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职业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享对策研究
2012-03-23李兰秀殷秀莉
李兰秀 殷秀莉
摘要:近年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集中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和增强办学实力的教育园区也应运而生。本文对衡水市职业教育园区教学资源共享建设过程中原则、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措施,为教育园区的教育资源整合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园区;教育资源;运行机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vigorous development, to provide the community with a lot of technology applied talents. Focus on education resources, expand the scale of running school and strengthen the power of education park also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In this paper,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park in hengshui city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principle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in a preliminary analysis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education of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the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education park; Education resources; Operation mechanism
中圖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大背景下,衡水市也将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创建了衡水职业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享是教育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追求,教育资源共享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享遵循的原则
1、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
各院校一定要破除条条框框的约束,破除部门所有的旧观念,充分认识合作办学的重要性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性,更新与转变观念,以推动合作办学为己任,实现各院校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使园区内各院校在这种机制中实现各个主体的共生、共存和多赢格局,全面推进各院校事业的共同发展。
2、以人为本,育人优先原则
教学资源共享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其效益最终要反映在教学对象身上,因此,一切方案、计划、措施、规章,都要以“以人为本”作为前提,把学生视作教学活动的主体和目的,创造条件让其充分自由选择,切实有助于其发展成材;把教师视作教学活动的主导,关注其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重视其价值的实现与提高。
3、效益原则
教育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学校自身的努力,同时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尤其是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政府的目的是要通过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为地方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园区各院校要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投资教育园区的企业需要通过投资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效益原则”是支持教育园区建设的持续驱动力。
二、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
1、建立管理机构
教育园区内各院校各具特色。其师资、教学实验设备、教学资料等教学资源各有所长,具有不同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课程特长。但是它们隶属不同的办学实体,要实现资源的共享,势必要在校际之间设立教学资源共享的协调机构,制定有关教学资源共享的政策,规划和协调资源共享中的重大问题,保障教学资源共享有序合理地进行。协调机构可由教育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各院校代表共同组成领导小组,下设教务、后勤、科研、开发等多个协调小组,定期开会协商、指定有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共享,发布教学资源共享的信息,检查监督各校共享的情况,协调各校的利益,及时讨论解决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2、制定正确政策导向
为保证教学资源共享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教育园区应在经费筹措、专业设置、人才引进、学籍管理、技能鉴定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促进资源共享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平衡各方利益。引导学校利用资源共享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在资源配置、项目审批、专业设置、经费投入等方面对共享项目、共享学校、共享人员予以倾斜,帮助学校消除阻碍共享的政策壁垒,营造有利教学资源共享的政策环境。在制定各种资源共享方法、规定时,要充分考虑参与共享各方面的利益,按经济规律办事,使各方都受益,都有合作的积极性。
3、质量保障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以严格的管理制度、良好的运作程序来保证教学质量。坚持工作例会制度,及时沟通教学状况;制定教学管理条例,有效规范教学管理,使教学协作有章可循,针对各合作项目制定具体管理条例;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三、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享措施
1、建立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制度
建立以选课制为基础,学分制为依托的课程管理模式是解决教学资源共享的核心和突破口。学校可以制定一个规则,要求学生选课时,使本校课与外选课,传统课与网络课占有适当的比例,其具体份额可灵活掌握。在建立共享课程认定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扩大共享课程的范围。可以由原来单一的公共选修课的共享,扩大到在公共基础课群、公共选修课及各校的精品课程的共享,这样既能丰富资源共享的内容,又能体现各校的特色。跨校课程的公布、申报以及确认都在网上进行。跨校选课必须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进行,学分互认可以在园区联合学术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统一进行校际之间的学分管理工作,各校实行统一或相容的联合学分制。
2、实行教师资源共享
教育园区的学校应打破教师一校所有制和只能为本校服务的旧体制、旧观念。各校根据本校外聘教师的比例,可聘任其他学校的教师来弥补本校教师的不足和课程特色的不足。在一定条件下,鼓励各校之间互派访问,进行学术交流,鼓励不同学校相近或相同学科的教师,联合进行课程与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既可以融合各自的特色,又可以弥补不足。
3、建立教育园区网络共享平台
该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主要包括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图书资源的共享、实验设备资源的共享、跨校区选课等。其中涉及信息资源存档级别的设置,中心资源或结点资源存档位置的选择、信息的利用方式、存档的密级和版权的保护等等。可以通过各校联合建设或补充建设的方式丰富园区内现有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制作精品课程申报网站和课程网站的工具,提供网上学习和教学参考。特别是面向园区内所有师生提供网络智能辅助教学平台及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校际选课及自选课程辅导系统等等。为检验和评价基于该平台的教学资源共享的成效,以便进一步进行完善和改进平台的共建共享机制,有必要建立资源共享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将综合考虑学校、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以及教学设备资源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
总之,教育园区集聚了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人才、学科、思想和智慧的良性互补,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环境,我们必须通过完善组织体系,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园区高校合作和共享意识,实现创建教育园区的宗旨,促进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和科教兴国的战略实施。
(课题题目:衡水市教育园区资源的建设与共享,课题编号:201109B,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曹建庆、薛苏云、卢锦凤.浅谈常州高职园区的教学资源共享.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2、朱雪波.高教园区教学资源共享问题及对策.温州医学院学报,2010,2
3、陈澜祯.关于网络共享平台的赣州高校园区教学资源整合的探讨.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1,2
作者简介:
李兰秀 (1976.9-) 女本科学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殷秀莉 (1968.2-) 女本科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