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的思考

2012-03-31李禄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素质

李禄峰 张 玲

(1.川北医学院 学生处,四川 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2012年,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讲话中希望广大青年艰苦奋斗时指出“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青年难以担当重任。”[1]艰苦奋斗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法宝,是广大青年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也刮进了校园。大学生梦想不劳而获、一蹴而就,花钱大手大脚,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比比皆是;学习中缺乏意志和耐力,稍有不如意便怨天尤人,轻言放弃。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刚刚起步,我们不能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要随时准备迎接新挑战,大学生要具备越挫越勇、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战胜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因此,新时期必须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养。

一、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

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过程中形成的坚强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却越发生机盎然的精神动力。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美德之一,是大学生最需要深入学习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窗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继承者,肩负着祖国未来与民族希望,必须具备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抓牢历史赋予的时代契机,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才能以自身为榜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学生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需要。我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这就要求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早在即将建国时就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市场经济高度繁荣,同时,金钱至上、好高骛远的市场经济思想蔓延于世。对此,邓小平告诫我们:“在艰难困苦的时候需要艰苦奋斗,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时候也需要艰苦奋斗”。[4]江泽民反复强调:“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5]胡锦涛提出“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6]我国历届领导人警示我们任何条件下不能丢弃艰苦奋斗精神。大学生要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加强培养自身艰苦奋斗精神,抵御市场经济的重重诱惑,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艰苦奋斗精神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包含了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科技创新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多功能人才的需要。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大学生不仅仅在校内学习专业知识,更要走出校园,参加多种实践,全方位提高自身能力,这一过程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困难,完善自我。而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拥有较高综合素质大学生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大学生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就复合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的具体途径

国家政策引导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例如,对入伍大学生给予报考军校优先考虑,退伍就业优先推荐,学业深造加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免息贷款,技术支持;培养定向师范、医学免费生,免除高等教育学费,毕业后到基层教育、医疗部门;到西部高校读研究生,降分录取,毕业后留在西部发展可免除学费;报考经济落后地区公务员给予政策加分等积极引导大学生向基层靠拢。大学生只有到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完成从肢体到思想凤凰涅槃的蜕变,才能拥有祖国建设者应具备的艰苦奋斗品质。

依靠艰苦奋斗的社会风气监督大学生艰苦奋斗行为。当代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热血沸腾的一代,他们有知识、有追求,敢于创新,勇于拼搏,却缺少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需要外力激发潜在的艰苦奋斗精神,更需要积极舆论的监督。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优越的生活条件让很多人以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已经过去。为此,胡锦涛提出“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7]又进一步强调“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2]从国家层面掀起艰苦奋斗精神的社会风气,营造全社会推崇艰苦奋斗精神的大环境,为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建立社会环境基础。

建立行之有效的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养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思政教师队伍。常言道:“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现在高校思政教师多为博士、硕士出身,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但大多数为“80后”,成长环境优越,造成这些思政课教师本身就缺乏艰苦奋斗的经历,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更多的是讲理论,没有实践经验可谈。必须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艰苦奋斗精神培养,使其具有艰苦奋斗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授课时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设置大学生到基层锻炼课程。传统授课方式是大学生集中学习在课堂,通过书本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间接了解峥嵘岁月的艰苦奋斗,却从未亲身实践过。这样闭门造车式的艰苦奋斗教学必定收效甚微。设置大学生到一线锻炼课程,让大学生到艰苦环境中检验所学,磨炼意志,经过风雨霜雪考验,必然成就一番事业。

艰苦奋斗精神与时俱进,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于不同时代、不同境遇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艰苦奋斗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攻坚时期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使命。大学生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完善自我,才能不辜负祖国的期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优秀接班人。

[1]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5-05(1).

[2]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1(2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求是,2007(21).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素质
身边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做人美德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