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2012-03-30杨晓阳
杨晓阳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在检查确诊的过程中较为困难,其临床的表现情况较为复杂,患者的病症表现不一,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很可能造成患者的病症加重,出现偏瘫,甚至死亡。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方式,研究其有效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2~43岁。40例患者中,31例患者有高血压病。
1.2 临床表现
在治疗的过程中,40例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疾病,4例患者有一定程度的肺部炎症,并有感染病史,患者在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且28例患者有不同情况的呕吐症状,22例患者的肢体肌力下降,17例患者有轻微的视物不清楚,存在视力问题,8例患者有癫痫症状。
1.3 检查
对40例患者行脑脊液检查,发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升高,其中28例患者的颅压高于300mmH2O,患者的细胞数检查发现11例患者有一定的升高,14例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含量超标。同时对40例患者进行MRI、MRA及DSA的影像学检查,均有一定的颅内静脉或静脉窦受累。
1.4 诊断史
在治疗中,40例患者初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偏头痛7例,脑血管畸形5例,良性颅高压3例,在治疗时按照相关病症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在治疗2周后没有明显改善,且患者的病症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加重,再次检测综合诊断之后,确诊患者的病症为静脉窦血栓形成,并进行治疗。
1.5 治疗方法
40例患者在经过确诊之后,治疗过程进行颅内压控制及抗凝静脉点滴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为:使用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肝素静脉抗凝,治疗7~10d后使用华法林治疗。
2 结果
在4~11个月的治疗之后,本组40例患者的病症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头痛症状在治疗1个月左右明显减轻,治疗2个月后头痛症状消除。经过完整治疗之后,40例患者中4例患者具有一定程度左侧轻微偏瘫,4例患者眼部视力一定程度降低,其余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恢复正常,症状消除,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治疗中药物使用情况良好。
3 讨论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临床上的多发情况,治疗主要就是抗凝治疗,但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形式差异较大,如本组40例患者、中,除了有不同程度的头痛之外,患者的视力变差、呕吐、肢体肌力下降等症状标下不一,在诊断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误诊[2],本组误诊24例,误诊率60%。从检查结果来看,4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升高,患者的颅内静脉或静脉窦受累是其共性表现,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这也是患者确诊的一个主要特征[3]。从临床表现来看,患者的主要表现情况就是头痛、视力变化、呕吐、肢体肌力变化等,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如果发现其患者的颅内压升高后,再次进行其他方面检查,确诊患者的病症[4]。
从治疗方法来看,以降低颅内压和抗凝治疗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病情,患者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在患者的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中,我们可以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来进行相关的检测,在治疗中使用降低颅内压和抗凝治疗为主,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5]。
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并不困难,但主要问题是其检查确诊方面,因此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仔细地为患者进行判定和检查,确诊患者的病症尤为关键。综上,在诊断治疗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过程中,需要联合诊断综合治疗,以减少患者的痛苦,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6]。
[1]庞利红.28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8):112-113.
[2]马越涛,王春雷,王拥军.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07,2(9):734-737.
[3]郑昆文,马莎,张金章.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4,4(3):165-168.
[4]杜红坚,杨露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25例报道[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1):22-24.
[5]唐开雄,陈瑞陶,黎冠东,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和磁共振血管成像[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8):473-474.
[6]赵林,王志红,刘怀军.脑静脉和静脉窭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15(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