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2-03-19申文武罗珊霞曹秉蓉
申文武,罗珊霞,曹秉蓉
Shen Wenwu,Luo Shanxia,Cao Bingrong
(Huaxi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 610041China)
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包括我国在内的28个国家的跨文化研究发现,焦虑障碍是一组以焦虑情绪为主,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在人群中焦虑障碍终身患病率13.6%~28.8%[1]。动物研究已知,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与焦虑障碍密切相关,临床上使用抗焦虑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效果良好[2]。脑电仿生刺激是近年来用于改善脑部循环及神经功能的治疗方法,国内有关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焦虑情绪、帕金森病人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治疗效果的报道[3-5],但未见关于对焦虑障碍的疗效相关报道,为了进一步探索焦虑障碍的多元化临床干预措施,本研究在抗焦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了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焦虑障碍病人,在入院第2天教授查房明确诊断以后,通过掷币法随机选择病人120例。所有病人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排除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或酒精等物质滥用者,在征得病人和监护人的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开展研究。将120例病人再次通过掷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男22例,女38例,年龄39.90岁±7.27岁;实验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40.28岁±6.75岁。两组病人的人口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采用CVFT-011M型脑电仿生电刺激理疗设备,治疗时使病人取舒适卧位或坐位,用乙醇棉球清洁局部皮肤后,将1次性使用的电极片粘贴于病人双侧耳背乳突处,连接仪器标准刺激输出端口,启动按钮进入刺激状态,频率180Hz~200Hz,强度80%~100%,比率1∶2,治疗时间每次30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
1.2.2 评 价 标 准 选 用 焦 虑 自 评 量 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在治疗前(入组后第1天)及治疗后(两周)进行疗效评价。SAS含有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对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进行自评,1分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分表示小部分时间有;3分表示相当多时间有;4分示绝大部分时间都有;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重。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性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SAS得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SAS得分比较(±s) 分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P对照组 60 54.98±6.21 49.60±4.57 5.40 <0.01实验组 60 57.04±6.91 44.56±4.47 11.75 <0.01 t值 1.72 6.11 P>0.05 <0.01
3 讨论
焦虑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从而伴随一系列的躯体症状,焦虑障碍病人的人格特质决定了其对身体感知方面注意聚焦,增强了躯体不适的敏感性,当医护人员通过与病人讨论并采取一定的治疗方法应对病人的躯体不适感时,病人表现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7]。通过临床观察及访谈发现,尤其在治疗的初期,病人躯体症状的关注超过对焦虑障碍的认识,92%的病人认为躯体症状与焦虑情绪无关联,因此对脑仿生电刺激改善躯体症状的治疗方式接受度较高。同时,由于脑仿生电刺激由于没有副反应,操作方便,临床病人也乐于接受。通过治疗仪将产生的交变电磁场作用于额叶、双侧颗叶及枕叶,通过耳后乳突穴的仿真生物电颅外刺激小脑顶核,影响相应脑区神经细胞的电活动,改变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神经细胞的微环境改变,导致细胞的兴奋性发生改变,从整体上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3],从而缓解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系列躯体症状。临床观察发现,脑仿生电刺激治疗对头晕、胸闷、口干、尿频、尿急、运动性不安等症状的缓解有积极作用。
4 小结
本研究发现,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能快速缓解焦虑症状,尤其对伴随的躯体症状的改善较为显著,但由于样本较小,药物对个体的差异等影响,尚需要开展大样本以及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系列研究。
[1] 吴文源.焦虑障碍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
[2] 孙学礼.精神病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44-365.
[3] 于艳馥.脑功能障碍治疗仪辅助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9):1365.
[4] 李叶芳,李伟锋,夏锋,等.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5):792-793.
[5] 常崇旺,耿宁,李楠,等.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焦虑状况的影响[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16(4):157-161.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235-236.
[7] 朱祥路,谢平霞,李鹏,等.“躯体不适感”在精神心理疾病症状学中的诊断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