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交叉的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优化研究①
2012-03-26王乐徐旸
王乐 徐旸
(1.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2; 2.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2)
“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够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之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1]体育教育训练学是我国体育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体育教育人才的任务,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教育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体育科学技术的竞争,而培养高层次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人才则是体育教育竞争的基础,各国都把体育教育训练学教育摆到一个新的战略地位。
1 问题的提出
21世纪体育学科向多学科交叉、多元化发展的这种趋势,已经成为主流,但在现实中,学科交叉科研却遇到了多方阻力。所谓的交叉还仅仅停留在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范式来开展学科交叉探讨与分析,在学理上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交叉研究也还比较薄弱,也没有从实践出发来研究学科与学科交叉之间的结构关系,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学科交叉这一理论来重新认识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结构,来纠正和优化我们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结构的误区或者不足,以促进体育学科结构的融合与共生。
2 学科交叉的可行性分析
学科交叉融合既是实现体育科学知识系统整合的重要基础,又是孕育重大体育理论创新的现实通道。通过总结前人研究的经验与成果,结合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自身发展的特点,发现体育教育训练学科要取得发展,有其得天独厚的驱动力。
2.1 先前经验的借鉴与指导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群。它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规律,注重对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就业现状和论文写作等内容,但是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本身的学科结构的研究与思考却分析甚少。学科交叉既能从宏观上来把握体育学的学科结构,又能在微观上对体育教育训练学进行分类,任何一个专业都以各自的项目特点为主,符合自身发展的属性,这样就能有助于体育教育训练学来明晰自己的研究结构,广而深的对自己进行剖析。
2.2 学科自身的发展特点
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学作为一个系统的学科,自身具有复杂性。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1)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研究对象具有复杂性;体育教育训练学所关注的对象是运动中的人或人运动中。人的科学是当前学术界最为严峻、复杂的问题。(2)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研究范式具有复杂性;单一的学科形成,主要受到母学科范式影响。再者,科学体系是一个整体,每一门学科都是它的子系统。学科的发展必然受到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影响,深深地影响了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演变轨迹。
2.3 国家政策及体育发展趋势的变化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国家决策和政策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结构的变化有着极强的导向和约束力作用。首先,根据体育教育训练学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不同认识等原因,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设置和发展施加影响。体育的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基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当国家体育发展一旦发生变化,尤其是体育结构变化引起体育人才职业素质的变化,这就要求体育教育训练学在人才培养中根据社会的需求做出相应的学科结构调整。
3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研究现状与问题
3.1 研究方法趋同
表1 体育教育训练学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统计一览表 (n=283)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或者新理论的根据或手段。科学先进的多元研究方法往往能决定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发展的科研水平。“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2]体育教育训练学作为一种典型的认识活动,在其学科研究中也依然始终离不开研究方法的运用。笔者通过搜索2011年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取统集了四所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283篇硕士论文所选用的研究方法,发现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思辨性和实证性的研究,单一地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逻辑等方法,其他方法的选用较少,研究方法单一;使得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科研工作也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如表1)。
3.2 研究视角狭窄
目前我国体育学科属于教育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在二级学科中,体育学科被划分为四个二级学科,这样的划分标准和学科归属存在着相互包含性的缺点。四个二级学科,作为体育学内部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实中却不相往来,各自都有本学科专门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团队内部也存在着会聚障碍,包括知识、价值观、学术话语等都相互闭塞,学科间缺乏联系和合作,造成了资源局限性很大,也限制了体育教育训练学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导致人员情感方面也不存在联络。
3.3 研究内容僵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型人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大量需求,但在学校体育课程当中,体育教育训练学往往是以教研室为活动单位,比如,田径教研室等;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完全遵循着专家预先设定好的模式,教师转变成单纯地传授课程内容的“机器”,学生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导致宝贵的课程内容资源和教师的经验被白白浪费掉。各教研室的老师也闭门造车,学科间缺乏定期交流的平台,在学科方向上基本上是自我建构、相互模仿,各自为阵,学科点之间,指导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存在着科研资源相互封锁的问题,使得在开展学科交叉研究面临多方面的困难。[3]
3.4 研究组织封闭
受前苏联细分专业、单学科发展观念和模式影响,长期形成的按照传统单一学科分类设立的学术组织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习惯思维定势。资料表明,我国体育院校基层学术组织的设置主要以两种类型为主,一种是为了便于某单一项目技术教学和研究或以某一具体项目或课程来设置的教研室,如田径教研室;一种是把具有共同技术特点或项目相似或多门课程进行统一设置的教研室,比如球类教研室等。在学术组织功能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按照单一项目或某门课程设置的学术组织没有考虑到学科间的交叉、合作与融合,造成教师、学生被限制在单一学科内学习,学科领域过于狭小,使相关学科很难容纳和渗透。既不利于体育学科间的合作,又不利于形成跨学科的研究群体和团队优势,各科际之间形成隔膜,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已不适合日益膨胀的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 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优化对策研究
学科交叉的发展,是社会和科技发展变化以及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科建设是将学科发展方向、学科层级管理和学科知识创新等集合为一体的综合型系统工程,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学科交叉的发展。
4.1 营造外部学科交叉的氛围
良好的氛围有助于组织不同学科研究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提炼重大科学问题,从而推动学术氛围的活跃。专业壁垒阻碍了学科间的交叉,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中,须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打破专业壁垒,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与母学科的联系,重视基础学科建设显得颇为重要。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专业理论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它与基础学科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对在学校的学生来说,抓好基础学科的学习,可促进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的学习。体育教育训练学对于培养的目标受众——学生来说,母学科教育学的知识水平扎实更有助于其专业能力的发展。
4.2 构建复合人才培养的模式
现代社会对于专才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综合化的人才才是现在稀缺性的人力资源。社会对于注重学科专业综合化的发展提出了要求,首先,高校应该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采取措施加强文科与理科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的融会贯通。其次,健全交叉性、综合性学科专业课程,加强拓宽专业视野,加深专业知识内涵的深度,使学生在校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能够真正地满足社会需求。最后,提高课程体系的灵活性。通过全方位灵活改变课程体系满足社会的需求,使专业特色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应该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一样,以运动项目体系的建构来培养人才;而运动人体专业和运动人体社会学专业应该以学科知识的整合来培养人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克里斯托弗·波利特,海尔特·鲍克尔特.公共管理改革——比较分析[M].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75.
[3]谭广,马卫平.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特色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