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联合丁卡因胶浆在老年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12-03-27王娟郭庆邵丽春关斌袁硕张杰

河北医药 2012年9期
关键词:胶浆卡因丙泊酚

王娟 郭庆 邵丽春 关斌 袁硕 张杰

为了提高老年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我们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进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就联合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和镜检部位的局部条件进行了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自愿接受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153例老年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I~Ⅱ级,无显著肺功能及心血管疾患。行胃镜检查原因为上腹饱胀、反酸、嗳气、疼痛、呕血、黑便等,均未行内镜下治疗。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5例,其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0±9)岁;体重(56±11)kg。对照组78例,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9)岁;体重(55±12)kg。2组性别比、年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患者均检查前12 h禁食、4 h禁水。(1)观察组:检查前5 min开始给予盐酸丁卡因胶浆(西安利君精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5 g/支,含盐酸丁卡因0.05 g)1支含服。患者在检查床上左侧卧位,用12号套管针在肘部或前臂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后,将丙泊酚1.5~2.5 mg/kg由静脉推注,待患者入睡,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后开始检查。检查时患者保持自主呼吸,鼻导管吸氧3 L/min。根据患者刺激反应,出现皱眉或肢体扭动时分次追加丙泊酚20~30 mg。检查结束后留观30 min。(2)对照组:不给含服盐酸丁卡因胶浆,建立静脉通道后给丙泊酚,剂量和方法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检查前、中、后用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指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HR)。(2)观察记录置镜及检查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呛咳和体动,清醒后兴奋躁动、头晕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3)镜检视野指标及评定标准:唾液量以毫升计算,全过程唾液量≤10 ml为优;>10 ml为差。黏液糊量≤75 ml为优;>75 ml为差。泡沫散在,不影响视野者为优;泡沫量大影响视野观察为差。(4)麻醉中神志消失的标准为睫毛反射消失,术毕意识恢复的标准为呼之睁眼。分别记录丙泊酚诱导量、总量、追加次数、镜检时间和苏醒时间。

1.4 胃镜操作及麻醉 使用胃镜为Olympus GIF-260型电子胃镜。操作人员由有经验、操作熟练的内镜医师轮流担任,两组间无差异。局部黏膜麻醉由护士完成,静脉麻醉由麻醉医师完成和管理。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镜检中和苏醒后不良反应及镜检视野条件比较 2组呛咳、体动、头晕发生率、唾液量、泡沫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镜检中和苏醒后不良反应及镜检视野条件比较 例(%)

2.2 2组丙泊酚诱导量、总量、追加次数、镜检时间、苏醒时间比较 2组丙泊酸总量、追加次数、镜检时间、苏醒时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丙泊酚诱导量、总量、追加次数、镜检时间、苏醒时间比较±s

表2 2组丙泊酚诱导量、总量、追加次数、镜检时间、苏醒时间比较±s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

2.3 2组麻醉前、中、后 MAP、SpO2及HR变化 2组检查中SpO2、H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麻醉前、中、后MAP、SpO2及HR变化比较±s

表3 2组麻醉前、中、后MAP、SpO2及HR变化比较±s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

3 讨论

3.1 老年患者作为一特殊患者群体 在生理和病理的过程中有其特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身体储备能力低,对刺激和药物的敏感性增高,耐受能力低和调节能力差,多合并有心血管、呼吸等系统疾病。老年人在接受胃镜检查时,常产生焦虑与紧张心理,胃镜对咽喉、食管、胃的刺激可出现恶心呕吐、咽喉部痉挛、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躁动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1]。目前采用的麻醉方法为局部黏膜麻醉和静脉全身麻醉。局部黏膜麻醉的不足是对咽反射等麻醉不完全,患者尚有一定的痛苦。静脉麻醉则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呼吸系统抑制作用,且与用药量和给药速度相关。本研究使用丙泊酚联合丁卡因胶浆对老年胃镜检查者行局部和全身联合麻醉,探讨(1)在老年人胃镜检查时两种麻醉协同作用的麻醉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性。(2)联合丁卡因胶浆局部黏膜麻醉后,对丙泊酚用药剂量和麻醉安全性的影响。(3)联合使用丁卡因胶浆后对镜检操作和观察胃内局部条件的改善。

3.2 丙泊酚和盐酸利多卡因胶浆药物学特点 丙泊酚通过激活γ-氨基丁酸受体起到镇静催眠作用,经一个臂脑循环时间(约30 s)意识即消失,意识状态可达到Ⅲ~Ⅳ级,半衰期为1.8 ~4.1 min。具有起效快、清除快、苏醒快的优点[2],在短时间可恢复定向力[3]。主要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暂停以及注射部位疼痛等[4]。随给药剂量的增加和速度加快,对呼吸循环系统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5],在老年人存在的风险加大[6]。盐酸丁卡因胶浆为腔道表面润滑麻醉剂,通过稳定神经组织细胞膜,减少钠离子内流,神经冲动传递无法进行,起到局部麻醉作用。含服后可不同程度抑制咽喉反射,松弛平滑肌、减少腺体分泌。其含有的甲基纤维素是一种骨架材料,能增加溶液的黏度,起到润滑作用,去泡剂成分能减少胃内泡沫,提高胃镜视野的清晰度[7-9]。两种药物由于丙泊酚和丁卡因胶浆所具有的药物学特点,分别用于胃镜检查的全身静脉麻醉和局部黏膜麻醉的常用药物。

3.3 丙泊酚联合丁卡因胶浆麻醉效果和舒适度的评定 从表1可见观察组出现呛咳2例、体动3例,对照组出现呛咳9例、体动9例,2组比较观察组的呛咳和体动发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苏醒后观察组出现头晕3例,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上观察指标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术中恶心呕吐发生、术后兴奋躁动、术后恶心呕吐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显示两种麻醉联合应用在胃镜检查中有协同作用,丁卡因局部麻醉作用对咽反射的抑制与丙泊酚的全身静脉麻醉共同作用,表现出比单独使用丙泊酚麻醉有更好的麻醉效果,使患者有更好的舒适度。

3.4 联合用药对麻醉安全性的评定 表2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丙泊酚诱导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丙泊酚用药总量、追加次数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含服丁卡因胶浆咽部局部麻醉,可有效地降低咽部对不良机械刺激的敏感性,明显抑制检查对咽、喉、会厌的强烈刺激,减少伤害刺激的产生和传入,进而降低了胃镜检查所需静脉麻醉深度,使丙泊酚所需用量明显减少。表3显示2组的MAP、SpO2、HR在检查中均较检查前和检查后有所下降,显示了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在检查中观察组的SpO2、HR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丙泊酚用量的减少,减轻了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抑制,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

3.5 丁卡因胶浆对镜检局部条件的改善 2组唾液量、泡沫量和镜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丁卡因胶浆除抑制咽反射外,松弛平滑肌、减少腺体分泌、去泡、润滑等作用改善了镜检局部条件,缩短了镜检完成时间。

丙泊酚全身静脉麻醉联合丁卡因胶浆含服局部黏膜麻醉适合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1 侯守林,张燕,李滔.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及处理.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826-827.

2 杨明军.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695.

3 Koshy G,Nair S,Nokus EP,et al.Propofol versus midazolam and meperdine for conscious sedation in GL endscopy.Am J Gastroenterol,2000,95:1476-1477.

4 王恒祥.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诊治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医药,2008,3:93-94.

5 肖晓山,周代伟,戴航,等.异丙酚在胃肠镜检查治疗中应用分析.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57-58.

6 李友佳,张瑛华.胃镜与麻醉胃镜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898-899.

7 胡战兵.靶控输注丙泊酚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2010,17:350.

8 王晓红.小剂量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临床观察.河北医药,2012,34:224.

9 杨鑫,戚建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2010,17:555.

猜你喜欢

胶浆卡因丙泊酚
沥青胶浆自愈合评价指标分析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高粘沥青胶浆动态剪切流变特性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TPS高粘改性沥青胶浆高温流变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