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语言转向的归宿*
2012-03-20孙静怡
孙静怡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 710061)
话语分析:语言转向的归宿*
孙静怡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 710061)
起源于哲学领域的语言转向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为相关领域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话语分析在各学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转向在本质上是转向话语分析,受语言转向的影响,各学科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和原则来分析相关议题,使话语分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语言转向背景下,话语分析的方法灵活多样,被众多学科所采纳,具有跨学科的性质。
话语;话语分析;语言转向;人文社会科学
1 引言
哲学转向和话语分析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两个重要话题。在哲学领域内,议题从最早的本体论,到中世纪的认识论,再到语言核心论,每次更新都给相关学科带来重要变化。人们深刻感受到20世纪初期的语言转向对各学科的影响。然而,对于哲学转向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徐友渔 1991),虽然学者们指出语言转向的内涵是哲学接过语言学的议题,但是只给出大概方向,没有探讨语言转向的具体操作内容,也缺乏对语言转向目标的论述。与此同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范式之一,话语分析在心理、历史、哲学等领域被广泛用于解决该领域内的研究问题。如果溯源和考量它们的本质,会发现语言转向和话语分析之间存在密切而重要的关系。我们认为哲学转向的本质是转向话语分析,从话语分析的角度解释人文社会科学的议题;在语言转向之后的话语分析方法灵活多样,超越学科之间的界限。
2 语言转向的动因
哲学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人类的认识经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西方哲学经历过两次明显的“进化过程”。古希腊哲学的主要议题是关于世界的本源问题,其核心是实体论。从本源分类,把哲学分为唯心论和唯物论,在哲学历史上这个阶段属于本体论阶段。中世纪经过启蒙运动,理性战胜上帝,人类的认识进入到自我为中心的认识论阶段。关于事物的知识问题成为中心议题,“问题不再是关于存在,而是关于知识之基础的原则”。(李红霞 2001) 随着理性的膨胀,人们再次陷入理性的困境,即自我中心的困境。为解决理性危机,转而求助于语言,从而引发哲学议题的变化。
语言转向的大背景是人们对于知识主义的诉求,人们把所有的存在作为知识的对象,以理性思辨的方式进行探讨。(李红霞 2001)语言转向的两个基本动因在于哲学中认识论的困境和语言学的成就。在语言转向之际,认识论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哲学家发现人们没有彻底解决认识的来源、认识过程和认识能力等议题,导致在使用概念、命题等方面发生混乱。(刘艳茹 2007)所有的哲学问题最终都是语言问题,应该回归到语言研究中。语言学的成就为语言转向提供可能性。弗雷格提出涵义和指称的区别,开创分析哲学的先河。海德格尔试图返回到形而上学之前没有哲学的“虚无”状态,提出语言是人存在的家的口号,认为语言具有先在的地位。索绪尔批判传统的语文学的狭隘性,认为它缺乏对语言内部结构和成分的讨论。他注重符号和事物之间的指示关系,把语言看作系统,其意义由相对位置决定,即强调结构对意义的作用。语言是结构化的社会现实,既强调语言的社会现实性,也强调社会结构。
语言转向的基本前提是认为人不能简单地认识外部世界,对它的认识只能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潘文国 2008) 以至于维特根斯坦认为只有语言是存在的,除此之外别无他物。语言转向之后,哲学接过语言学研究的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哲学的议题从思维、意识和主体变为语言、意义等等。经历转向之后,哲学的任务发生变化,表现为两个特征:第一、语言分析成为主流。由于哲学的地位,这种趋势渗透到各个学科,寻找“元”意义。第二、构建特定语境中的语言的意义和规则。(李红霞 2001)人们不再关心认知能力,而是认知能力的传达;并非研究知识的获得,而是知识表达的含义。(徐有渔 1991)在具体的议题中,采用语言分析的角度分析社会议题已经变成话语分析,话语成为语言转向之后的核心。
3 语言转向的本质是转向话语分析
3.1 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
话语分析是源自于语言学的一种分析方法,是语言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期的命名观和图像说,把语言看作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没有注意到语言对社会现实的反作用。随着人们对语言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加深,出现两个相关的思潮:日常语言学派和建构主义学派。在20世纪中叶,日常语言学派开始出现,学者们对于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更加关注。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代表的语用学理论联系言语的现实背景,研究语言对于社会现实的作用和关系。由于这种方法直接体现语言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和其它人类行为一样,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而且可以做事。(Austin 1975)
除了日常学派以外,还有一种涉及语言和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语言观,即建构主义语言观。建构主义源自于认知心理学,它是对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和现实主义(realism)的反叛。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现象过程不能脱离实际的语言使用环境,要考虑知识是人对于社会现象认知的结果;建构主义涉及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包括三类因素:事实、知识和认知过程(learning)。(Burr 1995: 3-6) 建构主义强调文化和环境对于人们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建构主义认为认识主体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客观现实进行能动和积极的构建;认知活动具有社会性质,强调社会环境对于认知活动的影响。(詹全旺 2006)
话语分析继承社会建构主义的思想,回避对于原初事实的争论,汲取语言可以建构现实的思想,注重话语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双重关系。在话语分析领域内,学者们不但认为话语是社会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话语可以在现有知识基础之上创造性地建构社会现实。话语分析不但注重话语的现实社会环境,研究话语的形成过程,而且强调话语的创造力量,认为可以构建社会现实。由于话语权、社会地位、具体事件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变化在具体的话语过程中都会体现出来。换而言之,话语分析学者们往往把话语看作是用语言表述出来的社会事件,而不仅仅是对社会现象的表述。(施旭 2008) 所以,话语分析可以被认为是以话语为出发点,来分析话语背后社会事件的一种研究范式。不但承认社会现实对于语言具有决定作用,同时也认为语言可以构建社会现实。话语分析最基本的观点是把话语看作一个从语言到社会现实的连续体,通过语言和言语环境的研究,分析其背后的社会事件。
3.2 话语分析:语言转向的归宿
语言转向后,哲学领域的学者求助于语言来解释问题,哲学和其它人文社科领域更加关注语言在社会过程中的作用。语言转向使语言成为核心的议题,人们从语言分析的角度考察哲学领域的问题。以研究对象的表述作为手段,以社会现象作为研究目标是哲学转向的特征标志。语言转向之后,其研究对象并非局限于语言本身,其最终的目标是研究语言背后的本体。(王路 1996)这与话语分析中对于话语的解释一致,构成二者重合的前提基础。这种转向对相关的学科都产生重要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观点产生相应的变化。由于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语言转向意味着对人的关注,以人的表述为中心线索讨论相关社会问题。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人文社会科学围绕具有社会性的人进行研究。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叙述形成话语的本质要素,语言转向对于语言的关注也是对人的叙述的关注,对语言的关注本质上是对话语的关注。虽然在人文社科中,话语这一概念缺乏统一的解释,但在内涵上仍然保持基本一致。话语的概念被众多的哲学家所采纳,开始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从语言入手,研究语言背后的社会过程。
话语以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况的表述为研究出发点,讨论与人的精神、思想等相关的议题。话语分析的先河由Harris开创,话语分析不同于传统的句法研究,它打破句子的局限,坚持研究具体语境中的语言表述。在话语视角下,人文社科理论都是人类的言说,是以人为核心的叙述,是一种话语体系。在话语分析中,话语被看作用语言表述的社会事件,不但注重对事件的语言表述,而且强调语言表述的社会事件过程。话语是话语分析的核心概念,在进行话语分析时,话语被看作一个结合体,它是对语言表述和被表述的事件的实现。话语分析从承载语言的话语出发,围绕话语背后的社会事件和过程展开。在对语言和语言背后的社会事件的依赖方面,语言转向和话语分析已经毫无差别。由于语言转向只是源自于哲学领域的一种思路,它强调以语言分析作为研究的渠道,没有提出具体的操作原则和方法,需要其它领域来提出具体的操作原则和方法,这个任务自然落到话语分析上。由于语言转向源自于哲学,进而影响到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作为落实语言转向的话语分析也逐渐从语言学的研究走向其它更加广泛的领域,例如传媒、心理、历史等等。
语言转向是把研究方向扭转为语言研究,没有明确其归宿是话语分析。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人的语言表述本身就形成话语。语言转向和话语分析以人在社会中的叙述为中心,从语言入手,旨在分析语言背后的社会过程。话语分析成为语言转向的归宿和落脚点。
4 语言转向背景下话语分析的特点
受哲学的语言转向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发生重要变化,话语分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新兴而重要的研究范式。
4.1 分析方法多样性
在人文社科研究中,话语分析被广泛用于解释本领域内的研究问题。在方法上,不拘一格,比较灵活,能够体现出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对话语分析的影响。学者们应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内容分析、对话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和概念隐喻。
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基于这样一个假设:语言项目反映重要的交流兴趣点。内容分析既不局限于可以测量的常量,也不局限于信息生成的环境,而是依赖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对信息进行总结和定性分析。(Neuendorf 2002:10)内容分析基于明确的原则,采用系统的、重复的方法,旨在把包含大量内容的语料浓缩为简要的内容条目。(Weber 1990) 内容分析是通过客观和系统地识别信息的具体特征,做出推论的方法。(Holsti 1969:14) 每一个内容分析过程可以用6个问题来概括:(1)分析的语料是什么?(2)语料如何界定?(3)语料出处的总体情况如何?(4)语料分析的相关环境是什么?(5)语料分析的界限在何处?(6)推论的总体目标是什么?(Krippendorff 1980)
对话分析(conversational analysis)受民俗方法学的影响,强调有条理地记录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对话分析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由Harvey Sacks, Ema-nuel Schegloff, Gail Jefferson等人首先开始使用。其分析的对象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对话过程,分析话语过程中的会话规律、结构、顺序等等,因而在本质上它属于一种微观分析。对话分析的语料是没有研究者介入的自然对话,研究者基于语料进行归纳和整理,旨在找到对话互动的规律,强调对话是由交际双方共同互动和建构。对话分析的基本单位是“话轮”,指对话双方一次说话机会中的内容。对话分析的结构是话轮转换,话轮转换包括话轮构造成分和话轮分配成分。前者描述话轮的基本单位,包括词、小句、短语和句子;这些基本单位无论在语法还是在语用意义上都是独立的意义单位,并且在语境中完成社会行为。话轮分配成分用来描述话语参与者如何通过选择说话的机会,来安排交流过程中的互动。在实际的会话过程中,话轮分配往往表现为对话参与者发言权的配给和序列。(Sacks等 1974)
批评话语分析的基本立场是把语言看作社会实践,强调语篇对社会的重构作用。该类研究深受Foucault对话语研究的影响,以Fairclough(1992)的话语分析的三维框架为代表,强调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对应关系。文本分析主要关注文本自身的语法特点;话语实践则考察语篇的生成和消费过程,侧重权力关系如何实现;社会实践通过关注更加广泛的社会现实,关注不同的语篇之间的关系。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话语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和权力关系。批评话语分析的最大特点是不仅局限于文本的具体结构和特征,而且着眼于文本的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应用认知语言学的成果进行话语分析是话语分析的最新动向。在认知语言学里,概念隐喻的机制是利用某一个域的概念和结构来理解另外一个域的概念和结构。Feldman和Narayanan(2004)认为不同语言的种族往往采用相同的概念隐喻,由此可以说明存在从概念域向大脑神经活动的投射。概念隐喻不但影响人类的交流,而且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概念隐喻的本质是在语言表达式的背后存在固定的思维模式。概念隐喻的核心是投射,涉及原域和目标域。投射指存在于原域和目标域之间的一系列系统对应关系。概念隐喻的基本信条是语言表达式的结构反映思维中的概念结构。由于概念隐喻本身能够反映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评判,话语中的概念隐喻解读可以反映其背后的态度。采用概念隐喻进行话语分析的特征是通过对语料进行分析,归纳出存在于语言表面现象背后的概念隐喻,进而探讨对某个事件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4.2 涉猎学科广泛性
语言转向深刻地影响着话语分析,为话语分析提供新思路和发展源泉,决定话语分析的议题、方法和目的。哲学转向背景下的话语分析具有鲜明的特征,涉及广泛的社会现实问题,跨越不同学科。话语分析研究的议题包括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突出问题;学者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分析包括性别 (Wodak 1997)、种族(van Dijk 2004)、政治(Charteris-Black 2006)、国家(Fukuda 2009)等领域的问题。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话语背后的社会价值观,追寻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批评话语分析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揭示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旨在消除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语言转向不但为哲学研究带来新契机,而且为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带来新动力,深刻地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
在哲学领域内,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分析哲学议题。“语言转向”让话语分析成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场所,哲学进入话语哲学阶段。没有话语,就没有社会现实;不理解话语,就不理解我们的现实、我们的经历和我们自己。(Phillips & Hardy 2002:2)话语哲学范式经历从现代到后现代再到交往实践观的转向。(冯颜利 2003) 现代话语哲学的主要特征是单一主体性话语哲学,重点研究主体的绝对话语;后现代话语哲学研究进一步赋予话语更多的自由,解构话语的绝对意义,属于主体交际话语哲学。交往实践观的话语哲学主张话语自主无意义的观念,认为话语与意义的关联发生在主体的交往活动中。(冯颜利 2003) 把话语过程看作“意识形态”再生产的过程,认为话语可以体现说话者的社会价值观念。(刘安军 2002)
在心理学方面,话语分析不但是一种研究立场,而且是一种研究方法。作为研究立场,摒弃心理、人格等传统心理学概念,同时解构传统心理学研究中的客观性的原则。作为研究方法,话语分析采用修辞研究、隐喻研究、叙事研究等方法,校正心理学研究的方向,超越内在心理的解释,不但摆脱对实验方法的依赖,而且突破个体主义研究的栅栏,与整体分析结合起来,因而,不但使心理学回归到人的生活,而且弥补“人性”的缺失。(周宁 刘将 2007)
在文学领域内,话语分析以不同的形式体现着,包括叙事研究、对话研究、文本分析等诸多方法。在叙事研究中,区分“故事”和“话语”。前者主要指进入叙事视野的客观世界过程;后者指对客观世界过程的语言呈现。在叙事学中“话语”的概念具有文本特征,是对事件的语言表述。作为重要的文学理论,巴赫金的对话主义(dialogism)揭示个人行为的实现方式,其核心概念是“话语”。(凌建侯 1999)应用话语分析研究的文学议题包括女性主义(申丹 2004)、叙述的角度和层次(刘锟 2000)等等。
对传媒的研究可以用Lasswell(1948)的五个W概括: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来分析传媒话语的主要特点体现为寻找传媒话语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两种:运用内容分析推导出媒体话语的主旨;以系统功能语法、概念隐喻和修辞为依托,研究媒体报道的暗含推论。研究的议题包括西方报道中的修辞技巧(曾庆香 2008)、报道中的概念隐喻(Chiang & Duann 2007)、媒体预设的价值观念(Bekalu 2006)等等。
以海登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分析是利用话语分析来解析历史问题的典型代表。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解析历史问题具有两个优点:第一、冲破传统历史研究的禁锢,颠覆历史的实证性、现实性和客观性的禁忌和教条,把历史看作由语言建构的叙述。(吴宗杰 2008) 第二、促使人们将重要的思想文化事件和现象与后人的历史书写、阐释结合起来予以双重透视,增加认知的复杂性和深度。(黄兴涛 2007)
5 结束语
经过语言转向,话语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概念,它的本质是围绕人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叙述展开。话语分析具有明确的分析方法和原则,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因而它可以顺理成章地落实语言转向的具体过程。话语分析的兴起颠覆相关人文社科研究的传统,为相关学科解释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进一步加强人文社科各个领域内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联系。进行话语分析使哲学理论从象牙塔中走向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身边的社会现象。语言转向的影响使话语分析被更多的人文社科领域接受和采纳。通过话语以及话语分析,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加速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借鉴。
冯颜利. 谱系学:话语哲学范式转换述评[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1).
高 玉. 论“话语”及其“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J]. 学海, 2006(4).
黄兴涛. “话语”分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J] 历史研究, 2007(2).
李红霞. 当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探源[J]. 现代哲学, 2001(2).
凌建侯. 试析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及其核心概念“话语”[J]. 中国俄语教学, 1999(1).
刘安军. 作为意识形态生产的话语[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1).
刘 锟. “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叙事话语分析[J]. 外语学刊, 2000(4).
刘艳茹. 索绪尔与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J]. 外语学刊, 2007(4).
潘文国. 从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到语言研究的哲学转向[J]. 外语学刊, 2008(2).
申 丹. “话语”结构性别政治[J]. 国外文学, 2004(2).
施 旭. 究竟什么是“话语”和“话语研究”[N]? 社会科学报, 2008-02-14.
王 路. 论“语言转向”的性质和意义[J]. 哲学研究, 1996(10).
吴宗杰. 历史的解构与重构: 泛化封建的话语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5).
徐有渔. 评“哲学中的语言转向”[J]. 哲学研究, 1991(7).
曾庆香. 西方某些媒体“3·14”报导的话语分析[J]. 国际新闻界, 2008(5).
詹全旺. 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认识论[J]. 外语学刊, 2005(2).
张昭军. 20世纪初期革命精神的生成-以话语分析为径[J]. 史学集刊, 2008(1).
赵淑梅. 话语分析与中共党史研究[J]. 宁夏党校学报, 2010(1).
周 宁 刘 将. 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
Austin, J.HowtoDoThingswithWord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Bekalu, M. A. Presupposition in News Discourse [J].Discourse&Society, 2006(2).
Burr, V.AnIntroductiontoSocialConstructionism[M]. London: Routledge, 1995.
Charteris-Black, J. Britain as a Container: Immigration Me-taphors in the 2005 Election Campaign[J].Discourse&Society, 2006(5).
Chiang, W. Y. & Duann, R. F. Conceptual Metaphors for SARS: “War” between Whom?[J].Discourse&Society, 2007(5).
Fairclough, N.DiscourseandSocialChange[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Feldman, J. & Narayanan, S. Embodied Meaning in A Neural Theory of Language[J].BrainandLanguage, 2004(2).
Fukuda, K.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s Representing the US and Japanese Economies[J].JournalofPragmatics, 2009(41).
Holsti, O.R.ContentAnalysisfortheSocialSciencesandHumanities[M]. MA: Addison-Wesley, 1969.
Krippendorff, K.ContentAnalysis:AnIntroductiontoItsMethodology[M]. Newbury Park, CA: Sage, 1980.
Lasswell, H. 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A]. In L. Bryson (ed.).TheCommunicationofIdeas[C]. New York: Harper, 1948.
Neuendorf, K. A.TheContentAnalysisGuidebook[M].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2.
Phillips N. & Hardy, C.DiscourseAnalysis:InvestigatingProcessesofSocialConstruction[M].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2.
Sacks, H.etal. A Simplest Systematic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 1974 (50).
Van Dijk. Racist Discourse [A]. In Ellis Cashmore (ed.).RoutledgeEncyclopediaofRaceandEthnicStudies[C]. London: Routledge, 2004.
Weber, R. P.BasicContentAnalysis[M]. Newbury Park: CA, 1990.
Wodak, R.GenderandDiscourse[M]. London: Sage, 1997.
DiscourseAnalysis:theFootholdoftheLinguisticTurn
Sun Jing-yi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The Linguistic Turn exerts a tremendous impact on research methods of science. Meanwhile, as a very important research paradigm, discourse analysi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social science. The Linguistic Turn, in essence, resorts to discourse analysis, which becomes an indispensable method for researcher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After the Linguistic Turn, discourse analysis has the following two features: (1) having the diversity and the flexibility in methodology; (2) becoming a favorite method covering a number of disciplines.
discourse; discourse analysis; Linguistic Turn; social science
*本文系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电视新闻话语的跨学科研究”(12YJAZH030)和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指称语的认知分析”(10L113)的阶段性成果。
B089
A
1000-0100(2012)02-0010-5
2011-10-12
【责任编辑孙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