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隐性课程研究与建设现状述评
2012-04-01欧阳丽
欧阳丽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隐性课程一般被认为是教育者在教育环境下获得的、未能准确预知和量化测评的、以情意性等非学术性经验为主的教育经验,具有整体性、内隐性、深刻性、持久性、愉悦性与易接受性等特征。隐性课程对高职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社会化与职业角色化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的重要保证,与学校普遍存在的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
笔者以中国期刊网2003~2012年以“隐性课程”、“潜在课程”、“隐形课程”、“隐蔽课程”及“职业”为标题关键词的学术论文为文献来源,从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特征、思考与建议等方面对其进行梳理、分析与评价。
一、研究内容与领域
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高职教育界对隐性课程的研究主要包括隐性课程概念的介绍、特征分析、意义与作用阐释、建设策略与途径研究、改革实践经验总结等方面。
(一)内涵与外延
研究者对“课程”这一上位概念理解各异,在把握与阐释“隐性课程”的概念内涵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别,在经验论、目标论等主要课程观念的基础上,派生出了相应的隐性课程概念。如靳玉乐在《潜在课程论》一书中对国内外不同的隐性课程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在高职教育界,对隐性课程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并不多,大多数采用了杰克逊1968年首次提出的隐性课程概念,且大多数研究可以纳入一种课程经验即类型经验之范畴。如兰杏芳认为“隐性课程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可以对学生产生重要作用的环境信息,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有效的一部分。”
隐性课程的外延分析主要涉及隐性课程的具体内容,还包括对承载隐性课程的载体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将隐性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主要包括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内部规划格局、校舍布置以及其他各种设施所形成的教育因素;制度层面,包括学校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生活制度、仪式制度等;精神层面,包括学校内部各种社会、心理环境构成的学风、班风、人际关系、教师品格、政治舆论、组织氛围等。有研究者将隐性课程的内容分为物质形态、交流形态和精神形态三类,认为交流形态的隐性课程主要是指师生或生生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一种情境,包括暗含期待、领导风格、师生言语与非言语交流等方面。还有研究者将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视为隐性课程的一种形态,主要是指学校正规课程中内含的、隐蔽的、无意识的教育因素。笔者认为,隐性课程包括存在于学校环境之中,但又没有明确的课程计划规定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起一定作用的所有教育因素,不仅存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还应将具体的行为层面,即因学校环境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隐蔽性教育因素,纳入其范畴。
(二)主要特征
部分研究者采用概念分析方法对隐性课程的特征进行剖析,更多的研究者则通过与显性课程进行比较来归纳隐性课程的特征。陈浑金将隐性课程的特点概括为暗示性、多样性、无意识性、长期性和间接性。通过对比显性课程,王芳认为隐性课程具有课程传递方式的隐蔽性、内容接受的愉悦性、课程效果的持久性等特点。兰杏芳也对隐性课程的呈现方式、学习效果、课程目标、课程模式及作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笔者认为,隐性课程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课程目标的内隐性。隐性课程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但其在培养学生品德、情感、观念、信仰和价值观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第二,课程内容以非学术性为主。隐性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与个体情感、意志、价值观形成有关的方法以及和社会人际关系有关的非学术内容,但也不完全排斥学术内容。第三,课程模式的模糊性。隐性课程通常采取无形引导,利用舆论和习惯的约束力对学生产生影响,很少存在课堂上的公开的传授与教导,较难形成明显的教学环节,课程模式较为模糊。第四,课程呈现方式的间接性。隐性课程是没有明确目标和计划的学习活动,其呈现方式多为间接的、内隐的。第五,作用方式的隐蔽性和整体性。隐性课程多为一个整体环境,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精神环境以及交往环境共同形成校园文化教育因素,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的,具有隐蔽性。第六,课程效果的持久性。隐性课程一旦形成,往往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其所隐含的价值观念、文化因素也会长期作用于受教育者。第七,学习效果难以量化和准确预测。较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内容和目标都比较模糊,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使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经验,这种经验对学生的成长起多大的作用,都无法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同时,无论教育者是有意还是无意地传递某种教育经验,受个体感受等因素的影响,隐性课程对具体受教育者的影响也很难预测。
(三)意义与作用
关于隐性课程意义和作用的探讨,一方面有助于引起更多人对隐性课程的关注,以期有更多人参与到隐性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来,改变当前隐性课程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在于分析隐性课程主要在哪些方面、以何种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何种影响。兰杏芳侧重从当前高职教育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重技能培养、轻人格发展,局限于个体就业能力培养的现象出发,指出高职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强调高职隐性课程建设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个体职业生涯成长的重要方式。王芳侧重分析了隐性课程对高职学生人格养成方面的作用,具体包括矫正、内化以及维持等作用。王慧敏从高职内涵建设角度,阐述了隐性课程在实现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拓宽人们对高职教育课程的认识,促进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义。也有研究者专门探讨了隐性课程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将其视为实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四)建设策略与途径
虽然隐性课程具有目标内隐性、作用方式隐蔽性等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隐性课程不能通过有效的措施和途径来建设和优化。如何构建高职隐性课程,使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是研究者探讨的热点问题。研究者根据不同形态的隐性课程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比如针对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提出合理规划校园,使校园建筑、草木、园林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张晓琳认为,在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建职业道德教育基地,加强实践环节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隐性课程因素有效融入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总体来说,对高职隐性课程的特殊性及建设策略和途径的探讨,尚不多见。比如,高职教育的实训和顶岗实习环节,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在实训和顶岗实习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隐性课程策略,将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习惯,根据高职学生人格发展的特殊性形成有效的隐性课程构建策略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五)改革实践与经验总结
近年来,高职院校日益关注隐性课程在其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也有相当部分的院校开展了改革实践,但绝大部分的改革或缺乏系统性,或缺乏系统的改革实践经验总结,专门介绍隐性课程改革的文章很少,多散见于笼统的隐性课程建设途径与策略分析之中。肖薇薇对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开发隐性德育课程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总结,主张“隐性德育课程显性化”,弱化直接的德育知识灌输,构建“陶冶性”的物质文化环境,形成“激励性”的制度文化、“凝聚型”的精神文化、“体验式”的行为文化,建立“课堂上学习、生活中体验、环境中熏陶”的多维立体隐性德育课程体系。方玲玉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隐性课程建设为例,从活动层面探讨了隐性课程线性化的项目式设计方案,通过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业实践活动以及协会与社团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设计,使隐性课程显性化,与显性课程相得益彰。
二、研究特点
其一,研究多以散论为主,专著论述尚没有出现,研究深度有待提升。在中国全文数据库(CNKI)中,分别以“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潜隐课程”和“职业”为标题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2003~2012年所收录的期刊论文共30篇,其中核心期刊仅6篇,优秀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以及专著均没有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当前高职教育界对隐性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介绍隐性课程特点和一般性建设策略的层面,高职隐性课程建构模式、作用机制的实践探索还很少,研究深度有待提高。
其二,共性介绍居多,特性研究较少。目前,高职隐性课程研究大多数是对隐性课程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意义与作用、建设策略等方面的介绍,多为隐性课程在普通本科院校乃至中小学均适用的共性研究,专门针对高职隐性课程的特殊形态、特殊策略的研究较少,隐性课程的研究尚未与高职教育的特性有机结合。
其三,研究关注实践不足,对实践指导乏力。从当前高职隐性课程研究的文献来看,概念介绍和特征分析为主流,虽然许多论文均涉及隐性课程的实践应用问题,但大多数文章均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推导出普遍的原则和规范,有针对性的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只有3篇论文,多数的研究视角游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对改革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
[1]夏玲.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及培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1(1).
[2]兰杏芳.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3]王芳.论“隐性课程”在职业学校人格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4]方玲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显性化的项目预设与实证[J].职教论坛,2008(2).
[5]彭移风.隐性课程开发与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7(1).
[6]陈浑金.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的隐性课程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6).
[7]王慧敏.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现实意义及路径探析[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11).
[8]张晓琳.隐性课程在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9]肖薇薇.校园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教育艺术,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