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思考

2012-03-20博士

国际贸易 2012年6期
关键词:十二五服务业贸易

李 俊 博士

“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思考

李 俊 博士

世 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新形势下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全球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达到70%左右,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比重近20%,发达国家通过发达的服务经济和服务贸易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服务经济和服务贸易发展,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191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达到5.2%,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上升至第四位。但是,我国服务经济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并日益成为制约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障碍。

为此,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确立服务贸易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制定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路线图。本文结合《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拟对涉及服务贸易发展的理论性、战略性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一、深刻认识服务贸易的功能和作用

综合来看,服务贸易具有以下功能和作用。

一是促进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相对于制造业和货物贸易,我国服务经济和服务贸易发展明显滞后。例如,中国服务出口占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全球约20%,中国约10%。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不匹配既是过去发展中的问题,也是未来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空间。由于服务贸易具有能源资源消耗少、无污染、高增加值等属性,服务贸易将推动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更具可持续性。同时,服务业不仅本身是一种独立产业,它还是中介产业,即通过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制造业和货物贸易的提档升级,从而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对经济贸易增长的综合贡献将是倍增的。

二是促进经济深化改革开放。在货物贸易推动下,制造业领域开放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然而服务业开放相对滞后导致低水平发展,已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例如,物流业发展水平低下导致物流运输成本远高于发达国家;商业零售企业演变成为物业经营公司,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挤压了生产商的利润,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成本;作为海运大国,我国在海运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旁落;我国的金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不能适应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形势;国内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等行业的顽疾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而通过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领域开放,可以有效推动服务行业改革,从而将我国改革开放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三是推动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服务贸易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是以较低的资源能源消耗,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的一种途径,它改变了传统制造业高投入、高消耗创造社会财富的方式。因此,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我国走上集约化、内涵式的增长道路,促进经济和贸易转型升级。制造业和货物贸易推动我国经济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相当程度上我国制造业仍处于国际分工中的低端环节,发达国家企业通过控制研发和营销等“微笑曲线”两端,达到了控制整个产业链、贸易链和价值链的目的。通过发展研发设计、培育品牌、建立营销网络和终端销售渠道,能使我国摆脱“微笑曲线”的宿命,使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和经济发展的效益得到实质性提升,这也是未来我国能否从发展中国家跻身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因素。

四是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和规则的国际影响力。当今世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多体现在经济文化层面,更多与规则、标准、文化时尚等联系在一起。虽然我国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经济和商业为依托的西方文化占据了世界舞台。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文化和行业标准,美国电影占据了国际影视行业最高端;麦当劳、肯德基成就了风靡全球的美国快餐文化;一提到金融业就联想到华尔街;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各大信用评级公司掌握话语权的影响力;波罗的海指数成为世界海运价格的风向标等等。因此,只有通过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高端形态的服务业,才能把中国经济贸易总量优势和悠久文化历史优势,转化为基于商业经济的国际文化和国际规则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宏观战略

服务贸易行业门类复杂,各行业发展特点差异较大,涉及的服务行业管理部门众多,因此,一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缺乏宏观发展思路和总体战略。本文力图站在服务贸易共性角度,依据“十二五”规划内容,提出服务贸易发展的宏观思路和总体战略。

一是服务业市场开放战略。根据入世承诺,我国80%的服务行业已经开放,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与服务产业增加值的比值达到13.3%,高于美国这一比值。尽管如此,我国服务行业的开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不相适应,还有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也有扩大开放的空间。为此,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要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不仅仅要停留在政策文件和承诺上,还要在具体操作层面,如服务领域要在扩大市场准入范围,放宽准入的限制,吸引外商投资服务产业等方面迈出新步伐。为此,要把服务贸易作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把服务贸易作为中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服务业市场开放、提升服务产业国际化水平作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首要宏观战略。

二是服务出口结构优化战略。服务业门类庞杂,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新型服务业、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并存,通过优化服务业和服务出口结构,提高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大的服务比例,才能更大程度提升服务业和服务出口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2010年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的使用和特许、咨询和广告宣传等新兴服务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了21%。虽然我国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新型服务出口占比逐年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差距还较大。为此,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优化服务出口结构,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运输、旅游、分销等服务出口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通信、计算机、金融、文化、咨询等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出口的比重,这也是我国未来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战略之一。

三是服务价值链提升战略。一般来说,服务出口结构不同于价值链,优化服务出口结构主要是指12大类、160多项服务子行业结构的调整,而价值链提升是指在同一类服务贸易项下分工环节及出口价值含量的提高,这更具有实质的经济含义。对于面向出口的服务业,无论是新型服务贸易,还是传统服务贸易,与制造业类似,都有一个国际产业链和相应的价值链。只有占据服务产业国际分工的高端环节,才能发挥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促进作用。新型现代服务业也有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传统服务产业也有价值链的高端,如软件信息产业既有系统集成与方案设计,也有软件外包领域的编码等价值链低端环节;传统的建筑服务既有一级总承包商,承担着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也有二级、三级建筑施工承包;咨询服务行业既有像标准普尔等掌握着信用评级话语权的世界顶级信用评级机构,也有承担简单数据录入与处理的低端业务的机构;文化行业既有简单的版权交易或项目演出业务,也有“走出去”收购国外影院或剧场,掌握境外文化出口终端渠道等利润更大更可持续发展的出口模式。因此,服务贸易发展不仅要优化服务出口结构,更要实施价值链提升战略,吸取货物贸易发展经验教训,从一开始就要特别注重抢抓服务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四是服务业海外投资战略。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模式中,以商业存在形式提供的服务贸易,与海外投资紧密相联,这种服务贸易提供模式必须以海外投资为前提。因此,服务业海外投资是我国全面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战略。据推测,全球以商业存在形式实现的服务贸易超过了跨境服务贸易,我国也不例外。目前,世界服务业国际投资占全球跨境投资比重已接近2/3,我国服务产业正在成为吸引外资和境外投资新的增长领域。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金融、保险、分销、物流、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服务企业,将跟随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孔子学院、中医药、武术、杂技、影视等等机构也将在海外建立更多的交流平台和境外机构,这些都将成为我国服务业海外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培育服务跨国公司和服务品牌战略。抢占国际服务产业发展制高点,增强我国对国际文化和国际规则影响力和话语权,必须要培育服务领域的跨国公司和服务品牌。麦当劳、肯德基是美国餐饮文化的代表,标准普尔等是美国信用评级领域的代表,微软是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代表,马士基是海运领域的代表,美国跨国公司在上述服务领域的品牌效应,牢牢掌控了美国对全球文化和商业规则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为此,我国应基于自身优势,在每一个重点细分服务行业培育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潜质的跨国公司,打造中国在相应行业的服务品牌,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和国际商业规则打下基础。

三、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推进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应按照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遵循服务贸易发展规律,借鉴货物贸易发展经验,选择符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路径。

(一)与其他领域一体化融合发展

服务贸易与其他国际贸易经济合作方式联系紧密,当前,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一体化、服务贸易和服务业跨国投资一体化,服务贸易与国内服务业一体化、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发展服务贸易就应与其他国际经济合作方式、途径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以下四个一体化互动融合发展。

一是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一体化融合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发展的一体化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正转变为服务企业。如苹果公司、耐克等新型制造公司基本把制造业务全部外包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自己专做研发和营销等核心环节,新型制造企业俨然成为专做服务的服务型企业了。另一方面,服务业也开始呈现制造化的趋势,一些服务公司利用物流、营销等方面的服务优势进军制造业。如沃尔通过掌握的终端销售网络和遍布全球的物流网络,给制造加工企业下订单,并贴上自己的商标,将委托制造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销售出去。另外,随着产品信息化、智能化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软件和信息服务是通过嵌入机器设备间接出口的,因此,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越来越难以分离。相应地,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也应总体考虑,联动发展。

二是服务贸易与服务业跨国投资一体化融合发展。目前我们常引用的是基于国际收支统计的服务贸易数据。事实上,跨境交易只是四种服务提供模式之一,而目前以商业存在形式出现的服务贸易量更大。根据服务的性质,一些服务贸易是无法跨境交易的,必须通过投资以商业存在形式提供。因此,服务贸易和服务领域的跨国投资密不可分。因此,服务贸易和跨国投资应一体化考虑,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三是服务贸易与国内服务业一体化融合发展。世界各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不断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各国部分降低了服务贸易市场的进入壁垒,国际服务产业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内的服务企业同时面对国内消费者和境外消费者提供服务,国际服务业投资更是推动了商业存在形式的服务业国际化进程。以服务外包为例,离岸外包是国际服务贸易,而在岸外包则属于国内服务产业,并不产生跨境交易行为,然而,在岸外包和离岸外包联系十分紧密,作为服务外包企业,既有在岸外包,也有离岸外包,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同时推进。因此,服务贸易和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应综合考虑,总体规划、融合发展。

四是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一体化融合发展。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的推动下,服务的可贸易性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服务贸易可以通过跨境交易完成,服务外包越来越成为跨境交易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异军突起,以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新方兴未艾,这不仅大大推动了软件和信息产业服务外包的发展,也使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软件信息技术领域尤其如此。因此,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应在统一框架下,相互促进,以服务外包为起点,向更高的服务贸易形态升级。

(二)建立综合性发展载体、促进平台和营销网络

第一,依托已有的服务贸易基地城市、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及其他载体,建立服务贸易发展平台。货物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建立以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为载体的货物贸易集聚发展园区,形成面向出口的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在服务贸易领域,我国也应充分发挥目前已经授牌的国家级服务贸易示范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软件出口创新基地等的作用,调动地方政府尤其是重点地区和城市发展服务贸易的积极性,引导基地城市带动周边区域形成服务贸易集聚区,形成服务产业的上下游专业化分工和服务产业的配套分工与合作,打造区域性国际服务品牌。

第二,打造以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为核心的服务贸易促进平台。中国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是我国促进货物贸易发展的核心平台,在服务贸易领域应借鉴货物贸易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交易会的经验,培育建设好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简称京交会),形成“南有货物贸易广交会、北有服务贸易京交会”的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交易平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专业性服务促进平台,如各类软件交易会、服务外包交易会、文化博览会、旅游博览会、国际电影节等等,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性服务展会平台。最终形成以综合性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为龙头,其他专业性服务展会为补充的,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服务贸易促进平台体系。

第三,以企业海外分支机构为基础,设立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海外公共服务机构,建立海外服务推介营销网络。货物贸易境外营销网络的缺乏是制约我国货物出口效益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服务贸易应借鉴货物贸易经验教训,特别强调服务出口营销网络和境外接单中心建设工作。服务贸易境外营销网络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它既是接单中心,也是服务出口中心;另一个是政府和行业协会建立海外公共服务机构,它是为境外服务类企业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提供公共服务的促进机构。

(三)结合服务贸易具体行业,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促进活动

《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30个重点发展领域,对于传统服务贸易如旅游、建筑服务等,其发展方向在于“巩固优势”,对于咨询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领域,其发展方向在于“重点培育”。因此,分门别类制定服务贸易促进政策显得十分必要。从商务工作角度看,目前已经基本确定服务外包、技术贸易、文化贸易、商贸服务业、会展服务、货运代理、中医药服务等七个重点领域。服务外包依托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探索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支撑下的新一代服务外包,培育服务外包新业态。在技术贸易方面,依托中国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把其打造成为我国参与国际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的核心平台。在文化贸易方面,抓紧完善文化出口指导目录,以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为依托,加大支持力度。在中医药、物流、货代、会展业等方面抓紧制订相关法规、标准,确定龙头企业,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分行业制定相应的促进政策和措施的发展路径基本明确,未来应抓紧实施相关规划设想,进一步丰富完善相应的促进政策措施,并延伸至其他未涵盖的行业或子行业。

四、完善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制度设计

服务贸易是“无形贸易”,其进出口具有不同于货物贸易的不同特点,为此应当在政府管理模式、协调机制、口岸通关、收结汇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制度框架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04年修订版)》不仅适用于货物进出口,还包括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因此,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04年修订版)》,制定适合服务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设计。在体制机制层面,应根据国家外贸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国际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服务贸易促进和服务贸易公共服务机制。一是建立商务部牵头,各地方及行业管理部门紧密配合的协调管理机制,统筹宏观规划、调查统计、贸易促进、政策协调、对外谈判等工作;二是依据中国对外贸易法,制定服务贸易促进条例,建立服务贸易促进实施机构;三是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与国际相关行业协会建立合作机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指导和协调企业多渠道、多层次开拓国际市场等等。

在服务贸易政策层面,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服务贸易发展的促进和扶持政策体系。一是根据服务贸易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确立相应的扶持项目和使用方向,建立严格的财政资金使用考核和评价体系;二是在服务进出口信贷、服务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出口退税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及实施办法,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优化贷款审批程序,开发适合服务贸易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积极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三是加快高新技术与服务业融合,推进服务贸易创新与变革,重点支持技术先进型服务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四是优化服务贸易发展商务环境,综合运用驻外机构、公共信息平台、多双边合作机制等渠道,为服务企业海外投资和服务出口创造良好环境,为服务贸易商务签证、进出境审批提供便利;鼓励和帮助企业获得进入国际市场所必需的资质认证,推动学位、培训、执业资格认证等国家间互认,为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走出去”提供便利等。五是积极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合作,加快推动多哈谈判,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本文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主要目标与政策选择研究”(课题号:11&ZD007) 的资助。]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责任编辑:郭周明)

猜你喜欢

十二五服务业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贸易统计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