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评析

2012-03-22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80周海瑛

地理教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主干试题考查

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80) 周海瑛

2011年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评析

哈尔滨师范大学(150080) 周海瑛

2011年是黑龙江省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第二年,2011年的高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黑龙江省四年来实施新课改成果的检验。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改进程,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高考,我们对2011年高考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是通过对高考试题特点、本省考生答题情况等分析,从中找出新课程高考存在的问题,以及平时教学中的不足,以便改进和加强今后的教学工作,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精神和要求,不断提高地理新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一、试卷结构分析

(一)题型结构和分数结构分析

从2010年开始,黑龙江省加入了新课标高考的行列,2011年的高考试题题型结构分为两大类型:第I卷为选择题,11道小题,共44分。选择题仍然采用组合题形式,11道小题分为4组。第II卷为综合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两道,共46分;选做题每道题10分,从所给的三道题中任选一道做答。全卷地理试题共100分。从整套试题看,主要考查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内容,人文地理所占比重较大,所考查内容均属于主干知识,符合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突出了地理学科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重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以下简称“四项能力”)。

(二)内容结构和能力结构分析

本套试题必考部分考查的主干知识主要有:产业活动、区位因素分析、等值线判读、地理景观图的判读与分析、气候特征、区域定位、水资源利用等内容。选考部分考查的主干知识有:旅游地优势条件分析,崩塌、滑坡的成因,湿地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对地理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查的主要能力要求见表1。

表1 地理试题的呈现方式、主干内容、主要能力要求统计表

(三)难度结构分析

对主观试题难度进行分析,难度结构见表2。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题目不偏、不怪、常见内容较多,整体难度和去年相比有所降低(见表2和表3),“知识抽样,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的命题特征在试卷中表现明显。

表2 2011年高考地理主观试题平均分

表3 2010年高考地理主观试题平均分

二、试题基本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本套地理试题体现了以现实问题为中心、以能力为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注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四项能力”。试题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命题,试题具有稳、变、新的特点,明显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试题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试题注重主干知识和“四项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

第二,以社会现实问题为中心(或切入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热点问题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的时代性。学生学习不仅是为了考试,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环境的发展变化,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第三,地理选做题的设置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旅游地优势条件分析,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这三个模块的选做题不仅考查了“四项能力”,也考查了学生临场抉择的能力。

第四,试题的开放性增强,加强了对学生认识观的考查。2010年黑龙江新课标高考地理出现了开放性试题,2011年试题开放性有所增强。开放性试题更注重对学生思想观点的考查,对客观理性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这种试题的答案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答案只要言之有“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得到师生肯定。

三、对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1.研读《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握高考方向

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新课程教学方向和高考复习方向。研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能准确地把握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要求,提高平时教学的有效性。学习《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基本目的是让教师全方位地了解高考命题的有关事项,进入一种“高考复习”的状态,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复习和备考,这是高效复习的必要前提。

2.注重知识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由于每一学科考试内容占整个学科内容的比例不大,且高考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考生的知识、能力做出检测,因而对各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就尤为重要,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也是保证考试公平有效的基本措施和条件。

3.适当关注热点和社会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教学中要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起来。高考试题多以社会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为中心,考查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程度,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等。为此,应该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等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地理学科知识的实践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以这些地理现象、地理问题为素材,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的意识和习惯等,缩小地理教学与高考试题情景之间的距离。

4.注重必修和选修模块的整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无论是选修模块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或选修模块六《环境保护》,其内容都与必修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对必修知识的诠释和延伸,在复习时要把两者联系在一起,整合在一起,提高复习的效率。

5.科学训练,规范答题

综合题是近年考生失分的“重灾区”,考生答题存在很多问题。这与平时训练不到位以及学生没有掌握有效学习、思维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关。学生平时练习更喜欢做选择题,对综合题懒于动笔写,造成综合题答题的书写规范与表述规范得不到充分的训练,考试时综合题失分严重。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不要怕麻烦,要科学、准确、规范、严谨地答题,再与参考答案比较,找出差距及其原因,掌握回答综合题的策略。

猜你喜欢

主干试题考查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表现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