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E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

2012-03-31王佳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比星毒副紫杉醇

王佳铭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预后相对较差。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策略的重大进展之一,并在国内外广泛应用[1-2]。近年来,我科采用多西紫杉醇(斯曲帝DXL)联合表柔比星(EPI)即DE方案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7月我院共收治既往未经过乳腺相关治疗、病理检查确诊为浸润性癌的临床Ⅲ期LABC患者32例。并经系统检查无远处转移,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正常,可耐受化疗。患者中位年龄49(29~68)岁;中位肿瘤直径6.0(2.0~11.0)cm。肿瘤分期:Ⅲa期18例,Ⅲb期14例,腋淋巴结临床分期:N1期13例,N2期17例,N3期为2例,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者19例,阴性13例,Cer-2阳性4例。

1.2 化疗方案 采用DE(DXL+EPI)联合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表柔比星30 mg/m2静脉注射,第2天,第8天;以上方案每3周重复。化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评价毒副反应,必要时应用升白药物治疗,2个周期后对疗效进行评价,若治疗有效,再做1~2个周期治疗,然后手术;若治疗无效,则由研究者决定是更改化疗方案继续化疗还是直接手术或放射治疗。局部治疗后的全身辅助治疗方案由研究者决定。

1.3 疗效评价 根据UICC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所有患者均在2个疗程结束后1周对照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化疗后肿瘤完全消退,腋窝肿大淋巴结消失为完全缓解(CR);化疗后肿瘤缩小50%以上,同时无新病灶出现为部分缓解(PR);化疗后肿瘤无变化为疾病稳定(SD);肿瘤增大25%以上为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OR):CR+PR。化疗后手术标本中无肿瘤病灶残留或仅有原位癌残留则为病理完全缓解(pCR),化疗的毒性反应按照WHO常见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价。

2 结果

本组32例,CR 4例,PR 17例,SD 7例,PD 4例,总有效(CR+PR)率71.06%。本组患者未发生严重毒副反应,27例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治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而继续治疗,未引起感染和发热。其他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脱发、无力,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较好耐受。无明显心、肝、肾损害。

3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多西紫杉醇与表柔比星联合对于LAB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患者治疗后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复发转移。

[1]张斌.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J].中华肿瘤杂志,2003,25(3):209-211.

[2]江泽飞,宋三泰.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新动向[J].中华肿瘤杂志,2005,27(4):193-195.

猜你喜欢

比星毒副紫杉醇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蛋氨酸脑啡肽与多柔比星联用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的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研究
护理干预对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疗效观察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基层门诊药品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盐酸表柔比星迟发外渗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的护理
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