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生源结构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2-03-30鲍巨彬

武术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运动队跆拳道高水平

鲍巨彬

(天津体育学院武术系,天津 300381)

前言

高等教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对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性、提高运动员运动素养和综合素质、推动高校体育文化、丰富校园活动以及推进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不但出现在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有,事实证明,这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方向,也是大学体育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1995年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六家体育院校开始建设跆拳道运动队,一同伴随着中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2005年教育部批准17所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目前尚属探索阶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全国十四所专业体育学院及教育部批准的十七所试办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的院校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1.2.1.1 问卷设计与检验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内容,遵循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调查法有关问卷设计的要求,设计问卷,征求专家意见并进行修改,确定了问卷。

(1)问卷的效度:为了确保所设计的问卷的有效性,就问卷内容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相关建议、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和调整后,设计出正式问卷。请7位体育学院专家(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6名)对教练员问卷进行结构、内容效度检验,效度检验设五个级别,分别是:“非常有效”“有效”“一般”“不太有效”“无效”,结果显示:有2位专家认为问卷的结构、内容效度非常有效,有5位专家认为问卷的结构、内容效度有效,有效率为100%,符合研究的要求。

(2)问卷的信度:本问卷的信度检验方法运用了再测法,运用积差相关法分析结果显示:教练员问卷的相关度为r=0.91,说明问卷的稳定性较好,可信度较高,符合统计研究的要求。

表1 全国十四所专业体育学院及教育部批准的十七所试办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的院校一览表

1.2.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问卷于2010年12月1日至2010年12月21日通过电子邮件和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期间亲自递送的方式发放和完成回收。运动员问卷发放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四所大学因各种原因问卷回答有误或没有收回)有效回收率为85.8%。

2 调查与分析

2.1 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招生方式

通过调查显示我国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招生方式主要是以特招、单招和体育高考三种形式为主(见图3)。在独立设置体育院校跆拳道运动队中以单招为主要招生形式,在普通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中则以特招为主要招生形式。在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特招工作中,对招生程序、方法等没有统一标准和规定,最终各高校自主掌握着高水平运动员的招收条件和方法。由于招生方式的不同,生源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培养显得不很重要,想办法、找关系招好队员成为普通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招生工作的一大误区,队员在校期间的训练成绩很难得以保持、就更谈不上提高了。普通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应以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为己任,为奥运争光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逐渐过渡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主流。

图1 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招生方式

2.2 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来源

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的招生生源有四个基本途径:一是国家队退役或现役优秀运动员;二是省市体工队退役或现役优秀运动员;但是受多种因素的限制,退役运动员进高校主要不是也不大可能继续提高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这样做很难达到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真正目的,也违背退役运动员本人的意愿;三是来自于省市级体育学校的学生;这类运动员大多是省市专业运动队没有选拔上的运动员,因为如果运动成绩好或具有运动潜力就会被上一级训练单位选中,所以他们运动成绩一般,但他们在文化基础方面比专业运动员要好一些。四是有跆拳道训练基础的普通高中生;他们在文化基础方面相对而言要好,而且他们具有运动潜力,有提升空间,但其运动基础较差,成绩提高具有一定难度。

由图2可知,在体育学院跆拳道队生源中有7%来自于国家队,有17%来自于省市专业队,有48%来自于体育学校,有28%来自于普通高中,也就是说有76%的运动员在进入体育学院以前没有专业训练经历,充分说明体育学院跆拳道队仍然在走招生——培养的路子。

图2 体育学院

通过调查发现,在普通高校高水平跆拳道队生源中有4%来自于国家队,有47%来自于省市专业队,有22%来自于体育学校,有27%来自于普通高中,也就是说有51%的运动员在进入高校前是有专业训练经历的专业运动员,充分说明普通高校高水平跆拳道队仍然延续着我国试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初期以招收优秀运动员代替自主培养训练的路子,但生源结构比例在悄然变化。

2.3 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年龄结构

图3 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年龄结构图

图4 高校运动员运动等级水平调查

在对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队员年龄的调查发现队员年龄集中在20—23岁之间,体育学院和普通高校之间整体上无明显差异,符合大学生年龄特点,且都符合大学入学年龄特点,25岁及以上的16名运动员中有7名一级运动员和4名运动健将,说明年龄相对较大的学生以优秀运动员居多。

2.4 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技术等级水平的调查

通过对高校高水平跆拳道队教练员进行调查,掌握所在运动队队员人数和运动等级。由图4可知,体育院校14支跆拳道队伍共有队员302人,其中运动健将61人,占总数的20.2%,一级运动员92人,占总数的30.5%,二级运动员149人,占总数的49.3%。整体呈现正态分布,但运动员技术等级比例各队差异较大,有两所学校没有运动健将等级的运动员,而北京体育大学的30名队员中有27名是运动健将,占体育院校跆拳道运动健将总数的44%,占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健将总数的33.3%,成为突出特例,并且北京体育大学跆拳道队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个跆拳道世界冠军王朔(1996年6月,加拿大埃特蒙多),第一个跆拳道奥运冠军陈中(2000年、悉尼奥运会),北京体育大学为中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也与其特殊的位置和行政隶属关系是分不开的。

普通高校高水平跆拳道队13支队伍共有队员181人,其中运动健将20人,占总数的11%,一级运动员91人,占总数的50.3%,二级运动员70人,占总数的38.7%。一级及以上运动员占了六成,有教练表示:“想要好的但要不到,运动队不放,差得又不想要,来了拿不到成绩,并且运动技术等级自入学后基本没有再提高的可能”,也就是说队员的技术等级都是入学前取得的。

3 结论与建议

(1)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招生方式上应完善招生制度,建立体教结合的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高水平跆拳道的招生组织与管理方面应发挥专门组织机构和教育部大学生体育协会的作用。(2)建立科学合理的招生机制和树立正确的高校办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思想。同时,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在队员的来源、招收问题上存在着生源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的长远战略目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3)我国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队队员年龄结构、运动技术等级整体呈正态分布,但运动员运动技术等级比例各队差异较大。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2005年4月18日(教体艺[2005]3号).

[2]池 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4]杨铁黎,宋尽贤.我国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J].体育学刊,2005(6).

[5]黄景东,林建华.完善和发展我国高水平运动队的理论探索[J]. 体育科学研究,2001(3).

[6]于 芬.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科学化的探索—以清华大学跳水队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9).

猜你喜欢

运动队跆拳道高水平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嘻哈跆拳道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嘻哈跆拳道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嘻哈跆拳道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