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盐、酱、醋对药物的影响/手足皲裂难愈 试试碘甘油
2012-03-23
油、盐、酱、醋对药物的影响
文/孟羽贤
油、盐、酱、醋是居家必不可少的调料,多方面了解其对用药的影响,在应用药物治疗时将大有益处。
油对药物治疗的影响:首先,由于高脂肪性食物可抑制胃酸分泌,服用铁剂时,会对铁的吸收产生影响;高脂肪性食物还会使某些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对其生物利用度产生影响,例如,油脂会使强力霉素药效降低20%。另外,油脂可使某些驱虫药的溶解度增加,从而增加胃肠道对其的吸收,使药物在肠道中的浓度降低,不仅降低疗效,还可因吸收增加而引起中毒反应。
食盐对药物治疗的影响: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会因水钠潴留而引起水肿,如果对食盐摄入量不加控制,会加重水钠潴留症状,产生水肿的不良反应,还会降低利尿剂如速尿、氨苯蝶啶、双氢克尿噻等的利尿效果及降压药的降压效果。所以,服用利尿剂、降压剂时一定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酱油对药物治疗的影响:酱和酱油均由大豆制成,其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主要在于大豆中含有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酪胺。酪胺会因为单胺氧化酶被抑制,进而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出甲肾上腺素而使血压升高,这是应用优降宁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
醋对药物治疗的影响:醋影响药物治疗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同时与碱性药如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等服用时,会因酸碱中和使之降效或失效;在胰酶等碱性条件下活性会增强的药物,食醋可使之降低效用;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下不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增强,食醋可破坏红霉素并降效;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乙酰化磺胺,在酸性环境下溶解度会降低,导致尿液中形成结晶,损害肾脏。一般情况下,应加服等量的碳酸氢钠并大量饮水。因此,服用磺胺类药物时,不适宜食醋。
手足皲裂难愈 试试碘甘油
每年一到干燥、寒冷的冬季,很多人的手、足常常会出现皲裂现象,尤其是中老年朋友的手足裂口往往既深又痛,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人们往往认为,手足皲裂是皮肤缺水导致的,其实最常见的病因却是因为真菌寄生而引起的干型手足癣。只要刮下患处皮屑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可以发现致病的真菌了。它们还可侵入指(趾)甲,引起灰指甲(甲癣)。到了湿热的夏天,裂口就会减轻或者转变为湿型手足癣。
在临床上,碘酒、碘伏以及碘甘油等碘类制剂被公认为是日常消灭真菌的最佳药物,而碘甘油一般对皮肤裂口最为适用,每日只要外涂1-2次即可迅速好转。不过在使用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涂药之前忌烫洗患处。人们往往误以为用热水泡软皮肤就可以使裂口好转,其实皮肤离开水以后常常会更加干裂。
外涂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等“唑”类软膏对裂口也有效果,但不宜使用掺有“松”类激素的复方软膏,因为这会使癣病进一步恶化。
每日涂药须坚持一个月以上。很多人“见好就收”,这样致使裂口多年不愈,且每到冬天就会进一步加重。
严重的手足癣裂口以及多发的甲癣,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但仍需坚持涂药一个月以上才会收到最佳效果。
有一些手足裂口是由于一些少见的其他皮肤病引起的,这时就应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治疗,否则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