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改革的思考
2012-03-31陈玉霞
陈玉霞
(四川省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71)
一 四川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四川报业的迅猛发展、教育部权限下放到各省(市区)教育厅,诸多条件促成了四川新闻传播教育的急剧升温。开办新闻专业的学校增多,除四川大学、四川省社科院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外,不少综合性的本科院校(如西华大学、成都大学等)以及专业的理工、财经、政法、教育、民族、体育、艺术甚至农林类高校(如西南财大、西南交大、电子科大、西南民大、西南农大、四川师大、成都理工、成都体院等)也纷纷办起了新闻传播专业或成立新闻传播院系。一时间,新闻传播成为各高校热门专业。除直辖市、省会城市外,一些地市州的省属、市属高校如内江师范学院、攀枝花学院也办起了新闻传播专业。专业设置也由新闻传播辐射到了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出版等专业。新闻传播教育的急速膨胀,导致各个高校师资、教材等教育资源短缺,造成当前学生量多质差、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一)定位不清,没有特色
新闻专业如何定位,如何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办出特色,这是每一所设置有新闻专业的院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考察四川的新闻传播教育,千校一面的情况比较严重,学校基本上是用统一的、固定的教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没有特色。而在美国,各新闻传播院系所用的教材,都是不固定、不统一的,基本是本院系教师根据学校的特色和教学需要自己编撰的。而且教材或教学大纲的更新速度很快,幅度也很大,几乎每年都有新内容。另外,美国开设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一般都建有一个配套的新闻学或者传播学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比正规的学校院系更加灵活,能够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引进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如民意测验、实地调查、资料统计等等。将这些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科发展,也促进了教育内容的创新。四川只有少数学校配备有研究机构,如四川大学,设立了新闻传播研究所、广播电视研究所,内江师范学院设有范长江研究所。
(二)投入不足,硬件匮乏
新闻传播是一门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学科,与哲学、文学、史学不同,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进行操作演练。然而,长期以来,这门学科被当作普通的文科,得不到足够的办学资金投入,硬件设备匮乏的现象十分严重。如四川省社科院,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招收新闻学的研究生,却至今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实验室。而不少新闻院系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就开始盲目招生,师资、图书、资料和设备相当匮乏。没有实验室和硬件设备,教师教学只是纸上谈兵,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学生没有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大学四年出来,有的学生稿子也不会写、采访也不会做,甚至连好的新闻作品也无法鉴赏。而美国新闻传播院校都配备有非常完备的实验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也很高,许多课程都是在实验室和机房进行,使学生能够随时演练、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硬件设施的匮乏,不仅影响了学科建设和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教育质量,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与传媒实践接轨,在“一线”不受欢迎。
(三)师资力量弱,教学效果差
最近几年,在四川新闻传播教育界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国家培养的博士硕士一大堆,但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差的现象却并没有得到多大缓解。
一方面,我们重学历、轻实践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导致我们引进的教师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的应届学生,有实践经验的业界人士极少。另一方面,现在很多高校的人事考评制度不合理,教师既要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又要承担多门教学课程,导师们还要带数量众多的硕士、博士,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认真上课、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所以,很多教师既没有认真研究课程特点,也没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和方法大多都是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缺乏实践,没有互动,课堂死气沉沉,学生逃课的逃课、打瞌睡的打瞌睡,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师资、这样的环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适销对路”的学生?
(四)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设置不合理
新闻传播学是交叉型的学科,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只学习媒体知识和新闻报道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倡导学生建构立体式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识教育”。虽然我们口头上称是“通识教育”,实际上走的是“扁平教育”的路子。
从四川乃至全国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来看,专业划分非常细,学新闻的仅仅就是学新闻的。专业课程占了二分之一以上,加上英语、政治、体育等课程,剩下用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就少得可怜。而且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的选课空间极小。美国一贯主张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早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新闻院系在设置新闻课程的同时也设立一些文化、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法律等课程,其中新闻学课程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其他课程为四分之三到三分之二。学生进校第一年一般以通识课程学习为主,完成相应学分之后才能进入专业课学习,学分设置也重视向通识课程倾斜。①台湾的新闻传播教育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力,他们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重视写作能力与文、史、哲素养的培训。
(五)与业界的合作有限,学生实践机会少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四川新闻传播教育就在探索与业界合作的办学模式。如1986年,四川大学成立了新闻系咨询委员会,由时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许川任主任委员,四川省成都市新闻界、企业界及党政部门有关负责人任委员。还和新闻传媒单位合作,成立了新闻传播研究所和广播电视研究所,建立了影视制作公司和广告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一办学模式及经验,先后荣获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②四川省社科院从新闻媒体聘请资深人士担任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派学生到媒体单位实习,参与《华西都市报》的报评等等。
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与业界的合作不但没有得到深入和拓展,反而更加萎缩。一方面,与教育界长期以来把新闻传播学当成普通的文科看待有关,不重视实践性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另一方面,随着学生人数的急剧上升,学校的师资配备与学生人数不成比例,没有足够的人进行学生的实习管理与联系,所以,很多学校都对实习“放水”,致使实习空有其名。“大四”或“研三”说是用于实习,但没有学校的监管和老师的带领,导致实习走过场或者根本没有实习的占多数。由于就业难,多数学生把实习的时间都用于找工作了。
二 四川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思路
要想改变四川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提高新闻传播教育的质量,最根本的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适量控制规模,提高准入门槛
美国新闻传播业虽然发达,但新闻传播院系主张“控制规模,精心培养”。全美国目前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学校二百余所,每年招生数四千人左右,总体规模和比例约占我国的十分之一。除密苏里、哥伦比亚等少数几所大学外,绝大多数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在学科排列位置上均落在文、史、哲、经、法学等之后,同我国的现状呈明显反差。
为了缓和新闻传播学专业发展过猛带来的供大于求的矛盾,四川的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要控制招生规模。政府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宏观调控,建立监督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对开办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教学方案、教材、图书资料、专业设备、实验室、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等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提高准入门槛。新闻专业不能只生不灭,要严格控制招生计划,引入淘汰机制,不符合条件的应坚决下马。
(二)结合自己的资源和优势,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
由于新闻与传播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比较模糊,导致这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也比较混乱。比如,四川省社科院一直以来只有新闻学专业,但在课程设置上却有不少传播学课程。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的经验,可以设立新闻和传播两个专业,新闻专业的教师不需要很高的学历和理论素养,但要有丰厚的实践经验,主要由业界的名记者、名主持任课,对学生授之以“术”;而传播学专业的教师需要理论背景出身,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对学生传之以“学”。
在课程设置上,四川的新闻传播专业要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准确定位。专业课程主要突出个性,数量不能太多,通识课程则强化综合素质,适当提高比例。为了强化通识课程,既可以削减专业课和其他课程的设置,提高选修课学分,也可以实行双学位教育,规定本科学生除取得新闻类学位之外,还需有另一个专业学位。新闻专业课程和非新闻专业课程的学分各占一半。
(三)专兼职结合,合理搭配师资
美国的师资配置很讲究学界与业界搭配,一般是学界人士占三分之一,业界人士占三分之二左右,这样能使新闻传播理论教学真正与传播实际相结合,效果非常好。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有25名全职教师,121名兼职教师;纽约大学新闻系有22名全职教师,近百名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是从报社、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聘请的资深人士,全职教师则由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学界人士担当。
四川有的新闻传播院系也从业界引进一些师资力量,但数量有限。如四川大学在早期的时候,就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一方面请新闻传媒单位的老总、老编辑、老记者和社会各界名流到学校讲学,一方面组织师生到新闻单位参与新闻实践和社会调查以及科研工作。同时还邀请部分国内著名新闻学专家学者先后到四川大学新闻系讲授一门专业课或举办新闻专题讲座。四川省社科院新闻所在招生之初,就形成了从业界聘请导师或教师的传统,而且这些聘请的教师都真正承担了一至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四川省的其他不少学校也或多或少从外界聘请了些客座教授,但是,问题在于,很多学校聘请的教师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并没有承担真正的教学任务。有的只是在开学典礼上露一次脸,最多也就做一次讲座。而且,从业界聘请的教师数量远远低于学院派的专职教师的数量,充其量只是个点缀,作用非常有限。
(四)加强学界与业界的交流,保持良好互动
育人单位与用人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也是必要的。对育人单位而言,与业界合作可以增加实践教学单元,避免空泛的理论教学,并据媒体需要,采取“订单培养”的方式,有的放矢。对用人单位而言,为育人单位提供实习岗位,可以培养出媒体所需要的新闻人才。同时,与育人单位合作,也可以为媒体从业者提供培训与继续教育的机会。在中国,很少有专门的新闻传播培训机构,媒体从业者的培训一般都是由新闻传播院校来主持。
中国台湾的新闻院系历来十分重视与业界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除有专人定期与媒体保持联络之外,学界成立协会或举办学术研讨会时,都会邀请业界代表参加。学校还积极参与业界的新闻在职培训,并对新闻节目、栏目进行监督、研究、提出建议。而业界人士也积极参与教育,如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免费为新闻院系师生提供实习场所与机会,借机扩大影响或培养自己所需人才。如最近几年,一些报纸在大、中学生中开展“校园记者”行动,资助学生采访并拿出一定版面刊载其作品。一些电视台开展“校园征才”活动,选拔优秀学生进电视台,先做助理记者、编辑,并灌输公司的价值观,使之与公司更容易融合,自己也可培养所需人才。③所以,四川的新闻传播教育要加强与业界的深度合作,这样才能培养出新闻采编一线需要的合格的新闻人才。
(五)增加投入,注重实践
新闻传播专业不是普通的文科专业,要想培育出高水平的新闻人才,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因此,四川的新闻传播院系,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一方面要加强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投入和建设,另一方面要重视实习。比如在中国台湾,各新闻院系均设有自己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实验室供学生使用。并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同步更新设备:在创办初期开设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展时期购买先进的广播电视、电影制作设备,繁荣时期更新数字设备、搭建网络平台等等,使学生能够保持较好的竞争力。
另外,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台湾的新闻院系,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实习。比如,纽约大学新闻系规定学生的实习时间为12至14周,占4个学分,学校还设有专门负责联系学生实习单位的协调员。学校内部也非常重视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纽约大学新闻系刚刚启用的电脑编辑平台就与CNN的供稿系统相连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自己办的电视台就是NBC的分台。④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将实习分为一般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实习包括创办中英文报刊、广播电台、闭路电视等供学生校内实习使用,涉及到采、写、编、校、广告、发行(播放)的所有流程皆由学生自己做,老师只是从旁指导。还与“中央日报”开展合作,“中央日报”木栅与景美两个地区的采访工作,交给四年级学生负责,采访新闻报送“中央日报”采访组用,每人实习两个月。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的毕业实习从1960年起改在寒假期间进行,学生可根据兴趣在可供实习的二十五家传播机构中进行选择,为期一个月。这些机构包括中国台湾的“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联合报”、“台湾广告公司”、“中国广播公司”、“中国电视公司”等等。⑤
(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生成”的过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互动、参与、对话、实践、反思,让学习活动与生活事件相关联,使学习成为富有“意义”的过程。在美国,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一般都是小班授课。课堂教学以讨论居多,坚持互动性,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新闻写作、影视创作等课程,教师先进行一个启发性的阐述,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提问,或做课堂训练,如模拟新闻发布会、改写一则新闻稿和导语、扮演节目主持人、拟制一份广告或公关文案等等,最后老师再进行点评和引导。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如传播理论、电影批评等,老师会提前几周就要求学生去查阅资料,阅读参考书,完成的课外阅读量很大,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是看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造新知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所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虽然比较辛苦,但学习效果非常好。
注:
①《中国传媒大学赴美考察团:美国高校传媒教育考察报告》,《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
②《改革开放30年的四川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6期。
③黄东英:《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研究》,《新闻界》,2009年第6期。
④刘海贵:《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特色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9期。
⑤黄东英:《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研究》,《新闻界》,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