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作用观察

2012-03-27苏申

河北医药 2012年10期
关键词:脑出血资料血压

苏申

高血压脑出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再出血会严重加重病情,死亡率为10%[1],重度致残率明显高于首次出血病例,预后差。有报道表明临床上给予患者正确的心理疏导,教会患者自我调节,有助于稳定情绪、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8月至2009年6月共入选患者167例,男106例,女167例;平均年龄66.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干预组83例。2组性别比、既往病史、年龄等因素基本均衡(P>0.05)。见表1。

表1 基线资料比较 例

1.2 入选标准 (1)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且诊断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2)发病24 h内的脑出血患者;(3)患者无意识障碍及交流障碍,能配合心理护理;(4)受试者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愿参加试验。

1.3 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诊断依据[2](1)有高血压病史;(2)病后30 min~24 h入院;第1次脑出血均经头部CT证实;(3)再次出血距首次出血时间为3~12 d;(4)临床表现均有曾一度好转或平稳而出现突然恶化;(5)第二次头部CT显示血肿体积扩大 >33%[3]。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取一般护理措施,干预组在一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1)协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对患者给予护理计划及康复知识等的健康教育,讲述早期功能性锻炼对恢复身体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坚持锻炼,并给予希望,所有症状都可在1~3年内逐渐改善,肢体语言的不断训练,使患者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2)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保证患者的生活环境舒适、安静、室内温度及光线适宜;此外医护人员对待患者也应耐心、和蔼,不宜诱使患者情绪激动,满足患者的一些合理要求。(3)宣传教育:加强医学知识的信息传递,帮助患者了解及认识疾病的本质,满足患者对疾病本身的好奇心,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并且拥有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念。(4)构筑亲属关系网:亲人可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可起到安抚作用;医护人员应在工作中为患者建立亲属关系网,加强患者与亲属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患者感受到亲人给予的温暖[4]。2组其他护理方案及治疗方案相同。观察2组30 d内再出血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共有23例发生再出血,再出血总体发生率为13.8%,其中对照组为 19.0%(16/84),干预组 8.4%(7/84),2组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6,P<0.05)。

3 讨论

再出血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约16% ~20%[5,6],与我们的观察的再出血总体发生率为13.8%基本相符,但干预组再出血发病率为8.4%,低于以前的临床统计结果,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显示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因素为血压不稳定、情绪变化等。文献报道显示,血压与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与卒中的类型无关,收缩压的升高或舒张压的升高均使发生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7]。我们对于脑出血患者的血压都控制在140/80 mm Hg,因而再出血的发生率总体偏低。有研究显示,若71 mm Hg<舒张压<110 mm Hg时,舒张压每升高7.5 mm Hg,脑卒中发病率升高1倍;此外,还有资料表明,若5 mm Hg<舒张压<10 mm Hg连续五年时,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性降低42%[3]。另外,再出血的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起病24 h内,本组资料呈相似结果,再出血发生在24 h内的病例占78.3%(18例)。有文献报道,患者患病后可出现心理失落、慌张、恐惧等反应,急性期脑卒中引发患者抑郁发生率为 25% ~60%[8,9]。李向青[10]指出,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应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加强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互助关系,综合整体的护理模式不但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王彩红等[11]报道指出,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与护理外,社会的干预治疗也同样担负着重要的作用。脑出血发病急,变化快,常常突发一些症状包括患者失语、肢体瘫痪等状况,这些状况导致患者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于治疗的整个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心理沟通也极为重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安全感,并且给予相应的知识传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挖掘患者的自身潜力,是患者能够做到良好的自我调节,对医疗进行积极的配合,有助于稳定情绪、平稳控制血压[3]。本组患者中2组患者的平均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别但是干预组患者再出血发病率为8.4%,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以往临床统计结果,其原因可能就是在病患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使病患了解脑出血的本质以及预防再出血的方法和重要性。所以我们认为充分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稳定患者情绪等途径减少血压波动从而减少再出血的发病率。但是,因为心理护理是由多个护理班次分别完成,相互可能有差别,可能部分影响最终结果。另外,入选的病例偏少,进行分析的时候对结果可能产生多种偏移,应在以后的观察中进一步完善。从本实验可以看到系统的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

1 胡维铭,王维治主编.神经内科主治医师700问.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57,509.

2 王维治.颅内高压症的监测和治疗的进展.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7:374-375.

3 Brott T,Broderick J ,Kothari R ,et al.Early hemorrhage growth in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troke,1997,28:1-6.

4 王国强.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原则和目标.实用护理杂志,2000,16:4.

5 Fujiisu K,Muramoto M,Ikeda Y,et al.Indications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putamina hemorrhage;Comparative based on serial CT and time course analysis.J Neurosurg,1990,73:518-525.

6 尹延河,朱俊岭,高龙飞,等.脑出血后再出血的临床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12:358-359.

7 Dandapani BK,Suzuki S Kelley RE,Reyes- Iglesias Y,et al.Relation between blood pressure and outcome in int racerebral hemorrhage.Stroke,1995,26:21-24.

8 孙玲,吴敏玲,陈冬梅.住院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调查分析.现代护理,2006,12:491-493.

9 董爱琴,单艳阳.42例脑出血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7,12:83-84.

10 李向青.急性脑出血的护理体会及再出血的防治.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4:73-74.

11 王彩红,陈福梅.心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09,7:1075-1076.

猜你喜欢

脑出血资料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稳住血压过好冬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控制血压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