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湘行散记》看沈从文的孤独寂寞

2012-03-28刘琳

大理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散记沈从文

刘琳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从《湘行散记》看沈从文的孤独寂寞

刘琳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中最为出色的作品,以叙事、写人、纪闻、写景、状物、抒情为主。描写从常德沿沅水溯流而上的各种见闻,将这条绵延的长河上的景物、人事交织在一起,绘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湘西人民生活图。沈从文的许多作品不仅表现湘西人民的美好生活,隐隐之中还流露出他的孤独寂寞之色,在其《湘行散记》中同样体现出这一蕴味。

《湘行散记》;寂寞;孤独

“散文家沈从文”与“小说家沈从文”同时成熟,然而我们都只熟悉他的《边城》《长河》等湘西小说,对于他的散文关注似乎少些,但事实上他的散文同样十分出色。《湘行散记》在沈从文的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是一本真实记录返乡见闻的散文记。

当今很多人对《湘行散记》的关注点更多是集中于“生命意识的流动”“无尽的乡土悲悯”“沈从文的江湖气息”和“对现实与历史的悲悯”等,其实散记中渗透着沈从文特有的神秘梦魇般的气氛,在这个神秘世界里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寂寞、孤独。无论是作者自身还是他笔下的人或物都透露出这样的情感。沈从文在个人的世界里苦痛挣扎,无法排谴个人心中苦闷,“或许正如朱光潜先生给我的断语,说我是个喜欢朋友的热情人,可是在深心里,却是一个孤独者”〔1〕26。这种孤独感有时非常强烈,深深烙印在心里,随着日月转换逐渐加深。“当生命发展的某种机缘诱发了它,这种潜伏的影响就可能会变成永远抹不去的明晰而活跃的生命因素”〔1〕29。这种孤独感成为了推动沈从文创作的一大因素,并渗透到沈从文的全部创作中,以其内含的悲痛和深刻强烈地震撼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一、孤独寂寞之感在散文中的体现

沈从文先生的湘西情怀从他出生到离开从未改变过。他深爱着这片给他生命,让他有过快乐时光的故乡,他将他的所见所闻倾之全力镕铸在文中,让不熟悉湘西的人有了一种新的感官。“一路行来,白马渡的竹林,白燕溪的芷兰,清澈透明的沅水洄旋,鸭窠围黛色如屋的大磐石和悬挂在半空中的吊脚楼,辰河两岸野莺与画眉啭唱悦耳的曲子,湘子岩夹江高耸的石壁被夕阳烘炙成的五彩屏障,辰溪渡岩石间成千上万大小不一的浮雕石佛,泸溪县能弄湿人心的摇船人的催橹声……”〔2〕在这里,情节简单、画面纯净、民风淳朴,人与物完美和谐、浑然一体,就是在这些纯朴的语词中却可看到沈从文先生的寂寞、孤独之感,无论是他自身,还是他笔下的人物,处处都透露出这种情感。

(一)水带给作者的孤寂之感

水带给作者的影响是很大的,他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因为“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中,作者回到离别十六年的地方,这是他的第二故乡,这个即使在他梦中也占据相当大位置的故乡。这个码头教育过他,让他明白许多人事。“望着汤汤的流水,我心中好像忽然悟了一点人生,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上,新得到了一点智慧。的的确确,这河水过去给我的是‘知识’,如今给我的却是‘智慧’”。“看到日夜不断,千古长流的河水里的石头和砂子……使我触着了一个使人感觉惆怅的名词。我想起了‘历史’”。过去的那十六年业已成为梦境,如今再次回首,却发现那一切都还如此清晰地印在脑海中。它伴随作者从离开到回来,莫名的心酸、悲恸萦绕在心底。孤身一人飘泊在外,此情此景只能让他心生伤悲。

那一直向前奔流不息的河水让作者那样伤怀。从小在水边长大,受着水的熏陶,养成了水一样“慢”“柔弱”“清心寡欲”的性格。望着那没有终点向前流淌的水,正如作者一般,找不到可以停靠的边缘,就这样漂泊无依地走在迷茫的人生道路上。一个找不到目标,没有方向的人,除了自己独自一人,又会有谁能够陪伴他去忍受那份孤独。

(二)水手与乡民带给作者的孤寂之感

水手永远都是在船上、河里跑着,无论有多大的危险都必须完成自己的使命。那个“划了三十七年的船,还只是孤身一人,把经验与力气每天作八分钱出卖,来在这水上漂泊”的老水手把他的一生都花在了船上,他没有家,没有孩子,没有亲人,一身的家当都在船上,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世上。那个小水手还是一个小孩子,但在那样危险的情况下还是得跳进河里去。作者面对水手们的生活环境给予同情,也让他感觉自己和他们一样,孤独可怜地生活在这样付出艰辛劳动的世界里。在辰河中坐船,“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山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常作微笑!”作者不能重新回到过去的生活,但与水手们在一起也让他可以感受到那份温情,那份苦中作乐的温馨。他是羡慕的,也是渴望的。

船上那一幅幅温馨的妇人水手图令人动容,而“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也有份。看他们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近。”作者想要把自己融入到那感人的画面中,想要去寻求一刻温情、一丝慰藉,可却又那么虚幻、那么不真实。那是别人的,不是属于他的,从而引起无言的哀戚,灵魂深处的那份悲凉无人体会。作者懂得那个忽然跑上岸去的人,因为他是寻着那份寂寞而跟着别人后面走上岸去的。“那寂寞的足迹事实上我却不曾见到”,作者被那一幕画面触动了,心中的惆怅愈加明显。

看到“同年”头上的青布包头,因而“引动了我一点乡情”,让“我”激动不已,至少现在作者并不是独自一人,那个青布包头让作者如此熟悉,如此怀念。从乡民的身上作者看到了过去他所熟悉的着装,与他产生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联系,这样让他觉得离家乡近了些,他心中的孤独寂寞减少了。在《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中,沈从文与这位朋友仿佛十分要好,俩人在汽车上聊得很投机。他说“朋友是个爱玩字画也爱说野话的人”,他们相处得很融洽,作者称他为“牯子大哥”,每次见着面,这位大哥总说“我正如何想你”,但事实上他想念作者的原因是作者比较懂鉴赏字画,可以帮老朋友看看那幅《出师表》价值如何,“因此想着我来了。”倘若说作者不太懂如何鉴别,那位老朋友是否还可以如此热忱地待他呢?这也许会让本就朋友少的作者顿时感到落寞吧!

(三)熟悉的河、城、桥带给作者的孤寂之感

在《箱子岩》中,“十五年后我又有了机会乘坐小船沿辰河上行,应当经过箱子岩。我想温习温习那地方给我的印象”,那里有着过去的回忆与美好,是他人生的快乐时光,“看看每一个人的脸子,我都发生一种奇异的乡情”。看到这条河流,他想起了小时游水的场景,过去的一切就像电影般在脑海中上演。一颗没有归属感的心找到了停泊的港湾,那颗充斥着乡情的寂寞之心得到了一丝缓解。

《老伴》中作者说到,虽离开了十七年,但还能“认识城中的道路,辨别城中的气味”,而《滕回生堂的今昔》则是“我与那座大桥分别时将近十八年,我又回到了那个桥头了。这是我的故乡,我的学校,试想想,我当时怎样激动!这些东西使我感动得真厉害!”这几处都是作者直接抒发他的思乡情感,明确表达他回到这里的激动之情。无一不是在说经年累月飘泊在外的游子由于感到孤独寂寞,才让他而今如此感叹,如此心动。“时间使我的心在各种变动人事上感染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我得沉默,得忍受,为了这再来的春天,我有点郁闷,有点寂寞。”时间让他的心愈加难受,但为了可以再次见到故乡,他甘愿忍受长期的冷清,承受孤寂。“在历史面前,谁人能够不感惆怅”,他这次回来为的就是再看看少年时代的青葱岁月,即使面临再次离开,“我还愿意再活十七年,重来看看我能看到难于想象的一切”。如此浓厚的乡土情结只因他离开的那十七年让他倍感苦寂,一人独自在外,没有父母兄弟在身边,忍受着思乡的痛苦,他那些寂寞苦闷就是在为如今的快乐作准备,也为下一次的相见作铺设。

(四)吊脚楼与幕色带给作者的孤寂之感

“吊脚楼”被作者在《鸭窠围的夜》里浓墨重彩地展示出来,是有其深意的。在湘西,吊脚楼是十分普遍的,“半山上也用吊脚楼形式,这形式是必须的吗?”“木材比石块还不值价”,因此,“即或是河水永远长不到处,吊脚楼房子依然存在”,在这样水域发达的地方,即便是不经意的一瞥,也会发现吊脚楼的存在,可见其数量之多。当你放眼一望,除了吊脚楼什么也没有,那时你的心里将会产生多大的空落落的感觉呀,一种凄凉之感必将油然而生。但这些吊脚楼却成了寄身船中苦闷成疾的旅行者和过路人缓解寂寞的地方。旅人的寂寞是因离家远行而引起的,过路的人则是因为没有依靠而踌躇,寂寞的人与寂寞的物融合在一起,那也只能多增伤悲。

夜是黑的,木筏上的火光是微弱的,吊脚楼的灯光是暗的,河岸飘动的火炬是星星点点的,妇人的声音也是盈盈弱弱的,一切都罩在黑夜的大幕中。它所呈现的各种色调都是冷色调,让人感到压抑和忧郁。小羊的叫声令作者想到另一处母羊固执的声鸣,听着那样的声音“我觉得忧郁起来了”。与母亲分离而看不到生死边缘,看不到前途,这同沈从文先生的身世是那样的相似。远离亲人的孤苦,无人诉说的苦闷都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二、孤寂之情产生的原因

(一)家族由兴盛走向衰败

沈从文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沈家在湖南凤凰是一个颇有名望的家族,其祖父沈洪富曾做过提督,外祖父黄河清是当地最早的贡生,担任过守文庙的书院山长,为当地唯一的书香门第。到沈从文舅父辈大多受“欧风美雨”、“西学东渐”影响,有了新的改变。“舅父是个有头脑的人物,本县第一个照相馆是舅父办的,第一个邮政局也是舅父办的”。母亲“极小就认字读书”,“还懂医方,会照相”,父亲又是年轻时便从军入伍的,这样一个既有着传统古朴的封建大家庭教育,又有着浓厚西方文化气息之地,使他从小就有了不同之处。由于他的父亲常不在家中,“我等兄弟姊妹的初步教育,便是这个瘦小、机智、富于胆气与常识的母亲担负的”。因而“我的气度得于父亲影响的较少,得于妈妈的似较多”。也许就是因为同父亲接触太少,沈从文并未继承到太多父亲的男子汉气概,更多受到母亲女子水一般性格的影响,对事物观察细微,倾注感情,也促使他形成对事物淳朴的、原始的、真善美的追求,同时也让他带了些女子本身的忧郁感。

沈从文的童年优裕生活在八国联军入侵,沈父参加唐沽战役并将带在身边的家中值钱“宝货”因战事失利全数失去后开始滑坡,后父亲与同乡密谋刺杀袁世凯之事败露而逃至关外,家里开始典田换钱,沈家因此破产,到沈从文十七岁时,母亲卖去老屋,移居芷江,沈家在凤凰便彻底败落了。沈从文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少爷沦为一个小兵,经历家道中落、父亲逃亡、亲人离世,这些无疑在他心理上造成了伤痕。当一个人处于云端之时突然被重重摔在地上,他的身体精神必将遭受巨大创伤,也必将会经历“人生的酸辛和内心的痛苦,生活的漩涡将他们从富贵温柔之乡卷入生活底层,让他们经历命运注定的人生磨难”〔1〕36。这也为沈从文在以后创作中隐隐所露出的孤独寂寞之感埋下了伏笔。

(二)随军生涯

沈从文童年时代按照父辈意愿进入私塾读《包句杂志》《幼学琼林》《论语》《诗经》《尚书》一类章句,受传统思想教育,但他并不能实现其父想要他做一个将军的愿望,他自小瘦弱多病,指望他从读书出身做一个京剧演员,可他的骇人逃学记录实在不敢让人恭维。他的野性和聪明是天生的,但他却从不把聪明用于长辈们所谓的正道上,最终他进了预备兵的训练班,也正式结束了他的无所事事的顽童生涯。身在行伍的沈从文亲眼目睹了种种用刑杀人的行当,对于一个刚走出小县城的十七岁的单纯小伙子来说,那是怎样的一种心灵震撼,而他还必须在军队各派系力量彼此消长与明争暗斗之中为自己找到生存空间。

一开始他对离家是兴奋的,“渴慕自由深觉得无量快乐”,“可是一上路,却有点忧愁了。同时上路的约三百人,我没有一个熟人。我身体既那么小,背上的包袱却似乎比本身还大。到处是陌生面孔,我不知道日里同谁吃饭,且不知道晚上同谁睡觉。”在家万般好,出门行路难,他发现一切都是困难的,所有一切都超出了他所掌控的范围。在家时他是众人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参军后却什么都不是,没有一样是熟悉的,没有一样可以随意把握。这让一个从未离过家的十七岁少年瞬间倍感寂寞、孤独,仿佛突然之间整个世界都把他抛弃了,他陷入了迷惘与彷徨之中。

在他的《清乡所见》中,我们看到杀人似乎成了家常便饭。“在那里杀了约两千人,民六黔军司令王晓珊在那里又杀了三千左右,现时轮到我们的军队做这种事,前后不过杀一千人罢了!”无论证据能否证明你是土匪,只要军队认定你是,“即刻就牵出营门,到那些乡下人往来最多的桥头,把头砍下来,在地面流一滩腥血。人杀过后,大家欣赏一会儿,或用脚踢踢那死尸两下,踹踹他的肚子,仿佛做完了一件有益于人民无愧于本职的正经工作……”面对这些不把人的生命当作一回事的无端杀戮,让一直信奉“人性”价值观的沈从文在心理上受到了打击,让他看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差异,给了他心灵上巨大的撞击,这也让他与那些轻看生命的人比起来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他找不到能够诉说郁闷的朋友,找不到排遣的方式,他感到十分痛苦,而他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生命本体的孤独。“当生命本体进入到较高层次以后,由自省带来的痛苦和不安是不可避却的。正如存在主义所认为的,人的本然存在显露出的内心无由庇护的痛苦不是那种对确定内容的畏惧而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没有确定的对象,它是无根由的,同时又有着严密的整体性。人失去了一切支撑点,一切理性的知识、理性、价值和信仰都崩溃了,留下的只是处于绝对孤独和绝望之中的自我了”〔2〕。

在怀化镇作者大致眼看杀过七百人,他对某些人在什么情形下被拷打,什么状态下被砍头都十分熟悉了,又看到“许多所谓人类做出的蠢事”。这“使我活下来永远不能同城市中人爱憎恶感觉一致了”,“弄得忧郁孤僻不象一个正常‘人’的感情了”。他的精神状态处于封闭,他一直以来认为的人与人之间那种亲人般的东西被毁掉了。为了缓解心中的那份苦闷寂寞,他自愿掏钱出来买狗肉亲手炖给那些兵吃,极欢喜地为他们做各种事情。其实从这可以看出沈从文在为自己的寂寞寻点出路。“我感觉到我是寂寞的”,可他即使与人再接近“事实上却是十分孤独的”。这是他在《女难》中对自己境况的描述。

他的这种寂寞一直贯穿于他的身上,外人看来他总是快乐的,云淡风轻的,与人混在一起谈天说地,但在他的内在却总隐含着一种冷清。沈从文的孤独意识是非常强烈的,他认为“这或许是属于我本人来源古老民族气质上的固有弱点,又或许是来自外部生命受尽挫折的一种反应现象”〔3〕。这种意识成了他与生俱来的。

(三)北京、上海、武汉生活

1922年夏,沈从文独自一人离开湘西到达北京。他终于从“乡下人”里脱离出来融进了当时的中国现代文化社会之中,但就在他走入都市时,中国资产阶级文化改良运动早已结束,“五四”文学革命也已走向低潮。沈从文在这样一片洪流中两手空空,手足无措。他被淹没于此,因迷惘而无法找到当初来北京的人生目标。沈从文是一个从乡村走向都市的人,他不像胡适、周作人、鲁迅、郭沫若这些名家一样接受过外国文化的洗礼,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他保有着“乡下人”那种看世界的方法,正是这样一种方式使多少人看不起他!没有人和他有着相同的志向,这使他看起来与那个社会格格不入,他从湘西到北京不只有着路程上的差距,更有着文化上的差距,北京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陌生地带。他带着一些本身的偏狭与保守,无法融入到那样的文化氛围中。

沈从文进入大学也不是顺利的。高小的学历妨碍他入大学,使他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感,但最终他还是进入了“向一切人开放”的北京大学。在那里他为了做到真正的独立,与湘西上层军阀体系决别,“为了保持自己的尊严,拒绝了有钱亲戚的‘施恩’,宁可做一朵飘浮于冷酷社会的‘孤云’”〔1〕57。在北京的几年,沈从文许多日子都是在饥饿寒冷中度过的。他所写出的稿子没有一家刊物刊登,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也没有人赏识他,这让他受到严重打击,陷入极其苦闷的境地。

1923年左右,沈从文与胡也频、丁玲成为好朋友,后来三人离开北京在上海创办刊物《红黑》与《人间》。起初刊物销量还是不错的,但到了1929年,因资金不敷周转刊物停刊。由于生活困窘债务积压,胡也频与丁玲离开上海去了济南,沈从文个人生活则是一团糟,经济陷入困境。他的小说出版却拿不到版税,常常吃闭门羹,他自嘲自己为“文乞”,在武汉任教时个人生活都是由凌叔华等人代为照顾,异常困苦。当他们再次回到上海时,胡也频加入了左联,与沈从文在精神上出现隔膜,而后胡也频被捕失去生命,丁玲继胡也频也走上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三人由此分道扬镳。沈从文不得不独自一人继续走他的孤独人生之路。

理想受挫,朋友被害,沈从文重新陷入孤独。1931年到1933年沈从文独自一人在青岛,“在他周围的狭窄圈子里,生活是那样平庸,人生显得毫无光彩。……没有理想,没有生命的光和热,——他找不到能够倾诉心曲的朋友”〔1〕63。常常独自一人在海边,看云看海,思索人生,心中充满困苦与挣扎。时值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白色恐怖和“文化围剿”时期,丁玲被捕,他写了大量营救丁玲和反对国民党的文章,但都被国民党禁发,还受到来自“左”的批评。认为他是个“没有思想”的“空虚作家”“文体作家”,这让他十分不能理解。即使在《边城》出版后获得好评,他依然感叹道“我感觉异常孤独,乡下人实在太少了”。他痛感无人理解,独自一人走在摸索“人性”的道路上。在1934年返乡的这段时间,他带着孤独的心情写下了《湘行散记》中的大部分文章,这也是造成散记中渗透着他孤寂苦闷情感的原因。

三、结语

寂寞孤独渗透在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中,初看似乎是散文,但细读起来又像小说、日记。他运用屠格涅夫写《猎人日记》的手法,糅游记散文和故事小说为一体,把人事景物错综在一起,使人事凸浮于详细特定的天时地理背景中。他“留下了众多的现实人生场面。虽然每一场面的描写,长不过三五千言,少只有几百字,却都近于一个短篇小说,是浓缩的人生传奇”〔1〕388。在他的这部散记中,故事写得十分完整,有头有尾,甚至有情节的开端、发展与结局。那是些活生生的人,真真切切的场面,无论是“常德的船”,还是隐秘的“桃源”都在我们眼前跳动。

在《湘行散记》中作者以平凡的视角去记录、叙述湘西的风景、民俗、人文,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既有美丽、纯朴、阳光又有悲壮、凝重、苍凉。真正美的东西就是要让人感到慑人的痛,而沈从文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他曾经说过:“重读这个选本各篇章时,我才感到十分离奇处,是这四个性质不同,时间背景不同,写作情绪也大不相同的散文,却像有个共同特征贯串其间,即作品一例浸透一种‘乡土抒情诗’气氛,而带一份淡淡的孤独的悲凉,仿佛所接触到的种种,常具一种‘悲悯’感”〔1〕379。沈从文关注“人性”,关注乡土,他是时代的先行者,他是孤独寂寞的,他是一个精神孤独的流浪者。这份孤独促使我们去探究人类个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2〕石高来.沈从文散文的生命形式〔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3(2):4-8.

〔3〕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89.

(责任编辑 党红梅)

On SHEN Congwen's Solitude and Loneliness from Sketches of Travels in Hunan

LIU Lin
(College of Literatur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Sketches of Travels in Hunan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prose work by SHEN Congwen,which is constituted of narrative, personage describing,news,scenic sketch,object describing,and emotion expressing.It describes various knowledge gained along the upstream of Yuan River from Changde,combining scenery with human affairs and painting a colorful picture of people's life in west Hunan Province.Many of SHENG Congwen's works,including Sketches of Travels in Hunnan,have represented the happy life of west Hunan and faintly showed his loneliness.

Sketches of Travels in Hunan;loneliness;solitude

I206.6

A

1672-2345(2012)05-0026-05

2012-03-05

2012-03-14

刘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当代叙事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散记沈从文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欧洲石文化散记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时光散记
学书散记
湘行散记
论沈从文小说的造境艺术
西双版纳散记
达里雅布依散记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