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大城市发展,鼓励落后和边缘地区发展的政策,促使了人口和生产力的空间扩散,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加拿大政府的“农业重建和乡村发展法”(ARDA)以及“乡村经济发展基金”(FRED)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11]这种用政策鼓励发展郊区和卫星城镇,使许多城市人口迁移到郊区和乡村的做法,形成了人口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

(4)生活水平和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许多国家人口老龄化较严重,老人退休后不愿在人口众多、住房紧张、各方面供需困难的城市安度晚年,他们喜欢乡村优雅的环境、清洁的空气,因此,许多老人退休后均迁居农村,使市区人口外流。而且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追求更加高的生活居住环境,追求低密度和小规模,而这只有在市中心区外才有可能实现。[12]除了上述的原因,还有诸如乡村公共设施迅速建设,生活水平的提高。

虽然各国学者对逆城市化这一现象普遍认同,但是对产生的原因解释并没有达到完全一致的结论。例如,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生产布局区位因素的变化,并不都是有利于人口的分散,像日本70年代后的生产高技术化和经济活动服务化,仍然对经济活动和人口有集聚吸引力,当时,“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集中了全国80%的产业人口和75%的工业产值,呈现着少见的畸形发展态势。”[13]

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倾向说明了城市化的实质在于现代化,即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而不仅仅是人口在地域空间单纯的移动问题,也不仅仅是居住区向城市的汇集。其中,更重要的现代化内涵是,乡村传统封闭的文化向城市现代化开放文化的转变,以及郊区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城市的存在方式和运行方式发展。

(三)中国城市化阶段与城市空心化问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并且是这一阶段中极为重要的提速期。中国形成了京津唐、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几个大的城市群或者都市圈,区域城市化水平相对全国较高,同时像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均已出现郊区化现象,大批成片的大型居住区、各类工业园区、高新开发区以及港口物流区等新区在城市边缘地带不断崛起,一些紧邻的卫星城镇也迅速发展,原有的乡村地带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因此,中国的大中城市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在不断向外扩张,但城市空心化现象并不明显,这或许是由于城市空心化或者逆城市化并不是简单的人口外流,城市化的进程影响到生活方式的最基本层面、也使社会生产方式、价值观发生变化。

回顾过去,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体制属于计划经济,同时存在城乡二元制度,城市化的发展不是以市场为动力来开发的。但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展现了一种新的以多元城市化动力为主导的城市化进程,市场与资本在沿海部分地区有利的促进了新城市化进程。学者宁越敏指出,中国城市化在沿海与内地区域的差异作用,以及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经济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珠三角、长三角出现了都市连绵区的雏形,这与国外都市连绵区的形成主要依靠大城市的扩散作用有很大不同。[14]同时,房庆方、马向明等学者也揭示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里的村庄”这一独特现象,这些“城中村”包括了以农村为主体的“主动城市化”和以城市为主体的“被动城市化”两种存在途径。[15]这些方面均揭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国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征。

由于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有所区别,所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是否和西方普遍认同的城市化规律相吻合,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同时伴随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地区的城市郊区化出现,部分城市旧城区逐步出现城市更新的机遇与实践。但是由于中国大中城市的人口基数相对大,虽然出现郊区化现象,但城市中心的旧城区人口数仍然很高,旧城区的中心职能也没有被郊区所替代。

三、逆城市化、城市空心化与城市复兴的关系

(一)城市复兴策略的主导因素

城市复兴策略是西方城市将对应逆城市化现象而采取的特定中心区发展策略,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复兴策略都会根据自身情况而制定。八十年代末以来,美国城市政府在城市复兴策略方面先行一步也较为务实,在解决中心区空心化所提出和实施的各种策略措施中,有两个重要的举措在建设中一直得到贯彻:(1)建设高质量中心生活区,强调多功能社区和公众参与规划;(2)中心区出现空心化后,中心区不与郊区竞争零售商业等,而是建设郊区没有的功能,如大型办公设施,高级商务办公楼区建设,以此产业带动其相关的辅助产业,如零售、餐饮等;同时市级的公共设施,如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等,定期举办相应的活动;其他的如整治环境、交通、治安等等。

城市复兴策略虽然在中心区实施,但却是从考虑逆城市化背景和郊区现有功能的整体出发,建设市中心特有的功能,以强化城市中心区的独特价值,通过政府主导建设这些独特的功能,从而减少开发商的开发风险,吸引更多开发项目。通过分析逆城市化的论述和相关的资料,可以这么认为,城市复兴是在城市化发展到后期出现逆城市化后政府所采取的策略。而采取策略的主导因素,是因为城市中心区各种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浪费和衰败,以及中心区空心化对城市形象所产生的一系列不利影响等。

(二)中国当前城市复兴与国外的区别

中国当前城市化总体处于城市化规律的“加速”阶段,处于城市化发展“S”型曲线的上升阶段,由于中国各地城市的发展政策不同,像以上海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和广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的发达地区,实际上已经出现城市郊区化现象,并且对城市旧城区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出现如“上海新天地”、“岭南新天地”等类型的城市复兴改造项目。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和国外有所区别,虽然上述地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郊区化现象,但是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口数量变化依然不大。区别之处具体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现在上述城市产业仍然处于集聚正效应,人口构成中本地人的变化不大。另一方面,上述城市的旧城区土地使用功能的混合程度相当高,同时也存在着“城中村”现象。所以,如果对照国外的城市化规律,上述城市的城区距离人口的绝对扩散发展仍有一定的发展时期。

从城市化规律角度看,逆城市化和城市空心化的形成是导致需要城市复兴的根本原因。而导致逆城市化和空心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产业和人口的变化及其影响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大,即使特大城市的郊区化比较严重,这些城市的旧城区人口密度依然很高,城市的扩展和郊区化也只是疏导老城中心人口和产业的其中一个空间布局选择。

所以,由于城市化阶段的不同,以及影响导致城市空心化、逆城市化的因素不同,就决定了中国当前城市复兴特征和国外存在着根本区别。

四、小结

城市复兴需要政府采取特定优惠措施和投资来启动其他私人资本的进入,这样的策略是基于原城市中心衰败的负面、消极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其中吸引人口重新返回城市更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当前中国总体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如果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看,中国距离城市空心化和逆城市化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同时由于影响逆城市化因素的差异,当前中国的城市复兴项目的特点在本质上应该是与国外有所不同的。

现时中国大量的“城市复兴”项目,其实质特征相对集中于两方面,一是由于原来的老城区的某些地段的基础设施老化;或者是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根据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调整而变化后,原有的设施功能不能满足新的功能需求而产生的建设活动。这些标榜“城市复兴”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基本上是城市开发中的再开发的范畴,属于局部的城市更新。

当然,城市复兴也是城市建设发展中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中国城市会否出现逆城市化与城市空心化现象尚未可知,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学习和借鉴国外逆城市化的经历和城市复兴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在制定城市规划时有效避免导致城市空心化的土地利用开发政策。

[1]吴晨.城市复兴的理论探索[J].世界建筑,2002,12:72

[2]于立.城市复兴:负担向资产转变的过程.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Z].仇保兴主编.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293

[3]R·辛克莱尔.空间变化与城市景观.国际城市化专集[Z].南京大学地理系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地理系出版社,1982:30

[4]杜莉.中国-欧盟: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复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

[5]DETR,Our Town and Cities:the Future—Delivering an urban Renaissance[M].Stationery Office, 2000:134

[6]沈建国.世界城市化的基本规律[J].城市发展研究,2000,01:6

[7]赵伟.城市经济理论与中国城市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1-72

[8]杨建军.关于逆城市化的性质[J].人文地理,1995,01:28

[9]姜乃力.现代城市地理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94

[10]谢守红.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1

[11]付成双.加拿大西部地方主义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215-216

[12]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11

[13]白光润.地理学引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9

[14]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05:475

[15]房庆方,马向明,宋劲松.城中村:从广东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政策问题[J].城市规划,1999,09:18

猜你喜欢

空心化城市化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人口最少的国家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乡村空心化并非坏事
乡村旅游视阈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探讨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