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鞠通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

2012-03-31王家平程华焱彭艳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吴鞠通辛温枳实

王家平,程华焱,彭艳霞

(1.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浙江新昌中医院,浙江 新昌 312500;3.新疆兵团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辛开苦降法又名辛苦通降法,是在中医学四气五味药性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相反相成的辛温和苦寒两种药物组方[1],以期达到调理气机、祛除病邪的作用。作为“和”法范畴的一种治疗方法[2],而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疾病是吴鞠通的主要临床经验之一。

1 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的源流发展

辛开苦降法理论基础源于《内经》,张仲景遵《内经》升降相因说及四气五味理论,运用辛温和苦寒两种不同性味的药物组方,创立了三泻心汤、大小陷胸汤等20多首辛开苦降方剂。辛开苦降,重在调理脏腑气机,尤其是在斡旋调畅脾胃气机的同时又能治疗寒热错杂病证。后世在此经验的基础上多有发挥,至叶天士时明确提出“苦降辛通,斯热气痞结可开”[3],把它作为一个治疗法则而提出。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指出:“非苦无能胜湿,非辛无能通利邪气,”“苦与辛合,能降能通”[4]的观点,明确阐述了辛开苦降法的作用机理,创制了多首辛苦寒、辛苦温、辛苦热、辛苦淡法治疗脾胃疾病的方剂,进一步发展了辛开苦降法的临床应用。至此揭示了辛开苦降法的实质内涵,使辛开苦降法渐臻完善[5]。

2 吴鞠通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的特点

脾主升,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主降,为阳土,喜湿恶燥。脾胃的升降功能正常,才能“清阳出上窍……浊阴归六腑。”脾胃升降运动失常,脾失运化,清气不升,胃气横逆,通降失职。同时脾易伤阳而生寒湿,胃易伤阴而生燥热。所以脾胃病往往以升降失常、虚实寒热交集为主证,因此治疗重在调升降和调寒热。辛可开,苦可降,辛温可散寒,苦寒能清热,故辛开苦降可谓为治疗脾胃病的大法。

纵观《温病条辨》,吴鞠通所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的病因分为两类,一为诸多外感导致脾胃功能失健;二为本身脾胃虚弱杂生诸证。临床涉及的脾胃病种有痞、木乘土、噎膈反胃、呕吐、吐蛔、便闭、湿热、痰饮、脾瘅、泄泻、痢、胃脘痛。其病机特点有气机郁结、脾胃功能失调兼挟痰、食、湿、瘀、虚实夹杂、肝脾不和等。详论其病机共同点在于都有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存在。用药多以辛苦合用,根据病情的病机特点配以酸、咸、甘、淡诸味,根据病情的寒热之偏选用寒温之药,师古不泥古,不拘于仲景泻心汤、陷胸汤等经典方剂的药物组成。

3 吴鞠通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3.1 辛开苦降,清热化痰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38条言热邪与痰湿结于胸脘,采用小陷胸汤法,取黄连苦寒清热,瓜蒌辛开行气,宽胸化痰,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枳实辛散苦降化痰散结,4药合用辛开苦降,清热化痰。

3.2 辛开苦降,开结除痞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39条言暑热兼挟痰湿阻于中焦气分,气机郁结、浊痰凝聚心下成痞,运用辛开苦降的半夏泻心汤,清邪热化痰湿,但减甘温的人参、甘草、大枣及辛温的干姜,加枳实行气开痞,杏仁理肺降气。取半夏之辛,黄芩、黄连之苦,枳实、杏仁之降,合之化湿痰,除暑热,痞满壅滞得解。《温病条辨》中焦篇第64条由邪热内陷,湿热与饮邪交阻于中,胃失和降所致,以半夏泻心汤去健脾和胃的人参、甘草、大枣、干姜,加枳实、生姜益胃行气除满消痞。《温病条辨》中焦篇第77条中用黄连、枳实、干姜、生姜合之辛开苦降,既温中泄热,又清化湿热。

3.3 辛开苦降,降逆止哕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57条以橘皮、生姜汁辛苦通降。竹茹寒清胃热,柿蒂下气入胃以降逆,合之辛苦通降。

3.4 辛开苦降,调畅脾胃 《温病条辨》中焦篇58~62条如五加减正气散均用藿香、厚朴、茯苓、陈皮芳香化湿,疏利中焦。肺气不利,食滞胃脘加大腹皮、杏仁、茵陈、六曲、麦芽成一加减正气散;湿郁化热见舌黄脘闷者加杏仁、滑石成三加减正气散;湿困脾阳寒湿加草果、楂肉、神曲成四加减正气散;湿伤脾阳泄泻,加大腹皮、谷芽、苍术成五加减正气散。

3.5 辛开苦降,泄热降逆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79条因为湿邪困阻、脾气不运而见四末寒;热聚胸脘,胃气上逆,则呕恶频繁,此为中土病而肝木来乘。方以两和肝胃为主,以黄芩、黄连之苦清胃清肝,以半夏、枳实、生姜之辛宣气化湿、和胃止呕,白芍敛肝脾之阴。合之寒温苦辛,泄热降逆。

4 结语

综上所述,辛开苦降法是吴鞠通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治则之一,该法的确立是对《内经》有关中药性味理论的发展,是张仲景脾胃学术思想的继承,进一步完善了辛开苦降法的理论内涵,也为后世辨治脾胃疾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及研究价值,值得总结和继承。

[1]南淑玲,王灿晖,杨进.王灿晖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杂病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02,24(4):1516.

[2]岳旭东.初探仲景辛开苦降法[J].光明中医,2002,18(6):103.

[3]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裘沛然.中华医典·温病条辨[M].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5]阿自佳,杨蕾,王素梅.王素梅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小儿咳喘经验撷萃[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杂志,2010,1(2):58.

猜你喜欢

吴鞠通辛温枳实
山阳医派宗师吴鞠通
枳实薤白桂枝汤应用浅析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仲景应用厚朴情况
浅述“从寒论治”白癜风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
钩吻
钩吻
枳实与枳壳的现代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
辛温走皮法治疗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