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语言话题化手段对比
2012-03-31冯君亚
冯君亚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话题是句子的叙述对象和双方谈话的起点,传递的是已知的、定指的信息。其最核心的话语功能是关涉性,同时还有设定情景、提供背景的语义统摄管辖作用和对比强调、衔接转换等语用功能。说话人一般是先明确话题,然后再确定使用或不使用话题标记。[1]
汉语中话题标记的使用并不普遍,有很多无标记话题。经常被提到的话题标记有句中语气词“啊、吗、吧、呢”等,徐烈炯、刘丹青称之为提顿词。表工具、时间、范围、地点、方式等语义的词或格式也可以发展为话题,它们充当状语,即便和谓词性结构(VP)没有论元关系,其居于句首时也具有一定的话题性。
日语的话题多数是有标记话题,话题标记大多数是已完全虚化的提示助词“は”,“は”没有词汇意义,也不带语气色彩。在作为话题助词使用的普遍性和专用程度上,“は”超过了汉语里所有的提顿词。除了表示话题外,“は”还可以表示对比、限定等,此时也具有一定的话题性。“话题+は”是日语话题的代表性表现形式,高度语法化的提示助词“は”使得日语句子的话题结构一目了然。其他一些具有添加语义的提示助词“も”、“こそ”、“だけ”、“だって”等也具备话题助词的性质,这里不作讨论。
话题表现手段一般有:语序,如话题成分前置;语音,话题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用语音停顿或韵律特征表示;物化标记,使用话题标记如话题助词来表示。其中,物化标记是最为清晰明了的,语音手段有时在书面语中会表现不出来,所以是最不显在的。
一、语序
在话题化手段上,汉语主要使用语序,日语则使用物化标记。语序对汉语语法来说至关重要,汉语中利用语序的话题化过程被称为“移位”,即某一句法成分跨越主语或者谓语左移成为语用话题的过程。比如,一般的主谓句基本语序是“主事+(时间、处所、系事、与事、工具等)+VP”,即动词所联系的其他语义成分在中性语境下都只出现在主事之后。在这种情况下,语义上的主事(施事)也是自然的句子话题,即无标记话题。如果其他语义成分位于主事之前,那就是话题化,即有标记话题。汉语中可以话题化的成分多样,一般是动词的论元成分。中性序列中位于句首的成分(如主语)可以做话题;其他成分通过移位也可实现话题化,移位后在原来位置可以找到空位或有与之相对应的回指代词,常见的话题化移位有宾语话题化移位和状语话题化移位。
(一)主语做话题
汉语和日语中,大多数句首主语都可以直接成为句子的话题。汉语中位于句首的主语常常是先天的无标记话题。日语中主语的话题化,则是将主格助词“が”用提示助词“は”替换掉。[2](P20~64)日语中如果不是要突出强调施事主体,则判断句、叙述句等施事主体后的助词大多使用“は”,带“は”的句子在日语中是非常常见的基本句式,不过,由于施事是典型的主语,因此“は”在表示施事话题的时候,除了话题性,还会具有某种程度的主语性。典型的主语多是施事和话题的结合体,在所有的句子成分中,施事主语也最容易成为话题,因为相对受事而言,施事多是已知的(或直接被激活为已知),状态比较稳定,因而更倾向于成为旧信息而充当话题。
(二)受事宾语话题化移位
宾语是继主语之后最容易成为话题的句子成分。如:
(1)他快写完那几封信了。→那几封信,他快写完了。(それらの手紙を、彼はもうすぐ書き終わるだろう。)
(2)烈性酒老张不喝。(アルコール分が高いお酒は張さんは飲みません。)
在例(1)中,日语与汉语一样,采取前置并停顿的手段,没有用“は”替换宾格助词“を”,也达到了话题化的语用效果。当然也可以使用“は”,以加强其话题性,不过,其后的施事话题“彼(他)”已经使用了“は”,而日语句子有尽量避免多次使用“は”的倾向,所以此处采取了前置的手段。例(2)修饰语“烈性”使得话题“酒”确定性较强,因此使用了“は”。
(三)宾语的部分话题化移位
(3)我不喜欢这个人说话的腔调。→这个人,我不喜欢他说话的腔调。(この人はその話のニュアンスが好きじゃない。\この人は、私は彼の口調が好きではない。\この人の口調が、私は好きではありません。)
日语中表示好恶、擅长、能力等的句型为“~は~が~です”,其中“は”表示好恶、擅长、能力的主体,“が”表示好恶、擅长、能力的对象,如果在“这个人”后加“は”,则可能表达“这个人不喜欢他(似乎是另外一个人)说话的腔调”的意思。因此,这句话采用语序加停顿的办法,把“他说话的腔调”提前。
(四)状语话题化移位
在汉语的静态的、中性语境下的基本句中,表示时间、处所、工具等的状语成分一般位于主语之后、动词之前。在动态的句子中,这些名词性成分则可能由原来的位置移到主语之前。这种移位可以被看作是跨越句法结构界限的话题化移位。常见的状语话题化移位有两种,一种是由介词短语构成的整个状语左移,移位后介词可以或者必须省略,一种是介词短语在原来的位置留下代词语迹后独自左移。
日语中基本上采取用“は”将表示时间、地点、工具、对象等的格成分提示为话题并置于句首的办法使其话题化。这样,日语中处于主语之前并带有话题标记“は”的时间或地点状语,除了自身的格语义之外还添加了话题特征。
二、物化标记和语音
汉语的物化标记有提顿词,如:呢、啦、哪、嘛、啊、呀、吧、么。这些用做话题标记的提顿词多来源于句末语气词,在意义上和形式上语法化程度较高,属于明显的话题标记。日语中除了话题专用的提示助词“は”之外,也有类似的保留有语气词性质的话题标记,如“ね”、“さ”、“や”,它们可以和“は”连用,但连用时主要是“は”在起话题提示功能,语气词则增加语气色彩。语音上的话题标记有停顿和标点,是一种韵律特征。停顿有两种:有标点符号停顿和无标点符号停顿。最常用的标点是逗号,有时候也有冒号、破折号。日语中也会用到这些手段,尤其是口语中省略提示助词时。[3]
提顿词既不能出现在语篇开头,也不能用于话语终结处,而是成了附在话题语言单位后的虚词,并且后面也必须有其他成分出现。而且由于它们来源于语气词,常常或多或少地带有语气词的特征,因此它们标记话题时,会带有一定的语气意义。另外,话题在韵律上还表现为一种强化的停顿,在书面上表现出来,就是一个逗号。[4]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序在作为孤立语的汉语中至关重要,句首一般是话题的必然位置;而在作为黏着语的日语中,话题物化标记是第一位的,它会明确提醒我们某个成分的话题性,哪怕它不在句首。[5]当然,当几种话题标记方式连用时,若位于句首,则其话题性最强。
[1]石毓智.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辨[J].语言研究,2001(2).
[2]曹逢甫.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研究——迈向语段分析的第一步[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3]雷莉.汉语话题标记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
[4]胡裕树,张斌.试论汉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4).
[5]方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J].中国语文,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