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12-03-31胡号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思维经济分析

胡号寰

(长江大学 期刊社,湖北 荆州 434023)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

一、《应用统计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性质与功能

《应用统计学》是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研究的是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1]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其内容既包括统计方法,也包括必要的社会经济指标核算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2]。从课程性质来看,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特性。所谓创新思维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成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上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教师在讲授该门课时应根据其学科性质,结合经济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其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之具有创新意识,可见《应用统计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功能。

二、传统《应用统计学》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

根据课程大纲及课程性质,教师一般按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制定教学计划,重点是传授统计的基本知识与统计调查,大致围绕统计方案设计、统计整理、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传统教学只是一味强化计算过程,忽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往往容易将该课视为数学知识的传授,将大量精力花在研究计算方法的运用与统计公式的选择和应用上,其实该门课程在统计预测与决策上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并不能直接体现出来,造成学生毕业后,只有少数人在实践中悟出其中的奥妙,大部分人仍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原因是教学中没有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掌握章节内容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应用统计学》为经济服务的功能,由于教师观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与当今迅速发展的经济情况结合不紧,只重课本知识,忽视其应用的价值。有些学校,甚至请不懂经济管理的教师上该课,当然,从传授知识与计算方法来说,也许能应付,但从培养学生利用统计这门工具从事经济分析的能力培养来讲,就会大打折扣。该门课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是如何培养学生由定性分析过渡到定量分析上,这门课一般是为大二、大三的学生开设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经济与管理的理论知识,通过统计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将定性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真正解决学生只会书本知识,而无法处理实际的问题,通过该门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重数据、重实际的思维,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传统教学局限在本学科内进行,很少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实际上统计中的很多运算是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解决的,并且图表的处理可以用EXCEL 进行,企业各种报表,经济活动分析都可以将统计知识与EXCEL结合处理,股票价格都可借助这种形式进行,因此,授该门课的教师知识面要比较广,要有多学科的知识,否则,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

统计学很注重概念,传统教学对概念讲授只是对书本的定义讲解,没能与现实经济的热点问题相衔接,教学效果不好,如统计学中有权数、指数的概念,书本上是从统计学科上定义的,如果只是就概念讲概念,就很抽象,很难理解,其实经济中已将该概念充分运用,如股市中的权重股、上证指数、物价指数、房地产相关指数分析,已经充分运用了该概念,如果教师适当地进行扩展,就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结合实际,提高《应用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经济相联系。将《应用统计学》立足于真正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上。因此在教学计划上应适当地增加相关的知识内容,一般教材很少有独立篇章的统计方案设计,笔者专门花4学时讲授该内容,并且运用了大量的案例进行分析,重点是培养学生用数据分析说明问题。列举某刚上市的公司,其经营效果不错,从定性分析潜力比较大,但因没有定量分析其价值,直接购买其股票,结果出现较大亏损,以此说明只定性分析,不定量分析是不行的。由于带着问题进行授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二,将多学科知识交叉使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统计中的分组、频数、表格、直方图是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经济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知识重点,由于比较抽象,不易掌握,笔者将该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将某企业中的报表引入课堂,让学生上机,用EXCEL进行计算,既让学生掌握了概念,又学会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讲统计累计频数时,学生易忽视,就结合某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季度损益、年度损益来进行,某季度年度损益=上季度的年度损益+本季度的季度损益,该公式实际上就是累计频数的具体应用,并通过EXCEL来计算。

第三,在讲授统计知识时,尽可能地结合经济中的热点问题讨论。《应用统计学》不仅仅传授本学科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因此,在统计教学中,讲公式时就直接结合经济问题来计算,如讲众数、中位数、标准差,让学生用公式计算某公司股价的众数、标准差等指标,并作适当分析与实际比对,并且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这又为后面的抽样误差分析教学作准备,将统计知识贯穿起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走出课堂,直接搜集生产第一线的数据,用统计知识进行分析和预测。当前房价是国人关心的问题,影响房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讲“统计相关分析”时,让学生利用课外、节假日调查学校周边的房价数据,然后用统计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与预测,其中就有同学在该方面进行了探讨,有的在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奖,有的在公开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相关论文,并且结论与市场很吻合。

总之,在围绕课程的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地选取经济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及实际经济数据运用于教学中,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就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统计的工具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处理复杂经济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田丽娟.关于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2]邱家学.建构主义理论在《统计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03(6).

猜你喜欢

思维经济分析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