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的普通放射征象探析
2012-03-30颜秀娥
颜秀娥
胸膜腔积液在临床上是非常多见的,通过普通放射常规检查即可检出。正常的胸膜腔内有微量的液体(10~15ml),不显示,少量的胸腔积液在检查中仅显示肋膈角变钝。引起胸腔内积液的原因有很多,而胸腔积液多由于结核、心衰、肺炎引起的,胸膜腔积液或者是全身疾病也可影响到胸膜内的液体运动,胸膜粘连是胸膜腔积液疾病的转归。这些都对影像学认识极为重要,普通放射对其具有诊断性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00例,年龄从25~65岁,平均年龄28岁。以咳嗽时背部疼痛、胳膊活动疼痛为症状,对其均进行了普通放射检查,其中36名患者偶而阵发性咳嗽,半数患者感到乏力,23名患者感到下腹部疼痛。男女均无明显差异,原发病明确,患者症状呈多样性。
1.2 方法
普通放射探查时,患者取卧位或者是半卧位,辅以坐位,充分暴露出受检部位,探查时,经前胸部、侧胸部及背部,右上腹肋间,沿肋缘下扫查,左侧以左肾、脾脏为透声窗,右侧以肝脏为透声窗扫查,观察胸壁、肋膈角、纵膈、肺组织膈肌的情况,特别是要注意观察两层胸膜分离的范围,测量其内胸腔积液性暗区带的宽度以及呼吸时肋膈腔暗区、体位的变化情况,并且记录其范围和大小等。
2 结果
通过对100例患者的普通放射性检查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显示肋膈角处变钝、变平;普通放射检查出有少量胸腔积液。卧位时表现为后胸壁出现半月形水样密度影,随体位变换而发生变动。胸膜粘连做普通放射检查卧位时,显示肺外缘胸膜增厚,能见索条状密度增高影,不会随体位变换而变动。
3 讨论
3.1 胸腔积液与胸膜粘连形成的原因分析
胸膜中有完全封闭的一对浆膜囊,分居在胸腔的左右两半部,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间被潜在的间隙所分开,胸膜是由单层的间皮细胞层所组成,含有少量的结缔组织,其中有结缔组织、血管以及淋巴网络。胸膜腔是脏层胸膜与壁层间潜在的腔隙,壁层胸膜覆盖了胸壁、纵膈表面及横膈,胸膜是由单层间皮细胞构成的浆膜,脏层胸膜覆盖和粘连在两肺的表面。胸腔积液导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而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主要分为:右心室的衰竭、肾脏疾病、结核性的胸膜炎、化脓性感染、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胸腔漏积液、膈下脓疡、肝脓肿引发的反应性胸腔积液、胸膜肿瘤引起的反应性胸腔积液、创伤引起的血性胸腔积液等;其中以结核性胸腔积液最为多见。处理不当可导致胸膜粘连、增厚、甚至钙化[1]。
3.2 胸腔积液的危害及检查方法
大量的胸腔积液对肺功能的损伤要比小量胸腔积液的严重。有相关资料表明,不同量的胸腔积液对肺功能的改变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胸腔积液对肺功能影响取决于胸腔积液量,大量的胸腔积液对肺功能影响极为严重,同时胸膜粘连又是胸腔积液的转归,少量的胸腔积液与胸膜粘连均属于多发病、常见病。
胸腔积液产生的吸收经常处在动态平衡状态,胸腔积液时,其脏层与其壁层分开,两层之间均出现液性暗区。检查正常胸腔的脏、壁两层时,胸膜合二为一,呈现出光滑的强回声带,其间产生的微量液体是不易被检验出来的。检查中发现少量的单侧或者是双侧胸腔积液时,普通放射检查在左侧中明显可见充气的胃泡和形似“横膈”的阴影,两者之间的距离显著增加,在右侧出现如同“横膈”抬高时,以充气肺的良好做天然比对,应以多体位为拍片透视,胸腔的积液直接、间接的征象,可随体位移动的积液诊断出,任何病理的加速或者是减少都对其产生意义[2]。应用普通放射探测胸膜疾病,特别是胸膜腔积液及胸膜粘连的诊断,具有易行、简便、快速等特点。
3.3 探析普通放射对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的临床意义
胸腔积液对肺功能具有一定性的影响,少量的胸腔积液对肺功能的影响很小,大量的胸腔积液对肺功能的影响却极为严重。这是因为胸腔积液患者的呼吸控制力异常和胸廓疾病的共同特征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引起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此时常见的并发呼吸道反复感染,因此在限制性的通气功能障碍的基础上常见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在临床上治疗原发病的基础应考虑到并发感染的可能,尤其是对于大量的胸腔积液,应早期治疗,以防止不可逆的阻塞性疾病的发生[3]。
影像学中诊断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的发病以及对其治疗都有着重要性的指导作用。对于少量的胸腔积液与肋膈角区胸膜粘连的鉴别性尤为重要。由于多种原因,在无法行使CT检查的情况下,普通放射对其诊断有着非常的意义。少量胸腔积液与胸膜粘连在普通放射下基本可明确诊断,有着影像学的不可定性。临床上对胸腔积液患者做普通放射检查是诊断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的有用依据。
[1]马素凤,秦占伟,刘艳芳.少量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的普通放射征象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3,12(10):15-18.
[2]俞森洋.胸膜和胸膜解剖和生理功能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疾病杂志,2001,3(1):50.
[3]钱东华,吕晓红,赵丽荣.超声引导下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胸腔积液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