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教学诊断式策略分析*
2012-03-31胡红玲
胡红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广州510545)
写作一向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课程,教师对写作课望而生畏,因为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写作教师的授课效果评价也很低,提到写作课就兴趣索然。因此,探索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十分重要。
一 研究现状概述
目前盛行的各种写作教学法包括“结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结果教学法”强调在文中使用恰当的词、句法和衔接手段[1];“过程教学法”被归纳为准备、初稿、修改和编辑四个过程[2]。但这几种方法在备受关注和应用的同时也引起了学者们的争议。如孟鸿雁认为“结果教学法”枯燥沉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过程教学法”忽略了文章的题材类别,并且对输入不够尤其是语言知识的输入不够[3]。“体裁教学法”容易导致教学活动出现千篇一律的局面,并且课堂上难以呈现所有的体裁[4]。为了探讨更有效的提高写作效果的方法,近十年不少学者对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有学者提出了“综合教学法”。“综合教学法”被认为是“在教学中,利用不同教学法特点的一种说法”[5]。在此基础上孙丽提出采用结果-过程折中平衡的综合写作教学法,既要利用结果教学法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特点,又要结合过程教学法关注交际能力的优点[6]。
二 写作教与学的困惑与困难
(一)学习兴趣较低、动力不足
导致学生学习写作兴趣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学习目的不明确,为了应试被动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教师教学方法太单一、互动太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习作中错误较多,学习成就感不高等。学生对写作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对口语的兴趣及重视程度远超写作。少有学生把写作当成是锻炼语言输出能力的一种途径和检测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部分任课教师照搬教材,就写作论写作,注重写作理论的分析和课堂讲授,忽视了阅读、思维训练、逻辑训练、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等对于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学生习作中常见的结构上的错误包括:文章结构不完整、主题句不明显、前后呼应不周、逻辑结构不清、各部分分布不合理、中心不突出及例证不恰当等。常见的语法错误则有:代词指代不明、单词拼写错误、用词搭配错误、时态错误、单复数不一致、语句不顺畅、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标点符号错误等。若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可通过模仿范文在短期之内迅速改善的话,语言功底的提高却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
(二)写作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教师布置写作练习时通常都是一个班甚至一个年级一次一个写作题目,很少有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写作题目,这就决定了学生写作内容的个性化特色难以彰显。而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决定了大部分学生专注于学习课本知识,生活体验贫乏,对于教师布置的写作题目无话可说,学生在写作中绞尽脑汁编纂事例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此这般,文章内容贫乏、干瘪、生硬也是意料之中之事。另外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阅读课与写作课分开,很少有效地结合起来。阅读课侧重对篇章的理解和词汇的积累,很少有教师将之与写作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用于表达的美文美句。学生的写作自然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照搬教学理论、缺陷明显
现今各种指导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有多种,但各有不足之处,不能从根本上引导教学的有效开展。如“结果教学法”因注重范文的模仿,与学生实际需要脱节,学生参与度低,使得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理论的抽象性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过程教学法”侧重语言的输出训练,忽视了语言基础的积累和输入的重要性,学生的后劲会明显不足。“体裁教学法”受制于课堂时间的局限性,不能穷尽所有的写作体裁。如果写作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局限于一种教学理论,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理论的优点,并与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就会产生“理论虽用,效果却不显”,师生皆感挫败的现象。
(四)检测手段单一、反馈滞后
现行的检测手段比较单一,仅限于模仿范文,由教师批改书面作业,或者学生相互批改作业。模仿范文能在短期内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撰写文章的结构,背诵套句,却不能帮助学生培养思辨的能力。由任课教师一人批改作业,除了教师的负担很重以外,还容易导致反馈不及时,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由学生相互批改较教师批改迈进了一大步,但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也无能力发现同学的错误。经常让学生接触、批改语言表达不规范的文章,存在加深这些弱点的危险,对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并无益处。
三 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策略分析
(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合理利用教材。教师照搬教材的做法早已没有新鲜感和吸引力。教师可以适当利用课外的材料,教材上的部分材料可以用作学生预习和复习的资料。因为学生收集资料相对较困难,并且没有辨别能力。而教材上的内容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适合学生预习和巩固复习。
2.调整教学顺序。一般的教师习惯于从理论到实践,要求学生记住理论然后加以利用。然而,这种思维顺序对于缺乏生活体验的学生而言,却是抽象而乏味的。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习内容的难度和高度稍作调整,先从实践开始,让学生有一定的直观认识,再引出理论加以分析,然后又回到实践,似乎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3.注重思维启发,提高参与度,增强学习积极性。将课堂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结合起来,如沟通表达的需要、评价批判的需要等,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点评。
(二)开展读写相结合的个性化写作
Krashen的输入假设认为学习者是由理解语言输入来习得语言的,而理解性语言输入是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的[7]。要使学生言之有物,除了引导多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之外,还应当督促开展定量阅读,拓宽知识面,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此外,Swain的输出假设能强化语言流利性、引起对语言输出的注意和检测这种假设的功能[8]。因此,读与写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于此同时,鉴于写作能力是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还要通过批判、对比等手段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另外,可打破统一布置论文题目的做法,让学生单独或者小组自选感兴趣的、有切身经历的题目,并通过口头讨论输出,再到书面输出,促进相互启发、相互批判,提高思辨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做到言之有物。
(三)整合教学理论、实现教学创新
既然一种教学理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则可整合各自的优点,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如吸取“结果教学法”学习范文的优点,以及“过程教学法”注重实践的优势,找到现实需求点。例如在讲授如何写note的章节中,要求上次课缺席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下英文请假条,学生因具备切身的情景,必须动笔写,写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之后再给出范文,要求全班学生通过比较习作与范文的差距,总结范文写作的特点。此时如何写note的方法也就一目了然。然后要求学生重新写一篇相互批改,激发学生找到了现实需求点,也激发了写作动力,发现了问题,最后通过师生互相点评,再寻求答案,包括从范文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分析句式、文章结构和体裁的特点。对于比较抽象的题目,如保护环境策略分析之类的,可以引导学生先讨论,通过团队的力量获取足够的信息量,启发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甚至可以开展团队辩论。等到学生对话题有了足够的信息量时再引导学生对所汇集的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包括层次性、先后性等,最后要求学生开始写作,就可以做到下笔顺畅。两种教学理论整合的结果是摒弃了“结果教学法”强调范文模仿导致枯燥无味的弊端,也克服了“过程教学法”忽略文章体裁,语言输入不够的缺陷。
(四)丰富评阅手段、提高反馈效果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教学过程要不断创新,检测手段也要与时俱进。“结果教学法”提倡重视教师的评阅作用,但反馈滞后,影响改进的弊端很明显。“过程教学法”弱化了教师的讲解过程,重视学生的写作,提倡学生自我修改,或者学生相互修改。在此基础上,可以再丰富一下对学生习作的评阅手段,如通过电脑软件辨析错误;将学生习作在投影中放大,或者黑板上加以板书,师生共同当堂分析;或者将习作与范文进行对比分析等。一方面减少反馈的时间,减轻教师的批改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及时解决常见问题,缩短学生进步所需时间。此外,也可以借鉴一下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做法,专门成立英语写作辅导中心,安排教师利用固定的课余时间与学生面对面批改作文。这种一对一当面反馈的效果应该是最直接有效的。还可以在检测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之前,先进行逻辑能力培养,如通过辩论、讨论等方式拓宽思维等。也可以检测学生对指定阅读材料的完成情况,毕竟写作教学不仅是语法、词汇等纯语言的教学问题,更是组织、分析、逻辑和表达等多种能力培养的综合体现。
总之,任课教师除了要合理地利用教材,整合各种教学理论,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应当引导学生有效地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同时通过多种检测和批改手段,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有力地推动写作教学成功进行。
[1]Pincas A.Teaching English writing[M].London:Macmillan,1982.
[2]Tripple C.Wri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孟鸿雁.浅析新英语作文教学法[J].教学研究,2006,(5).
[4]张小琴,陈广琦.英语写作教学法浅析[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5]Richard J Platt,Platt H.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Addison Longman China Limited,1998.
[6]孙丽.整体平衡理念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6).
[7]Krashen.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8]Swain.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Cook G,Seidlhofer B.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