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命清对庄屈关系的特殊阐释
——以“不得志而怨”为视角
2012-03-31宋健
宋 健
(上海大学 中文系 200444)
刘命清对庄屈关系的特殊阐释
——以“不得志而怨”为视角
宋 健
(上海大学 中文系 200444)
明遗民刘命清《庄屈》一文指出,庄子与屈原皆因不得志而生怨情。虽然,刘氏所论不乏肤阔牵强,却揭示出庄、屈在思想感情上的相似之处。同时,从更深的层面看,庄屈并称的论题在明遗民中并不罕见,虽立论各有不同,但都寄托了他们试图弥合生存与节操的良苦用心。
怨;庄子;屈原;遗民;刘命清
庄子与屈原在文学上的相似性,自唐代以来备受关注。如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迨《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苏轼《和张安道读杜集》“微言精《老》、《易》,奇韵喜《庄》、《骚》”,陈继儒《楚辞总评》“屈原、庄子皆哀乐过人者也。哀者毗于阴,故《离骚》孤沉而深往;乐者毗于阳,故《南华》奔放而飘飞”,如此等等,不再赘举。明清之际,刘命清著《庄屈》一文,认为庄屈皆因不得志而有所怨,此观点颇值得关注。
一、“庄屈不得志而怨”的提出及其学理漏洞
刘命清字穆叔,号但月仙,江西临川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明亡后,隐迹山林,披发狂吟,不与世事。主要著作有《虎溪渔叟集》,另有《但月仙集》、《虎溪渺闻》、《填辞虎溪梦》等,但已失传。《庄屈》收在《虎溪渔叟集》卷十二,其文曰:“漆园、灵均之书,昌黎每以庄骚并称。今约其文辞,或奔放而飚飞,或忧谗而结抑,虽皆旁引曲喻,而意指各有所归,似不相为类也。然不类之中有类焉者,皆出于不得志者所为。故渊可沉、天可问、罔两可对,隐弅可登,要不失吾自守之至正。”[1]刘氏以为,在风格各异的背后,庄屈却有相同的著书动机,即“皆出于不得志者所为”,亦如韩愈所谓“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接着,他不厌其烦地引庄屈之文加以比附:“苟分而论之,庄则游于方之外,屈乃局于方之内,及观其所类,如庄之鸿濛云将,即屈之丰隆悬圃也;庄之鹏翼蠙衣,即屈之虬龙香草也;庄之历数豨韦,以至禺强,各著其益而不言所本,即屈之道可受而不可传也;庄之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即屈之小无内而大无垠也;庄之桑户死,而众友挼琴和歌,以反真为乐,即屈之无淈滑而魂彼将自然也;庄之人任其性命之情,而能自闻自见,即屈之一气孔神,而中夜存矣;庄之无欲而天下足,渊静而百姓定,则又屈之虚待无为而庶类以成矣。”文中所举之例,确有言及庄屈相似之处,如:“庄之桑户死,而众友挼琴和歌,以反真为乐,即屈之无淈滑而魂彼将自然也。”《庄子·大宗师》中有关“子桑户”的寓言,包含了以死为返归大道的思想,所谓“反其真”。《楚辞·远游》曰:“无滑而魂兮,彼将自然”,是教人们不要因为外界的尘杂而扰乱精气,而应顺乎自然,以求精定。然而,《大宗师》中“子桑户”的寓言,本意在于说明得道之人并不以生死挂碍于心。《远游》虽然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并体现出与庄子类似的养生修身的旨趣,但并不能因此证明庄屈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更有甚者,刘命清还从《庄子》与《楚辞》中抽离出一些彼此毫无关连的词汇,生拼硬凑,强加比附。如:“如庄之鸿濛云将,即屈之丰隆悬圃也;庄之鹏翼蠙衣,即屈之虬龙香草也。”鸿濛、云将见于《庄子·在宥》,均为杜撰之人名,如陆树芝所说:“鸿濛、云将,皆非人也,而设为问答。”[2]《楚辞》中的丰隆为云神,悬圃则在昆仑山上,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也不足以说明庄屈之间的关系。至于,《庄子》所云的鹏之翼、蠙之衣,意在借之说理,屈原以虬龙、香草匹配君子,刘命清竟将四者牵强于一处,并以此认定庄屈之间存在所谓的共同点,这是没有任何客观依据的妄断。
那么,刘命清煞费苦心著《庄屈》一文有何目的呢?他开篇即言漆园、灵均之书,“皆出于不得志者所为”。在作出比较之后,又说:“卒之屈欲周流六漠而不得临睨夫旧乡,庄乃优游濠间而徒尔纵观夫鱼乐,使得贤君任之,彼皆能去其意之所寓,而一式之于正焉。奈何颠沛穷愁,一至于此哉!况夫三代以后,人才之零落,言语之招尤,虽欲效二子之发愤著书,可(岂)可多得也哉?噫!”在他看来,虽然庄屈二人在处世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同为不得志之人。如果能够为贤明君主所用,“彼皆能去其意之所寓,而一式之于正焉。奈何颠沛穷愁,一至于此哉!”这样,庄屈发愤著书,实乃宣泄不得志之怨情。
屈原固然有所怨,太史公曰:“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但刘命清以为屈原因不为楚王所用而渐生怨情,此结论过于偏狭。屈子之怨绝非仅仅出于个人遭遇,他在怀王时逐渐被疏远,到了倾襄王时代更被流放。此间楚国内欺于张仪,外败于秦国,兵锉地削,形势岌岌可危。对此,屈原痛心疾首,他怨楚王之昏庸,恨小人之奸佞,痛外交军事之失策,惜盛世之不再。屈原所怨不在个人之安危,乃在于一国之兴衰,正所谓“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离骚》)。屈原更是由一人一国之怨,上升到对人类社会的追问与质疑,因而创下《天问》之绝唱。刘命清认为屈原因不得君王所用而生怨,其实他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未能触及屈原怨情的实质。再有,庄子也有所怨,但并非因为不得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庄子“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又云:“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上述文字与《秋水》篇中“庄子钓于濮水”的寓言,多有相似之处,都非常传神地勾勒出庄子悠游自得而不为世用的精神特质。《庄子·列御寇》也中记载庄子借口不愿入太庙、为孤犊,婉拒聘使。因此,即使认定庄子亦为不得志之人,也只能说庄子无为虚静之道不适用于当世,而绝非刘命清所说的:“使得贤君任之,彼皆能去其意之所寓,而一式之于正焉。”(《庄屈》)如果认为庄子因不遇贤君而发愤著书,以泄怨气,那实在是贬低了《庄子》一书的价值,也小视了庄子本人。
另外,对于社会人生的不满与哀怨,庄屈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清人胡文英曰:“庄子最是深情,人弟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3]诚如所论,屈原的哀怨固然凄怆,由于多起源于个人经历,尽管也曾对整个人类社会有所思考与质疑,但终究脱离不了现实情景。如同《离骚》所云,当屈原“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正准备远游时,忽然望见楚国,最终眷顾难行。庄子的哀怨往往超越一国一地的局限,更具有普遍性。如《庄子·胠篋》认为,为箱子加锁不过是给盗贼提供方便,圣贤制度也常成为窃国者的工具。所谓:“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窃国者为诸侯,岂在齐国为然?几百年之后,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同样也打着名教的幌子。虽然,屈原所开创的“悲士不遇”的主题,为后世传唱不息,说明其哀怨并非只在一时。但是,屈原对于人生思考的广度与深度,确实都不及庄子,其哀怨的力度也就不如庄子深刻与强烈。诚然,刘命清看到了庄屈皆因不得志而有所怨,却没有体察到其间的本质差异。
二、遗民心志的变形表达
虽然,《庄屈》一文的主旨非常明确,但结构过于简单,论述多牵强附会,对庄屈之间的关系也缺乏广泛而深入的阐述,这或许与刘命清的家世和学养有关。刘命清的父亲刘毓祥为万历癸卯乡进士,但不幸早亡。刘命清在《先考行述》中说:“所著《竹史集》,诗歌、赋、序甚富,而于修身数家语录无备,往往传□。所存集本以栋焚仓卒,抱救无人,遂与藏书俱烬。”(《先考行述》,《虎溪渔叟集》卷十五)由于刘命清年幼丧父,又无从获得其父的藏书与著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启蒙教育。刘命清跟从叔父长大,其叔父刘发祥幼负文名。对此,刘命清《先伯考行述》有如下记载:“(刘发祥)幼聪颖,□试冠童子军,督学者极赏之,曰:‘此一□千里驹也’”(《先伯考行述》,《虎溪渔叟集》卷十五)。然而,文中并未谈及刘发祥有何学术专长,亦未言及有何著作存世,但他对国事还是颇为关注的。据《先伯考行述》记载:“是时倭难方殷,群议对贡,御史商之于伯,对曰:‘今国家兵力方盛,岂难殲此小丑□,惟敬何人乃敢挟小西飞以为重哉?’遂奋然抗疏,及御史没而始归。”叔父忧心家国的风尚,对刘命清的成长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虎溪刘穆叔先生墓志铭》曰:“明季李自成乱,几无宁土。郡守陈公数致君谋,君偕同事豪杰游君,以生饬保甲布条法,寻得剧盗,投死之河,一郡乃安。游君后成戊戌进士,尝自谓干略不及君。”[4]至于刘命清的学术能力,四库馆臣的评价为:“其经论称朱子弃子贡《诗传》、子夏《诗序》,有骇于听闻。案朱子但尝驳《诗序》耳,其子贡《诗传》至明始出,朱子乌得而见之?又谓鲁之《春秋》本用周正,孔子始改用夏正,以秦正建亥而吕不韦作《月令》乃用夏时为例。是不特按之经文无一相合,且案《史记·秦始皇本纪》,吕不韦死在十二年,以十月为岁首在二十六年。又《吕氏春秋》后序,称岁在涒滩,乃始皇之八年,与改用亥正远不相及。引以为证,尤考它不详。史论颇多臆断,其诋诸葛诛马谡之非,及力袒王安石而深斥苏洵《辨奸论》,与吕公着弹文,尤不免颠倒是非。诗文亦皆不入格。盖倜傥自豪之士,负气纵横,而学问则未能深造也。”[5]诚然,刘命清御寇有方略,但在学术方面远不够精纯,《虎溪渔叟集》中史论占据了很大篇幅,不仅如四库馆臣所说“颇多臆断”,甚至对一些基本史实也未加顾及,如他在《宋高宗》一文中说:“武穆卒仅三十九岁,使其尚在,以五六年中之精锐,佐以韩世忠、刘锜二吴之忠勇,问罪之师鼓行而北,金内窘于宋师,外困于蒙古,腹背受兵,接应不暇。故土何难复,帝后何难反?”(《宋高宗》,《虎溪渔叟集》卷十一)众所周知,在南宋初期,蒙古尚未崛起,刘命清有关“金外困于蒙古”的说法,是缺乏历史常识的。
身处新旧更迭之际的士大夫,必然要在行藏用舍中做出抉择。庄子与屈原象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选择如庄子一样逍遥自适,可以保全个体生命的完整;效法屈原投水自尽,则意味着为前朝尽忠。在现实中,此两项选择之间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庄子之“生”与屈原之“忠”,难以兼而得之。既然选择做遗民而非烈士,实际上就是选择了“生”。但是,对前朝的感情与士大夫的责任感,使得遗民们在选择“生”的同时,却难以捐弃“忠”。他们对故朝念念不忘,甚至暗中为故朝复兴做准备,而遗民身份本身也意味着对故国的认同与思念。这样,遗民必须为自己选择生存寻求合理性,解决的办法就是将庄屈合二为一,使“生”与“忠”并行不二。所以,在明遗民中,以庄、屈并称渐成风气,如觉浪道盛、方以智、钱澄之、屈大均等,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庄、屈关系的理解。上述几人皆为当时士大夫中的佼佼者,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和出色的个人学养,彼此间也常有学术交流与传承。因此,他们对庄、屈关系的论述,体现出较强的体系性与圆通性。①
相比之下,刘命清在家学传统、个人学养、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无法与上述遗民相提并论。②所以,他对于庄、屈关系的阐述,略显肤浅单薄。然而,这其中同样体现出普通士人在易代之际的思索。刘命清提出“庄屈不得志而怨”的观点,旨在消除用舍与否的困惑。他说:“京房之于汉元帝,上官仪之于唐高宗,本欲抒格天之忠而孤立无助,谗邪间之,致身没而无益于国,君子所以叹主听之弗聪也。故宁遂高蹈之迹,无效过涉之凶,此岂可与父母之亲例而论哉!自古有可违之君,无可违之亲。……若居人臣之位,则进退必以其道,用舍各随乎时,出即振济夫生民,处则育养夫己德庶,不为荣禄所回尔。苟见几而不能作,是之谓志不可则,而尤之不终无也。斯不亦家近而国远,家之理简而易齐,国之政更繁而难操也哉?”(《经论上·蛊》,《虎溪渔叟集》卷九)刘命清借用《周易》蛊卦,来说明“家近而国远,家简而国繁,以至事变之来,必家易而国恒难”的道理。在巨变之际,士人首先要做的事是齐家,因为这更简单易行,比治国平天下更容易操作。刘命清此论固然与由近及远的修身次第有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更多地出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及个人情况。
崇祯帝殉国后,朱由崧在南京被拥立继位,即弘光帝。但这个小朝廷并没有给民众带来希望,更无力挽救岌岌可危的国运。据钱海岳《南明史》记载:“(弘光帝)顾少读书,章奏未能亲裁,政事一出士英,不从中制,坐是狐鸣虎噬,咆哮恣睢,纪纲倒置。及大铖得志,众正去朝,罗罻高、张,党祸益烈。上燕居深宫,辄顿足谓士英误我,而太阿旁落,无可如何,遂日饮火酒、亲伶官优人为乐,卒至触蛮之争,清收渔利。”[6]南明缺少王导这样的中流砥柱,却不乏马士英、阮大铖之流的腐蠹之臣,他们败坏纲纪,离散贤良。后来,左良玉以“清君侧”为由,与马、阮兵戎相见,清君侧不成,却让满洲人渔翁得利,趁机攻陷南京。弘光朝的荒乱不治,使大批士人对南明政权失去信心,所以刘命清多次谢绝了弘光朝的征召。③刘命清以布衣终老,亲身实践了他主张:“处则育养夫己德庶,不为荣禄所回尔。”(《蛊》)
三、结语
刘命清不仅在明遗民中不属于主流,在士大夫阶层中也处于较低的地位,他既没有方以智进士及第的荣耀,也没有如钱澄之那样参与复社活动,更不具备觉浪道盛遗民导师的崇高地位。所以,刘命清对于明王朝的感情并没有上述遗民那样强烈,他既不入南明为官,也不参与反清起事,亦足以为证。然而,作为深受传统教育的士人,他并非没有用世救国之心,只是见事不可为,才不得已隐于乡里。在刘命清眼里,庄屈皆因不得志而有所怨,若“使得贤君任之,彼皆能去其意之所寓,而一式之于正焉”(《庄屈》)。如果刘命清有幸遭际贤君,恐怕也不甘心躬耕于畎亩之中。刘命清曾在《游日生稿序》中说:“《语》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所以夫及动而应天下之务,与夫静而息天下之机,各有同,亦各有异;有焂而同,亦有焂而异;有异之而反同,有同之而反异。要视其寄志之所在而已。志偶异,迹虽同匪同也,异也;志苟同,迹虽异匪异也,同也。”游东升字日升,与刘命清最为交好,二人本一起务农,后游东升不得已出仕作官,其文集付梓前向刘命清索序。刘命清所言,一是为了宽慰好友,或出或处,只要寄志之所在相同,那么隐与仕之间也就不存在差异;二来或许也在为自己当初选择隐居,而不是尽忠报国来加以开脱吧。
[注释]
①有关论述见《明清庄屈观比较研究》,宋健,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②明清两朝有关明遗民的传记非常多,如邵廷采《明遗民所知录》、黄容《明遗民录》、阙名朝鲜人《皇明遗民传》、陈去病《明遗民录》、孙静庵《明遗民录》等,但上述传记均未收入刘命清之传。
③《虎溪刘穆叔先生墓志铭》云:“乙酉南中建国,以揭公特疏所荐,破例待君与平叔以史馆。君不应,且报曰:‘吾以诸生丁闯难,一隐足报君父耳。’”
[1]刘命清.庄屈[A].虎溪渔叟集[C].清康熙三十八年刻本.
[2]陆树芝.庄子雪[M].文选楼藏版.
[3]胡文英.庄子论略[A].庄子独见[C].清乾隆十六年三多斋刻本.
[4]年家弟,胡亦堂.虎溪刘穆叔先生墓志铭[A].虎溪渔叟集[C].清康熙三十八年刻本.
[5]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1965.
[6]钱海岳.南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责任编辑 刘范弟]
Liu Mingqing’s Interpret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Zhuangzi and Quyuan——in terms of resentment out of frustrations
SONGJian
(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Art,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444,China)
Liu Mingqing,as the adherent of the Ming Dynasty wrote the article"Zhuang Zi and Qu Yuan",which pointed out that Zhuang Zi and Qu Yuan had the same feelings of resentment resulted from frustration.He revealed the similarities of thoughts and feelings between Zhuang Zi and Qu Yuan,though he might also have some defects.However,there contained the implicit deeper meaning in its painstaking effort for the Ming adherents to bridge survival to chastity with its own arguments in the common proposition of the then Ming adherents to juxtapose Zhuang Zi and Qu Yuan.
Resentment;Zhuang Zi;QuYuan;Adherents;Liu Mingqing
I206.2
A
1672-934X(2012)03-0099-04
2012-03-09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阶段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C751069)。
宋健(1978-),男,上海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主要从事先秦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