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病人舒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
2012-03-19吕素红胡学慧刘荣芹赵文霞于慧静崔会欣吕改茹
吕素红,胡学慧,刘荣芹,赵文霞,刘 颖,于慧静,张 宁,崔会欣,吕改茹
LüSuhong,Hu Xuehui,Liu Rongqin,et al
(Rongjun Hospital of Hebei Province,Hebei 071000China)
舒适是指个体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1]。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舒适护理研究在临床中日益受到重视,但研究以外科手术、儿科、临终病人等多见[2-4],精神科病人舒适状况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由于精神病的疾病特点,精神病病人大多住在封闭式病房中,而且大多住院时间较长,自由受到限制,生活单调,空间狭窄,缺少家人的陪伴,因此他们的住院舒适性更应得到重视。本研究对120例住院精神病病人舒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而为临床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为病人进行舒适护理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病人的住院舒适度。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0月住院的精神病病人。纳入标准:① 符合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5];②意识清楚,入院15d以上,病情稳定,经大体评定量表(GAS)评定其得分大于60分[6];③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有正常表达能力,对量表能够正确理解;④愿意参与本研究的病人。排除标准:①患有脑器质性疾病;②伴有严重躯体疾病;③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病人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病人一般情况(n=120)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及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法,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向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讲明调查的目的、问卷的内容以及填写问卷的方法,然后发放问卷,问卷当场收回。调查工具采用的是根据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olcaba研制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7]结合精神疾病的特点修订而成的量表。量表经5位相关专家进行内容效度检验,内容效度为0.86,对20例精神病病人进行了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939,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2。该量表共有30项,其中生理维度4项,心理精神维度11项,社会文化维度8项,环境维度7项。采用1级~4级Likert Scale评分法,1分为非常不同意,2分为不同意,3分为同意,4分为非常同意。反向题1分为非常同意,4分为非常不同意。最低分数为30分,最高分为120分,分数越高说明越舒适,总分≤60分为低度舒适,总分60分~90分为中度舒适,总分>90分为高度舒适。单项条目取1分~4分的中位数为界,平均分低于2.5分说明舒适感差,高于2.5分则舒适感较好。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基本资料和各维度得分情况,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舒适的相关因素。
2 结果
2.1 住院精神病病人整体舒适情况 病人整体舒适度为中度舒适,各维度之间得分无差异。详见表2。生理维度中“我被约束时很难受”舒适感差(2.20分±0.74分);心理精神维度中“我感觉自由受到限制”及“我没有太多的选择”为低度舒适,得分均低于2.02分,但病人自尊水平较高,“我感觉有信心”和“我现在觉得生命很有价值”得分均大于3分;社会文化维度中“希望家属多陪伴”得分最低,为低度舒适(2.01分±0.75分),“知道别人在关心我,我很受鼓舞”为高度舒适(3.19分±0.58分)。环境维度中“我不喜欢这里”为低度舒适(2.30分±0.77分)。
表2 住院精神疾病病人GCQ得分情况(n=120,±s)
表2 住院精神疾病病人GCQ得分情况(n=120,±s)
项目 总分 条目得分 维度得分生理16 2.67±0.72 10.68±1.51心理精神 44 2.66±0.71 29.21±3.81社会文化 32 2.69±0.65 21.54±2.73环境 28 2.62±0.72 18.36±2.93总得分120 2.66±0.03 79.81±8.77
2.2 影响因素分析 对影响住院精神病疾病人的人口学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住院时间对病人的整体舒适度有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20岁~30岁的病人舒适感最差,住院1个月以内的病人舒适度最低,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舒适感逐渐增强,而当住院超过3个月后,舒适感又降低。在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文化程度未进入方程。见表3、表4。
表3 住院精神疾病病人舒适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表4 影响住院精神病病人总体舒适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精神病病人整体舒适度为中度舒适 本研究显示,住院精神疾病病人整体舒适度为中度舒适,这高于研究者的预期效果。这可能与护理模式的改变和护理观念的转变,“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护理理念的提出,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在不断提高有关。随着人文素质的提高,护理人员能更深刻地认识到精神疾病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能够运用“同理”理念关注病人的人格尊严以及精神疾病病人特有的心理反应及需求。研究显示,“知道别人在关心我,我很受鼓舞”条目得分较高(为3.19分)。邹灵芝等[8]对90例住院精神科康复期病人舒适需求的研究显示,78.9%的病人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满意,91.1%的病人认为遇到困难能得到护士及时帮助,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
病人为中度舒适亦可能与病人的自尊水平较高有关。结果显示,“我感觉有信心”和“我现在觉得生命很有价值”两条目得分均大于3分,这不同于研究者的预期结果。精神病病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往往受到社会歧视,使得他们感觉低人一等,处于一种低自尊水平。侯东强等[9]对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自尊水平的调查显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尊水平低下,明显低于健康正常人。孙丽娟等[10]对212例住院精神病病人病耻感水平的调查显示,占60.85%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耻感,病耻感水平较高。本研究病人的自尊水平较高,其原因尚不明确,但体现出了精神病病人敢于面对疾病、直面社会、对自己充满信心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3.2 精神病病人被保护时舒适度最低 保护性约束是指在精神科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病人病情的特殊情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限度地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11],它是精神科护理中一项常用且非常必要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精神病人的冲动、自杀、自伤、毁物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然而在保护过程中,如采取的措施不当、护理不到位则会给病人带来意外的伤害,可导致病人骨折、皮肤组织破损、肢体水肿、臂从神经麻痹等,极大地降低了病人的舒适度。本研究中,病人被保护时的舒适度在生理维度中最低(2.20分±0.74分)。因此,要加强精神科护士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其认识到保护性约束是一项特殊的精神科护理操作技术,不是一种简单的捆绑技术[11]。在执行过程中,除要求操作规范外,还要做好病人的各项护理,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另外,寻找有效的保护方法来改善和替代传统约束用具的使用,如改良约束用具、使用新用具,如约束背心、手套等,都是提高精神病人保护舒适度的有效措施。
3.3 精神病病人渴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及更多的自主选择 研究显示,在精神心理维度中“我感觉自由受到限制”及“我没有太多的选择”两条目得分最低,得分低于2.02分,为低度舒适。这与邹灵芝等[8,12]的报道均不一致,他们的调查研究中超过半数的病人(分别为62.2%和75.0%)认为自由受到限制是妥当的。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病人大多住封闭病房,这样便于病人的组织和管理,有利于病情的观察和疾病的治疗,但封闭式病房管理中明显暴露出病人的自由被限制感和选择权被剥夺感。住院期间他们不能自由地出入病房,必须遵守病房规章制度及作息制度,如按时服药、进食、休息等,环境维度中“我不喜欢这里”得分最低,也表达出了病人不自由的心声。另外,他们还被强制性地、无条件地接受住院、治疗,几乎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Kuosmancn等[13]在对313例住院精神病病人对住院治疗的满意度调查中显示,强制性医疗是精神病病人对住院治疗最不满意的因素之一。因此,在精神科封闭式病房管理中,在保证安全治疗的前提下,如何给予病人更多的自由及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将是精神科医护人员需要思考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3.4 精神病病人对家人的陪伴需求高 研究显示,“希望家属多陪伴”在社会文化维度中得分最低(2.01分±0.75分),为低度不适。表达出精神病病人希望家人多陪伴及探视的强烈愿望。精神疾病为重性、慢性疾病过程,大部分病人多次、长时间住院,有的病人在家打骂父母,甚至伤害家人,烧光家具、房子等,给家人带来经济、社会、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负担,这些造成家属的低探视率和陪伴率,使病人产生住院孤独感、被抛弃感等消极心理反应。王彩虹等[14]对102例多次、长期住院精神病病人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的研究显示,多次、长期住院精神疾病病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平均为32.02分±6.34分,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刘书红等[15]在住院精神疾病病人家属探视情况及对病人的影响的研究中显示,35.2%的北京病人和42.6%的外地病人在住院期间极少被探视或无探视状态。因此,临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病人陪伴和探视需求,加强病人的社会支持。如优化家庭作用,积极与家属多联系、沟通,做好家属的心理工作,鼓励家属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探视病人;可对恢复期病人实施更人性化的半开放式管理,如建立请销假制度,允许病人回家过周末等。
3.5 影响精神病病人舒适度的因素 研究显示,年龄因素对精神疾病病人舒适度有影响。年龄20岁~30岁的病人舒适感最差。这可能与此年龄段的病人大多已成家,上有老下有小,且立业不久,工作满意度差,收入低,经济基础不稳固,担负着很大的家庭与社会责任,因此他们生病住院会较其他病人有更强的不适感。
住院时间对精神疾病病人舒适度有影响。住院时间小于1个月的病人不适感强,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舒适感逐渐提高,而住院时间超过3个月后舒适度又降低。这可能为病人刚住院时对环境、医护人员等均不熟悉,加之大多数病人无自知力,本身就不愿住院,多是家人强迫入院,因此不适感强;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病人已熟悉住院环境,与医护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医护关系,且疾病处于康复期,于是感觉越来越舒适;然而随着住院时间超过3个月,病人大多厌烦了住院生活,且疾病已完全康复,病人急于出院回家,与家人团聚,回归社会,因此感觉越来越不舒适。因此,在症状控制后,做好病人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本组病人舒适度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女性有着与男性一样的适应能力及耐受能力有关。病人舒适度在婚姻、职业、诊断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分布差异较大,不能很好地代表各自的总体有关。从表1可以看出,离异或丧偶病人占总数的11.7%;只有11.7%的病人具有较高文化程度;职业中农民占大多数,73.3%的病人无固定工作及收入;诊断中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占半数以上(53.3%)。本研究的缺陷在于样本分布差异较大,在多因素的回归分析中只有年龄和住院时间进入回归方程,还不足以解释住院精神病病人的舒适状况的影响因素,在以后研究中要加大样本,对其进一步论证。
[1] Kolcaba KY.A theory of holistic comfort for nursing[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4,19:1178-1184.
[2] 肖春秀,姜小鹰,阎成美,等.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舒适状况研究[J].护理学报,2007,14(7):4-7.
[3] Kolcaba K,DiMarco MA.Comfort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ediatric nursing[J].Pediatric Nursing,2005,31(3):187-194.
[4] Panno JM,Kolcaba K,Holder C.Acute care for elders(ACE):A holistic model for geriatric orthopaedic nursing care[J].Orthopaedic Nursing,2000,19(6):53-60.
[5] 范肖冬,译.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9-106.
[6]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5-148.
[7] 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38-241.
[8] 邹灵芝,吴伟娥,张程赪.90例精神科住院康复期患者的舒适需求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3):353-355.
[9] 侯东强,韩凤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及自我和谐状况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6,21(13):58-60.
[10] 孙丽娟,张国富,郑红丽,等.住院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9):1049-1050.
[11] 陈洁,柳少艳.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的影响和防范措施[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8,3(5):393-398.
[12] 马黎君,张丽英,吴惠娟,等.精神科住院病人舒适需求状况调查[J].护理学报,2006,13(9):22-23.
[13] Kuosmancn L,Hatonen H,Jyrkinen AR,et al.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psychiatric inpatient care[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6,55(6):655-663.
[14] 王彩虹,马传响.多次、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60-61.
[15] 刘书红,王红霞,崔静怡.住院精神病人家属探视情况及对病人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2):3878-3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