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接受美学看《李尔王》中人物命运变化的“瀑布”效果

2012-03-28李俊宇

大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李尔李尔王观者

李俊宇

(宁德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宁德 352100)

从接受美学看《李尔王》中人物命运变化的“瀑布”效果

李俊宇

(宁德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宁德 352100)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作用。在悲剧审美中,不能只满足于阐析文本中作者所给出或提示的意象,应该在阅读文本后,在归纳的基础上通过读者自身的想象加工成新的意象。从接受美学看,读者在观照了《李尔王》一剧后,能动地形成了人物命运变化的“瀑布”意象,并与悲剧本身在读者身上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一起构成了“瀑布”效果。其人物命运变化的“瀑布”具有几个特点:“瀑布”的巨大落差性、垂直无迂回性和粉碎性,这些特点在作为主体的读者心理上产生了震惊、恐惧、崇高,并引起观者对人物命运变化这整个事件的深思。而且,这幅壮丽的“瀑布”图景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

接受美学;悲剧;审美;命运变化;“瀑布”效果

朱光潜认为“观看悲剧是一项审美活动”〔1〕,其实阅读悲剧作品同样是一项审美活动。而审美则通常是通过意象来实现的。意象其实是美的载体,朱光潜说过:“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2〕。对于《李尔王》一剧的解读,朱光潜和其他许多评论家一样,注意到了剧中的“暴风雨的场景”这个最明显的意象。还有评论者注意到了剧本中的其他自然意象如动物意象,甚至还有人指出了剧本中的服饰意象,这些都是文本中显在的意象;也有评论者敏锐地发掘了文本中的隐在意象,如正义意象和神明意象等。而通过意象来实现的审美经验是接受与接受史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笔者在此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阐析读者在观照剧中人物命运变化后在心理上所形成的整体意象:“瀑布”。

一、《李尔王》中人物命运变化的“瀑布”

接受美学是由姚斯和伊瑟尔等人在现象学和阐释学的基础上,吸收了结构主义理论中的“空白论”思想、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萨特的恢复读者地位的理论以及马克思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模式”理论而创建的。接受美学的突出特征是它强调读者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作用,认为读者的参与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姚斯提出了“期待视野”和“视野融合”两个概念,前者是指“解读者面对本文时,强调调动自己的经验并产生的思维定向及其他所希望的本文对他的满足”,而后者则是指“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与本文或生活实践视野的交融和相互影响”〔3〕。这两个概念在实质上强调了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在心理上调动自己的已往经验对所阅读文本的主动接受和构建。这种以往的经验既指对以往文本的阅读经验,也指读者的生活实践经验,正如姚斯指出:“一部新作品的读者能够在较为狭窄的文学视野中感知它,也能够在更为广阔的生活的期待视野中感知它”〔4〕。在大自然中或电视里或图片里,我们许多人都见过瀑布,而且它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来自于生活中的一种经验。当我们合上《李尔王》这个剧本,思考剧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变化:李尔王由国王变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疯子,三女儿考狄利娅就因为一句“我爱你一分不多一分也不少”,由公主变成了平民,最后被爱德蒙所派的士兵缢死,忠诚的埃德加也成为乞丐,公爵葛罗斯特竟然落得被挖眼而成为瞎子的结局。在该剧前后,主要人物的命运变化是何等巨大!只要稍加运用想象,我们脑海里就会呈现一幅壮丽的瀑布。这种审美感觉是源于“期待视野”和“视野融合”。其根源在于,我们在实际生活经验得来的意象的基础上,阅读文本后重新构建了一个意象,而且它们是互相融合的,后者符合了我们的“期待视野”。当然,这个新的意象绝非凭空臆想,其最终来源在于文本。在《李尔王》中,有评论者注意到了“‘谪降’这个意象曾有形无形地多次出现在剧里”〔5〕。这里的“谪降”指剧中主要人物命运的下降性变化,而理查德·吉尔(Richard Gill)是用“跌落”来描述命运的下降性变化,他有这样的一段论述:“主人公命运的跌落是悲剧的主要特点。这既表现在外部也表现在内部。从外部来看是主人公权利和地位的下降;从内部看则是精神的紊乱”〔6〕。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悲剧最重要的特点,也是之所以成其为悲剧的条件之一是:悲剧的主人公在命运上的一个大跌落。吉尔在这里用的是“fall”来指称“跌落”,在英语里“fall”既有“跌落”的意思,也可作“瀑布”解释。因此,笔者借用“瀑布”一词来描述和阐释主人公命运的变化既吻合其文本意义,也不违背词源学上的用法。

二、人物命运变化的“瀑布”特点

(一)“瀑布”上空的渲染性

在《李尔王》中,宫廷里的阴谋,就如同天空乌云密布。当爱德蒙等使用欺骗的阴谋诡计时,其父看天象直觉“最近的一些日蚀和月蚀果然不是好兆头”〔7〕163。天空因日蚀和月蚀变得阴暗,即天象将有大的变化,而对于宫廷、社会则预示着重大的变端在酝酿。社会变化直接关联着宫廷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并为人物命运的变化准备了前提条件。这如同瀑布上空的乌云和暴雨,为瀑布的壮观成型提供了条件。更明显的是,在戏剧的高潮阶段,莎士比亚刻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暴风雨场景。当心如毒蝎的高纳里尔和里根把年迈的父亲李尔无情地逐出家门时,狂风大作,同时也使得“瀑布”更为壮观。这种浓墨重彩式的描绘和“瀑布”的壮丽相得益彰。莎士比亚不仅在场景上着力渲染,而且还用剧中主要人物气势磅礴的言辞来加以渲染,如葛罗斯特:“受到那样狂风暴雨的雾霭的海水,也要把它的怒潮喷向天空,熄灭了星星的火焰”〔7〕227。而李尔更是言道:“瀑布一样的倾盆大雨;思想一样迅速的硫磺的闪电;劈碎橡树的巨雷”,似乎要“击平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打碎造物的模型”〔7〕208。

(二)“瀑布”的巨大落差性

所谓瀑布,其形成必须得有一个较大的落差,而且落差越大就越壮观,也越能震撼观者。剧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变化也有此特点。该剧的主人公国王李尔,在剧本开始时是一个高高在上,任意妄为的国王,最终却成了个连平民都不如的疯疯癫癫的老头子,其落差大得简直难以置信。葛罗斯特伯爵,被康华尔残忍地挖去双眼,这比杀死他残酷千百倍。反面人物埃德蒙,他的狡诈、贪婪、冷酷、卑劣却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他根本不念父子的人伦之情,故意回避以便让康华尔挖去他亲生父亲的双眼,其心之毒胜过毒蝎。不仅如此,他还极端功利贪婪,企图同时占有高纳里尔和里根两个女人,并最终取代李尔登上宝座。他的无耻、狡诈、贪婪和残忍大大超出我们的心理预期。正如美国学者大卫·贝文顿(David Bevington)所说:“在描画人类生存之悲惨这点上,除了《哈姆雷特》和《麦克白》没有其他悲剧能与之比肩;葛罗斯特伯爵被挖去双眼和考狄利娅死在李尔怀抱里这两个悲惨的景象,就是《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也无与伦比”〔8〕。所有这些人物的命运变化都在我们心中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落差,就如同水帘从悬崖上部直坠谷底。

(三)“瀑布”的垂直无迂回性

大凡壮丽的瀑布,不仅有较大的落差,而且落下的位置是垂直的,越垂直越壮观,这样的瀑布会给人心理上的恐惧和震撼。在《李尔王》这个剧本的开头,在李尔随心所欲地分封他的土地的场景中,李尔对小女儿考狄利娅态度的变化也是陡然直下的。当考狄利娅没有说出违心之言来奉承他时,李尔说道:“我发誓从现在起永远和你断绝一切父子之情和血缘亲属的关系”〔7〕153。连法兰西国王都无法理解李尔这种态度上前后反差巨大的变化,“怎么一瞬间,就会干下这么一件罪大恶极的行为”〔7〕154。同样,他的两个大女儿得到了他的土地后,对李尔的态度就陡然直下,毫不留情地把老父赶出家门,流落荒郊。爱德蒙更是毫不逊色,当他得到了父亲的信任,把哥哥赶出去后,便毫不犹豫地残忍地对待他的亲生父亲。所有主要人物的命运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垂直”变化。该剧中人物命运的变化虽有点出乎读者意料且情节较复杂,但绝无迂回曲折之感。这是一个垂直下泻的“瀑布”,水流临到悬崖边缘,就直泻下来。

(四)“瀑布”的粉碎性和归整性

作为瀑布,还有一个显著而且让观者肃然起敬的特点:粉碎性。巨大的水帘从高处坠下,落下时被重力扯成碎片,在谷底溅起水花乃至升腾成雾气。而且那水的碎片也好,颗粒也好,在深谷里完全混合起来了。这在《李尔王》中也体现得很明显。利欲熏心的爱德蒙被爱德伽杀死,里根被高纳里尔毒死,后高纳里尔自杀,考狄利娅被爱德蒙派去的军官队长缢死,国王李尔最后死于心力交瘁。戏剧结尾时舞台上尸横遍地。国王死了,国王的3个女儿都死了,这说明了旧的统治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有待建立,王国所经历的阵痛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在戏剧的开头就显示了王国内部矛盾重重。国王李尔80多岁了,年事已高,难免昏聩。他的两个大女儿互相之间勾心斗角。爱德蒙代表着出身较低的阶层,不满于被轻视和压抑的地位,他们力图打破原来的旧秩序。这些说明了王国必然要经历一场大变。就如同瀑布处在悬崖的边缘,坠落并粉碎是必然的。王国的命运在哪里?这一切,莎士比亚无法给出答案,只能留给那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

三、人物命运变化的“瀑布效果”

在实际生活中,瀑布留给我们最初的印象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壮观。因为它那突兀眼前的瀑布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声响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同时,瀑布也给我们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因为它激起了我们对那浑然一体的水帘被摔下来乃至升腾成雾气的叹惋和对力量的一种畏惧,我们在这大自然的杰作面前因显得极其渺小而对它生出了崇敬。这,就是实际生活中的瀑布效果,当我们亲临了每一个大的瀑布后都会有这样一种悲壮的感觉。同样地,当我们阅读了《李尔王》这个剧本后,这种感觉也是那么的强烈。如前所述,在《李尔王》中,存在一个隐在意象——瀑布,而这个意象在阅读主体的心理上产生了强大的效应,笔者在此把它称为“瀑布效果”。毫无疑问,《李尔王》是一个悲剧,而对于悲剧及其效果,亚里士多德有较详细的论述,但亚氏在其论述中“主要强调悲剧本身具有引起观众怜悯与恐惧并加以陶冶的功能,而未强调观者对效果的能动作用”〔9〕。笔者在本文中的“效果”是接受美学中所指称的效果(effect),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瀑布效果”包含了读者或观者在脑海中所形成的“瀑布”本身,同时这个意象在主体的心理和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应,如崇高、震惊、恐惧和深思。从接受美学看,这里的“瀑布”意象本身是观者的能动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如前所述,《李尔王》中人物命运变化的“瀑布”具有4个特点,即“瀑布”上空的渲染性;“瀑布”的巨大落差性;“瀑布”的垂直无迂回性;“瀑布”的粉碎性和归整性。而这4个特点与“瀑布”在读者心理和情感上产生的反应直接相关。“瀑布”上空的渲染性给读者心理上造成了一种疑虑,且在这种疑虑中充满了悬念。天空中的日蚀月蚀,令读者或观者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担忧。这种疑虑的堆积在读者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动量,一种需要宣泄的动量。而瀑布的巨大落差性和垂直无迂回性,以及粉碎性,在读者心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恐惧感,这种恐惧不能和实际生活中的恐惧混为一谈,这种恐惧是悲剧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分。在悲剧中,恐惧和震惊密切相关。对于李尔王的近乎疯癫,葛罗斯特的被挖去双眼,埃德蒙的狠毒,我们只能用震惊一词来形容,“所谓震惊,是一种专对残酷或狂暴的情景的特殊心理反应”〔10〕。这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就是瀑布效应之一。随着“瀑布”的坠落,使读者在恐惧中得到一种心理上的畅快的宣泄。“瀑布”的归整性,又使读者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在这种净化中,读者对整个事件进行着深深的思索。在《李尔王》中,由于戏剧情节的迅速推进,读者或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来不及细想,只有等到戏剧结束后,才会对整个事件,或对整个“瀑布”的发生过程进行思索。值得注意的是,接受美学并不排斥文本与现实及历史的关系,并非为美学而美学。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主体性,强调读者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而这种能动性是读者与文本之间一种积极的互动,即由读者的期待视野到视野融合。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带着读者强烈的时代现实感与读者文本阅读经验,因此与现实及历史的关系十分密切。文本及读者共同产生的意象对读者本身在心理和情感上给予极大的触动,并引起读者的深深思考,尤其是“瀑布”的粉碎性,不仅增强了作品的道德意蕴,而且让读者进入沉思。在《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命运的急剧变化,直接表征了当时社会变化的特点:旧的势力趋于朽败,新的力量在酝酿、积聚和发展,变化往往发生在一瞬之间。经历了这次大变,一切皆得其所,正如剧中奥本尼所言:“一切朋友都要得到他们忠贞的报酬,一切仇敌都要得到他们罪恶的苦杯”〔7〕272。然而,莎士比亚对于未来还是充满了希望。在该剧里有这样一个场景:葛罗斯特欲从悬崖上跳下去结束他痛苦的生命,脱离这说不清的世道,他儿子爱德伽出于挽救他的目的善意地骗了他,让他从平地跳到平地,因而葛罗斯特没能跳崖自杀。这与勃鲁盖尔在《盲人》一画中刻画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盲人》中,一群盲人一个跟着一个走向悬崖,悬崖下面是万丈深渊。这幅画充分表明了一种悲观绝望的处世态度:人类走向毁灭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而在《李尔王》中,虽然葛罗斯特两眼瞎了,但爱德伽并不瞎,而且他没有把葛罗斯特领向悬崖边缘,爱德伽是要拯救一个受到重创的绝望的心灵。“悲剧性把无与伦比的个性的死亡理解为整个世界的不可挽救的崩溃时,同时也确立了宇宙的牢固性、永恒性和无限性”〔11〕。如同瀑布一样,水帘从高处落下并被粉碎后,又重新得到了归整,汇聚成新的河流,奔流而去。总之,这种粉碎性和归整性,给观者或读者以深深的思索。

而从“瀑布”上空的渲染到“瀑布”的粉碎,人物命运的变化这整个事件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崇高”的效果。凯瑞特在《美的理论》一书中,对客体能引起主体崇高感所应具备的特点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第一,引起我们情感的超常的体积或力量。第二,首先是一个受挫或拒绝的消极状态。第三,随后,一个自我扩张或者提高。第四,最后的情感是与客体合一的积极情感〔12〕。在凯瑞特的解释中,他认为“高山”、“彩虹”这类静态的事物可以作为崇高的客体,因为它们具备了“超常的体积或力量”这个条件。同时他也承认“飓风”这类动态的事物也可以作为崇高的客体。既然动态的事物可以作为崇高的客体,那么在客体动态的变化中,观者这个主体的心理和情感也会随着客体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动态的事物是因,主体情感变化是果,无因则无果,因此,可作为崇高的动态客体也相应地遇到“受挫或拒绝”、“自我扩张或提高”,而且在这个动态的变化中,客体更能显示其内在的力量,增强其崇高感。而大型“瀑布”正是这种动态的客体,其本身所具备的特点使其恰好吻合客体引起主体崇高所应具备的条件。水流大量积聚,在悬崖处受挫,同时相对于深谷处而被突然抬高,产生一种巨大的动量,接着跌落到深谷里,最后又重新汇集成水流。水流的大量积聚与悬崖的高度符合了条件一;水流处于悬崖的边缘,它引起了我们一个受挫或拒绝的消极状态,即符合了条件二;水流在悬崖处被抬高,在观者心理上必然产生自我扩张感,最后水流从高处坠落,使得观者心理上的“动量”也得到了一种释放,或情感上的宣泄。李尔王的命运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形成的“瀑布”意象具备了产生“崇高”感的特点。李尔在分封土地前,是一个受万人景仰、高高在上的君主,他内心充满了强烈的自大感,这种自大感是由他的地位所决定了的。尽管他年事已高,却是一个富有激情的男人,他的暴怒,他在暴风雨中的一番话,是他内心充满激情的表现。因此,莎士比亚给李尔王赋予了一种超常的内在精神力量。然而,他的自大感却受到了挫折,首先被小女儿考狄利娅的真实表白所打击,接着是被两个大女儿赶出家门,流落荒野。在暴风雨中,他那充满激情的诉说,显示了他对伦理道德的尊重,对邪恶的痛恨。在荒郊的暴风雨中,他的整个胸腔扩展了,全身的血管喷张了,他近似疯狂的状态,使他无视暴风雨所造成的肉体上的伤痛,他声声有力的诉说,显示了他内心强大的力量。他宁愿在暴风雨中,让雨水浇透他那曾经糊涂的思想,也让他认识到了穷人的痛苦,显示出了对普通人的人文关怀,随着李尔王精神的高亢,观者的激情也被调动起来。尤其是其小女儿的死亡,更是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他抱着考狄利娅,那一番深情的诉说,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对爱和幸福的珍视。当李尔王显示出他内心深处的爱时,观者也跟着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一次净化。最后,考狄利娅死去后,他也完全失去了求生的愿望,他内心的激情已经发泄完毕,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我们可以看出,李尔王本身并不能给人以崇高感,而是他命运的变化给人以崇高感,确切地说,是命运变化所激发出来的力量、激情和内心深沉的爱给人以崇高感。

最后,所有这4个特点合力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充满了强烈的美感。这种美以意象为载体,以情感为驱动力。

综上所述,《李尔王》中人物命运的变化充分体现了“瀑布”的特点,它在读者或观者心里形成的意象是一幅极其壮观的“瀑布”,它具有“巨大的落差性”、“垂直无迂回性”和“彻底的粉碎性”。这的确是一部在艺术手法上很有特点的悲剧,特别是“巨大的落差性”这一点,是莎翁其他3部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和《奥赛罗》)所不具备的。当我们合上这部戏剧,留在我们脑海里的还是那壮丽的瀑布,那坠落下来时的轰然巨响,还有那激起的片片浪花。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4.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52.

〔3〕方建中.论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J〕.求索,2004(5):156.

〔4〕〔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31.

〔5〕刘旭彩.浅析《李尔王》中的象征意义〔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21(1):76.

〔6〕Richard Gill.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8:191.

〔7〕〔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8〕David Bevington.Shakespeare’s Tragedie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2007:185.

〔9〕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76.

〔10〕〔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323.

〔11〕〔俄〕A.A.别利亚耶夫.美学词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27.

〔12〕汝信.外国美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2.

(责任编辑 党红梅)

“Waterfall”Effect of Character Fate's Change in King Lear from the Angl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LI Juny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Fujian 352100,China)

The Reception Aesthetics puts its emphasis on read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and reception.On the base of induction,readers shouldn't be content with the image the author conveys.This image sh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new image by readers themselves after reading books in tragic aesthetics.After mindfulness of King Lear,readers actively form the"waterfall"image of character fate's change,and a series of emotional reaction constitutes"waterfall"effect,which is happened to readers combined with tragedy itself.The waterfall of character fate's change manifests some features,such as massive drop,perpendicularity and smashes.These features give rise to shock,horror and sublime in readers'psychology,and make readers to ponder deeply over the whole incident.Besides,this magnificent picture of"waterfall"gives readers strong aesthetic feeling.

reception aesthetics;tragedy;aesthetic appreciation;“waterfall”effect

I106.3

A

1672-2345(2012)01-0031-05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基金资助项目(JB11283S)

2011-09-20

李俊宇,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李尔李尔王观者
端午节观龙舟赛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李尔王》
离开李尔王的荒野
皇上胸肌好伟大
李尔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新址正式奠基
麦格纳接替李尔为宝马提供座椅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