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2012-03-31李洁
李 洁
(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上海 200433)
高校如何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李 洁
(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上海 200433)
作为一项适应社会需求、符合研究生发展规律的育人手段,社会实践在研究生培养中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对此予以了长期重视和政策支持。高校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应从加强指导与管理、促进科创创业、扶植实践类社团建设等入手。
研究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来源。高层次优秀人才,除了要掌握过硬的知识技能,还必须具备将所学所长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自觉意识和能力,这也是全社会对研究生层次人才的期许和要求。而社会实践恰好兼具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才能的双重功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我国在研究生教育上形成共识:科学地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保证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有效、广泛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我国对于实践育人工作及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重视
我国一直把社会实践视为提高在校生综合素养及能力、培养社会主义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间隔一段时间便会颁布相关文件,指导高校认清形势,适应社会发展及学生变化的新趋势、新要求,在巩固工作成果的同时,及时调整社会实践工作的思路。我们不妨以党和国家各历史时期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给予的长期关注与政策支持为切入点,加深对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问题的理解。
1987年6月27日,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除了要认真搞好已列入教学计划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外,还要把在假期和课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制定《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转发了该通知,其目的就是希望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成制度,落实措施,使得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200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发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从“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等六方面提出了明确意见。
2012年1月10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并详细列出了推动和落实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具体举措。
2012年3月2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工作,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立项建设1000个实践基地。每个基地的投入经费不少于200万元。这一通知的主体虽然是本科生,却也为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提供了方向和工作基础。
各阶段发文呈现出的层层递进、逐渐细化的内涵演变,不难看出党和国家与时俱进、加强实践育人、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决心。以中发16号文件的话来说,社会实践是为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就要求高校将社会实践工作上升到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予以高度重视,以“传承—积累—回顾—总结—调整—拓展”的形式持续推进。
二 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瓶颈和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意义
在中央的号召下,全国各高校每年都开展内容丰富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但就实际而言,多数高校研究生实践活动还停留在参观考察、走访体验、文艺下乡、支教支医等较为传统的形式和相对浅层次的阶段。究其主要原因:1、资金问题。学校能提供的实践经费有限,限制了学生参与人数和实践项目的规模。2、实践项目内涵问题。高校有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指导,但力度不够。不少实践内容存在深度不够、参与者不清楚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去设计项目、对实践地无法产生大的影响等缺陷。3、实践形式问题。很多高校研究生实践工作仅放在每年一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上。实践项目基本上都是临时组队,实践时间短,实践场所和主题不固定。4、实践培养模式问题。截至目前,仅少数高校将社会实践正式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用机制固定下来。亲自参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等等。这类问题长期制约着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效果,成为研究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实现的瓶颈。
各高校只有明确研究生和本科生社会实践工作在理念和机制上有本质差异,才能明确研究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积极意义。研究生的特点在于:理论学习更深入、知识学习更专业、研究目的更明确、人格心智更成熟。因此,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应提倡专业性和科研性实践,注重个人能力在校外平台有所实现和价值产出,尽量淡化“体验式”成分。另外,已历经三十年发展的我国研究生教育正面临转型,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对高校培养综合能力更强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亦有研究者提出,当前以创造、创新、创业为核心的三创教育逐渐成为大学教育及研究领域新的增长点。三创教育要求学生进一步拓宽基础,加强实践。而社会实践对于增强研究生创新精神,培养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锻造学生协作解决涉及多学科复杂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巨大助力。从长远看,社会实践是在校研究生强化理想信念、找准个体定位、提升科研能力、提高与社会接轨的能力、解决就业问题、激活创业动力的有效途径。因而,用有效的形式将社会实践在研究生培养中固定下来,既是破解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瓶颈的办法,也是助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动力。
三 国内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经验之借鉴
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各高校在制度化、规范化、基地化、长期化等建立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工作上进行了不懈探索,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其中的有益经验便于其他高校参照,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地开展工作。在此,仅以清华、复旦、浙大、北科大四校经验来交流。
清华大学由研究生院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共同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早已纳入到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清华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始于1984年,1987年便将社会实践纳入在校研究生必修课教学计划。2002年正式制定《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条例》,不仅规定社会实践是博士生必修环节,还明确规定要进行严格考核和评审。对硕士生虽不做硬性要求,但对各类研究生(包括长工龄或在职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予以鼓励。研究生院还针对实践个人和组织单位分别设置奖项,进行激励。同时,清华大学围绕适应学校综合性大学学科布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两大主旨,坚持和地方政企事业单位、重点行业单位等合作,在全国建立了大批的实践基地。每年组织研究生在全国各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和文化服务工作:参与科研课题、举办技术培训班、培训各类人员、翻译外文资料、撰写调研报告和规划设计方案、开发完成新产品,申请国家专利,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了实践单位和当地政府的欢迎。每两年一次在校内或实践基地举办的实践基地建设研讨会,围绕各项议题探讨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和组织管理等内容,听取实践基地和实践学生的建议,形成了清华推动研究生实践工作不断发展的长效机制。
复旦大学整合原有体系与资源,推出了“全年申请,随时审批”的日常化社会实践管理模式。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制订了《复旦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条例(试行)》,在申报、审核、资助、考核、监督、奖励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确立了社会实践长效管理机制。校内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社会影响力的精品学期实践项目,包括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华山医院博士生健康宣讲团、法学院法律硕士协会等青年志愿活动。这种管理模式更加灵活,有力促进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平时化和经常化。
浙江大学的特色在于成立与实践管理工作相关的学生社团,加强指导,调动学生自我管理和参与的积极性。2008年10月,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指导成立了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是浙江大学全日制在读研究生的自治社团组织。该中心致力于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内容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参与组织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及与研究生社会实践教育有关的其他工作。同时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为参与者提供快速、直接、全面的规划咨询和交流的平台。浙江大学也依托自身工科专业优势,不断建立校级层面实践基地,并安排校级主要领导到基地指导研究生社会实践,加强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单位的联谊,洽谈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及时在当地做好表彰总结。
北京科技大学则明确把社会实践环节纳入研究生校级评优体系中,制定《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三好评定的办法和规定》,设立“社会实践标兵”,奖励在社会实践期间表现优秀者,如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得到实践单位好评的研究生。北科大也将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党建工作相结合,鼓励以研究生党支部为团队参与社会实践,保证政治素质过硬、思想觉悟高的研究生们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才智,做表率,出成绩。从形式上、激励机制和参与对象上都予以了关注。
四 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措施之建言
通过对中央文件精神、实践工作现状及高校经验的回顾,我们可对高校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举措进行总结和建言。总的指导思路是:高校须加强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领导和管理,与研究生科研学业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实现社会实践从传统团学活动到必要的教学工作的转变。具体举措有:
1、形成学校和院系两大层面的组织领导力,齐抓共管。高校应建立由主要领导牵头,党政领导挂帅,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形成校级职能部门和基层院系两级层面的研究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由学校负责制定配套政策,从管理评价、选拔培养、师资队伍、经费支持等方面予以制度化确立。通过搭建完善的组织体系,建立自上而下全员管理的机制:分管部门如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应成立专门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配置专门的教师和学生,负责实践的立项、审批、联络、跟踪等;院系成立由学生工作首要负责人、辅导员、专业教师、党团骨干组成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指导小组。各级组织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明确任务,密切配合。
学校和院系还应联合建立社会实践指导专家库: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两课教师、辅导员都必须指导和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专业教师,则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对每年参加实践的研究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满足日益增加的跨学科项目的需求。专家库制度确立后,可规定专职思政教师,每人每年至少深度指导一个或以上数量实践项目,亲自参与其中,使得活动开展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保障。加深这一群体对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认知,促进他们对此工作开展长期研究。不强制要求专业教师具体参与研究生实践工作,但应以合理制度保证专业教师为研究生实践提供咨询、给予建议,使双向交流的渠道畅通。通过广大教师的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良好结合。
高校须通过学分制、导师制、选修课或必修课等方式,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教学计划中,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勤工助学、创新创业等相结合,形成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假期内外相结合的实践体系,才能真正使得社会实践和研究生培养过程紧密相融。同时要建立激励性的考评体系,设置不同层面的奖项,对实践活动的成绩进行全面评定,并对优异者进行表彰、宣传等,特别要重视对实践指导老师的考评、监督和奖励,并保护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持续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管理和智力支持。
2、重视实践管理部门的指导作用,搭建平台。高校研究生实践管理部门要认真行使管理职责。在对实践本身管理的基础上,遵循凝练主题和分类指导两大原则。研究生院、研工部等管理部门,应契合当年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活动和事件、重大建设成就,或者根据社会热点、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确立年度主题。研究生们再围绕大方向,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提出计划。以凝练主题带动管理部门对实践项目的规划统筹,巧妙地渗透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
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把握好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的关系。常规工作重在经常性、连续性,重点工作在于特色性、多样性。常规工作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假期与日常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即区分长期项目和短期项目、一般项目和基地项目、寒暑假项目和日常化项目。一般项目,侧重于调动研究生们广泛参与;重点项目,则打造精品,成就高水平、上层次、有深度、有内涵的课题,让研究生社会实践在“普及”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升级”。对活动时间相对长的长期实践和寒暑假实践做好监管,提醒、督促参与实施者找准定位,保证实践效果,形成示范效应。在参与对象上,也要根据研究生成长成才规律,结合不同专业和年级的特点,科学安排实践内容,积极探索和建立个性特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路子,保证教育对象的全覆盖。尤其要鼓励“团队实践”的组织模式,形成以宿舍、班级、社团、党团支部、课题组等为单位,通过围绕项目开展的专业交叉、年级交叉等多种联合组团形式,发挥团队的协同优势,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践项目除了学生自行带“菜”来,管理部门还应提供“菜单”供学生点“菜”。学校或院系层面可牵头组织课题,立足课题来组队或由学生选择课题参与。通过统筹策划重点项目、配备专业指导教师、给予特殊经费支持等形式,可实现对实践项目内涵的创新和深度挖掘,避免低水平、内容重复的实践。总之,要加大管理方的指导力度,设计灵活多样、内容新颖、操作可行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给予学生充分空间组织实践。
另外,如今的研究生群体正快速从“80后”过渡到“90后”时代,对于电子信息载体的要求很高。传统的纸媒宣传、口耳相传等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对于获取信息、参与活动的急切需求。因此,建立与社会实践相关的信息发布平台、网上管理平台,是研究生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这类电子平台,不仅节约人力物力,快速实现外单位、校内各级单位和实践个人对于实践工作和成效的了解和查询,增强社会实践的宣传力度,也可增进参与管理的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凝聚力,更有利于多校区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管理,可谓一举多得。
3、重在实践基地建设,与科创、创业、就业结合。很多高校都在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总结材料中提到,增强与地方的合作,借助校外平台,使得研究生能够真正到地方开展技术对接,除了学以致用,为当地解决问题,还可学习实际经验,推动实践结束后的专业工作,为论文撰写、申请课题提供灵感、积累素材。反过来,高校通过与地方的合作,引入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在校内实践基地中,合作建立课题组,开展培训,指导研究生共同研发新产品、创办新企业。有的研究生在参与实践基地活动中,激发潜能,掘到人生“第一桶金”,既是在读期间一种最为直接的自我激励方式,也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实践基地建设是校内校外、学校学生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
高校须明确,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不能是单向的。只强调从学校往校外输送人才是不全面的,也要让校外合作方感到自身在这项工作中的价值,能够获取激励。社会力量成为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合作伙伴,不仅带来岗位、资金和设备,也创造了科创、创业、就业的机会。校内实践基地,让研究生们可以依托熟悉的校内环境,与社会项目实现无缝对接,构建社会实践与科研不分家的积极态势,推动实践成果产业转化。这种产学研结合,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的实践基地模式,使得研究生社会实践无论时间、内容、人员每年都能够固定下来,对确保人才培养和创新研究极其有益,应该成为高校今后重点开展的工作。因为,对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将来可过渡到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上。企业在校内设立实践基地和实践奖项,按照企业模式定制和锻炼人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提前实现人力资源的培训,为企业储备优质员工提供便利,也为高校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提供保障。
校级层面确立实践基地建设制度后,应大力支持院系依照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建立建设实践基地。鼓励并引导院系教师借助个人资源,联络外单位,联系校外人士参与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共建实践基地,建立校外导师库,特聘校外政企人士担任研究生社会实践兼职导师。此益处在于,实践基地建设和校外指导教师均具有针对性,兼职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可为表现优异的学生提供实习就业、赴海外交流深造的机会。但弊端也很明显,凭老师个人牵线搭桥,又易出现老师们各自为营,资源只为自己学生独享的问题。这又需要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进行整体统筹,建立信息共享渠道,打通与校内相关部门如校友办、就业指导办、校产办、外联处等的联系,和院系实现专项工作的对接,主动将资源请进来,将学生送出去。同时,学校也应安排教师赴校外单位挂职,开展实践,补充案例经验。教师返校后,才能结合已掌握的理论,进一步对研究生展开培养教育和实践指导。
4、扶植实践类社团建设,发挥学生能动性。在校内广泛支持学术、科创、志愿公益等实践类社团的成立和建设,促进他们长期持续地开展活动,将社会实践贯穿和体现在研究生的日常生活中,实现实践育人的社团化、规模化。通过对专业性强的研究生社团的建设,坚持以课外活动为导向,对于完成学业与实践的对接、将知识消化于行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这类社团可由学生自发成立,也可依托研究生班级或院系建立,吸纳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出于共同的研究兴趣和科创热情组合在一起,由教师参与指导,具有更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创新创造能力。实践类社团既可以引导研究生走出纯知识性的书斋和实验室,自由地、创造性地学习实践,提升自我,满足自己全面发展的需要,也可以成为学校落实研究生实践氛围营造、宣传、组织等工作的生力军。
实践类社团也可与校外对口单位签订集参观、培训、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合作协议,定点、长期地组织社团成员到合作单位实习实践、挂职锻炼。合作单位亦可为社团发展建设提供资金和指导,社团可以完成合作单位提出的任务,也可以借助合作单位的资源和平台,实现社员的科研实践诉求。此举既满足外单位对于人才、智力资源不间断的需求,也为研究生们开拓视野、提高能力、实现自我创造机会,增强了校内实践社团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和转化力。
综上,研究生社会实践机制是高校调整教育方向,加大对国家紧缺人才的培养,造就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依托。只有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使创新能力培养常态化、普遍化,创新机制的运作制度化、规范化,才能真正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高校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
:
1、姜生元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行[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
2、单红丹.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N].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报,2008年10月28日第533期第三版.
3、于洋,高宏伟,赵亚威.产学研合作机制下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探讨[J].高教论坛,2010(9).
4、陈永康,刘雨雯,焦宁,司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的探索[J].读写算(教研版),2011(12).
To Build a Long-term Social Practice Mechanism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Graduates
Li Jie
(Graduate Work Dept.,the Party Committee of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
Abstract:As an educational means adapted to social needs and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social practi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raduate education and has met long-term attention and policy support in our country.To build a long-term social practice mechanism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graduate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guidance and management,promote scientific and innovative pioneering work,go further to help the growth of graduate talents,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G64
A
1004-342(2012)05-99-05
2012-04-15
李洁(1980-),女,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