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弹道导弹靶试命中域确定方法

2012-03-24王永杰王国田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控制精度海平面正态分布

王永杰,王国田,王 淼

(1.92941部队,辽宁 葫芦岛 125000;2.海军装备部,北京 100841)

导弹的命中精度是否满足研制总要求规定的对典型目标的命中概率要求,是靶场导弹定型检验的重要任务之一[1-3]。由于在靶场条件下,不可能提供研制总要求规定的典型目标作为靶标,只能使用一些模拟靶标作为替代,这些模拟靶标与真实的典型目标在几何尺寸和雷达反射特性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别[4]。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导弹在对这些模拟的靶标进行攻击时,其命中的程度(即在给定区域中的命中概率)为多大,就能满足研制总要求规定的对典型目标的命中概率要求。由此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对给定雷达反射特性的靶标,分析确定其导弹能够以符合规定概率命中的区域。也就是说在此区域中,导弹的命中概率达到了规定值,我们就能判定导弹的命中精度能够满足研制总要求规定的对典型目标的命中概率要求。

1 高弹道导弹对舰艇命中情况分析

1.1 导弹命中舰艇情况分析

如图1所示,舰艇可等效为一长方体,长方体长、宽、高分别等于舰艇长2b、宽2a、高h。导弹弹道入射俯仰角为θ,导弹沿舰舰首艉方向攻击。用平行弹道切线的一组平面切割等效长方体。当导弹直接命中舰艇时,导弹在海平面上将落入ABGH区域,其中ABCD区域的概率为导弹命中舰艇垂面时导弹落入区域,CDGH为命中舰艇顶面时落入区域[5]。

图1 导弹在首艉方向上攻击舰艇示意图

图2为导弹攻击方向与舰艇艏艉方向夹角为ϕ时的命中示意图,同图1的原理,导弹直接命中舰艇时,导弹将落入ABFHGC区域,其中ABCD与BDFH为命中垂面时导弹落入区域,CDGH为命中顶面时的落入区域。

因此,命中概率等于导弹落入舰艇在海平面上的投影(沿弹道切线)的概率,概率分析计算可统一到海平面上进行计算。

图2 导弹在任意方向上攻击舰艇示意图

1.2 影响导弹命中精度的随机因素分析

1)瞄准点A。

瞄准点为雷达导引头探测到的舰艇的强散射中心,因导弹入射角度、海况等随机因素的影响,瞄准点可能分布在舰艇上的任意一点,其分布规律为:舰艇几何中心附近的分布概率大,舰艇边缘较小,因此可假设为瞄准点以几何中心为均值呈正态分布。

按照图2的方法,将空间瞄准点投影到海平面上,瞄准点分布范围即为图2中的ABFHGC 区域。为简化计算,将 ABFHGC 区域简化为规则矩形A′BF′G,见图3所示,AA '=h⋅tan θ⋅sin ϕ,FF '=h⋅tanθ⋅cosϕ。根据正态分布性质:独立同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线性相加后仍为正态分布,可证明瞄准点在海平面上投影仍为正态分布[6]。

图3 瞄准点与导弹落点在海平面投影区域图

以A′BF′G 中心点为原心,舰艇艏艉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Z,则瞄准点在该坐标系下的分布为:

式中,aa、bb为A′G、BF′长度的一半。

2)导弹控制落点。

假设O1为A′BF′G 内任意一瞄准点,则导弹控制落点是以 O1点为中心,以一定偏差的散布区域,如图3所示的阴影区域。以瞄准点为原心,以弹道切线在海平面上的投影为X1轴建立 X1O1Z1直角坐标系。可假设导弹在横向与侧向的控制落点独立服从正态分布 X1~ N (0,σx)、Z1~ N (0,σz),一般情况下,认为σx≈σz=σ。σ 即为导弹的控制精度方差。

3)导弹攻击舰艇方向。

导弹向舰艇攻击时,射向与舰艇的首尾向夹角为ϕ,该值可能为0°~360°的任何值,可假设ϕ 服从均匀分布,即 ϕ~ U(0°,360°)。

1.3 命中概率计算

根据上述分析,在瞄准点、导弹控制落点分布已知前提下,可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导弹命中概率,其计算步骤如下。

1)对导弹攻击方向按均匀分布 ϕ~ U(0°,360°)随机抽样,生成 ϕi。

2)对瞄准点按正态分布 ϕ~ U(0°,360°),随机抽样,得到Xi、Zi。

3)对导弹控制落点按正态分布 X1~ N (0,σx)、Z1~ N (0,σz)随机抽样,得到X1i、Z1i。

4)将X1i、Z1i变换到坐标系XOZ 下,变换关系为:

5)将落点(X11i、Z11i)与舰艇在海平面上的投影范围比较,如果该点在A′BF′G 内,则n=n+1。

落入A′BF′G 内的判决公式为:

6)将上述抽样过程作N次,导弹直接命中舰艇概率P=n/N。[7]

1.4 根据指标要求计算导弹控制精度

根据1.3中计算方法,在给定典型目标尺寸a、b、h 情况下,可以计算不同控制精度下的导弹命中概率。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N=105,命中概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从表1的数据可看出,在相同导弹入射角度相同情况下,导弹控制精度越大,其命中目标的概率就越小。

表1 导弹对舰艇命中概率计算表

给定导弹命中概率指标P,从表1中可相对应的导弹控制精度σ。换言之,若要满足命中概率大于等于P的要求,导弹控制精度须大于等于该值。

2 确定命中域

2.1 靶船命中情况分析

1)瞄准点沿弹道切线在海平面上的分布。

靶船在雷达发射特性上模拟真实舰艇,其散射中心的分布相似于真实舰艇。因此,可假设瞄准点服从正态分布。瞄准点范围同真实舰艇确定方法,等效长方体长宽等效于靶船长宽、高度等效于角反射体最大高度。

2)直接命中靶船时导弹在海平面上的落点范围。

导弹命中落点范围情况类似图1,但由于靶甲板以上无建筑物遮挡,因此导弹直接命中靶时,其落点区域应以甲板到海平面的高度进行投影。如图4所示,阴影区域为导弹直接命中靶时的导弹落点范围,该范围小于瞄准点区域。

图4 导弹落点在海平面投影区域图

2.2 不同命中域概率计算及结果分析

假定靶船散射分布特性同真实舰艇的情况相似,按照蒙特卡洛方法可以计算出直接命中不同尺寸靶船的概率。若保证导弹以命中概率指标命中靶船,由此概率可以确定靶船应具有的命中域大小。取靶船的宽度和高度不变,在已知导弹控制精度的情况下,不同靶船长度的命中概率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直接命中靶船概率

从表2可以看到,在相同入射角度情况下,随着靶船长度的增加,其命中概率相应增加。取其满足命中概率指标的靶船长度值,即为导弹应命中靶船的命中域。换言之,导弹对靶船只要命中了这一区域,即可判定导弹对靶船命中。

3 结论

根据上述计算及分析,通过对研制总要求中规定的战技指标要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命中概率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计算,可以确定对目标的命中域。

[1]赵亚锋,方洋旺,蔡文新.导弹靶试命中精度鉴定方案新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35(4)∶13-16.

[2]程光显,张士峰.导弹落点精度的鉴定方法——概率圆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1,23(5)∶13-16.

[3]张耀中,张安,周新华.航空武器系统靶试弹着点的处理及精度评定方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58-60.

[4]王学奎,蒋里强.导弹命中给定区域的模拟与实现[J].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2)∶108-109.

[5]赵晓哲,沈治河.海军作战数学模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20-25.

[6]吴翊,李永乐,胡庆军.应用数理统计[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13-25.

[7]白同朔,扬翠莲.可靠性与可用性评估手册[K].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50-52.

猜你喜欢

控制精度海平面正态分布
关于n维正态分布线性函数服从正态分布的证明*
未来相对海平面变化对山东沿海港口的影响
生活常态模式
MW级太空发电站微波能量波束指向控制精度分析
基于安卓的智能车转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海平面比去年升高38毫米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欧瑞传动SD10系列伺服系统在无缝针织内衣机上的应用解决方案
高考正态分布问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