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360°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2-03-31尚荣安晁建虎刘东钱郭尚杰杨嘉胡迪南晶
尚荣安 晁建虎 刘东钱 郭尚杰 杨嘉 胡迪 南晶
近年来随着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的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1],部分复发患者需要进行再手术,由于再次手术需要去除更多的腰椎稳定结构,治疗上比较棘手。本科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360°植骨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30~58岁(45.6±10.2)。距初次手术时间为11~120个月(67.2±20.4)。首次术式: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11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8例、后路开窗法髓核摘除术4例;突出部位:同间隙同侧突出14例,对侧突出6例,中央型突出3例。本组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放射性下肢痛,单侧症状14例,双侧症状9例,伴间歇性跛行6例。经正规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手术节段:L4/L512例,L5/S19例,L4/L5并L5/S12例。
1.2 影像学检查 术前全部病例行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CT及MRI检查,评价腰椎的整体结构和稳定性,是否合并椎管狭窄和椎间盘退变情况。MRI可见腰椎术后改变,瘢痕增生形成,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硬膜受压等。
1.3 手术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满意后,俯卧位,腹部悬空,沿原切口进入,分离两侧椎旁肌,显露原减压部位远近端椎体的关节突关节及横突。采用“人字嵴”定位法选好进钉点,在C型臂X线机定位下经病变节段上下椎弓根打入螺钉。分离残留椎板与瘢痕结合部,扩大减压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如瘢痕与神经根粘连紧密,先用骨刀去除关节突关节内侧部分,暴露神经根外侧份,然后追踪分离,将硬膜和神经根牵开,彻底切除突出的间盘组织或骨化组织。安装连接杆,撑开椎间隙,用绞刀及刮刀去除终板软骨,使皮质下骨毛糙渗血时止,常规切取髂后上棘合适大小的三面皮质缘骨块,并于髂棘内用刮匙刮取适当松质骨颗粒,在椎间撑开状态下,把部分松质骨颗粒填入椎间隙前1/3,压实后植入三面皮质缘骨块,植骨块后缘要低于椎体后缘2~3mm,植骨完成后通过内固定加压椎间隙,使骨块稳定、牢实,同时注意检查有无碎骨块向椎管内脱出。将关节突外侧、横突根部残留软组织清除,用骨凿使之骨床毛糙,冲洗创面,于横突间用髂骨粒和咬除的椎板及棘突骨粒联合植骨,完成360°植骨融合。
1.4 术后处理 术后48h内拔除引流管,抗生素预防感染3~5d,常规给予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连用3d,口服甲钴胺500mg。早期行双下肢直腿抬高功能锻炼,7d后开始腰背肌训练,4~6周后戴腰围下床活动。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门诊摄片复查。
1.5 疗效判定 Macnab[2]疗效评定标准,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障碍,恢复工作和活动;良:偶有疼痛,主要症状消失,肌力正常,直腿抬高试验(-),可轻体力工作;可:症状有改善,但仍有疼痛,不能工作;差:有神经受压的表现,需进一步手术治疗。
2 结果
术中出现硬膜囊破裂2例,行人工硬脊膜修复,术后出现下肢症状加重2例,经过脱水,激素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神经症状逐渐恢复,术后脑脊液漏1例,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全部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均获随访,时间为6~28个月(19.4±8.9)。腰腿痛得到明显改善,本组优18例,良4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5.7%。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现象。
3 讨论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症状缓解至少半年以上,其后出现的同一节段同侧或对侧椎间盘再次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率国内为5%~19%,国外为5%~11%[3]。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其复发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手术中髓核摘除不彻底有关,并且手术进一步破坏了纤维环的强度,术后椎体负重时椎间盘内压升高,残留的髓核组织就从原手术间隙或对侧再次突出,也可能与手术后病变节段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有关。李强一和杨雍[4]认为腰椎间盘突症手术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腰椎运动节段矢状面稳定性改变,该节段潜在不稳,是同间隙复发及腰腿痛的主要原因。
初次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破坏了局部正常的解剖结构,腰椎管或神经根管内充满了瘢痕组织,硬脊膜及神经根不易分离,强行剥离易导致硬脊膜、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的损伤,因此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难度,必须谨慎操作,先显露原减压部位远近端椎体的关节突关节及横突,锐性分离残留椎板与瘢痕结合部,扩大减压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如瘢痕与神经根粘连紧密,先用锐利骨刀去除关节突关节内侧部分,暴露神经根外侧份,然后追踪分离,可以有效避免神经根损伤[5]。如瘢痕与硬脊膜紧密粘连,强行分离极易造成脑脊液漏。如出现硬脊膜撕裂应仔细进行修补,可给予人工硬脊膜覆盖修复处理。再次手术需要切除更多的组织,极大地破坏了腰椎的稳定性,必须行坚强内固定及植骨融合,防止腰椎失稳。
后路植骨的方法主要有后外侧植骨、椎间植骨及360°植骨3种方法。后外侧植骨即小关节突外侧、横突间植骨,临近脊柱中柱,受伸屈应力的干扰较小,融合率高,对椎管内神经血管的干扰性小,也无植骨块滑入椎管的危险,但要求骨量充分,植骨床要处理好[6]。椎间植骨时植骨块在椎体间产生支撑作用,与椎弓根系统共同维持前柱的稳定,符合腰椎的自然生物力学特征。360°植骨是将后外侧植骨与椎间植骨结合起来的全脊椎植骨方法,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360°植骨融合更符合Denis脊柱三柱理论力学分布,有更好的融合效果及更好的稳定性,可解决螺钉松动、断裂,椎间隙高度下降及植骨不融合等众多问题,是一种更理想的植骨方式。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360°植骨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植入含皮质骨的骨块能支撑和稳定前柱、撑开椎间隙、恢复椎间盘的高度和恢复腰椎生理曲度,提供即刻与远期的稳定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脊柱三柱固定。本组病例优良率达95.7%,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现象,具有固定坚强、融合确切、症状缓解快和相对经济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1]殷明,熊文华,孟繁胜,等.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的相关因素与预防措施 [J].当代医学,2012,18(17):19-20.
[2]腾红材,贾连顺,尚建如,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症[J].中国骨伤,2002,15(12):718-720.
[3]Cinotti G,Gumina S,Giannicola G,et al.Contralateral 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results ofdiscectomy compared with those in primary herniation[J].Spine,1999,24(8):800-806.
[4]李强一,杨雍.腰椎间盘手术对腰椎节段矢状面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J].首都科大学学报,1998,19(3):256-259.
[5]袁维,徐建广.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J].脊柱外科杂志,2008,6(4):223.
[6]朱立国,王尚全,杨克新,等.腰椎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