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展对大学特色形成的促进作用

2012-03-31李应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办学特色大学

李应军

(长江大学 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不断呈现。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70 年代的巴西,80 年代亚洲“四小龙”带给世界的是崛起的经济奇迹;从90年代至今,中国经济持续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也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1]。按照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2010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最近,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增到2010年的5.879万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大跨步前进。从2005年底的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到2010年,中国GDP 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30 余年间增长了20 余倍,平均增速接近10%,开创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时代[2]。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高校的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高等教育没有引入市场机制,其发展的经费很大程度上来源单一,依赖于国家财政,在我国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前提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国大学鲜有特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使我国改善民生、增加教育投入有了可靠的资金保证,激发了社会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地方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促使地方政府能够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适当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增加拨款,动员当地社会资源支持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创办特色大学。学者蔡火娣、韩兆洲表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单向因果关系,广东经济增长是推动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原因。[3]学者韦柳娅、贺祖斌指出:高等教育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唯一因果关系,即实际经济增长率是高等教育增长率的原因,当期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对高等教育增长率具有正效应,广西实际经济增长率促进高等教育增长率。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高校这项事业得以红火,社会捐赠在大学经费来源中的比重的不断加大,使社会捐赠成为继学费收入后的又一重要经费来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发展和大学特色的形成[4]。

二、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为大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多元性的需求

1978年进行的经济改革是从计划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开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和在全国的推广,极大的增加了农产品的供给量,为我国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经济特区的不断增加和发展壮大,扩大了市场经济的范围;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建立的推进,特别是通过股份制改造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形成;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外资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经济的成分。

一是经济的快速增长要求高等教育迅速扩大规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地增加了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从而增加了对高等教育毕业生的需求。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极大地增加了对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需求。二是经济的快速增长要求高等教育转变运行机制。在政府高度集中管理高等学校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大学缺乏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动力,不能快速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变化,对办学形式和内容进行相应地调整,不利于大学增强办学活力,形成特色意识。三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促使高等院校隶属关系发生调整和高等教育的结构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体制导致了高等教育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为适应经济转型,国家通过“共建、合并、合作、划转”等方式对几十个中央部委管理的高校进行了调整。四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高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我国高校的专业已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400,减少到目前的200多个;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的观点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经济的快速增长还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财政改革、人事制度改革、高校后勤改革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促进了中国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5],也加速了我国大学特色的形成。

三、我国经济发展为大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竞争条件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大学培养人才的类型、规格、数量、质量,制约着大学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大学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大学科类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和地区结构等的变化。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大学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优势,追求办学的个性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形成特色提供竞争条件。

促进了高校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使之在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方面占有优势,有助于高校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促进了高校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推进了高科技园区建设,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珠海高科技园区的成功建设,吸引了国内数所重点高等学校落户珠海,高科技园区成为高校高新技术向社会传统产业扩散的“辐射源”和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战略阵地,这一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和大学特色的创建提供了好的借鉴;推动了企业创办高校这项新兴事业的发展。企业参与办学,对于转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兴办高校,实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和高等教育多元化、大众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6]我国高等教育先后经历了规模、特别是本专科生规模的一个大的发展,实现了办学理念的重大战略转移,完成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推进了办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与我国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211工程”和“985工程”实施,使重点建设的学校整体实力有显著提高,尤其是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水平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也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基地,加速一部分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进程[7]。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011计划”的启动,这必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特色的形成提供充分的竞争条件和有力支持。

[1]郭熙保.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新解——来自后发优势视角[J].学术月刊,2009(2).

[2]汪孝宗.GDP居世界第二被指意义不大 多领域落后[J].中国经济周刊,2011(3).

[3]蔡火娣 韩兆洲.广东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统计教育,2009(5).

[4]韦柳娅 贺祖斌.广西高等教育发展与省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6).

[5]闵维方.中国的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6]李锦斌.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7]周远清.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中国高等教育30年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猜你喜欢

办学特色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