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齐灵渥斯的角色定位
2012-03-28杨文新
杨文新
(1.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云南芒市 678400;2.云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昆明 650500)
对齐灵渥斯的角色定位
杨文新1,2
(1.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云南芒市 678400;2.云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昆明 650500)
齐灵渥斯在《红字》中一直被视为恶魔,整个角色旨在开展疯狂的个人报复,而这种强烈、极端的恨也最终毁灭了自己。以读者的角度细读这个故事分析得出,齐灵渥斯这种毁灭性的报复不合理也不合逻辑,而是作者有意设置。在此分析上对齐灵渥斯的角色在小说中的效用进行全面探讨,试图还角色一个客观、公正的定位。
齐灵渥斯;报复;角色;效用
纳撒尼尔·霍桑所著《红字》发表于1850年。布朗在1981年版的导读中称赞“这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文中敏锐的洞察力和文字的平缓简约赋予文章极大张力”〔1〕。故事发生于17世纪的波士顿。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年轻貌美,却在故事一开始就生下一个私生女。因拒绝供出通奸者的名字,而入狱、示众,外加终生佩戴代表通奸的血红的A字。但此女子独立、坚强,不畏生活的艰难困苦和旁人的冷眼秽语,一直用自己的善行和谦卑努力地活着。她身上的红字也随着她的行为发生着意义的变化,A字成了“能力”“敬佩”以及“天使”等的代名词。她最终也赢得了众人的谅解和尊重。至于她的爱人,年轻有为的牧师丁梅斯代尔在长达七年的痛苦、悔恨和自责中,终于有勇气走上刑台,坦白了自己的罪过,死在了她的怀里。她的丈夫是一个又老又丑的学者,在失去了两年联系后,突然出现在看她示众的人群中。因不想影响自己的声誉,拒绝公开自己的身份,并让海斯特保密,化名为齐灵渥斯,以一个医生的身份开始调查通奸者,并展开秘密的报复。情敌死后,他也在同一年死去。整个故事,齐灵渥斯都是一个魔鬼的化身,一个仇恨和厌恶的牺牲品。只是这样吗?他为何死得如此突然?
一、齐灵渥斯之死
在结局部分,作者交代,因为齐灵渥斯把全部体力和精力都花在报复上,所以,等到成功时,他就无事可做了,只能去魔鬼那里报到了。那这种毁灭性的恨来自哪?爱吗?结局中谈到:
恨与爱,归根结底是不是同一个东西,这倒是一个值得观察与探讨的有趣课题。这两种感情,发展到极端时,都是密不可分、息息相通的;二者都可以使一个人向对方索取感情和精神生活的食粮;二者都可以通过放弃其目的,将自己狂热的情人或者同样狂热的仇人置于孤寂凄凉的境地。因此,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激情在本质上似乎是完全相同的,只是一种恰好出现在圣洁的光辉中,另一种则出现在阴暗惨淡的幽光中。在精神世界里,老医生和牧师——他俩事实上互为牺牲品——也许会不知不觉发现他俩在世上积聚的仇恨和厌恶已经变成黄金般的爱了〔2〕180。
如果齐灵渥斯在与牧师的相处中,思想的交流与知识的碰撞确实使齐灵渥斯对牧师产生了“知音”般的情感,那么这样的情感为何没有影响和干预过齐灵渥斯的报复?如果他对牧师只有恨,他让他活着,窥视着他的心灵,以医生对病人的了解探索着他内心的秘密,那这种恨何以到以死相伴的程度?即使没有齐灵渥斯,即使牧师一直不说出秘密,无论他到哪,他那敏感善良的心也会使他自己自责致死。况且他的秘密,连西宾斯太太都看出来了。“说真的,我很难相信他就是那个人”〔2〕166,所以,只要牧师身体允许的话,他随时捂住胸口的无意识动作迟早也会让周围的人知晓这个秘密。心口不一的折磨,对牧师来说,死是迟早的事。小说中齐灵渥斯的目的只是想找出那个通奸者,并让他接受和海斯特同样的惩罚。但牧师的胆怯使他不敢站出来也不敢承认,只在内心进行着煎熬,所以,齐灵渥斯才想尽办法地让他坦露心中的秘密。当他在临死前终于敢说出真相并接受世人的审判时,齐灵渥斯的目的已经达到。这怎会让齐灵渥斯失去活下去的勇气?难道他的满腹经纶,对学术和医术的不懈追求已索然无味?
如果这种毁灭性的恨是因为他对海斯特的爱,也说不过去。他的妻子不爱他,这是明显的。他也承认他们的婚姻是个错误,他不想对妻子进行报复,她终身佩戴A字已经够了。那他爱他的妻子吗?故事中,我们知道海斯特因为家道中落,被迫嫁给他,两人婚后过着平静的生活。之后,他让年轻貌美的妻子一个人先前往波士顿,自己留在后。却中途遇难,被印地安人俘虏,两年后得以回到波士顿请人赎身。面对妻子因通奸当众游行,他隐藏身份并让妻子保密。他要找出通奸者,让他活着,却不让他逃出他的掌心。他的理由是:“在别处我是一个流浪者,与世人隔绝,各不相干,而在这里我找到了一个女人,一个男人,一个孩子,我和他们之间存在着最密切的联系。不管这种关系是爱是恨,是对还是错!海斯特·白兰,你和你的一切都属于我。我的家就在你所在的地方,在他所在的地方”〔2〕51。这种情感明显不是爱。是对所有物占有的一种表述。正如里德(Reid)所说他在宣称“家庭父权概念下的所有权”〔3〕。既然没有爱只有占有,那因所有权被侵犯而展开的报复可以理解,又为何因目的达成而自己却跟随死去?他的生活没有其他目的吗?
而且在七年的时间里,他对妻子和珠儿不闻不问,也不给予帮助。却在死后将财产留给珠儿。如果他是后悔自己的报复,想要赎罪,那么既然已经意识到自己有罪,想要在牧师死后对妻子和珠儿做点什么,他或许应该为有这么一个愿望而活着,不是死去。再者,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又在海上遇难被俘,经历过一次死亡,就更应该在回到波士顿后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将劫后余生“奉献”给疯狂的报复,并在报复成功后灯枯油尽。其次,他隐瞒了自己的身份,没有人知道他是海斯特的丈夫。那么因为妻子通奸而自己带绿帽的耻辱感就不会如此强烈,强烈到要放弃自己迁居波士顿的真正目的,而一心只知道报复。除此外,他完全可以显示身份,与妻子离婚,然后离开去别的殖民地重新生活。但他留下来了,拒绝与妻子的关系,却把所有学识和心思花在寻找那个人身上,并展开报复。博伊德(Boyd)曾分析指出齐灵渥斯的特色就是一个调查者,自认为是命运和天意驱使他去那样做〔4〕。如果他活下来就是为了报复,那么这个人物的塑造从一开始就是作者有意设置的。他的死很牵强也很不合理。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
里德从作者的生平进行研究,认为霍桑四岁丧父,对父亲在生活中的形象,感情一直是矛盾的。父亲死于海难。他希望自己的父亲能活着并感受父亲的关爱,但现实中他缺乏父爱。这在《红字》中,齐灵渥斯对珠儿作为一个父亲角色也是一样。如果对牧师来说,公开拒绝承认与珠儿和海斯特的关系,是灾难性的,那么齐灵渥斯对珠儿的拒绝也是一样的。他的悲剧同时也是牧师的,但牧师很明确地知道他必须坦承罪过和父亲身份,尽管晚了七年,而齐灵渥斯却不明白他自己的悲剧所在〔3〕。这一点成立的话,齐灵渥斯的死便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因为他矛盾地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父亲”这个角色。当然这是一个原因,但作为小说中的角色,齐灵渥斯还担负着其他的效用。
二、角色效用分析
小说中多个叙述者都在引导着读者往下读这个故事并评判着各个角色。如果齐灵渥斯的毁灭性报复不合理,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如此有意塑造这个角色呢?小说给读者留下很多空白,整个故事其实都不全面和清楚。我们不知道在小说开篇之前海斯特和齐灵渥斯在一起如何生活;为什么要迁居波士顿;海斯特一个人如何应付在波士顿的生活;在什么情况下和牧师相爱;在这段时间齐灵渥斯在印第安人那里遭受了什么;他又如何得以赎身。在小说末尾,作者仅仅告诉我们,海斯特回来了,似乎和牧师葬在同一块空地,合用一块刻着A字的墓碑。齐灵渥斯的墓又在哪?而珠儿作为整个事件唯一的幸存者,她是如何看待这一切的,作者没说。整个小说留给读者很大的空间去想象、猜测和推理。
霍桑的叙事风格以含混和多重含义著称,“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表达含混的道德取向,而是为了掩盖其婚外情主题中隐藏的非正统道德价值观念”〔5〕。任晓晋和魏玲也同样指出,《红字》中象征原型的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认为齐灵渥斯、丁梅斯代尔和海斯特之间的关系是俄狄浦斯情结。两个男人不仅是情敌而且像父与子。愤怒的父亲想要惩罚违背上帝旨意的儿子。病弱的儿子却想避开严厉的惩罚。儿子的背叛和父亲的报复最终毁灭了两人〔6〕。齐灵渥斯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我们知道霍桑的作品多以探讨人类道德本性最深处的根源,故小说的各种解读似乎都难以覆盖文本要表达的含义,每一个角色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而以齐灵渥斯为例,本文试图对他的角色进行一个客观、公正的定位分析。
(一)警示效用
齐灵渥斯的死透露着作者的观点,同时也迎合了读者的心理愿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明显,齐灵渥斯的悲剧在于他对隐藏内心罪恶的牧师使用了卑鄙的报复手段。这种“以牙还牙,以恶制恶”的手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不但使自己变得丑恶,也毁了自己的人生。与他相反,海斯特勇于承担生活的责难,用自己的手艺独立抚养女儿,还帮助穷人,不求回报。她的勇敢、坚强、善良和谦卑使她赢得了宽恕和尊重。她的人格和事迹盖过了自私、软弱的牧师,也大大超过了坠入魔鬼深渊的丈夫。通过齐灵渥斯这个角色,作者似乎在告诉读者,每个人都有善恶之心,面对突来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克制自己邪恶的一面。
(二)线索效用
孝长。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但数千年的宗法统治将“忠”“孝”混为一谈,倡导愚忠愚孝,使“孝”具有了一定的消极意义。村官选举中,受传统家长制潜意识影响,大姓长辈往往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经商,“空巢老人”已成为较普遍社会问题的背景下,提倡孝敬长辈,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要剔除传统孝道中的封建糟粕,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赋予“孝”最鲜活的现代内核。
故事的开头,海斯特一直拒绝供出通奸者的姓名,并心甘情愿接受严厉的惩罚。她什么时候被关进牢房的?小说没有明说。但从海斯特在牢房生下女儿并呆了长达三个多月推测,她怀孕的消息一旦被周围人所知,教会对她的惩罚也就相应来了。在这么长的时间中,她都不说出通奸者是谁,那么故事接下来她也不会说的。她不说,读者肯定想知道是谁。那谁来告诉读者呢?在此刻,海斯特失去两年联系的丈夫齐灵渥斯出现了。没有谁的身份比他更适合来挖掘这个秘密。随着他的出现以及提出要亲自找出这个人,读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接着进入对故事的阅读。他的角色推动着情节的发展,透过他,读者得以从他的角度得知通奸者的信息。当秘密对读者来说不再是秘密,牧师坦白了自己的罪过,然后死去。这里,齐灵渥斯作为线索的任务已经完成,故事中不再需要他了,于是作者让他消失了。
(三)心灵之魔的象征效用
齐灵渥斯的船只遇难。他的妻子和他失去了联系。波士顿的居民都一直在猜测他的生死。有的说他还活着,有的说他死在海底了。那块土地上的大多数人,包括海斯特自己都偏向于他已经死了。但事实证明,他还活着。可他和死了没两样,因为他拒绝公开自己的身份,而以另一个名字活着。他的容貌、着装、行为和思想都与众不同。他更像是一个鬼魂,不能在公众前露面却又存在着。他有敏锐的洞察力,可以探测人的内心。在小说中,他的角色倒像丁梅斯代尔心中的魔鬼。“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人一旦做错了什么却不敢承担,心魔也就出现,所以,当牧师在众人面前不敢坦白心中的罪恶,齐灵渥斯出现了。他和牧师生活在一起,以魔鬼的角色折磨着牧师的心灵。牧师自责悔恨,心灵备受罪恶的煎熬。当最终战胜心魔,说出真相,魔鬼就再也无法威胁到他。于是,作者让齐灵渥斯接着死去。
(四)心理分析代言人的效用
当齐灵渥斯出现时,他是以一个医生的角色出现的。医生做些什么呢?诊断并治疗病人。小说中,齐灵渥斯是牧师丁梅斯代尔的医生。他观察着病人的一切并知晓他内心的思想和感情。正如历史学家汉力·艾伦伯格(Henri Ellenberger)所认为的一样,“齐灵渥斯对肉体的认识论是以引出病人‘病源秘密’为依据的,这个秘密病人将不会也不可能表达出来。但却是身体疾病隐藏的来源”。由此Thrailkill提出齐灵渥斯并不单单凭借着蓄意谋杀式的经验在诊断病人,而是对牧师的身体和心理关系提供了一个非神学的理由,借此考察医生的角色将如何打开丰富的阐释空间〔7〕,这对霍桑来说,具有典型的浪漫特色。心理学,较之罪恶,更置身于符号和意义,精神和肉体间极大的不对等中。霍桑把人的肉体放在他浪漫式的症状学的核心上,用身体的疾病象征道德或心理的疾病,因此,当一个人有了罪过时,这个罪过或许会在身体上出现痛处,而这个痛处将会使真相显现出来。以医生的角色,从人的身体变化探索心理的秘密,不可不说是霍桑作品的独到之处。而齐灵渥斯这个医生在这里扮演着心理分析代言人的角色,所以,当他需要治疗的病人死去后,他也失去了作为医生的价值。
三、结论
由此可见,齐灵渥斯的角色并不仅仅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不忠展开报复的角色,也不仅仅是一个邪恶清教徒的代表人物。他在小说中的效用是多方面的。他的随后死亡不是偶然而是作者故意安排的。作者似乎有意通过齐灵渥斯的角色来教育读者,以恶制恶注定失败;同时通过他的线索角色,把读者的眼光引到牧师身上来。除此之外,他还作为心魔的象征和心理学代言人,丰富着这个角色。希望以上分析可以给齐灵渥斯一个客观、公正的定位,以便能对这个角色和小说的欣赏提供更好的帮助。
〔1〕Brown S.York Notes:Nathaniel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M〕.New York:Longman York Press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9:69.
〔2〕〔美〕纳撒尼尔·霍桑.红字〔M〕.姚乃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3〕Reid B.Narrative of the Captivity and Redemption of Roger Prynne:Rereading The Scarlet Letter〔J〕.Studies in the Novel,2001,33(3):247-267.
〔4〕Boyd M."The Fall ofthe House of Usher",Simms's Castle Dismal,and The Scarlet Letter:Literary Interconnections〔J〕.Studies in the Novel,2003,35(2):231-242.
〔5〕潘志明.含混:《红字》的内在叙事策略〔J〕.外国文学,2007(2):36-46.
〔6〕任晓晋,魏玲.《红字》中象征与原型的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0(1):121-125.
〔7〕Thrailkill J F.The Scarlet Letter Romantic Medicine〔J〕. Studies in American Fiction,2006,34(1):3.
(责任编辑 党红梅)
Role Orientation of Chillingworth
YANG Wenxin1,2
(1.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Dehong Teachers'College,Mangshi,Yunnan 678400,China; 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
Chillingworth has been viewed as a devil in The Scarlet Letter,whose role helps to carry out the crazy personal revenge and finally lead to self-destruction.The essay,from the view of reader,argues that the destructive revenge of Chillingworth is unreasonable and illogical,which is designed intentionally from the author's part.Based on this analysis,the essay will explore allsided efforts of Chillingworth in the novel and try to present an objective and just role of the character.
Chillingworth;revenge;role;effect
I106.4
A
1672-2345(2012)05-0035-04
2011-12-06
2012-03-13
杨文新,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