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教育本义的回归
2012-03-20赵亚平
赵亚平
(大连中日教育文化交流协会,沈阳 大连 116012)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纲要》系统总结了我国60年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历史方位和发展方向。特别是《纲要》强调的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这是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1]的思想触及到了教育本质、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包含了许多教育理念的创新。深入研究和落实《纲要》的育人为本思想,对于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从事教育,特别是对于切实克服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重教书轻育人、重科研轻教学、重形式轻实质、重数字轻质量、重功利轻精神的顽疾,清除随波逐流、忙忙碌碌、浮华虚假、急功近利之风,树立底蕴深厚、境界高雅的精神气质,重新取得大众对教育纯洁高尚的信心和期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育人为本”体现了教育目的、教育社会责任的深层内涵,揭示了教育与人性化的必然联系
我们暂且先把讨论局限在学校范围内。那么学校为谁而设,是为了校长的升迁、学校的声誉、教师的生计还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让谁满意,是为社会的名声,上级的青睐还是让学生和教师都感到快乐?教育仅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这些为教育奠基并与教育生命攸关的问题,“育人为本”做出了完美的回答。
教育与其他社会事业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始终面向的是人,不是事,不是物。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育合格的人、成功的人,而不是生产物质产品,因而教育的价值主要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与企业生产产品自身获取利润不同,教育肩负的责任,是托起明天的太阳,而非托起学校自身的名声和地位;由于教育的效应是远期的而非眼前的,教育就更需要长远的眼光和定力,要耐心而宁静地守候而非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教育面对的是人,人性就是教育的原点。教育要尊重人性,就要满足人性的外在受到尊重,内在得到心灵自由的渴望。[2]因此,教育应该培育“全面的人”而不是片面的人,是“全部的人”而不是少数人。那些不能让学生在人格、智力、情感、思维、意志、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那些只关心一部分“好”生而冷淡、歧视甚至放弃另一些“差”生的教育,那些让有梦想的学生得不到个性发展机会、让有困难的学生得不到帮助的教育,那些让沉重的负担使学生不快乐甚至受到伤害的教育,那些老师讲学生只能记、思想受到束缚不能挑战老师的教育,已经脱离了教育的原点飘在空中,因而也就与教育的本义渐行渐远。
“育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是彻底的人性化的教育。如果做不到彻底,至少也要守住教育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以对人性的认识、理解和尊重为基础的教育的公平和正义。关注公平与正义的方式从来就不是最好典型的追捧与制造,而是对社会中黑暗的关注与公正的守护。[3]每个学校津津乐道的不再是又做了哪些好事,又出了哪些成绩,又得了什么奖励,又排在了谁的前头;不再为了这些“业绩”耗费那么多精力、那么多资源,甚至为此大言欺世,溢美夸张;不再是春节时游走于权势之间,而去学生宿舍看看寒假里留校的学生受没受冻;不再热衷于为科研得奖的几个人大肆宣扬,而时时关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条件得没得到解决;不再千方百计为自己学校争取几个“优秀”教师的名分,而是时时提醒教师平时给 “挂科”的学生多一点真正的关爱;不再把“一流”仅仅看作几个硬指标数字的堆积,而是更看重学校诚实、民主、和谐、包容、向上的氛围。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称为人性化的教育,才有可能向更高的境界顺利迈进。
二、“育人为本”展现了教育的本质属性,提出了教育对德育为先的逻辑诉求
我们可以先不谈钱学森的 “世纪之问”,也不探究比现在中国许多大学条件差得多的抗日战争烽火下的西南联大,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里,已拥有的近3万所大学里却没有出现令人景仰、堪与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芩等相比的大学校长,不能不使我们深思。更令人深思的是,很多地方只有院士、长江学者、专家才能当校长,很多大学只有博士、硕士、本科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才可准入做教师,品味一下,我们怀念敬重的蔡元培等人,却不是因为他们头上的光环,更不是因为他们的专业成就,却只是因为他们学人的品格、独到的教育信念和身体力行的教育追求。
教育是学校把社会智慧和道德价值传递给学生的转换过程。但是这种转换并不是随便怎样都能发生的。它源自人的内心交流,是一种文化的体验。没有关爱的美德,没有相互感动,就难以打开交流和传递的窗口。所以说,道德是培养人格、情感、意志、品质、智慧等和谐的个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成分,是照亮全面发展一切方面的光源。[4]人们怀念蔡元培,主要是怀念他学人的品格;人们景仰西南联大,主要景仰那厚重的精神养育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就是与教育永远相依相伴的道德显示出的作用于教育的伟大力量。
真正的道德不在于言而在于行;不在于喊的多么高调而在于能不能在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来。所以道德对教育的伟大作用,恰恰就是由于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比其他事物更需要道德的营养。教育是氛围的潜移默化。在学校里,无论是专业知识、课堂环境、教师的风格、学术思想、教职员工的个人行为、学校的公共事务处理方式、校园环境、风气、流行的语言习惯等,都是氛围的一部分,都会对教育起着广泛的渗透作用。诚实的氛围能内化成诚实的品质,虚假浮华、表里不一的风气能生成双重人格;平等、开放、鼓励联想、设问和挑战老师的风格能够养成创造思维,而念教材、记教材、考教材的教育只能高分低能。无论怎样,氛围都总是与育人紧密相联,因此,学校所做的一切,学校所有的一切都会含有深刻的道德含义。
真正的道德不仅在于行,也在于动机。不是所有做了好事的行为都是道德,只有从道德动机出发产生的道德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因此,只有把“育人为本”真正当成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刻认识学校所做的一切,所有的一切都有教育的含义,自觉地把软环境建设当做学校发展的起点,重视精神品质的涵养,打造厚重的校园文化,学校的发展才有正确的方向,这也就是德育为先的真正意义。
三、“育人为本”表达了对教育内在规律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寓意着中国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改革趋势
笔者曾参加过一次接受日本创价大学授奖的仪式。没有想到的是,如此庄重、肃穆的大会,参加人员的一半是学生,而且会议的前段由学生主持并由学生代表向客人致辞和颁发奖状。校长在讲话中谈到授奖的主要理由不是你如何如何,而是你的教育思想,你的访问活动对我们的学生的成长多有帮助。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则常常看到另一番景象。翻开我国各类学校的介绍画册,首页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书记、校长的照片。再看看校长参加学生活动,哪怕是听取学生意见座谈会的报道,很少见到学生的影子,与会领导的名单、领导讲话却被描述得滴水不漏。学校到底以谁为中心,由此可见一斑。
在教育中,人是第一位的,教育应该从人出发,又回到人。[5]只有校长把自己当成绿叶,把学生当成红花,处处想着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利益、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中心,时时想的是学校的名声,而不是自己的政绩,才真正摆正了校长与学生、学校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才真正使教育贴近了学生。
教育是关爱的美德,只有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感动才有可能引发学生思想的共鸣,从而进入价值传递的过程。因而有人说,学校是上帝赐给学生的一块圣地,学校应该到处流淌着为学生准备好的奶和蜜,学校所有的行为都应该是洋溢着生活的微笑,所有课堂里都焕发着生命的活力。[6]
教学是基于学生的教学,为了学生的教学。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要心中装满学生,让学生愉悦主动。要改变氛围,改变风格,让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挑战老师,形成质疑、批判、反思的能力。所以,教育一定不能像一座牢笼束缚住学生的思想,而应像一片天空,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飞翔。
教育面向的是人,而人却是千千万万、千差万别的。如果教育是知识的简单堆积,那么整齐划一的教材、千篇一律的讲授、标准答案式的考试也许可以理解。与此相反,教育是在每一个具体的人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重新建构。不考虑每个人潜质的差异、个性的区别、兴趣的不同,教育的正确途径就无从选择。由此看来,教育改革的深层问题不是方法的、技术层面细节的改变,而是教育信念和观念层面的更新;不是支离破碎的教育问题的孤立治理,而是先由观念起步再对教育内在规律重新认识的同时对教育所有问题的系统整合。
“育人为本”的提出,精炼地回答了教育、学校、教师到底是谁和为了谁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对教育道德的追问。不发自内心地敬畏学生对于学校存在价值的主体地位,不认识学生在接受知识、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尊重学生在设计各种教育活动和评价标准中的主体地位,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值得高兴的是,《纲要》鲜明地提出要把“育人为本”列为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并且正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加以落实。我们期待着,一个回归了教育本义的教育,一个格调高雅的教育,一个进入教育境界、人民满意的教育。
[1]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5.
[2]刘德华.教育对人性的激活和回归[N].中国教育报,2012-02-23.
[3]许锡良.追寻教育的真谛[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5]张志勇.离孩子近些,离真正的教育也就近些[N].中国教育报,2009-04-13.
[6]杨九俊.给理想的教育十个赠言[N].中国教育报,201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