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名折射的文化内涵及时代性
2012-03-20汪恭勤
汪恭勤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古代女子名折射的文化内涵及时代性
汪恭勤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摘 要]人名是文化的镜像。古代女子名,有其构成特点,折射出文化内涵,而且被深深打上时代烙印。古代女子名的独特性及其在不同时代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命名习俗、婚姻制度及女性的社会地位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封建社会;女子名;文化内涵;时代性
许慎《说文解字》:“名,自命也,从夕从口,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1]早期人口稀少,仅仅是识别形体和声音就能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如果在晚上相遇,双方又看不清楚,这时就需要说出一个符号作为个人标记,因此就产生了人名。人名在产生之初就是一个符号而已。但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姓名就紧紧地与权力、经济、社会地位及荣辱联系在一起。
人名是由词汇构成的,是一种语言现象,但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他所服务的文化。”[2]汉族人的姓名透视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的人名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历史上留下的女子名并不多,但女子名的研究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如田恒金认为,先秦时期女性命名取字的方式与男性不同:一是女性的名讳必须带上自己的姓;二是女性的名、字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3]。焦杰认为,古代女子名中所体现出的女性气质反映了社会性别文化的深刻影响和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过程[4]。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子名丰富而多样,这些女子名本身的独特性及其在不同时代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命名习俗、婚姻制度及女性的社会地位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古代女子名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1.用字局限于体现女性的美和特点
人们往往通过名字就可以辨别出拥有这名字的人是男性抑或是女性,因为在命名时会刻意考虑性别这一因素。从名字上区分性别很普遍,中外皆然,这是人们长期以来的习惯心理所致。在中国传统社会,这种局限性更大。封建社会的女子是男性游心娱目的对象,她们的品质和行为多是适应男子的要求,追求“贞静幽闲,端庄诚一”。命名时很少出现像男性那样具有圣贤、豪杰、事功、志业等色彩的名字,而“多用阴柔的字眼,向闺阁之内的金玉器玩、花卉草木发挥,向妇德妇言妇工妇容发挥”[5]。为此,萧遥天归纳出女性命名的常用方法,有“正格八法、变格三法、殊格一法”,多使用“姬、娟、婵、好、婷、娥、姿、娉、妙、嫩、媚、娇、婉、娴、妖、娜、媛、兰、蕙、英、芝、莉、薇、绣、纨、绮、香、黛、琼、瑶、玉、佩、珊、璧、艳、美、佳、丽、月、波、云、雯、喜、怡、贞、淑、端、庄、静、巧、慧”等,或者使用叠音“莺莺、燕燕、真真、诗诗、盈盈、琼琼、英英”等字。其中,部分字眼所指的事物有供男子赏玩之功用,部分字眼具有合于妇道之德行的色彩。现代社会对于女性的美和特点依旧没有摆脱古代的传统观念,但这种审美标准并不是建立在封建思想之上的。长期以来,人们对女性的美和特点的判断标准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潜藏在意识深处,很难转变。
2.重姓与“重人伦”
母系氏族社会中女子掌管着氏族的经济,女子的姓得到重视,这主要是由女子所在的重要经济地位所决定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母系氏族社会最终被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从此确立了以父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但女子的姓并没有随着母系氏族的瓦解而走向灭亡,继续受到重视。据考证,夏商周时代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并确立父权中心制的时代。但直到周朝,女子仍称姓,男子则称氏。女子称姓主要是为了“别婚姻”,便于分清世系,防止同姓相婚。同姓不婚是周朝的礼法之一,这种礼法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根深蒂固,绵延不绝,直到近现代。可见,汉族女子的姓十分重要。虽然受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封建社会中女子名远没有男子的正式、重要及精致,不少甚至没有名,但却不能没有姓[6]。在现代社会看来,这种同姓不婚正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科学。然而,这种同姓不婚观念的形成并不只是“别婚姻”这么简单,它的背后是强大的封建礼法的约束,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约束,女子的姓才会得到重视。如果真是从血缘关系上考虑的话,封建社会中的“姑表亲”就不会比比皆是了,说到底人们的出发点还是“重人伦”。
3.女子男名与男尊女卑
古代女子名的用字一般局限于阴柔的字眼,但历史上的女子名也有出现“女子男名”的现象。中国传统社会历来重男轻女,正是受到这种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当一个家庭求儿若渴却又不得时,家长就会采取女子男名的方法,将生儿意愿寄托在女儿的名字上或希望女儿可以像男孩一样。承载着类似文化内涵的女子名有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相马者陈君夫、鲍宜妻恒少君,孙权长女孙鲁班、少女孙鲁育等。此外,还有一些明显暗含了男尊女卑思想的女子名,如招弟、来弟、亚男、胜男、亦男、若男等。这些女子名虽然摆脱了用字局限于女性美特点的字眼,但却含有明显的男尊女卑观念,让人依旧为古代女子感到不平。
4.闺名与封建礼教
进入父系氏族之后,男子掌管经济,女子不再起主要的领导作用。封建礼教森严,妇女地位低下,她们被禁锢在狭小的天地里,名字的使用范围自然很有限,妇女无外事,故名不闻于人。通常,女子名又被称为闺名,一般只在闺阁间流行,越不出家庭的墙垣。《宋史·列女传》中所记载的四十位列女,却只有三位有名字,其余或称某氏,或称某某妻、某某妇,或称某某女,青史留名的倒是她们的丈夫和父亲。还有不少受人称道的妇女,她们的名字只是和自己的儿子联系在一起,如《三字经》中的孟母和文学形象徐母、岳母等[7]。翻阅历史,留名青史的女子名的数量相对于男子名来说,少之又少。一般女子名都是“养在深闺无人识”,这是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是封建礼教加在女子身上的枷锁。
二、古代女子名的历时变化
人名是时代的沉积,它在文化发展历史长河中载沉载浮,排除不同时代的少数同名现象,人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时代性。通过历时角度比较不同时代留名史书的女子名可以看出,女子名被深深打上了时代烙印。
1.各时代的女子名
(1)先秦时期:孟姜、仲子、叔季、季姒、褒姒、姜嫄、简狄、钟离春、西施、东施、郑旦、武姜、庄姬、息妫、芮姜、王姬、徐嬴、蔡姬、穆孟姬、声孟子、厉妫、戴妫、怀嬴(辰嬴)等。
(2)两汉时期:赵子儿、卫子夫、吕雉、少夫、名男、成男、卫少儿、叔先雄、班昭、蔡琰、王昭君、卓文君、桓少君、君侠、君力、君弟、张嫣、王娡、王姁、陈阿娇、阎姬、梁妠、梁女莹、邓猛女、窦妙等。
(3)魏晋南北朝时期:杨艳、左芬、胡芳、诸葛婉、元姬、媛姬、光姬、伯姒、伯媛、宪嫄、容姬、贞风、惠媛、惠端、尚柔、含贞、齐妫、敬言、惠风、何法倪、王穆之、庾道怜、郑阿春、王简姬、李陵容、王法慧、陈归女、王神爱、褚灵媛等。
以上列举的是唐以前重要朝代留名史书的女子名,在唐之后(包括唐)留名史书的女性相对于前几个时代就少了很多。如《新唐书》中只留下5位:徐惠、武则天、上官婉儿、杨玉环、王珠;五代十国有6位:张惠、刘玉娘、宋福金、种时光、周娥皇、张太华;北宋没有记录;南宋只有2位:李凤娘、谢道清;明朝有3位:马秀英、胡善祥、郭爱。元清均是少数民族统治,史书上记载的女子名大都是少数民族的女子名,而且数量十分有限,这里不做比较。留名史书的女子名一般出于个人的特殊经历,历史上都有相关故事可寻。
2.女子名所折射的时代性
(1)从数量上看,唐是女子名的分水岭。唐以前女子名在史书上俯拾即是,唐以后史书上关于平凡女子的记载就很少了。唐之前的女子名不但数量多,而且女子还有谥、有字,如穆孟姬,“穆”是谥,“孟姬”是字,其中,“孟”表示排行,“姬”是娘家姓;声孟子,“声”是谥,“孟子”是字,其中,“孟”表示排行,“子”是娘家姓。由此可知,女子名不受重视主要是在唐之后(包括唐)。从唐开始中国社会统治走向统一,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女子的社会地位低下,女子名更加不受重视,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被埋没了。
(2)从名字的含义上看,女子名经历了如同名片到体现女子特征的变化。先秦的女子名如同一张张名片,这些名字和称谓就像标签一样,具有标识其身份的作用。先秦女性的字和各种称号主要由八种成分构成:母家国名、母家姓、母家氏、排行、夫家国名、夫家氏、夫谥、自谥。其中,母家国名、母家姓、母家氏、排行标识出女性的籍贯、血缘关系和家庭状况;夫家国名、夫家氏、夫谥标识出女性的婚嫁情况;自谥是对女性一生言行的评价[3]。如武姜,“武”表示丈夫为武公,“姜”表示母家姓;孟姜、仲子、叔季、季姒等女子名中的“孟、仲、叔、季”体现了其在家的排行。两汉时期开始,女子名表现出了向女性特点发展的趋势,如从男性化的赵子儿、卫子夫、少夫、名男、成男等到有性别标志的张嫣、王娡、王姁、陈阿娇、阎姬、梁妠、梁女莹、邓猛女、窦妙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名的用字基本都局限于体现女性特点的字眼。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主要与封建思想发展程度有关。先秦时期,虽然父系氏族社会已经建立,但封建思想并没有完全确立,女子在经济上虽不占主导地位,但并没有完全沦为男子的附庸,再加上“别婚姻”思想的影响,女子名没有体现脂粉气但标识性强;两汉时期,汉武帝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社会普遍接受“男尊女卑”观念及封建礼教,女子名中性别标志明显。随后,女子地位日渐低下,完全沦为男子的附庸,女子名中的脂粉气越来越浓重,越来越体现女性特点。
(3)宗教思想对女子名的熏陶。魏晋时期,男子名深深打上了宗教思想的烙印,女子名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有些女子名也受到了宗教思想熏陶,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当时佛教和道教的兴盛,如何法倪、王穆之、庾道怜、郑阿春、王简姬、李陵容、王法慧、陈归女、王神爱、褚灵媛等。
人名是文化的镜像,历史犹如一部浩瀚繁帙、复杂丰富的长剧。人作为历史舞台上的角色,以不同的姓氏标记扮演着历史角色。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子名犹如一座宝库,体现了这部历史剧的特征,人们需要努力挖掘才能得到那一幅幅历史画卷。
[参 考 文 献]
[1]许慎.说文解字[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6.
[2]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96.
[3]田恒金.从《春秋》《左传》看先秦时期女性的名字及其文化内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49-52,104.
[4]焦杰.从中国古代女性名字的演变看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25-28.
[5]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203.
[6]王建华.人名文化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80.
[7]赵瑞明.姓名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0.
[责任编辑:丁治民]
[中图分类号]K89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326(2012)04-0066-03
[收稿日期]2012-06-15
[作者简介]汪恭勤(1988—),女,安徽安庆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emporal Spirit Reflected by Ancient Women's Names
WANG Gongqin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A person's name is a mirror of the culture. Ancient women's names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s reflect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re marked with the stamps of the times. The uniqueness of ancient women's names and their different features at different time reflect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naming custom, the marriage system and women's social position at that time.
Key words:Feudal society; Women's names; Cultural connotation; Temporal spi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