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顶岗实习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2012-03-31包世萍

关键词:顶岗岗位考核

包世萍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广东广州510550)

高职顶岗实习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包世萍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广东广州510550)

高职学生在毕业前参加顶岗实习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根本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是推进顶岗实习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人才培养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并且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该指导意见中的规定,确立了顶岗实习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突出了“顶岗实习”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地位[1]。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到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实习,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知识、能力、认识、素质上得到一次全面提升的机会,是整个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构建优质、高效、合理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际意义。

一、现行顶岗实习考核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顶岗实习的特殊实施方式,导致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复杂的、不利于操作和量化的因素,导致顶岗实习在最终的考核评价环节,不能客观、科学的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做出评价。

第一,考核依据单一,联系不方便。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分散在不同企业的不同岗位中,不同的岗位之间的评价,很难有统一的量化标准。仅仅依靠指导教师的个人主观评价,容易掺杂个人情感因素等。实习总结造假的现象也存在,学生虚构或者由其他人代笔。而且这种评价方式过分强调结果,缺乏对整个实习过程的评价。考核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相应岗位的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关注不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顶岗实习的学生分散在各地,所从事的岗位也五花八门,有的距离学校很近,有的则距离学校很远,导致学校实训指导人员缺乏有效的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分散在各地,学生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聊QQ等方式与指导教师定期联系,报告实习情况,这样导致对实习过程掌控困难。

第二,企业参与热情低。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相关的企业需要提供专门技术人员和相关的场所对实习学生进行培训,并对顶岗实习中的学生支付相应的报酬。在这种情况下,顶岗实习势必会增加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履行社会育人职责的态度冷漠,造成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这些企业参与培养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很低[2]。

第三,学生有抵触情绪。学生在大学教育之前所接受的主要是传统教育,所有的教学活动几乎全部集中在校园课堂里。因此,在顶岗实习阶段,一旦学生进入企业,对顶岗实习会感到极不适应,产生认识上的偏差。绝大多数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都认为生产车间的工作都是体力工作,不需要具备太多的专业基础知识,也不会学习到新知识,每天只是重复机械性的动作而已。以上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表现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学生往往对未来的职业目标定位较高,当学生进入企业后,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理想中的工作差距较大,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抵触情绪。

二、建立科学的顶岗实习考核和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顶岗实习考评体系,就是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构建起真正符合现代的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相适应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而且要将考核和评价贯穿于顶岗实习的全过程中,做到考评与过程紧密结合,分阶段、侧重点不同的考评。还要考虑关键指标的真实可靠性,注意控制成本,评价过程力求便于操作。在计划阶段就应制定考核评价方案和细则,确定评价指标,统一标准,突出能力评价,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3]。具体考评指标如下。

第一,岗位选择与考评指标。在顶岗实习前,主要考评指标有:实习计划是否完善、对岗位了解程度、专业知识准备情况、是否实地参观企业相应岗位等指标。

实习岗位要求与所学专业培养方向一致,即通常所说的对口实习。主要的考评指标有:与专业吻合度、岗位操作技术性、岗位独立操作性、岗位是否合适就业等指标。

在实习过程中,重点考查学生工作能力,技能提高情况,是否能胜任该岗位。主要指标有:服从领导安排、操作与技能逐步提高、产品产量达到平均水准、废品率低于平均标准、作业场地规整摆放、按时清扫垃圾并维护设备。

还要考查学生出勤情况,在实习期间是否与指导教师时时保持联系,按时上交阶段性的报告、总结和其他相关材料。

第二,个人品行与社会能力考评。实习期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为人处事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做到爱岗敬业。主要考评指标有:尊敬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领导、与指导教师和企业领导沟通良好、不怕吃苦并爱岗敬业、与同事和谐相处。

实习中还要重点考察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主要有以下四项指标:一是广泛结交工友,融入公司生活;二是积极参加公司的文体活动;三是了解公司概况、组织结构;四是了解公司主要产品。

第三,工作成果考评。考察学生毕业综合实践报告的撰写情况,汇报在实习中的收获,包括技能、知识、经验、感想、人生感悟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包括岗位基本情况、产品加工认识、工艺工装分析及改进方案,并附相关的图纸、工艺过程卡等证明材料,作为评价的书面依据。指导教师及企业对记录、改进方案内容审核,按标准进行评分。主要有以下五项指标:一是实习报告撰写情况;二是在企业获得奖励;三是在岗位提出合理化建议;四是对教学和课程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五是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整个评价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指导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道德评价与技能评价相结合。为了形成激励机制,促使实习学生形成竞争氛围,按正态分布规律确定各个级别成绩的比例,如:优秀约占25%,良好约占50%,中等及以下约占25%。实事求是的对不符合实习要求的学生,坚决给予不及格的分数,以督促学生认真对待顶岗实习。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确保人才培养战略目标有效执行,是推动学校科学、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1]朱春瑜.系部顶岗实习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朱岱力,罗永新,徐华.构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考评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刁洪斌.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生顶岗实习评价模式[J].职教论坛(综合研究),2010(11).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book=35,ebook=8

G712.4

A

1673-1395(2012)07-0151-02

2012-04-08

包世萍(1982-),男,内蒙古科右前旗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顶岗岗位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