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肺癌64例围手术期护理

2012-03-31荆州市胸科医院外科湖北荆州43402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深吸气血氧饱和度

熊 英(荆州市胸科医院外科,湖北 荆州 434020)

老年肺癌64例围手术期护理

熊 英(荆州市胸科医院外科,湖北 荆州 434020)

目的:总结老年肺癌64例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方法:对老年肺癌64例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指导前后患者指端经皮血氧饱和度显著改善(89%±2.5%vs97%±1.8%,Plt;0.01)。不能完全配合呼吸指导的8例患者指端经皮血氧饱和度指导前后分别为(89%±1.6%)、(9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所有64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呼吸道并发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管理可显著改善氧合,增加氧的利用,促进老年患者术后恢复。

肺肿瘤;老年人;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老年肺癌患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1]。手术切除是治疗肺癌的首选。老年患者由于器官衰老和生理功能的减退,导致术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尤其是心肺并发症,有报道老年肺癌患者术前合并心血管病发生率为23.30%,术后发生率为18.00%~20.90%,死亡率为0.46%[2]。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力低,肺组织器官退行性改变,很容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较好的预防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就我院老年肺癌患者呼吸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施行了肺癌切除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64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2.35±4.33)岁。合并高血压的患者5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4例,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40例(占62.50%)。手术方式:肺叶切除术和肺叶楔形切除术49例(占76.56%)、一侧全肺切除术9例(占14.06)、开胸探查术6例(占9.38%)。

2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的变化

2.1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与青壮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血管阻力增加,导致以收缩压升高为主的血压升高,并伴发冠状动脉硬化,进一步减少心肌供血。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心肌长期缺血会使心脏收缩功能和心输出量下降,进而发生心力衰竭。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出现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诱发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2.2呼吸系统的改变

一方面,老年患者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呼吸肌张力下降,胸廓活动受到限制,膈肌上下运动的幅度也相对较小,因此,老年患者术后咳嗽时不能有效排除痰液。另一方面,老年患者肺活量降低,残气量增加,小气道阻力也增加,肺顺应性降低,通气/血流灌注比例下降,增加了术后低氧血症及呼吸功能衰竭发生的机会。

2.3肾功能的改变

较之青壮年患者,老年患者肾血管硬化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萎缩和数量减少,肾功能明显下降。当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出现脱水、失血、低血压、缺氧时,容易出现肾功能衰竭、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4消化系统的改变

老年患者消化系统功能衰退,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在进食、饮水减少且手术等应激状态下,术后可能会出现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及肠梗阻等并发症。

3 围手术期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 心理疏导 患者术前对手术治疗可能会有各种顾虑,担心手术不成功以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等。会有悲观、焦虑、孤独感等不良情绪,这会影响手术及预后。在这种情况下,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深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根据患者的行为、情绪变化及时了解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在宣讲疾病相关知识和手术的必要性的同时相关责任护士还要对患者手术安全做出积极的暗示,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生手术。

3.1.2 及时戒烟 术前3周内患者需戒烟,从而增强机体对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及雾化吸入治疗等。

3.1.3 适度运动改善肺功能 ①腹式呼吸锻炼:嘱患者坐位或立位,尽量用双手固定胸部,用鼻吸气致腹部膨隆;然后将气缓慢呼出,吸呼比为1:2,约8次/min,每天练习10次。②沙袋加压呼吸锻炼:为提高腹压,在腹部放一沙袋,练习腹式呼吸,每次从5 min起,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到放置沙袋情况下可平稳呼吸2h。呼吸频率由快到慢,最后稳定在8次左右。沙袋由2~5kg,术前3~4d开始锻炼[3]。③吹气球:尽量吸气后用最大力气吹气球,约7~8次/d, 10min/次。④有氧运动:包括慢步小跑或者上下楼梯等,每天锻炼4~5次,每次半小时。

3.1.4 嘱患者练习咳嗽 患者身体稍向前弯,两手交叉放在胸廓两侧压住胸部,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用力咳嗽;患者坐在椅子和床边,上腹部放一软枕,两手夹住软枕压住腹部用力咳嗽。

3.2术后护理

3.2.1 术后监测 持续低流量面罩吸氧,给予血氧饱和度监测、24h心电监测、24h出入量监测等。

3.2.2 呼吸道护理 ①叩击震动法促痰液排除:护士位于患者的一侧,腕部放松弯曲,手呈杯状,用腕力和肘关节力自下而上依次轻轻拍打患者背部,每次3~5min。同时,嘱患者尽力咳嗽促使痰液排除。②协助患者咳嗽:护士双手放在患者下胸廓两侧,嘱其深吸气,在其呼气双手加压,协助患者咳嗽咳痰。③刺激咳嗽:护士站在患者术侧,一手轻轻压住切口处,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放在胸骨柄上窝的总气管处,在吸气末时向左右滑动,嘱患者轻咳数次后深吸气用力作爆发性咳嗽咳痰。④每天雾化吸入2~3次,每次10~20 min,以稀释痰液有利咳出;咳痰无力的患者及时鼻导管吸痰。

3.2.3 妥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及时挤压引流管,确保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量、颜色和性质。拔管后不能麻痹大意,要随时观察是否出现皮下气肿和呼吸困难不适。

3.2.4 鼓励患者术后尽早活动 患者全麻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采取半卧位,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对患者呼吸状况改善有益。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3.3围手术期呼吸指导效果观察

3.3.1 术后呼吸指导效果 将氧流量调整至 4L/min,双手置于患者双侧胸廓下部协助患者呼吸,嘱其节律性进行深吸气长呼气,深吸气时松手,长呼气时加压。每组20次,每次间隔30min后继续进行呼吸锻炼。该方法在手术后第1天上午开始进行。术后呼吸指导疗效显著,结果显示,指导前患者指端经皮血氧饱和度为(89%±2.5%),指导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另有 8例患者不能配合呼吸指导,该组患者指端经皮血氧饱和度指导前后分别为(89%±1.6%)、(90%±2.1%),当配合医生行纤维气管镜吸痰等处理后氧饱和度恢复正常。

3.3.2 并发症发生率 本报告中56例配合呼吸指导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而配合不理想患者经对症处理后术后恢复良好。64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

护理人员积极做好肺癌患者术前心理疏导、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呼吸指导与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促使患者顺利渡过术后恢复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廖美琳,顾月清.老年肺癌治疗特点[J].实用老年医学,2001,12(3):115-119.

[2]李东文,田大力,胡永校,等.高龄普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3,10(3):229-230.

[3]邵剑,张馨,黄璜,等.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胸心外科手术病人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01-402.

[编辑] 一 凡

R473.6

A

1673-1409(2012)04-R051-02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4.026

2012-02-23

熊英(1967-),女,湖北荆州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外科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深吸气血氧饱和度
糖臬之吻
深吸气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健肺益寿操提高肺活量
颈、腰、膝疾病的自我运动疗法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