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主客之争
2012-04-01彭莉莉
彭莉莉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1978年,生态批评家鲁克尔特首次在《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践》一书中提到了生态批评这一概念,但其学术上的实践可追溯到1972年,也就是瑟夫.米克的《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他以生态学为出发点,采用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态主题,矛头直指人类社会所面对的最严峻同时也是人类最关心的生存问题。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与生态有关的术语及研究的出现,如生态诗学,生态美学,绿色研究等。生态批评(Ecocriticism)由Eco(生态的)和Critic(批评家)组成,两个词都来自希腊文,各出自oikos和kritis,合起来是‘家事裁决’的意思。“家事裁决”的“家”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各自为家的小家庭,而是指包含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有感知能力的生命和非生命存在物的大家庭。
1962年,卡逊《寂静的春天》的问世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向人们一直以来奉为圭臬的“控制自然”论提出了挑战。加之一系列现实灾难的出现,迫使自称“高等动物”的人类不得不去思考,人类应该以何种姿态来摆放自身和其它物种的身份和地位?如何真正的了解自然这位陌生的熟悉人?如何来达到两者的真正和谐共存?
一、人类的独白与自然的沉默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然而“祛魅”后的大地已不再具有母亲的身份,而是沦为人的奴隶、玩物和工具,是人类为了自身目的可以随意践踏之地,自然完全被视为人类利益的“传声筒”。早期的生态批评把人视为中心。“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是一切价值的尺度,而自然及其存在物只有工具价值。”(胡志红 2006:51)人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自身的利益。
西方哲学,从笛卡尔到19世纪后期,人类至上一直是处于主流地位的主流思想,被人们奉为真理。笛卡尔认为,人和其它存在物的区别是人拥有理性和语言能力,而其他存在物却缺乏这些品质,它们只空有躯壳而无任何理性和灵魂,只是一台有感知能力的机器,世间万物中只有人是有血肉有理性的掌控者。因此,人类对其它存在物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也没有理由把它们视为主体。即使根据间接义务论,人类对其他非人类存在物的道德责任或义务也完全是基于人类的利益。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小镇希金斯从1934年到1998年每年的劳动节都会隆重举行射杀活动物的节日。在每一轮射击后,年幼的孩子会四处收集受伤的鸽子,然后想出各种处死鸽子的怪招,而坐在观众台上的大人则在一旁助喊呐威。为何当时如此抢眼和为大众所喜爱的活动最后取消了呢?这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是为了人类长远的利益和福利。因为这种虐待动物的行为是一种恶习,最终会导致人类成为虐待人类自己的那种人。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人类具有自主性,而从自然因果决定论中解放出来的自由,证明了人类使用其它存在物的合理性。人类有权利去使用非人类的存在物却却对它不负任何责任。同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动物有感觉却缺乏理性,它在自然等级的存在大链中是低人一等的,只是实现人类目的的最佳资源,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向上一级的人类提供有用资源,为了人类更好的栖居,更好的实现其自私、自利的目的。
而在最早且最为人所尊崇的《圣经》当中,自然被祛神秘化,被认为是非神性的、消极被动的,适宜被人操纵的。它告诉我们,上帝由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又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了世间万物。上帝把创造物托管给人类,允许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随意使用自然资源。从中可知,《圣经》明显具有反自然的世界观,该世界观认为,上帝创造了自然,但并不赋予自然以神性,而是使其成为人类看管的对象,人类对其具有不容置疑的使用主权,它的一切都掌握在人类手里。这种世界观为科学技术主宰自然界奠定了基础。其中培根的著名论断就是“科学就是力量”,人类可以使用科学技术按照人类的意愿来改造自然,使自然以人类意想的面貌出现。而现代科学完全用机械论来对自然加以描述,在这个机械世界里,一切都被置于技术座架中。
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极度注重人文精神和人性的解放。“我思故我在”“人为自然立法”观点的风靡,疏离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加剧了两者的分崩离析甚至使两者转向极端对立的两端,结果是将人类捧上了“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至高无上地位,人成为了唯一的“擅理智,奴自然”的独白者。培根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是万物的主导者,若人类不存在了,世间万物都会失去方向,不复存在的意义,可见自然存在地位之卑微。人以主人的身份自居,视一切其它为客体。人类中心主义使人成为了唯一的言说主体,剥夺了自然的话语权,而被迫“失声”的自然淹没在人类独白的浪潮中。
人类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只有在自己的欲望被满足后,才会有可能去考虑他者的基本需求。然而可悲的是,人类的欲望是个无底洞,结果是其它存在物必须得不断地耗尽自身来满足人类的贪欲。面对如此棘手的现实,又该拿什么来自救?
二、主客二分与主体间性
自然这位“陌生人”的复仇——“非典”、“禽流感”、兰州泥石流等接踵而来的灾难的爆发,迫使人类不得不去“像山一样”思考该如何和自然这位“危险的陌生人”相处,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与其它存在物的关系。而之前人们一直奉为真理的人类中心主义也日渐暴露出其弊病,“人类中心论的最大的谬误之一,也是天大的讽刺之一,就是认为社会是复杂的而自然是简单的”其实“自然表现出的适应性策略远比人的头脑所能构想出的复杂”(韦清琦2003:119)生态中心主义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生态中心主义强调将文学研究扩展到整个生物圈,抨击人类中心主义的片面主体论,迫使人从主体地位退位成为万物的一支,成为天地共同体平等的一员。
《华尔登湖》是美国超验主义作者梭罗的名篇,被当今的著名生态批评家布伊尔尊称为“绿色《圣经》”,梭罗也由此被尊称为“环境圣人”。此书是梭罗本人在瓦尔登湖生活两年的纪实篇。日益盛行的工业化生产、消费和生活激起了梭罗深藏的自然之心,使他渴望回到自然的怀抱与自然亲密接触。栖居瓦尔登湖并非一种消极的逃避,而是寻找解放和真正的自由。虽然生活简朴,但精神上却是丰盈的。在这般如花美景中,梭罗自得其乐,不违背大自然的秉性而完全融入其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深深体会到要想避免自然之死这一悲剧的发生,人类必须放弃其主体地位,而应持主体间性的观点。主体间性,就是把人与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定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而不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回顾往昔,不难发现地球上存在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只是在贪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经常被人弃之如履。在中国的道家思想中,“万物齐一”揭示了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更不存在所谓的等级。人和其它存在物是以平等的姿态栖居于世界的,所有的存在物都有权利从地球中汲取营养以求生存。而广为传诵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显示了人和自然的亲缘关系。人类和其它存在物有一个共同的生存根本——地球。道家所倡导的“无为而治”其实是一种合理的资源管理方式,要求人类顺应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而“贪”则会导致自然万物的失衡。就像人自身一样,身体的运行有其规律,一旦被打破,就会身体失调,问题也接踵而来,轻则伤身,重则致命。
佛教的缘起论也蕴含着深厚的生态观。“缘起”指现象界的一切存在都是由各种条件形成的,而不是孤立的存在。基于缘起论,佛教将世界看成一个整体。整体论强调自然和人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的存在有其必然的联系,假使人类疏离自然,破坏自然,掐断和自然的连接,人类将面对无法预知的灾难。佛教的五戒之首是“不杀生”,而十恶之最是“杀生”。佛教所宣扬的是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万物的生命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剥夺他者的生存权。佛家的这种思想在名著《西游记》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唐三藏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他所接受的佛家思想密不可分,佛教所尊崇的善待生命观使他深信万物皆有生命和生存权利。
我们应该知道,其它存在物的生存并不需要借助人类任何的援助或施舍,它们只需靠内部的调节即可维持生存,但人类的生存却必须依靠其它生物,假如有一天所有的生物都团结起来不向人类输出任何的资源,人类就无法生存,最终将遭受灭种之灾。所以在重思人类与其它存在物的关系时,人类渐渐地放弃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人类和其它存在物都是地球上的主体和共同的成员,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同等的重要而无高低之分,仅有的区别只是在这个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三、观念世界与现实世界
意识的转变证明了人类有所悔悟,然而仅仅停留在观念上是无效的,重要的是意识向实际行动的转化。人类在觉悟之后该如何开展与自然的友好交往呢?
第一,换位思考。要想了解一个人,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当做要了解的对象。只有站在对立面去思考,才能最清楚地知道它此刻在想什么,最需要的又是什么。假如我们是自然本身,此刻最想对人类说的是什么?面对人类贪婪的索取,我们会如何告诫?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最真切的体会到自然的感受,逐渐的拉近与这位“陌生的老熟人”的距离。通过相互的沟通来了解自然真正想法,解开彼此的心结,达到在思想上的真正统一。
第二,实践证明。我们对外宣称我们具有信守诺言这一特质。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履行我们的言语。在了解自然的心声后,通过我们的作为来显现自然的主体地位。尊重自然规律,在得到自然的许可下只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在索取后,必须懂得回馈,应以各种有效的方式去补偿它,给自然补血,加强它的再循环功能,做到真正的互惠互利。人类要切记,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真正的显现人类的诚意,才能真正的达到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第三,共迎未来。我们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指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真正的共同持久发展,需要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行动上有所作为。把自然当作自家一员,做事之前要三思,不仅要思己,还要思它。在自身需求得到满足之时切不可损害他者的权益,时刻不要忘记自然的主体性地位;在实际行动中也要尊重这一事实。在行动过程中切实履行自然和人共同平等的主体地位,和自然互帮互助。使人类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使自然得到不断的发展,携手面对未来的挑战,共享进步之果。
结束语
人类和其它存在物共同存在于地球这个大家庭中,而在这个成员复杂且众多的大家庭里,以人类为主体的专制制度已不再适用,人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以主人的身份自居而随心所欲的发号施令,要想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家族永久且繁荣地生存下去,必须实行开明的明主制度。家中所有的成员都有自己言说的自由,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都应该受到尊重。人类必须放弃自诩的主体地位,而把自身和其他存在物视为同等地位的地球存在物。同时生态批评思想也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向前迈进。人类和其它存在物都是地球的成员,都是地球的主体,应该通过交往、对话、沟通而相融合,达到真正的和谐相处。
胡志红(2006).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韦清琦(2003).生态批评:完成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最后合围[J].外国文学研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