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貌沟沿线研究综述
2012-04-01张磊,汤国安,李发源,熊礼阳
张 磊,汤 国 安,李 发 源,熊 礼 阳
黄土地貌沟沿线研究综述
张 磊,汤 国 安*,李 发 源,熊 礼 阳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6)
黄土高原的沟沿线是最能体现黄土地貌形态特征的地形结构线。沟沿线的形态结构、层次级别、空间展布、发育趋势,既是黄土地貌最显著的外在表象,又深刻地映射着黄土地貌发育的内在机理。该文首先从沟沿线类型划分入手,在总结前人对线状地貌特征要素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黄土地貌沟沿线类型划分体系;其次,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现有沟沿线的量化指标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系统归纳和总结了沟沿线自动提取技术的特点与适应性。此外,分析了基于沟沿线的黄土地貌研究进展,并从辩证的视角阐述了沟沿线研究科学内涵与发展趋势,对当前沟沿线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展望了黄土地貌数字地形分析的发展前景。
沟沿线;黄土地貌;DEM
0 引言
黄土高原地貌是经过200余万年的黄土堆积和搬运,在风力和水力交互作用下,在承袭下伏岩层的古地貌基础之上,按特有的发育模式形成的复杂多样且有序分异的地貌形态组合,因而被誉为全球最具有地学研究价值的独特地理区域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黄土高原地貌学研究逐渐展开并不断深入[1-6],传统的研究手段与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技术有机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7-13]。然而,传统DEM数字地形分析由于其邻域分析的视野局限,难以进行区域地貌特征的研究。因此,需引入一个更为直接、更为深刻、更为实用的黄土地貌对象,并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式,研究黄土高原地貌及其发育的过程与机理。沟沿线是一条最能体现黄土地貌形态特征的地形结构线[14],它所分割的沟间地(正地形)和沟谷地(负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地貌景观。沟沿线的形态、级别、空间展布、发育趋势映射着沟间地和沟谷地的形态、组合、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直观地展现了黄土地貌的区域差异。同时,由沟沿线划分的正负地形在地形特征、土壤侵蚀特征和土地利用特征上存在明显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土壤侵蚀方式和地貌演化方式[15,16]。因此,沟沿线作为这两类地貌类型的分界线,是研究黄土地貌形态空间分异规律和地貌演化机理极佳的切入点。本文对近几年黄土地貌沟沿线及其相关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回顾与系统评述。
1 理论与方法进展
1.1 沟沿线类型
对沟沿线进行科学的分类,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不仅可以了解各种类型沟沿线的等级和关系,探索沟沿线形成的规律,揭示沟沿线演化的途径和过程,而且可以为生产实践提供重要的依据[17,18]。前人对线状地貌特征要素分类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河流的分类[19-22],其中由Leopold提出的依据河道的平面形态对河流进行分类是近几十年来的总趋势[23];2)海岸线的分类,如 Richthofen等根据海岸线成因、形态、发展阶段等因素对各种海岸类型进行了科学划分[24]。以上这些线状对象分类体系的提出为科学制定沟沿线分类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肖晨超等[25]在黄土地貌沟沿线类型划分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实现性等沟沿线划分的基本原则,以沟沿线的成因、空间分布和形态、演化方式为基本依据,从多重视角提出了黄土地貌沟沿线类型划分体系,其中比较典型的分类有:按成因特征分为系统性成因沟沿线和偶发性成因沟沿线;按整体形态特征分为树枝状沟沿线、平行状沟沿线、扭曲状沟沿线、分散状沟沿线;按扩展方式分为沟头渐进扩展沟沿线和局部连结扩展沟沿线。该分类体系兼顾了沟沿线及其系统的静态格局和动态发育特征,深化了对沟沿线及黄土地貌的认识。
1.2 沟沿线量化指标体系
沟沿线作为一类重要的地形特征线,其充分体现着复杂性与多样性特征,且沟沿线与黄土地貌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建立沟沿线的特征量化指标体系,将面向线对象的分析模式引入黄土地貌研究中,可望解决目前DEM多局限于较小邻域的窗口分析而难以进行复杂的区域宏观地形特征分析、难以反映地貌发育的理论与技术瓶颈。目前,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线状对象提出了相应的定量指标。例如,评价不同线状几何要素相似度的定量指标[26,27];计算线状目标地图信息量的指标[28,29];预测线状目标动态演化过程的定量指标[30,31];压缩线状要素数据量的相关指标[32,33]等。而针对沟沿线的定量指标研究,肖晨超[34]分别从流域尺度、沟壑尺度、坡面尺度上提出了一系列沟沿线量化指标。其中,流域尺度指标中的“圆度率”描述了某完整流域沟沿线平面空间展布的形态特点;沟壑尺度指标中的“分维值”和“沟沿线密度”不仅能够表示出某区域内沟沿线的形态特点,而且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貌发展阶段和侵蚀规律;坡面尺度指标中的“沟沿线曲率”则具体反映了某段沟沿线的特点。此外,从景观的角度观察,沟沿线是黄土地貌景观中分割沟间地和沟谷地的线状廊道[35],因此,也可以借鉴景观生态学中廊道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沟沿线的景观学特征。
1.3 沟沿线提取
沟沿线是一条明显的土壤侵蚀和土地利用分界线,在生产实际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沟沿线的准确、快速提取,一直是黄土高原科学研究与生产建设十分重要的工作。传统提取沟沿线的方法是直接利用地形图等高线或航空相片进行勾绘[36],但其工作量巨大,也有相当的难度。随着GIS技术发展和DEM的广泛应用,基于DEM的沟沿线自动提取成为近年来黄土高原沟沿线研究以及数字地形分析研究的热点[37]。前人基于数字高程模型,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黄土地貌沟沿线自动提取展开了研究。闾国年等[38]提出基于形态学和递归思想的沟沿线提取算法,该算法对各种地貌类型具有一定适应性,但在复杂地形区提取精度有所降低;李小曼等[39]以沟沿线形态特征为基础,通过坡度变异数据提取沟沿线,该方法速度快,但结果需要进行手工编辑;朱红春等[40]综合考虑地貌发生学与形态学原理,通过坡度变异、剖面曲率和沟壑分布数据,自动提取沟沿线,该方法基本勾画出沟沿线的轮廓,然而在精度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刘鹏举等[41]提出了一种基于汇流路径坡度变化特征确定沟坡段、进一步形成封闭沟沿线的方法,其算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然而,由于坡面流路的不唯一性,使得提取精度有所欠缺;肖晨超等[42]根据黄土地貌坡面坡度转折特征,提出了基于坡面朝向的形态判别的沟沿线提取方法,该算法提取精度较高,但在复杂地貌类型区存在沟沿线不连贯的问题;张艳林等[43]引入地形位置指数,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沟沿线进行自动提取,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单点信息与局部区域的结构信息,而且实现简单,但沟沿线提取精度有待提高;周毅等[44,45]依据黄土坡面形态特征及汇流特点,提出沟沿线栅格点约束上游汇水面积的正负地形分割方法,进而得到沟沿线,该算法提取结果的面积精度较高,但沟沿线存在一定量的断口;晏实江等[46]通过引入边缘检测算子,提取并连接沟沿线候选点,同时借助形态学方法滤除细碎线段,最终生成沟沿线,该方法提取精度较高,但地学意义不明显。通过对前人研究结果的对比可以发现,目前基于DEM的沟沿线提取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沟沿线提取结果不连续;二是提取方法重形态轻机理、重局部轻全局。这也将成为未来沟沿线提取中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 基于沟沿线的黄土地貌研究
目前,在工作和研究中涉及沟沿线时,主要是利用沟沿线分割出沟间地和沟谷地这两种最基本的微地貌单元,研究各自的地形地貌特征和侵蚀规律[47-49],并服务于水土保持规划工作[50-52]。对于涉及沟沿线的黄土地貌研究,周毅等[53,54]利用沟沿线划分出的正负地形,实现基于正负地形因子的黄土地貌空间分异分析及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分区。然而,以上成果并没有从沟沿线本身出发,研究其分布与演化规律以及沟沿线与黄土地貌的映射机制等问题。
由于沟沿线与地形地貌特征和侵蚀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其时空分异规律是黄土地貌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从空间角度分析,相关研究[34]表明在沟沿线定量指标体系中,沟沿线的平均比降指标不仅与研究区域地形有关,也与沟沿线发展潜力有密切的关系;沟沿线上的高差反映区域总体地形特点;沟沿线明显度所度量的沟沿线显著性在黄土高原的分异有一定的规律性,与沟壑发育进程相关,与实际情况一致。沟沿线的分维值与沟壑密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一系列相关空间分异特征反映出沟沿线的存在和发育受到了地貌形态的制约,主要表现为:地貌类型区域的分布造成沟沿线的宏观差异,同时,区域的侵蚀过程造成区域沟沿线的特征差异。从时间角度,一些学者[55,56]通过室内模拟小流域数据的实验,在时间序列上反映出沟沿线的性质及发展变化:从发育初期到发育活跃期,沟沿线迅速发展,沟间地范围减少;在发育稳定期,沟沿线发展速度逐渐减缓。总体看,随着流水侵蚀的加强,溯源侵蚀加剧,沟谷不断扩展,沟沿线也随之逐渐发育成较为光滑的多弯曲曲线形态,展布于空间中。上述对沟沿线特征量化指标的时空分异研究,动态的观察沟沿线特征在时空序列中的变化,对于研究沟沿线形态与分布的外在表现、成因与演化的内在规律以及在地貌发展的背景下理解沟沿线,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沟沿线与黄土地貌映射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未深入开展。沟沿线的蜿蜒形态与空间展布特征,是黄土地貌上百万年以来发育、演化的外在表象,是黄土堆积与侵蚀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取得暂时平衡的结果。沟沿线对黄土地貌映射的本质是从地表形态的表象研究深入到地貌演化的机理研究的知识挖掘过程。因此,实现这两个研究层次的有效衔接与提炼,是沟沿线研究由虚到实、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关键,也将是研究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空间分异的切入点。
3 评述与展望
3.1 重新审视沟沿线
通过对黄土地貌沟沿线的前期研究及回顾,人们对沟沿线诸多科学问题的辩证观逐步形成,沟沿线是一条地形线:地形在沟沿线上下发生明显转折,地面坡度、曲率等地形因子也随之发生变化,形成正负地形这两类完全不同的地形单元;沟沿线又是一条地貌线:沟沿线上下正负地形的地貌成因机理有着显著的差异,沟沿线以上的正地形,基本上保持着黄土堆积后的原始坡面态势,坡面侵蚀以面蚀为主,仅发育着纹沟、细沟、浅沟;沟沿线以下的负地形,以沟道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各种重力地貌广为发育。沟沿线是一条简单的线:它的存在明确、实在,无需质疑;但是,沟沿线又是一条复杂的线:它的成因机理多样、形状变化迥异、层次结构复杂。沟沿线是一条封闭的线:作为正负地形的分界线,沟沿线与沟底线不同,其在线状形态上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然而,沟沿线又是一条开放的线:通过沟沿线,正负地形单元的物质与能量得以传递。沟沿线是一条微观的线:沟沿线在坡面尺度上形成与发育;沟沿线又是一条宏观的线:其在整个流域蜿蜒展布,雕琢出黄土地貌形态延绵的沟谷与黄土塬、梁、峁的空间格局,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空间形态特征的区域差异性,又成为地貌区划的重要依据。沟沿线是一条清晰的线:在野外沟沿线空间位置明确且可精确定位;但是,沟沿线又是一条模糊的线:任何一种反映地形地貌的信息媒介,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地形描述误差,加上沟沿线自身的复杂性,更增强了沟沿线高精度自动提取的不确定性。沟沿线是一条相对稳定线:沟沿线相对于其它部分要素,具有一定的空间位置稳定性、空间关系稳定性与发展态势的稳定性;同时,沟沿线又是一条绝对变化线,它位置的变化具有渐进与突跃交替出现的特征,沟沿线的基本属性也经历着量变到质变,这种变化映射着黄土地貌的基本形态。沟沿线是一条地貌学上的理论界线:以沟沿线为界,划分着地貌的形态类型、成因类型与景观类型;沟沿线又是一条在生产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实用界线,其绘制与分析是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工作与必要条件。这一系列重要认识,加深了对沟沿线科学内涵的理解,凸显了沟沿线对于黄土高原地貌、土壤侵蚀、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性。
3.2 问题与思考
目前,在黄土地貌沟沿线的前期研究中,沟沿线的分类和提取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基于沟沿线的黄土地貌研究,仍有诸多重要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值得深思与探索。在黄土高原不同地貌发育阶段,沟沿线怎样表现出与之相应的空间形态结构特征、发育演化进程特征与区域环境响应特征?如何才能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多级、多层次沟沿线,组合为一个合理的沟沿线体系?各种自然侵蚀过程及人类活动在沟沿线上又留下怎样的烙印?反之,又如何据此反演黄土地貌的历史轨迹与发育进程?在黄土高原多个不同发育模式的地貌类型区,沟沿线呈现什么样的区域差异性?沟沿线的空间分异能否有效反映黄土地貌的空间分异特征?沟沿线所产生的廊道效应有哪些?这些效应又对地形景观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沟沿线从空间形态、成因机制、功能结构等方面可分为哪些类型?如何才能构建一个反映黄土地貌形态与机理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与现有地形因子间存在何种联系?有无可能基于沟沿线的变化,构建反映黄土地貌区域差异性与发育差异性的序列图谱,作为标定黄土地貌发育进程的核心标志,并以此作为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及地貌分区的重要地形指标?以上问题的解决,对于突破以往DEM难以进行宏观尺度地形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瓶颈,深化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空间分异和演化规律的认识、揭示黄土地貌发育及演化机理具有重要作用。
3.3 研究重点与趋势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1)沟沿线的类型及量化指标体系研究。研究沟沿线的成因机制、演化方式、空间分布、形态特征、显著程度及发展规模,并以此为依据,研究黄土地貌沟沿线类型划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建立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表象与内涵相结合、机理与过程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原则,有效描述沟沿线的定量指标体系。2)沟沿线的自动提取方法研究:研究以DEM数据为主,辅以其它信息源,自动高效提取沟沿线的方法;解决现有提取方法重形态轻机理、重局部轻全局的缺陷,研究真正实现局部保真、全局高效的沟沿线提取新算法;研究沟沿线定量描述指标的实现算法: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的、多因子相互协调的沟沿线定量描述指标的数学模型与算法;探索面向线对象分析模式的黄土地貌定量研究方法。3)基于沟沿线的黄土地貌研究:以地貌“空代时”理论为支撑,研究黄土地貌在相同发育模式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的沟沿线的形态特征,探索黄土地貌发育阶段与沟沿线的映射机制;研究沟沿线定量指标的区域差异性,以及沟沿线与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结构、组合与变异的映射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黄土地貌的空间分异规律。
以黄土地貌沟沿线为切入点,进行黄土高原地貌形态及空间格局的研究,可望在黄土高原地貌研究及数字地形分析方法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1]罗来兴.划分晋西、陕北、陇东黄土区域沟间地与沟谷的地貌类型[J].地理学报,1956,22(3):201-222.
[2]吴伯甫,陈明荣,陈宗兴,等.中国的黄土高原[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3]曹银真.黄土地区梁峁坡地特征与土壤侵蚀[J].地理研究,1983,2(3):19-29.
[4]陈浩.陕北黄土高原沟道小流域形态特征分析[J].地理研究,1986,5(1):82-92.
[5]励强,陆中臣,袁宝印.地貌发育阶段的定量研究[J].地理学报,1990,45(1):110-120.
[6]卢金发.黄河中游流域地貌形态对流域产沙量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2,21(2):171-178.
[7]汤国安,刘学军,闾国年.数字高程模型及地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KUHNI A,PFIFFNER O A.The relief of the Swiss Alps and adjacent areas and its relation to lithology and structure-topographic analysis from a 250 m DEM[J].Geomorphology,2001,41:285-307.
[9]IWAHASHI J,RICHARD J P.Automated classifications of topography from DEMs by an unsupervised nested-means algorithm and a three-part geometric signature[J].Geomorphology,2007,86:409-440.
[10]CHAPLOT V,WALTER C,CURMI P.Improving soil hydromorphy prediction according to DEM resolution and available pedological data[J].Geoderma,2000,97:405-422.
[11]LANE S N,WESTAWAY R M,HICKS D M.Estimation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 volumes in a large,gravel-bed,braided river using synoptic remote sensing[J].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2003,28:249-271.
[12]TANG G A,LI F Y,LIU X J,et al.Research on the slope spectrum of the Loess Plateau[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8,51(Supp1):175-185.
[13]齐清文,成夕芳,纪翠玲,等.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J].地理学报,2001,56(9):32-37.
[14]钱亚东.基于DEM 的地学分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
[15]闾国年,钱亚东,陈钟明.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提取黄土地貌沟沿线技术研究[J].地理科学,1998,18(6):567-573.
[16]梁广林,陈浩,蔡强国,等.黄土高原现代地貌侵蚀演化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4):131-137.
[17]刘红艳,杨勤科,牛亮,等.坡度与水平分辨率关系的初步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4):34-37.
[18]秦伟.北洛河上游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对植被重建的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09.
[19]DAVIS W M.The geographical cycle[J].Geogr.J.,1899,14:481-504.
[20]SCHUMM S A.A Tentative Classification of Alluvial River Channels[M].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1963.
[21]WOOLFE K J,BALZARY J R.Fields in the spectrum of channel style[J].Sedimentology,1996,43:797-805.
[22]LEOPOLD L B,WOLMAN M G.River Channel Patterns,Braided,Meandering and Straight[R].U.S.Geol.Surv.Paper,282-B,1957.
[23]王随继,任明达.根据河道形态和沉积物特征的河流新分类
[J].沉积学报,1999(2):240-246.
[24]周成虎.地貌学辞典[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5]肖晨超,汤国安.黄土地貌沟沿线类型划分[J].干旱区地理,2007,30(5):646-653.
[26]KNORR E M,NG R T,SHILVOCK D L.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tial Databases[C].Berlin,1997.29-46.
[27]唐炉亮,杨必胜,徐开明.基于线状图形相似性的道路数据变化检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33(4):367-370.
[28]LI Z L.Algorithmic Foundation of Multi-scale Spatial Repre-sentation[M].CRC Press,2006.
[29]邓敏,陈杰,李志林.计算地图线目标分形维数的缓冲区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6):745-747.
[30]STIVE M J F,AARNINKOF S J C,HAMM L,et al.Variability of shore and shoreline evolution[J].Coastal Engineering,2003,47:211-235.
[31]林爱华,岳建伟,陈路遥.海岸线变化趋势预测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J].测绘科学,2009,34(4):109-110.
[32]VISVALINGAM M,WHYATT J D.Line generalisation by repeated elimination of points[J].Cartographic Journal,1993,30(1):46-51.
[33]JONES C B,ABRAHAM L M.Line generalisation in a global cartographic database[J].Cartographica,1987,24(3):32-45.
[34]肖晨超.基于DEM的黄土地貌沟沿线特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5]焦菊英.黄土高原沟沿线的廊道防蚀效应探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5):108-110.
[36]汤国安.黄土高原丘陵区地面坡度分级及其制图的方法研究——以绥德县辛店沟流域为例[D].西北大学,1987.
[37]杨昕,汤国安,刘学军,等.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应用[J].地理学报,2009,64(9):1058-1070.
[38]闾国年,钱亚东,陈钟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网络自动制图技术研究[J].测绘学报,1998,27(2):131-137.
[39]李小曼,王刚,李锐.基于DEM的沟缘线和坡脚线提取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8,28(1):69-72.
[40]朱红春,汤国安,张友顺,等.基于DEM提取黄土丘陵区沟沿线[J].水土保持通报,2003,23(5):43-45
[41]刘鹏举,朱清科,吴东亮,等.基于栅格DEM与水流路径的黄土区沟缘线自动提取技术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4):72-76.
[42]TANG G A,XIAO C C,JIA D X,et al.DEM based investigation of loess shoulder-line[A].Geoinformatics: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C].2007,6753:67532E.
[43]张艳林,马金辉,李国鹏.TPI算法在自动识别黄土丘陵地区沟沿线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08,1(13):1490-1494.
[44]周毅,汤国安,王春,等.基于高分辨率DEM的黄土地貌正负地形自动分割技术研究[J].地理科学,2010,30(2):261-265.
[45]ZHOU Y,TANG G A,XIAO C C.A novel method for automatic extracting loess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rrains based on grid DEMs[A].IEEE,ICISE,3730-3732.
[46]晏实江,汤国安,李发源,等.利用DEM边缘检测进行黄土地貌沟沿线自动提取[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3):363-366.
[47]焦菊英,刘元宝,唐克丽.小流域沟间与沟谷地径流泥沙来量的探讨[J].水土保持学报,1992,6(2):24-28.
[48]穆天亮,王全九.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养分流失特征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4):349-355.
[49]刘前进,蔡强国,方海燕.基于GIS的次降雨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构建——以晋西王家沟流域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5):21-26.
[50]郑江坤,魏天兴,郑路坤,等.坡面尺度上地貌对α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6):2254-2259.
[51]郑江坤,魏天兴,朱金兆,等.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流域生态效益对比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6):990-1000.
[52]贾燕锋,焦菊英,张振国,等.黄土丘陵沟壑区沟沿线边缘植被特征初步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4):39-43.
[53]周毅.基于DEM的黄土正负地形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54]ZHOU Y,TANG G A,YANG X,et al.Positive and negative terrains on northern Shaanxi Loess Plateau[J].Geographical Sciences,2010,20(1):64-76.
[55]王春,汤国安,张婷,等.在降雨侵蚀中黄土地面坡度变化的高分辨研究[J].山地学报,2005,23(5):589-595.
[56]郭彦彪,李占斌,崔灵周.模拟降雨条件下地貌发育与侵蚀产沙的关系[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40-44.
A Review on Research of Loess Shoulder-Line
ZHANG Lei,TANG Guo-an,LI Fa-yuan,XIONG Li-yang
(KeyLaboratoryofVirtualGeographicEnvironment,MinistryofEducation,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46,China)
Loess shoulder-line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topographic structure lines in Loess Plateau.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hierarchical level,spatial pattern and evolution trend of loess shoulder-line are not only the outward appearance of loess landforms,but also the internal mechanisms of its development.Firstly,this paper analyzed its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a summary of classification of linear features.And then,a quantitative index system was introduced and extracting techniques of shoulder-line were summarized systematically.The research on loess landforms based on loess shoulder-line was also discussed.Finally,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shoulder-line was expressed in view of dialectics,some 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 and the main development trend was proposed.
loess shoulder-line;loess landscape;DEM
P208
A
1672-0504(2012)06-0044-05
2012-05- 09;
2012-07-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30531、41171299、41171320);“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0KF0002SA)
张磊(1987-),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DEM数字地形分析研究。*通讯作者E-mail:tangguoan@n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