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压止血带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2012-03-27司淼

河北医药 2012年9期
关键词:止血带四肢气压

司淼

院前急救中四肢创伤的患者所占外伤患者比例较大,常规止血采用橡胶止血带法、加压包扎止血等方法。气压止血带一般用于四肢手术中控制出血量,确保切口无渗血,缩短手术时间。2011年我急救中心车载设备中增加了JXX-001型手动气压止血带,用于院前四肢外伤止血,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至10月我急救中心接诊的四肢外伤患者2 889例,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一般资料有均衡性。入选标准:(1)无其他脏器损伤,肢体外伤至少一根大血管损伤。(2)男性患者,年龄20~45岁,体重60~80 kg,既往体健。(3)受伤时间≤1 h,未接受其他专业处理。

1.2 急救措施 试验组给予JXX-001型手动气压止血带止血,对照组给予常规橡胶止血带止血。2组均采取伤口敷料包扎,建立静脉通路等治疗原则。

1.3 研究方法 对比2组止血有效例数,急诊手术(专科医生会诊后30 min内)前失血性休克发生例数,神经、软组织损伤例数。

1.4 评价标准 止血有效标准:(1)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20 次/min。(2)无神经和软组织损伤。(3)伤口无活动性出血。休克评价标准:(1)有诱发休克的病因。(2)意识异常。(3)脉细数,<100次/min或不能触知。(4)末梢循环灌注不足: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2 s),皮肤花纹,黏膜苍白或发绀等;尿量<30 ml/h或尿闭。(5)收缩压 <80 mm Hg。(6)脉压 <20 mm Hg。(7)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30%[1]。神经、软组织损伤标准:出现神经麻痹,局部软组织淤伤、起水疱、拧伤和皮肤坏死等。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气压止血带在四肢创伤中止血有效率(P<0.05)明显提高,减少了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P<0.05),减少了神经、软组织损伤并发症的出现(P<0.05)。见表1。

表1 2组观察指标比较 例(%)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气压止血带在四肢创伤的院前急救中止血效果好,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可减少并发症,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四肢创伤的院前急救中使用气压止血带止血尚缺乏经验,仪器使用前需要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制定操作流程,按照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定期维护保养设备,认真填写使用时的护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上止血带的位置、压力,充气和排气的时间,使用充气止血带前、后皮肤及组织的完好性、气压止血带牌子及型号。每次使用前预先检查气囊止血带、接管、接头,橡胶气囊带是否被布外套全部包住(合为一体的除外),接管、接头是否匹配、牢靠。

气压止血带压力大小根据病患年龄、血管收缩压、止血带的宽度、肢体的大小而决定。就健康成人而言,上肢压力:病患血压的收缩压加50~75 mm Hg,下肢压力:收缩压加100~150 mm Hg[2]。止血带压力过大或不足均可能造成神经伤害,不足的压力可能产生肢体静脉充血而造成神经的出血浸润。气压止血带能安全使用的时间长短无一定的标准,通常由病患的年龄、生理状况及肢体的血管供应情形而定,就一般50岁以下的健康成人而言,上肢所使用的止血带应少于1 h,下肢则<1.5 h,隔3~5 min再充气使用[3]。将气压止血带放置在靠近手肘和膝盖是较为适当的位置。若是放置在手臂或腿部的远端,止血带与骨之间的组织很薄,故可能造成神经的损伤。使用止血带之前,先将止血带内空气排净;用无皱纹保护垫垫在止血带下方的皮肤,捆扎时松紧要适宜,以能容纳一指为宜;止血带上好后,不可旋转移动位置。

应尽可能挑选宽的止血带,因宽的止血带和皮肤接触的面积增大,可以较小的压力提供止血效果,因其对止血带及边缘的神经所造成的压力较小,故而减少对神经和软组织的伤害,如:淤伤、起水疱、拧伤和皮肤坏死。

1 石美鑫主编.实用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4-155.

2 裴国献,王澍寰主编.显微手外科学.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6.

3 卢世壁主审.王岩主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978.

猜你喜欢

止血带四肢气压
看不见的气压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跟踪导练(四)
一次性TPE止血带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STM32平台的MPL3115A2气压传感器的应用
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压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