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分析鲁迅和老舍的文化选择
2012-03-19刘建秋
刘建秋
(武汉纺织大学 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试比较分析鲁迅和老舍的文化选择
刘建秋
(武汉纺织大学 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鲁迅和老舍这两位现代文学大家分别以独具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在跨文化的背景下理智而清醒地做出了自己的文化选择:对传统文化既批判反思,又眷念返归,对西方文化既倾心向往,又能谨慎筛选。同时以鲜明的姿态,积极地建构着自己的文化理想。
老舍;鲁迅;文化选择;文化理想
五四时期是中西文化激烈碰撞、新旧文化尖锐对立的特殊时刻。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登上文学历史舞台的知识分子,面对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大量涌入,不得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进行重新思考和选择。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仅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严格训练和教育,而且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濡染,这种特殊的中西结合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注定被抛入了传统和现代、新与旧的文化选择的困境当中,在批判和眷念的两端徘徊。历数五四时期文学界的知识分子,如鲁迅、胡适、刘半农、郭沫若、闻一多、巴金、老舍等,他们均在文化选择上怀抱如此复杂的态度和矛盾的情怀,对传统文化既批判又继承、既放逐又回归,在尴尬的文化困境中对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传统进行痛苦的批判和反思。[1]
在很多现代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中,鲁迅和老舍这两位大家在个性、创作取向、艺术风格等方面是大异其趣的。但我们不应忽视的是,这两位大家在他们的创作中均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不约而同地对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文化进行全面而彻底的审视,他们都非常关注中国的国民性问题,都在文学创作中表达了对中国国民的民族品格的建构。
一、理性的批判,全面的反思
鲁迅和老舍都能以其开阔的视野、深厚的学养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全面审视的态度,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重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彻底而系统的批判和反思。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腐朽的一面均能进行激烈的批判和否定,只是鲁迅显得更加彻底、冷峻、犀利和尖锐,旨在彻底摧毁传统文化的陈腐衰朽,另行建立新的思想文化,显示其嫉恶如仇,金刚怒目式的风格。而老舍则更多地保持了一种相对温和与宽厚的态度,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继承和积极转化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凸显其温和儒雅,谦谦君子式的风格。
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主要是从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风貌、思想状态的考察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制度、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几乎是全盘否定,决绝的抛弃,如对封建专制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仁义忠孝、封建等级制度、家族制度、封建的婚姻观念和制度等等,并毫不留情地把这种文化生动地概括为“吃人文化”,充分揭示出这种文化的残酷性和虚伪性。在这种专制主义的社会体制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中,不但历代都有被非人道地杀害了的社会群众和知识分子,而且以其威吓力量,窒息着全社会的精神活力和创造精神。这些文化和思想在鲁迅的小说《祝福》、《药》、《长明灯》、《白光》等中均有生动而深刻的揭示和批判。他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2]可见鲁迅对于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毫不妥协、彻底决绝的态度和对于中国社会历史本质、中国人生存现状的极度悲观。
与鲁迅不同的是,老舍则是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从展示中国的市民阶层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情关系、命运变迁等方面出发,展示中国国民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逐渐把批判的触角伸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处。在中西文化的激烈交锋中,他深感西方文化的优秀,如民主政治、科学精神、独立人格、自由平等、求真务实等。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则痛觉五千年文化的衰老腐朽。于是,老舍从《老张的哲学》到《二马》,从《离婚》到《骆驼祥子》再到《四世同堂》,展开了对传统文化全方位的批判,批判旧式的学校教育、家庭制度和婚姻观念对青年个性的束缚,对青春生命的扼杀;批判官本位思想、苟且敷衍的处世哲学、保守封闭的思维方式、中庸妥协的人生态度对国民品格的毒害和中国人创造力和活力的腐蚀。稍显美中不足的是老舍在批判中总是表现出一种“笑骂而不赶尽杀绝”的半恨半笑的温和态度,最终呈现出全面而不够深刻,激烈但不够坚决的局面。
鲁迅和老舍都高度关注中国的国民性问题,对此均表示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鲜明态度。鲁迅以深邃独到的眼光开创了中国作家对中国国民性问题进行理性而敏锐洞察的先河。他在小说、散文、杂文中不遗余力地抨击中国国民致命的劣根性,如敷衍、冷漠、愚昧麻木、迷信盲从、调和折中、目光短浅、好面子、自欺欺人、奴性人格等等。同样,老舍在他的小说中热切地关注中国国民品格的低劣,如妄自尊大、中庸妥协、敷衍好面子、封闭保守、自私狭隘、苟且偷生,洋奴性格等。批判归批判,但透过他们的文学文本,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理想人格的独特建构和追求。鲁迅的理想人格应该是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畏权势、永远保持战斗姿态的战士的形象;而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建构的理想人格则是“诗人+战士”的形象。
二、深情的眷恋,无言的回归
鲁迅和老舍虽然家庭境遇迥异,个性悬殊明显,但都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染,怀有对中华民族热烈而深厚的情感,对中国传统文化或隐或显地表示深情的眷恋,与此同时在创作中有意无意地向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靠拢,在潜意识中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优秀的精神遗产表示无言的回归。
他们在创作中明确地透露出对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的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基本精神的赞扬,对正道直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追求真理的高尚气节由衷的欣赏。“知其不可而为之”、“士可杀不可辱”、“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等等民族精神在鲁迅和老舍的创作文本中均有反映。尤其应该强调的是,一向认为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已无可救药的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对中国自古就有的“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生求法的人”[3]却赞赏有加,认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荣耀,民族的脊梁。而老舍则是在小说《四世同堂》中反映小羊圈胡同里人们的生死挣扎的过程中实现对儒家文化精神的认同和赞美的。
他们的文本中都表露出浓郁的乡土中国的情感,对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始终保持深深的眷恋之情。这是一种中国人在传统农业社会和文化影响下凝结成的特有的心理特征、乡土情怀。他们虽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身在异乡、异国,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无时无刻不心怀自己的故土,牵挂自己的故乡,而以爱恨交织的矛盾心态在文学文本中表达这种特别的情怀正是他们所做出的必然的文化选择。鲁迅生于浙江绍兴,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以及散文集《朝花夕拾》对浙江绍兴一带文化风物人情的描摹和刻画,是对这种心理特征和乡土情怀的集中表达,而小说中独特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情节结构模式正是这种深厚而矛盾的乡土情怀的生动外化。老舍说他的文字中“十之七八是描写北平”,以老北京为表现的重点。他也曾多次深情地表达自己对老北京的热爱和留恋:“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的描画它,它是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4]。“我真爱北平……我所爱的北平,……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5]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殿堂中建构了一种充满神韵的“京味文化”。可见,无论家乡是好是赖,不管故土是发达还是落后,在鲁迅和老舍甚至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的心目中,故乡永远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这种浓郁的乡土情结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他们在文学创作艺术上都不约而同地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学遗产,并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鲁迅对中国古典小说白描手法的借鉴,对《楚辞》、《庄子》等文学经典的文辞章法的吸纳,铸就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等优秀著作;老舍的小说基本运用了传统的手法,无论是人物塑造、故事构思、情节布局、场景描写,还是动作语言,都显示了我国传统文学特有的民族风格。[6]
三、以西方文化为参照,重构文化理想
鲁迅和老舍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在新与旧、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的夹缝中艰难而又执着地建构着自己的文化理想。不过,从建构方式和理想的内涵上,两者却做出了迥然不同的选择。
鲁迅以激进的方式,在解构中国封建文化的同时,借鉴西方文化,重新构筑全新的文化理想。即鲁迅以“破”的方式出发,达到文化理想“立”的归宿点,他希望通过彻底摧毁中国这“人肉的宴席”,重塑中国国民的理想人格,构建理想的文化,即“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7]。而且鲁迅是以“别求新声于异邦”的思路做出如是的文化选择的:“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8]显然,鲁迅的文化理想是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促进人在文化中的全面的自由的现代发展而构建的。鲁迅的文化观为现代中国的大国文化风范的建设,提供了文化理念上和方法论上的有力的支持。[9]
老舍以谨慎的态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慎重筛选,进行扬弃和转化的基础上,参考西方文化,重构了自己的文化理想。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形象的勾画出了这一理想的文化蓝图:“诗人与猎户的合并在一起,我们才能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它既爱好和平,而在必要的时候又会英勇刚毅,肯为和平与真理去牺牲”[10],这是一种继承、创新、借鉴相融合的理想 ,它结合了“东方的义气、西方的爽直,农民的厚道,士兵的纪律”。[11]
鲁迅和老舍的文化理想都强调国民性格的重塑,但是,鲁迅似乎只提供给了我们一种思路,一种途径,而老舍则比较具体地描绘了未来文化的理想图景。虽然都还处在比较抽象化的理念阶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并夸大了以国民性格的重塑为核心的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不过,作为作家能怀着高度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独特的方式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言献策,已经很难能可贵了。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无论鲁迅和老舍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做出怎样的文化选择,都无法割裂他们在深层意识里与传统之间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在对传统进行无情批判的过程中,永远无法摆脱对自身民族文化深沉的眷恋和发自内心的归依。一方面,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察者和批判者,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挣脱传统文化既定道德伦理规范的束缚,并在无意识中成为传统伦理规范的服从者、践行者,甚至是受害者。但我想他们是无悔于自己所作出的文化选择的。
[1] 龚奎林, 张德明. 文脉流传,薪火相承[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 (1).
[2] 鲁迅. 坟·灯下漫笔[A]. 鲁迅全集(第1卷)[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29.
[3] 鲁迅. 且介亭杂文[A]. 鲁迅全集(第6卷)[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122.
[4] 老舍. 三年写作自述[A]. 老舍文集(第15卷)[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430.
[5] 老舍. 想北平[A]. 老舍文集 (第14卷)[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62.
[6] 蒋明代.中国现代作家与传统文化——从鲁迅的一个文学论断说起[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1).
[7]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A]. 鲁迅全集(第1卷)[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58. 57.
[8]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A]. 鲁迅全集(第1卷)[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7.
[9] 杨义.鲁迅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启示[J]. 文学评论, 2006, (5): 12.
[10] 老舍. 老舍文集 (第 5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244.
[11] 老舍. 大地龙蛇[A]. 老舍文集(第10卷)[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Analysing the Cultural Choice of Lao She and Lu Xun Culture
LIU Jian-qiu
(School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Lu Xun and Lao She, these two great writers in China modern literary history,had their own distinguish writing styles. But there are many similar things between them on their cultural choice, such an the trans-cultural background, their complicated and contradictious mentality, the positive attitude, high enthusiasm, etc.. While they criticize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ethink profoundly, they missed the tradition deeply and wanted to go back to the tradition. While they were attracted by west culture, they always could analyze and choose it rationally and cautiously.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at they had been positively constructing the cultural ideal in their own unique ways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ir writing.
Lao She; Lu Xun; Cultural Choice; Cultural Ideal
I206
A
1009-5160(2012)-0009-03
刘建秋(1973-),女,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和传统文化.
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b242).