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与教育哲学

2012-03-20张楚廷

武陵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性命命题哲学

张楚廷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教师与教育哲学

张楚廷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学生的定位,不断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讲授方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引导其思考的课堂问题以开发他们的潜能,并充分关注学生的尊严与自由,这样才能用自己的教学方法来演绎出精彩的课堂艺术。

教育哲学;或然性命题;课堂艺术;学生的尊严与自由

一 教育与哲学的关系

教育为人而生,因而与人最靠近,人也最靠近教育,故而,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弄明白:人是什么?

宇宙是什么?人是什么?这又恰是哲学研究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并且,“宇宙是什么”的问题也是由人去回答的。因而,“人是什么”是更基本的问题。这样,教育的首要问题与哲学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同一的了。于是,教育天然地与哲学相连,哲学天然地与教育相连,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了。

学校教育是由教师承担的,从事教育的教师的第一问也就不可能不是:人是什么?教师在把教育担在肩上时,也就把哲学担在肩上了,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在学校首先就具体化为“学生是什么”了,教师的第一问也具体化到这个问题上了。

“教师是什么”也是不是一个问题呢?当然是。然而,这与“学生是什么”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弄不明白,另一个也就弄不明白。教师是人,会不明白“人是什么”吗? 教师曾是学生,会不明白“学生是什么”吗?人的特点就在于常常去认识自身;人的认识最难的也在于认识自身。因而,教师认识自己,认识学生,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宇宙是怎样来的?物质、时间是怎样来的?我们大体上已弄清楚了。然而,人是怎样来的?意识、精神是怎样来的?我们就基本上还不清楚。因而,对于“人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比对于“宇宙是什么”的回答更困难。

当然,如果说我们对“学生是什么”仍然一无所知,那么教育就无法存在,教师也无从工作,因而,教师们都多多少少、自觉或不自觉地知晓一些。好的教师明白得比较多;差的教师明白得比较少。好的教师在教学中继续探索着;差的教师尚未自觉到这种探索的必要性。教师在日益弄明白学生是什么的过程中,也就日益明白了自己的教师角色。这既是认识自己工作对象的过程,又是认识自身的过程,自身也成了认识对象。

二 对于学生的认识

(一)学生喜欢故事

学生喜欢故事,因而教师宜讲述故事或进行故事般的讲述。原理与故事相比,他们更喜欢故事;原理是直白的,故事是隐喻的,直白与隐喻相比,他们更喜欢隐喻。故事,过去了的事,他们有兴趣知晓过去已发生的事,因而喜欢故事。远古发生的事,天外发生的事,都会有兴趣。

教育不就是传递经验吗?故事可承载经验,通过他们所喜欢的故事去传递经验,从方法到目的都合适。故事虽是一种隐喻,却蕴藏着经验和原理,许许多多的原理都伴随着故事。好的教师不只是懂得原理,熟知原理,而且还知道围绕着原理发生的很多很多的故事,可以在教学中信手拈来。

实际上,这就是说,每个学科的教师不仅需要熟悉这一学科,还需要熟悉学科史。思想存在于历史中,逻辑展现在历史中,故事亦必发生在历史中。与思想和逻辑相连的故事,是不致于支离破碎的。系统性、理论性可以在故事中自然生成。后现代的“三S”即Story,Science,Spirit,其含义即如此。传递Story的教师,亦传递Science,同时充分体现Spirit。故事在教学中的意义,不只是限于文学、史学、哲学之类的,也适用于理学、工学。理学、工学之中,概念、命题、推理的教学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当然在教学时更要有特别的讲究。

学生不喜欢突然来临的概念,故而,讲述概念时应着重讲述其来源与生成的合理性、必要性。无非是两条基本线路:由事实、现象归纳出(或抽象出)概念;或由已有(或已知)概念演绎出概念。

(二)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命题

命题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实然性命题(这个事物或对象本是什么);应然性命题(说明应当怎样、必须怎样);或然性命题(即疑问句,无判断介入)。

我的实验(包括调查分析)证明:在同一论题上,学生最喜欢或然性命题;次喜欢实然性命题;对应然性命题的兴趣最低。例如“关心是一种心理品质”(实然性命题);“我们必须学会关心”(应然性命题);“关心是需要学习的吗”(或然性命题)?

命题的运用是衡量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在教师口中,更多的是应然性命题,表明其知识层次偏低,亦表明其学术素养偏低。如果在教师口中,更多的是实然性命题,表明其理论层次较高,亦表明其学术素养较好。相应地,若其间充满着实然性命题,其学术含量较高;若其间过多的是应然性命题,其学术含量相对较低。跟学生谈话时,教师多运用实然性命题语句或或然性命题语句,他就可能与学生更亲近;反之,跟学生谈话时,教师过多运用应然性命题语句,他就可能与学生疏远一些。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思考和研究中,更充分地关注或然性命题或实然性命题,不匆忙转入应然性(即使对工学亦如此),或者说在或然性命题或实然性命题上,功夫要下够。有时,也需要将三类命题穿插讲述,迂回前进。

如何看待学生更喜欢或然性命题的事实?这是相对而言的,是就同一类问题的研习而言的。他们为什么会更喜欢或然性命题呢?三种类型的命题相比,哪一类命题给学生留下的思想空间更大?答案很明显:或然性命题。学生(一般人亦如是)都喜欢更大的思想空间,有更大的活动余地。或者说,思想有自由的本性,而在较大的思维空间里有较大的思想自由。学生是自己思想(或认识)的主体,人们总是喜欢“问题由我(主体)来回答”、“结论由我(主体)来下”。这就是学生更喜欢或然性命题的心理学原因。所以,教师更看重或然命题,就是在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天性,也就是发展他们的智慧。

所以,教师自己就需要有更多的或然性命题以提供给学生,给他们最喜欢的一类东西,同时也是对于他们来说更为珍贵的一类东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也能生成或然性命题。或然性命题不应当仅仅是由教师提供给学生,也不应当只来源于教师。因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设问、自己询问、自己追问、自己反问。学习即学问,求学即求问。教师教学更重要的方面是教学生学习问,教学生学会问。教学即教问,讲课即设问。

分析问题是研究;解决问题是研究;发现问题更是研究。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更宝贵的研究能力。不同层次的研究,就是与不同层次的问题打交道。“教学即教问”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教师需要两个水平: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这两方面水平都高,教学与科研结合也就没问题了;结合的最好形式之一便是把教学变成教问。欲教问,必有问,必研究问。研究从问题始;研究的过程是问题深化的过程;把研究的结果再作为新的研究起点时,又变成问题,或生出新问题,问题贯穿始终。会教书的教师,是好教师;会研究的教师,是好教师;既会教书又会研究的教师,是更好的教师。也就是说,更好的教师既是会教的教师,又是会问的教师。

对教师,也可以说是三个水平,还有一个道德水平。教师的道德是表现于教书之中的,是表现于学术活动之中的,离开了这些职业活动,就不是教师道德了,所以说两个水平也是可以的。为什么说“教问”对教师有了更高要求呢?这是因为:欲让学生会问,教师自己就要会问;欲想学生问得多,教师自己就要问得更多;若想学生问得深,教师自己就得想得深。

相应地,怎样才是一堂好课呢?能不断发问的课是好课;能让学生也发问的课,是更好的课;能让学生发问而问得教师自己也答不出来的课,是更理想的课。这首先就要求教师每次上课都能带上许多的问题,更为基本的是:备课尤其备问题,准备充足的问题。不仅需要考虑入手的问题,还要考虑过渡的问题;不仅需要围绕着必授之知识准备问题,还要预计学生喜欢的超出既定范围的问题;不仅需要预判最能靠近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问题,还要设计出能提高学生水平的问题;不仅预设好适宜学生讨论的问题,还需配备能引向深入思考的问题;不仅只是终结于结论,而且最好还能终结于问题,埋伏好且听下回分解的问题;不仅构建一个习得知识的课堂,而且构建一个寻觅知识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在课堂聆听着,而且让学生在课堂思考着;不仅把学生培养成知识人,而且把学生培养成思想者。

(三)关于课堂艺术

什么事情只有到了至高的境界,才能到达艺术;到达艺术,才是至高境界,教学亦然,教学艺术是教学的至高境界。艺术在感官上给人以美丽;在内涵上给人以充实;在心灵上给人以愉悦。自然美、科学美、艺术美,存在于教学内容之中、课程之中,教师揭示它们时,应相伴着教师的语言美、举止美、板书美;与这些形式美相随的,还必须有演绎美、逻辑美和结构美这些更深层的美。更好的课堂,还会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开拓美、创造美。美学要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的养料。

(四)学生的尊严与自由

教学不只是一个认识过程,它也是一个情感过程,是一个心理活动全面启动的过程。人最重要的是尊严与自由,甚至这就是人本身;丧失尊严,丧失自由,即丧失一切。

先说尊严。父母不知不觉地保护着小孩的尊严;教师需明明白白地爱护学生的尊严。

学生处在相对年幼或年轻的阶段,但其尊严与作为成人的教师并没有差别。学生处在相对少知或无知的阶段,但其尊严与相对多知有知的教师是同等的。受教育者的尊严与教育者的尊严同样是神圣的。

教育者在维护受教育者尊严的过程中更明白自己尊严的价值,并引导受教育者更珍爱自己的尊严;学生在与教师共同的生活中充分享有尊严会得到更好的成长。“尊师爱生”的说法,如果意味着对学生只是爱护,那就有片面性;尊重教师无疑是必须的,但对学生亦必有起码的尊重,尤其必须尊重其人格,否则,“爱生”也是做不到的。

学生一时的迟顿,学生一时的误思,学生一时的过错,乃至严重的过错,都不能构成他人(尤其是教师)损伤他们尊严的理由。此时,甚至格外需要教师的亲近,并在亲近中维护他们的尊严,并引导他们自己维护和爱护自己的尊严。能够反身,能够检点,能够慎独,也是维护自己尊严所必须的,是极重要的自我发展品质。人的尊严,是人的生命;正常的人,其生命与尊严同在;发展着的人(如学生),其发展与其对自身尊严的自我意识的提升同在。

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珍爱学生的自由。有一种哲学(斯宾诺莎的哲学,黑格尔的哲学)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种哲学的逻辑弊病在于把自由排除在必然之外;其实,人的自由即人的本性,人的必然。自由应当包含了对自由本身的认识。这种哲学不仅有逻辑弊病,而且还存在着两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这种说法似乎意味着自由只存在于认识之后,实际上自由也应当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之前。另一方面,自由不只存在于人的认识之中,不只存在于认知心理之中。人还有其他心理活动方面的自由,比如哭的自由,笑的自由,欢乐的自由,忧愁的自由,选择理想的自由,选择信仰的自由……概括地说,人还有意志自由、情感自由、价值取向选择的自由。所有这些,对于我们认识自己、认识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教学、对于引导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自由与尊严是共存的,有自由才有尊严,有尊严必应有自由。教学的(亦教师工作的)基本前提是:认识到自由是学生的权利;让学生享有自由、创造自由是教师的义务。学生越是充分地拥有自由、享有自由,越可能发展得更好,成长得更好。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最高水平的大学是最自由的大学;最高水平的教师是帮助学生最充分保障自由的教师;最好的学生是充分自由发展了的学生。最好的教师让学生自由自在地与自己交谈,最好的大学让学生自由自在地成长。只有有利于个体充分自由发展的集体才是先进的集体,所以不宜笼统地说集体主义;只有能保障自由、维护和发展自由的纪律才是合理的纪律。纪律是从属于自由的,维护纪律的目的是维护自由。

以上所有这些,也都可视为教育哲学或与教育哲学有关的问题。

(责任编辑:刘英玲)

G64

A

1674-9014(2012)01-0103-03

2011-11-07

张楚廷,男,湖北天门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普通高校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哲学。

猜你喜欢

性命命题哲学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从天命到性命:唐宋命论演变初探
菱的哲学
尊王抑或尊天:基于人伦与性命的晚明治道重建
性命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