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枝汤加减治验4则

2012-03-31黄德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桂枝汤营卫调和

黄德厚

(清远市清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清远 511800)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分别载方113首、205首(4方已佚)。桂枝汤被仲景列于众方之首,为治太阳中风证的主方,因其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调理脾胃等诸多功效,加减运用范围颇广,后世誉为“群方之魁”[1-3]。笔者运用桂枝汤加减运用于临床各科,疗效卓著,现择其4则摘录于下,以飨读者。

1 病案举例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 王某,男,45岁,商人。2008年12月22日初诊。素有腰痛病2年余,往往于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暂时缓解,反复发作。患者于10 d前体力劳动后出现腰部疼痛,休息后未得好转,外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手术治疗,被拒绝,遂来我院尝试中药治疗。刻诊:面色晦暗,神情抑郁,全身乏力,腰脊疼痛,活动时加重,伴双下肢放射痛,自觉腰部及下肢沉重乏力,眠可,纳差,二便调。舌质暗淡,齿痕明显,苔白厚腻,脉沉弦紧,尺脉沉细无力。此乃脾肾亏虚,营卫失调为本,寒湿痹阻为标。治法:调和营卫,健脾补肾,散寒化湿。处方:桂枝15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续断15 g,补骨脂15 g,熟附子10 g(先煎),干姜15 g,苍术10 g,藿香15 g,生姜3片,大枣3枚(掰开)。7剂,水煎服。

2008年12月29日2诊:服用上方后,腰痛较前好转,双下肢疼痛减轻,仍于弯腰时感到疼痛,舌质淡,苔白稍腻,脉沉弦稍紧。处方:桂枝15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续断15 g,补骨脂15 g,干姜15 g,白术15 g,太子参30 g,黄芪60 g,生姜3片,大枣3枚(掰开)。7剂,水煎服。

守方加减共服30余剂后,腰痛症状消失,于适度劳动时亦无明显不适,且面色红润,神情欣悦,自觉下肢活动有力。随访至2009年7月腰痛未发。

1.2 小儿多动症 陆某,男,8岁,2009年6月3日初诊。患儿反复小动作过多5年余。其家属初未予足够重视,但因影响学习,遂携患儿前来就诊。刻诊:患儿面色萎黄,形体偏瘦,动作过多,无一刻安宁,对医生询问不能集中精力作出正确回答,伴有头汗较多,其家属诉其夜间睡眠过程中,头项及背部汗出较多,平素纳食较差,小便可,大便偏干,2 d 1次。舌嫩红,苔白黄稍腻,脉沉弦数。此乃脾胃虚弱,土不生金,肝阳偏亢,阳亢化风,稍兼食滞内停之证。治法:健脾益气消食滞,平降肝阳清虚热。处方:桂枝15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生姜3片,大枣3枚(掰开),白蒺藜15 g,钩藤15 g,黄芪40 g,生麦芽30 g,桑叶60 g(另煎)。7剂,水煎服。

2009年6月10日2诊:服用上方7剂后,动作减少,食欲较前好转,舌淡红,苔白稍腻,脉弦滑。处方:桂枝15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生姜3片,大枣3枚(掰开),白蒺藜15 g,钩藤15 g,黄芪40 g,生麦芽30 g。7剂,水煎服。

守方加减服30余剂,动作过多基本消失,食欲良好,体质量增加约2 kg,注意力可集中。

1.3 神经衰弱症 皱某,男,21岁,学生。2009年5月18日初诊。1年前因所思不遂,致眠差多梦,明显影响生活学习,服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中成药,改善不明显。近日眠差加重,往往彻夜难眠,不得已前来就诊。刻诊: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表情抑郁不畅,心烦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头痛,纳差,舌尖红淡胖,边有齿痕,苔白黄腻,脉弦大滑数。此乃气阴两虚,营卫失调,肝郁化火,痰热不化之证。治法:调和营卫,健脾益气以治其本,疏肝解郁,清热化痰以治标。处方:桂枝15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生姜3片,大枣3枚,青皮10 g,茯苓30 g,法半夏15 g,黄连5 g,龙骨30 g,牡蛎30 g。7剂,水煎服。

2009年5月25日2诊:服药7剂后,入睡较前好转,自觉心情较前舒畅,但仍有梦多易醒,舌淡胖齿痕,尖不红,苔白稍腻,脉沉弦。处方:桂枝15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生姜3片,大枣3枚,青皮10 g,黄芪40 g,龙骨30 g,牡蛎30 g。7剂,水煎服。经守方加减治疗约1月余,失眠多梦等症基本消失,情绪较前改善。嘱其调畅情志,多与人沟通,加强体育锻炼。

1.4 偏身无汗症 刘某,男,28岁,公司职员。2009年3月9日初诊。于半年前淋雨感冒,感冒痊愈后,出现左侧躯干及肢体无汗症状,右侧汗多,虽天气炎热或剧烈运动后,右侧肢体汗出正常,左侧点滴无汗,外院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经多方诊治后,效果不显,故来我院门诊要求中药治疗。刻诊:面色淡红,神态自若,细审其左侧头部、手臂皮肤干燥,皮色不变,右侧肢体皮肤湿润,眠纳均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除偶有脘痞欲呕外,别无所苦。此乃表里寒湿不化,营卫不利,阴阳失调,腠理开阖失司所致,处方:桂枝15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生姜3片,大枣3枚,羌活10 g,白术15 g。7剂,水煎服。

2诊:服上方2剂后,则感觉左侧肢体微有汗出,服完7剂后则左侧肢体汗出已觉正常。遂用健脾化湿之剂以善其后。

2 结语

《伤寒论》桂枝汤加减运用之类方有18方之多,《金匮要略》中应用桂枝汤治疗杂病,及桂枝汤类方亦屡见不鲜,从中可体现出桂枝汤应用范围甚广,远非“解肌发汗”一语所能概之。桂枝汤在太阳病篇中应用于外感风寒之“表虚证”,以恶风、汗出,脉浮缓为其外证表现。在理解“表虚”一证上,笔者认为“表虚”是在“里虚”的病理基础上外现的一组特定的临床表现,即先存在脏腑经络气血不足,尤其是脾胃不足的基础上,表气亦不足,外感风寒后而出现的特定的内外合病[4]。故笔者认为,桂枝汤是通过调和营卫,建立中气以达到扶正祛邪及恢复人体正常机能的药理作用。这一点从《伤寒论》的太阴病篇应用桂枝汤及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中可略窥其端倪。太阴为三阴之首,为邪由阳入阴,由表入里,机体由实转虚之门户,在此病理阶段早期应用桂枝汤及其加减方,可扶助脾胃之气,增强人体正气,防止邪气进一步损伤中气,从而形成“宜服四逆辈”之尴尬局面,同时可抵挡邪气深入少阴、厥阴,防止更为严重及复杂的病理情况出现[5]。在《金匮要略》中,桂枝汤扶正以祛邪的运用更为显著,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均为桂枝汤之加减而成。

笔者通过临床使用桂枝汤,体会到该方的作用虽可精辟地概括为扶正祛邪,但该方更加侧重于扶助正气,“祛邪”则是在“扶正”的过程上所形成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一个自然结果。临诊使用桂枝汤,应紧紧抓住桂枝汤调和营卫、建立中气的特性,方证相对,故可灵活应用于内外科杂病及各种疑难病证。案1中,腰椎键盘突出症为中老年人常见病证。因人“年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肝肾亏虚、脾胃不足,营卫不和为其病理基础,筋骨脆弱则易招邪气侵袭,以寒湿邪气为常见。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建立中气,同时加入补肝肾、散寒湿之品以增其效。此外,桂枝汤加减还可应用于骨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各种关节病变,颇多效验。案2中,小儿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心肝用事,而体质脆弱,稚阴稚阳,脾胃不足。此案中,患儿平素脾胃不足,土不生金,肝木无制,肝阳偏亢化风,则动作偏多;营卫生化乏源,肺卫失守,则汗出较多,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建立中气以治本,并加培土生金,消食平肝之品。笔者体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单纯的虚证、实证,寒证、热证较为少见,更多见的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者。《难经》云“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于常,故昼日精,夜不寤”。在案3中,患者眠差,烦躁易怒,脉弦大滑数,为气阴两虚、营卫不利为本,肝郁痰热为标,属虚实夹杂,《金匮要略》曰“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故本案从建中气,调营卫入手,选用建中气,调荣卫,潜肝阳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兼以清热化痰,调和肝脾之品以治之。《内经》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案4中,患者左侧偏身无汗,左为阳,主升,故左侧无汗乃营卫不调,气不得升,腠理开阖失司使然,故用桂枝汤调和阴阳,疏通营卫,加用羌活、白术化表里湿邪,治病求本,待阴阳调和,营卫疏利,则升降出入之机通达,腠理开阖正常。

经方的使用关键在于辨证准确,选方得当,加减适合,方显洪效。而不正确地使用经方,往往会适得其反,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桂枝汤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桂枝与芍药用量应一致相等,凡增减二者用量,都会改变本方的治疗范围;2)若以桂枝汤取汗,须以热粥助之,益汗源,又防伤正。3)取汗不可令如水流漓,以微微似汗者佳;4)伤寒表实证、温热病及患者素有湿热、内热者,禁用本方。

[1]梁西红.论桂枝汤的立法思想[J].吉林中医药,2011,31(5):464-465.

[2]路军章,冯立新.桂枝汤调和营卫的再认识[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4):231-232.

[3]李全利.桂枝汤加味治疗胃神经官能症62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716.

[4]张苍.桂枝类方治疗慢性荨麻疹26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31(6):527-528.

[5]冯世纶,张长恩.张仲景用方解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7.

猜你喜欢

桂枝汤营卫调和
基于营卫理论对中医护理的初步探讨*
五味调和醋当先
以“营卫气化”病机观论治皮肤病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Orlicz空间中A-调和方程很弱解的LΦ估计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调和映照的双Lipschitz性质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从脾胃论桂枝汤的解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