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

2012-03-19宋丽的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个人利益生产力

宋丽的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

宋丽的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十分关注民生问题,首先纠正了以往忽视民生问题的错误思想,为民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提出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民生建设举措,形成了丰富的邓小平民生思想。

邓小平;民生思想;改革开放

民生问题始终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邓小平的民生思想是邓小平理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来一系列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民生思想,指导中国人民走向了致富的道路。

一、解放思想、纠正以往忽视民生建设的错误思想

(一)纠正了以往重视精神、忽视物质的错误思想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1957年以后,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错误的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长期忽视经济生产,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贫困不堪。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严重问题,他指出要彻底改变以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济建设上面来。邓小平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1]28

(二)纠正了以往重视国家、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的错误思想

建国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且在社会结构上以政治生活为主导。这就导致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家和集体利益被放到与个人利益相对立的位置。人们片面地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否定并排斥正当的个人利益,并且把正当的个人利益视为利己主义或者个人主义。一味的宣传国家集体利益至上,不仅仅割裂了个人正当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内在关联性,而且严重忽视了个人利益的合法性。特别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这种情况尤为突出。针对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邓小平在坚决维护国家集体利益的大前提下,明确肯定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求正当个人利益的合法性。邓小平指出:“人是需要一些个人利益来从事生产的。”[2]351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进一步把这种个人利益合理性思想发展为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邓小平说:“我们提倡按劳分配,对有特别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也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这是坚定不移的。”[2]258虽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这三者是根本一致的,但是当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也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邓小平要求“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关关系”。但是,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邓小平坚决主张“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2]337邓小平同志关于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正确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改善民生工作的内在依据。

二、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内容

(一)重视民生,把改善民生提升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高度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中央干部会议上严肃地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2]249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把民生问题的解决放在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他说,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看做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特点。邓小平说:“哪有什么贫困的社会主义、贫困的共产主义!”[2]249邓小平多次提出,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点,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他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364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2]128为了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有利条件,提高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力改善民生。民生问题的解决,关键是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也是改善民生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决定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也决定着民生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正是因为这样,邓小平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这就为我们党解决民生问题找到了根本的途径。

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150这一基本思想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讲话时,反复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因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死路一条”。[1]137只有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三)实现共同富裕是进行民生建设的目标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进行民生建设的重要目标。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111抛弃对共同富裕的追求,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水平,并且不断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靠近。

共同富裕,顾名思义,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而多数人贫穷。但是共同富裕不是说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以一样的速度达到一样的富裕程度。这种想法是对于共同富裕的歪曲理解。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事实证明,强行推行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必然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结果只能是共同贫穷。邓小平以过人的胆识与魄力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的伟大构想。1978 年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3]451意思就是说,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且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四)改革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动力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在中国农村,当时有将近2.5亿的人民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面对这样严峻的民生问题,邓小平认为要解决民生问题,中国必须进行“第二次革命”[1]11——改革。邓小平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370邓小平把改革看作是中国摆脱民生困境的唯一出路与根本动力。1985年8月,邓小平对于改革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1]134“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1]135改革使广大人民群众摆脱以往旧观念和旧体制的束缚,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了根本的动力支持。

(五)“三步走”战略是进行民生建设的切实步骤

邓小平在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4]14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往往只重视生产总量达到什么指标。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把人民生活的改善放到重要位置。“三步走”战略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是解决民生问题、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切实步骤。

(六)“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民生建设成果好坏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判断民生建设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衡量党和政府的工作,判断民生建设成果,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372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突出了人民主体的评价意义。邓小平指出,判断改革与建设各项政策成败的标准,是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这是对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形象表述。因为,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最终都是由广大人民群众来进行评价。因此,“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对于我们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评价标准,我国的民生建设一直把依靠人民与为人民谋利益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民生建设成果的最终标准。邓小平强调:“我相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1]142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民生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果。从成功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生观的内涵不断丰富,这正是因为坚持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三、邓小平民生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积极促进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就业问题。先后制定一系列切实又有效的政策来促进就业。

首先,统筹兼顾,解决就业问题。他根据我国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基本国情,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正确思想。邓小平认为促进就业的总方针是统筹兼顾。他谈到:“不统筹兼顾,我们社会长期面临着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社会问题。”[2]16这里所讲的统筹兼顾,就是说我们要打破以往以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统一分配的就业模式。在1981年10月全国劳动就业会议上,确定了在政府统筹规划与指导下,劳动就业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总方针 。

其次,发展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继续广开门路,主要通过集体经济和个体劳动的多种形式,尽可能多地安排待业人员。”[2]36关于农村的就业问题,邓小平鼓励与支持乡镇企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他指出:“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1]P23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面临了巨大的就业压力。针对这个问题,邓小平建议:“重工业发展以后,是不是开辟一些就业门路,比如轻工业、服务行业,都可以用一些人。资本主义国家服务行业可以用很多人,我们用的人很少。又比如发展旅游事业,可以用很多人。”[3]54

(二)恢复与发展教育,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

首先,恢复高考。十年“文化大革命”,我国的大学停办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大部分的优秀青年没有上大学的机会,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的破坏,邓小平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就冲破阻力,力主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是一个得民心、顺民意,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恢复高考的政策,不仅改变了很多广大青年的命运,最关键的是也改变了国家的命运。通过高考,国家选拔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确保了高校生源质量,源源不断的人才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高考的恢复,使我国的教育问题得到了拨乱反正,并且逐渐步入正轨。

其次,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伟大战略思想。面对我国人口众多并且国民素质相对低下的现实情况,要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现代化建设,很重要的解决途径就是要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把人口压力转换为人才优势。邓小平充分认识到教育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必须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他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2]48他号召:“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2]95同时,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邓小平说:“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275邓小平充分认识到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未来的重要性,因此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必须把教育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在邓小平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引下,人们逐渐消除了以往不重视教育的错误思想,促使全社会都来关注教育,培养人才,对于推动我国民生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邓小平的民生思想深邃而且丰富。邓小平同志的民生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Analysis of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SONG Li-de
(School of Marxism,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Deng Xiaoping has alway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people's livelihood. At first he corrected the past erroneous ideas which is the neglect of the problem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as a result of that,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laid solid thought foundation, Secondly, h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which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rich people's livelihood ideology of Deng Xiaoping

Deng Xiao-ping; People’s Livelihood; Reform and Opening-up;

A849

A

1009-5160(2012)-0020-04

宋丽的(198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个人利益生产力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
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乡村社区治理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架起民生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漫画哲理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