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绿色理念初探
2012-03-28孟庆艳
孟庆艳
(苏州科技学院团委,江苏苏州 215009)
高校教育绿色理念初探
孟庆艳
(苏州科技学院团委,江苏苏州 215009)
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生态危机的全球化,反环境污染和反生态破坏的绿色运动激荡全球。如何将大批高校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绿色行动者,这催生了高校的绿色教育。高校教育的绿色理念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环境问题;高校教育;绿色理念
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生态危机的全球化,一场反环境污染和反生态破坏的绿色运动激荡全球。反思现代性,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冲突状态,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高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绿色大学”这个新事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它将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积极的重大变革〔1〕。有学者认为“,绿色大学”主要指全面贯彻和渗透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时代大学,是大学的“绿色”荣誉和形象〔2〕。倡导“绿色理念”,推进绿色教育,构建绿色大学,培养高环境素质的人才,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而深入系统了解、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绿色理念”的起源、内涵和特征,将成为高校教育绿色理念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全球绿色运动催生高校绿色教育
(一)全球绿色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环境问题日益严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绿色运动开始风起云涌。7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资本的全球化,环境议题体现出全球的维度〔3〕。绿色运动开始在各领域广泛勃兴,主要以环境问题研究、抗议运动、非政府组织、绿党和国际机构等形式展开。
环境问题研究为绿色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前提。科学家们独立的科学调查与研究,揭示了环境破坏给人类生存造成的严重威胁。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研究环境问题的《寂静的春天》再版时,曾为之给予深刻的评价。不久,觉醒后的美国公众就发动了全国性的地球日运动。与此同时,一些独立的学术研究群体,如罗马俱乐部等专家学者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文章和专著。
绿色抗议运动主要采取街头抗议和游行等形式来表达对环境问题的不满,以使政府作出政策改变。在西欧,绿色运动关注的领域几乎覆盖了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各个方面。在亚、非、拉国家,绿色运动则主要涉及生存问题,以及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的生存环境。环境抗议运动的广泛兴起,标志着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但所起到的遏制作用极其有限,因此,环保组织应运而生。
环境保护组织是绿色运动的主要力量。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环境保护组织的数量有了飞跃性增长。这些组织主要针对一些具体的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并寻求政治体系对此的回应。但是,这种民间绿色运动要与依然继续着工业文明增长理念和增长方式的执政党相抗衡,显然是处于劣势的。于是,一部分激进组织率先成立了以环保为宗旨的绿党组织,掀起了新兴的绿党运动。
世界上最早的绿党是1969年成立的新西兰价值党。随后,绿党在欧洲、澳洲、美洲、亚洲等各地相继诞生。绿党使绿色政治进入到了传统政治体系核心中,绿党对绿色理念的纲领化,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绿色理念在全球的广泛传播。但是,绿党依然没有成为西方的主流政党,其运动影响力也是有限的。对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需要有全球性的统一行动,因此,国际绿色机构应运而生。
(二)全球绿色运动给高校教育带来的挑战
首先,绿色运动对高校教育的价值理念提出了挑战。传统的高校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秉承“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践行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信奉人对自然无需讲道德的理念,“知识就是力量”的“理性主义”和“技术万能主义”等等,由此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于自然也常常采取占有、征服的态度,把大自然仅仅当作人类生存发展的工具,忽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忘却了地球是人类的母亲。而这一切恰恰与绿色运动倡导的绿色理念是格格不入的。现代教育呼唤救赎自身并能够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绿色教育之道,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4〕。
其次,绿色运动对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提出了挑战。传统的高校人才观重点在于强调人的自由、权利,强调人改造自然的知识、技能的传授等,而对于如何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涉及甚少。全球的绿色运动对这一人才观提出了挑战,它将环境素质列入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指标。
再次,绿色运动对高校的管理理念提出了挑战。随着绿色运动广泛而又深入的展开,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高校要适应绿色运动的发展,就不仅是要在外在环境上“绿化”大学这么简单,它需要学校教育管理者对于其自身的管理理念勇于提出革新挑战。瑞典哥德堡大学在《2003年环境报告》中明确宣告了基于ISO14001的环境管理体系学校管理框架。我国高校还没有明确引入环境管理体系,但是,绿色大学建设业已开展多年,相关的理念已开始融入其中。
第四,绿色运动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全球的绿色运动对校园文化提出了诸多要求,它使“绿色”日渐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涵。绿色校园文化至少要包括三个层次:在物质层面,是绿色的校园以及对周边区域的绿色辐射,“文化是行为的精神支柱”,“环境是育人的力量”,不同的教育理念需要不同的教育环境作为其运行载体〔5〕;在制度层面,要对校园环境进行绿色管理;在精神层面,要设置绿色课程、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绿色责任。这就要求学校应该在能源上降耗,在环境上优美,开放民主,兼容并蓄,文化多元,和谐共生等等。
二、基本内涵解读
“绿色理念”,迄今为止对其内涵进行过明确界定的尚不多见。苏州大学的吴继霞教授在《管理哲学绿色理念之探讨》中,把“绿色理念”界定为:“在汲取现代科学的精华有机论的世界观、生态哲学观和整体主义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等基础上,确立和展开一种超越传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科学观、广义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等”〔6〕。
“绿色理念”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哲学理念,是指在生态环境科学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保护实践的一种高度概括和总结,它侧重强调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崇尚自然善待环境的自然观,是一种强调多维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反对单一的经济增长、高消费、高污染、高破坏发展观。高校教育的绿色理念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其内涵包括绿色价值观、绿色道德观、绿色教育观、绿色文明观及绿色自然观等。
(一)绿色价值观
绿色价值观是一种从整体看问题的价值观,绿色价值观具有这样的内涵:人不是超越于自然界之上,也不是游离于自然界之外,人就在自然之中。我们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由于会使用语言符号,创造了科学技术,竞争力远远超出了其他物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任意地对待自然界和其他物种〔7〕。在为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的经济发展中,必须以尊重自然生态规律、正确认识其价值为前提〔8〕。可以说,绿色价值观很好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地对待自然的观念。
(二)绿色道德观
绿色道德观代表着一种现代的道德素质,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人格状态。传统的道德观几乎一律停留在人际层面,把学会与人相处以共同对付自然谋求人的幸福生活作为教育准则。而我国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中,绝大多数是使学生接受既定、公认的道德价值和信仰〔9〕。这种道德观通常用于社会交往行为中,无法贯彻于自然交往实践中。绿色道德观则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友善态度,倡导一种以自然为师、遵自然规律、尚自然之美的虚心学习态度,倡导一种亲近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优化自然的报恩态度。它承担着开启人类生态良知,开发人类环境伦理潜能,开创人类环境精神面貌,规范人类生态行为的历史使命。
(三)绿色教育观
教育观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道德原理和准则来培养、塑造个体的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观点。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它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的需要〔10〕。绿色教育观既是满足人的包括重视生活和环境质量等新愿望需要在内的教育观,也是新时代焕发德育新面貌的需要。它对传统教育观产生了激烈冲击,对教育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挑战。只有在转换了的绿色高等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在绿色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绿色人才,才能够为实现21世纪的绿色社会提供某种可能的路径〔11〕。20世纪90年代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讨论会”提出:要关心健康、家庭、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人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这就是绿色教育观的写照。
(四)绿色文明观
绿色文明观是反思工业文明后的新的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进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观。它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物质文明层次上,要摒弃高破坏、高污染、高消耗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创造绿色技术和绿色能源,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精神文明层次上,要摒弃征服自然的文化、人统治自然的思想,重塑尊重自然、以自然为友的绿色文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同体的价值观;在政治文明层次上,要按照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建立新的人类共享自然的社会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同发展的伙伴共同体,从而使环境保护制度民主化和法制化;在社会文明层次上,要倡导建立公正和谐的社会秩序,反对公共利益的私人化,消除不合理的人对人以及对自然的剥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绿色自然观
绿色自然观是环境伦理学意义上的自然观,它不仅仅满足于静态描述,而是立足于揭示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最深层的原因,并表达自身作为自然观转向和伦理学转向的双重转向的深层基础。首先,绿色自然观认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体现在可供利用性、自然资源的生产以及自净能力的有限。其次,绿色自然观认为自然资源是有主的。绿色自然观主张各所有权主体有自主地使用其所拥有的那部分自然资源,在开发使用自然资源时应当充分估计和顾及其不良后果,尽早作出预控。再次,绿色自然观认为自然环境资源是有价的。它不仅具有可测定的经济学价值,还具有不可测度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就是“自然的性质”,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基本特征解析
(一)注重生态性
高校教育的绿色理念最首要的特征就是注重生态性。所谓生态,其本意是“家”和“住所”,因此,绿色理念具有的生态性,从最本质的意义上看,就是强调生态系统中的每个因素在其特定的“生态位”上,有着其特定的生态价值,对生态系统发挥着特有的支撑和维护作用。人类仅仅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个体,他的行为不能够破坏其他生态位上的生态个体的生存基础,否则,整个生态系统就有可能遭到致命的毁坏。绿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系统的价值。有学者认为,环境教育第一个目标层次就是生态学基础层次。要学习者学习生态学的知识,从而能够运用它们去识别分析环境以及其所包含的重要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学基础上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取舍出决策〔12〕。长期以来,传统教育仅在专业领域传授生态学知识,很少作为通识课程进行普及教育,因此,传统教育者传授的生态知识是绿色的,但是,其教育的理念却是非绿色的。
绿色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十分重视各高校学科的生态意识的培养,强调尊重自然生态本身的发展和进化规律。高校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懂得,人类对自然界的消费和改造的实践活动不是无边界的、无限度的,只有保持在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的限度以内,才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才能使人类栖居于地球生态系统之中。高校应该发挥其模范和先锋作用,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优美型、生态式学校,即绿色高校或生态文明高校〔13〕。
(二)注重整体性
高校教育的绿色理念也十分重视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在发展中既协调人的内在关系,即不同利益主体、不同规模、层次、结构、功能的实体的发展,又协调人与自然的外部关系的发展〔14〕。绿色理念的一个重要视角是把世界看成是复杂的有机的整体。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人是独立的社会性存在,它要服从社会规律;同时它又是依赖自然性存在,它要遵循自然规律。自然对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工具性存在,而且是一种具有内在价值的始源性和本然性的存在。只有在“社会—自然”的整体性关系中发展才能得到说明。也就是说,发展是一个“表征社会—自然关系”函数的概念,它具有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含义〔15〕。整体意识并不否定人的价值性和能动性,同时又肯定自然的价值和自主性,它纠正了理性视野的偏执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峙,看到的是它们二者之间的整体互动关系。这就在“天、地、人”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中把环境与发展视为一个整体,从而为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和谐提供保障。
(三)注重和谐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16〕。高校教育的绿色理念注重和谐性。这种“和谐”是动态的、持续的。从根源上说,人类源自自然,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具有“家园”的本真意义。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不会自动满足人。具有主体性的人类也不会满足于依赖自然而停步不前,他总是要不断地通过改造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而发展自己,因此,人类生存必然陷入一个“悖论”:“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消费自然,就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而要保持原有的人类生存环境,人类就不能消费自然。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改造自然,就会因为生活资料的危机而无法生存;而如果改造自然,又必然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同样也会危及人类生存。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都是人类生存的危机”〔17〕。高校教育的绿色理念就是要化冲突为和谐,就是要让人们寻求一种途径使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使人类的生态行为在主体性解放与自然生态之间得到相对的和谐与平衡。
(四)注重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绿色理念的实质和目标。高校教育的绿色理念十分注重可持续性。绿色理念注重现代人的发展与后来人的发展的兼顾,把人类的生存价值作为终极关怀,要求合理地对待自然界的消费性价值同环境价值的关系。如果要把人类的生存作为评价人类行为的终极尺度,那么,我们就既不能无限制地改造和掠夺自然界,也不能完全否定人类消费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必要性。要做到二者的统一,关键在于要找到它们的最佳结合点〔17〕。在绿色理念看来,这种结合点应当是人与自然共同的“可持续发展”。一个脱离自然可持续性的人类发展,是无法达到真正的可持续的。只兼顾人类代际利益的可持续而忽视人与自然的种际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最终的命运是不可持续的。因而,我们不仅要关注当代人利益,更应当关注未来人利益;我们不仅自己要可持续生存,而且也要确保我们的地球可持续生存下去。由斯特林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特征的阐述可以看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被赋予包含整个教育的内涵,与其说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新定向”,毋宁说是整个教育的重新定向〔18〕。因此,高校教育中要通过确立绿色理念,广泛倡导和教育大学生们要根据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的需要来约束和规范我们的生态实践行为,从而使人类世世代代和自然共同进化,在双方的可持续发展中走向繁荣。
综上所述,全球绿色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对高校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高校教育的价值理念、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管理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而正是在接受这些挑战的同时,高校绿色教育开始蓬勃兴起。绿色理念作为新的高校教育理念具有科学内涵和特征。
〔1〕张晓峰,王东挥.绿色大学建设管理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8,34(12):42-44.
〔2〕王民.绿色大学的定义与研究视角〔J〕.环境保护,2010(12):47-49.
〔3〕Dobson A,Lucardie P.The Politics of Nature〔M〕.London:Rputledge,1993.
〔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绿色教育:使命、内涵与实践策略〔N〕.光明日报,2010-01-20(11).
〔5〕李莉.绿色管理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以高校校园绿色建设为例〔J〕.企业经济,2010(10):42-44.
〔6〕吴继霞.管理哲学绿色理念之探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6-19.
〔7〕张运增.绿色大学的涵义〔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1):70.
〔8〕袁金群,李邦邦,余学义.论绿色价值观〔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3):358-361.
〔9〕雷云.培养道德情感:高校德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J〕.大理学院学报,2008,7(7):78-80.
〔10〕施伟娟.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然选择〔J〕.大理学院学报,2006,5(5):79-81.
〔11〕侯爱荣.高等教育之绿色审视与反思〔J〕.江苏高教,2010(3):54-56.
〔12〕郭俊华.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探索〔J〕.前沿,2008(9):160-162.
〔13〕文丰安.新时期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3):6-8.
〔14〕乌晓晔.环境道德教育与绿色大学的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3):67-69.
〔1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19-120.
〔16〕任祥.和谐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J〕.大理学院学报,2008,7(5):20-22.
〔17〕刘福森,曲红梅“.环境哲学”的五个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11):6-10.
〔18〕黄宇.可持续发展视野中大学面临的挑战与责任〔J〕.教育文化论坛,2010(5):5-12.
Preliminary Study of Green Conception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MENG Qingyan
(League Committee,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Jiangsu 215009,China)
Since industrial revolution,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logical crisis,a green movement which means to fight agains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is engulfing. Cultiva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to qualified green movement actors gives rise to green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making green conception a heated issue in higher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university education;green conception
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45(2012)05-0097-05
2012-01-09
2012-03-18
孟庆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育哲学以及环境伦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 杨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